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業岌岌可危 路透社問:為什麼中國不急於解決陷入困境的經濟?

中國最大房地產商之一碧桂園出現債券兌付危機之後,擁有國營資本背景的遠洋集團本週也陷入違約危機。專家擔憂,中國房地產業的風險可能蔓延到經濟其他領域,呼籲中國政府應採取更強力的措施,來挽救岌岌可危的房地產商。

為什麼中國不急於解決陷入困境的經濟?即使在一個以決策不透明和曠日持久而聞名的國家,投資者、分析師和外交官也指出,有跡象表明,北京方面似乎在採取必要的大膽政策來支撐陷入困境的疫情後復蘇方面猶豫不決。

國營房地產商也爆雷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週三(8月16日)的公開資訊,碧桂園發佈公告稱,當前該公司「債券兌付存在重大不確定性」,而為保障債券持有人權益,將嚴格按照相關債券《募集說明書》及《債券持有人會議規則》等文件約定,落實償債保障措施。

碧桂園在中國境內市場發行的多筆債券仍繼續停牌。此前,據深圳證券交易所、上交所消息,碧桂園8月12日曾發佈公告稱,因近期擬就債券兌付安排事項召開債券持有人會議,依規定申請多支境內公司債券自14日開市起停止交易,復牌時間另行確定。

除了2年前爆發債務危機的中國恆大,還有融創中國、碧桂園等幾家中國房地產商,更令外界意外的是,擁有國營資本背景的遠洋集團,本週也攤列重大虧損,並且同樣發生債券無法兌付的情況。

遠洋集團14日發佈公告稱,因未於13日按時支付2024年將到期的7億美元債券票據利息,而導致違約,票據也於當日停牌。

根據遠洋集團在港交所的公告,今年上半年該公司預計虧損為人民幣170億元至200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虧損人民幣10.87億元,損失可能擴大14倍至17倍。

港媒「財華網」稱,若按上半年虧損170億元計算,相當於遠洋集團在2017年至2021年之間所賺的利潤,全部在今年上半年虧光。遠洋集團將虧損歸因於中國整體房地產市場低迷。

遠洋集團的兩大股東是中國國有的「中國人壽」和「大家保險」,格外引發注目。根據公開資訊,截至2022年底為止,這2家企業的遠洋持股分別是29.59%及29.58%,合計超過59%。

有觀察認為,「國有企業較私營企業較為安全」的印象恐怕不復存在。目前市場仍在關注,中國人壽和大家保險是否會給予遠洋集團更多支持。

路透社問:為什麼中國不急於解決陷入困境的經濟?

路透社說,這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地緣政治問題。

美國總統拜登上周因中國的經濟弊病而稱中國為“定時炸彈”。拜登說:“這不好,因為當壞人遇到問題時,他們就會做壞事。”那麼為什麼中國的反應如此不溫不火呢?

一些中國觀察人士認為,對國家安全的關注正在限制並與經濟努力背道而馳,嚇跑了北京聲稱試圖吸引的資金。

其他人則表示,共產黨對可能將權力從國家轉移到私營部門的措施根深蒂固的猶豫不決,而且政府中充斥着忠實擁護者,這可能會扼殺政策辯論並阻礙回應。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的改變可能需要時間,正如去年大部分時間裡中國堅持維持對經濟造成損害的清零限制措施所證明的那樣,儘管世界其他地區已經開放。

中國過去曾及時表現出決心,全面應對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增長擔憂和2015年的資本外流恐慌。重大政策變化往往也是精心策畫的,12 月的經濟會議通常是制定此類決議的場所。

經濟學家表示,中國需要採取措施提振消費和商業信心,例如減稅或政府資助的消費券,但他補充說,與之前的經濟放緩不同,目前沒有快速解決辦法。

中國對一些批評進行了反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周三對媒體表示:“少數西方政客和媒體誇大、炒作中國經濟復蘇中存在的暫時問題。”汪文斌還說,“他們最終會被現實打臉。”

汪文斌發表此番言論之前,周二疲弱的經濟活動數據引發了人們對中國經濟正走向更嚴重、更長期的放緩的擔憂。中國政府還暫停發布青年失業率數據,該數據已創下歷史新高,分析人士稱,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監管部門對科技、教育、房地產和金融領域大僱主打壓的表現。

國務院周四表示,將“優化”民營企業環境,加大吸引外資力度,但沒有透露具體細節。官員們表示,私營部門佔國內生產總值的 60%,占城鎮就業的 80%。

但駐華外交官表示,官員呼籲投資與全面的國家安全打擊行動之間的脫節日益嚴重,這削弱了商業信心。一個例子是最近的一項反間諜法,以及對一些外國諮詢公司的突擊搜查,這在外國商界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焦慮。

據一位外交官和另一位了解會議情況的消息人士透露,商務部於 7 月會見了外國企業,表示該法律為在中國經營的企業提供了保證,不應引起關注。兩人均拒絕透露姓名。但這位外交官表示,這一保證只是凸顯了政府和外國企業之間的“巨大認知差距”。

斯坦福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學者徐成鋼表示,領導人沒有急於採取措施提振私營部門信心,可能還有更深層的原因。“對中國共產黨的長期恐懼是,如果資本主義和私營經濟足夠強大,政權可能會被推翻。”

本周可怕數據發布的第二天,黨的官方刊物發表了習近平的講話,他在講話中警告西方資本主義經濟模式。這份二月份發表的講話沒有提及結構性失衡或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徐成鋼認為,“我們可能都必須長期忍受經濟活力減弱的局面。”

專家:中國政府應該挽救危機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經濟學教授杜特(Pushan Dutt)向DW表示,中國領導階層已向開發商提供了一些支持,並為首次購房者和升級者提供了激勵措施,「非常有可能」會出手救助碧桂園。

「10多年來,中國一直在努力解決由房地產投資帶動的增長不平衡問題。」杜特說: 「每次他們試圖解決這個問題時,增長都會放緩,然後他們就會回到同樣的解決方案,即救助、推動流動性和降息。」

杜特還說,如果不支撐房地產市場,可能會蔓延到其他領域,且中國可能會面臨日本在1990年代初所面臨的「多年增長乏力」。他指的是日本所謂的「失去的十年」;在日本泡沫經濟的繁榮時期,東京的平均房屋價格達到了平均年薪的15倍,但後來泡沫破滅。

美國保德信投資管理公司(PGIM)亞洲固定收益首席經濟學家貝爾(Gerwin Bell),本週曾對路透社表示:「要遏制(中國)房地產帶來的不利溢出效應,需要比當局迄今為止採取的財政刺激,力度大得多的財政刺激措施。」他預計,中國政府很快也會得出同樣的結論。

然而,其他專家不太相信中國政府會直接對房地產商進行干預。香港中文大學房地產和金融學助理教授胡榮(Maggie Hu)認為,碧桂園獲得救助的可能性相當低。胡榮對DW表示:「如果情況緊急, (中國政府)將實施政策來保障預售房的建設,確保購房者和相關銀行的福利。」

官方:房地產風險有望化解 李強︰國家經濟運行總體回升向好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昨天主持召開國務院第二次全體會議,指國家經濟運行總體回升向好,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打下良好基礎,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

李強又說,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繼續拓展擴消費、促投資政策空間,提振大宗消費,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對於中國的房地產風險,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15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房地產市場「總體處於調整階段」,部分房企經營遇到一定困難,特別是一些龍頭房企債務風險有所暴露,影響市場預期。

但付凌暉稱這些問題都只是「階段性」的,隨著市場調整機制逐步發揮作用,加上中國房地產市場政策調整優化,房地產商的風險「有望逐步得到化解」。不過,當日官方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份,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人民幣6.77兆元,年減8.5%。

此外,中國國家統計局調查的35個最小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在6月份已是連續第17個月下跌。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加西亞-埃雷羅(Alicia Garcia-Herrero)告訴DW:「 如果(中國房地產)價格不持續上漲,整個房地產模式就無法持續,甚至像碧桂園這樣的公司也無法生存。」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