沾了苏东坡的名气的竹笠——东坡笠丨闲话海南

在海南,竹笠是一个很常见物品。码头上、细雨中、烈日下,总能见这样的画面:裹着头巾的海南女人或面色黝黑的渔家汉子,头戴竹笠辛勤劳作。竹笠的种类和样式五花八门,其中有一种竹笠却带着一丝传奇色彩,这就是“东坡笠”。

东坡笠的由来

早在北宋时,海南已有由竹枝制成的“罩笠”,后演变为宽肩笠即“山坡笠”。

传说苏东坡贬海南后,对琼海万泉河的山坡笠爱不释手,笠不离身,现海口五公祠和儋州苏东坡书院中的苏公像就戴其笠,故琼海人也将其称为“万泉河东坡笠”。

(戴竹笠的东坡居士)

革命时期,琼海群众为支持红色娘子军闹革命,特制“东坡笠”送红军,后来的那首“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也唱红了大江南北。

故东坡笠还被海南人民命名为“革命笠”、“红军笠”、“红色娘子军笠”,竹笠在红色娘子军戏剧、电影、芭蕾舞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道具,成为海南独特的文化符号。

(佩戴竹笠的红色娘子军)

东坡笠屐的典故

苏东坡在儋州时,有一天去看望当地结识的好友黎子云,路上遇雨,便向附近农家借了竹笠和木屐用来避雨,但穿戴起来却甚是奇怪,惹得当地妇孺争笑,连狗也对着他吠叫,苏东坡只是说:“笑所怪也,吠所怪也!”

这一“笑”一“吠”,竟让这种竹笠沾了苏东坡的光。后人引此事,均赞美苏东坡旷达乐观、与民相亲的襟怀和气度。

苏轼好友、人物画家李公麟是目前所知最早将这一传奇故事写入画中者,而后还有朱之蕃、张大千等人以李公麟本为蓝本,创作这一题材,也就是如今已成为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绘画母题之一的《东坡笠屐图》,历代文献的记载及其画迹的流播都显示其经久不衰的文化魅力。

(张大千 东坡笠屐图)

东坡笠制作技艺

东坡笠美观轻便,与众不同,独具特色,能遮雨挡雨,然而东坡笠的制作过程,却十分繁琐复杂。东坡笠制作技艺,指的是用竹篾、藤条、芭蕉叶、葵叶、笠油等材料,经手工制作成笠帽的技艺。

如何制作一顶东坡笠呢?首先是用没有眼的竹节破成两层的竹篾,片片要光滑匀称;各用长短不一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260多片竹篾,分别编成上层和下层的笠框。

然后将晒干的油葵叶、芭蕉叶、油葵叶共3层插铺入上、下层笠框的夹层;用竹片夹着笠框箍成圆型的笠沿,用铁丝或铜丝按10厘米一节绑扎笠沿,就编成了东坡笠的雏形。

接下来用白藤编成下宽上尖坚挺的笠顶,在雏形的笠顶端细心的铺上油葵叶、芭蕉叶,在笠顶上端插上4条竹片,然后用宽度一致的白藤片整齐划一的从下往上、下宽上窄、一层层编织到顶,使其将油葵、芭蕉叶覆盖,笠顶编织的藤面纹路、图案清晰细腻,笠顶整体端庄挺立、大小对称、菱角分明,酷似一个小金字塔。

最后在笠上层(表层)涂上光油或桐油,使其灿黄悦目、油光可鉴、美观大方、防漏耐用。一顶东坡笠从破篾到编成,老匠工需12个小时,但初学者至少需要24小时。

2005年9月,琼海东坡笠成功入选海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近年来,市面上各种各样轻便美观的遮阳帽琳琅满目,东坡笠逐渐失去市场,东坡笠技濒危。

闲话海南

旨在讲述海南岛的“那些人那些事”,将历史风物、人物逸闻、文化习俗,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述诸笔端,向各位展现一个更有趣、更可爱、更丰富的海南。

平台简介

海南华道和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携手香港流动媒体公司,运营流动新闻、海外华媒头条,并整合百家世界华文媒体,涵盖报纸、APP、网站、新媒体等,以技术为基础,以内容为核心,打造面向全球华人群体的传播平台,讲述中国好故事,展现海南新面貌。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