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媒體看中國:情況可壞到啥地步

在過去的二三十年裡,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令世界媒體矚目,也令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公開表示驚嘆,聲言美國也應像中國一樣發展。然而,在過去的半年裡世界媒體看中國、說中國的眼光和口吻發生近乎180°的轉折,如今它們報導中國的主題多是情況會壞到什麼地步。

世界媒體緣何關注中國壞消息

對自由民主國家的媒體來說,報導和突出壞消息,尤其是報導關於本國的各方面的壞消息是它們的天性、它們的基因、它們的責任,因為自由民主國家的公眾的期望是,獨立自由的媒體必須充當公眾的警報器,是公眾利益的看門狗。它們的社會大眾認為,國家社會有什麼好消息,政府自然會大力宣傳並歸功給自己;有什麼壞消息,政府則會傾向於掩蓋或粉飾,因此媒體必須勤於展示政府不希望公眾知道、或展示涉及公眾切身利益但公眾由於種種原因不清楚、不明白的問題。

自由民主國家的媒體對中國各種壞消息的報導,尤其是對眼下還在發展中的中國經濟壞消息的報導,也是著眼於它們所服務的公眾的利益——在這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不好會給許多國家帶來不利的影響,報導中國的壞消息有助於它們的公眾未雨綢繆。世界媒體的這種著眼點顯然有異於中國官方媒體經常展示出的那種看他國有災便幸災樂禍甚至公開喝彩的嗜好或心理。批評者說,中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官方媒體反復為他國發生災難而喝彩的國家。

涉及社會穩定的碧桂園與房市危機

今日中國面臨許多政治經濟危機,眼下最引人注目的危機則是一度曾撐起中國經濟半壁江山和涉及中國上千萬上億家庭資產大半的房地產市場危機。繼2021年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之一恆大債務違約之後,一直被政府視為財務穩健的另一大開發商碧桂園8月6日未能支付2250萬美元的息票。

北京郊外碧桂園工地外的房主維權車
《經濟學人》雜誌8月16日發表報導,分析展望了碧桂園也有可能債務違約給中國經濟可能造成的損害,以及碧桂園的困境給中國共產黨當局帶來的為難。報導說:“直到最近,大多數人認為碧桂園不會違約。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有關官員開列了一個非正式的包括碧桂園在內的財務健康的開發商名單,並以此試圖令市場安心,讓投資者可以安心給予融資,讓中國人可以給予信任。

“在最近的幾天裡,情勢計算發生了變化。碧桂園的問題不是恆大的那種過度舉債的問題,它是中國普通大眾喪失信心的犧牲品。這是政府正在失控的一個跡象。在疫情清零政策取消之後,中國一度出現短暫的反彈性增長,隨後房地產市場危機突出起來。房價在下跌。今年7月,名列前一百位的開發商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33%。碧桂園則猛跌了60%。碧桂園的跌勢迫使市場觀察者不得不直面對房地產業的最深刻的擔憂。”

房地產市場的走勢涉及中國國民經濟的大頭和中國國民個人財務的大頭,碧桂園這樣的大小開發商債務違約會連帶大批大批的供應商以及成千上萬已經購買但還沒能住上房子的消費者受損受害,會影響中國共產黨當局極端重視的所謂社會穩定。

《經濟學人》雜誌的分析報導最後指出了北京政府面臨的困境:“到目前為止,北京的官員決定不直接干預房地產市場。碧桂園幾乎肯定有它所需要的2250萬美元用於本月的債務償付。但碧桂園的主管們通過延遲付款發出信號,讓人們看到它有意最終進行債務重組——或許他們在下賭,認為碧桂園太大,倒不了。這就讓中央政府處於一種受煎熬的位置。讓碧桂園破產會導致更廣泛的驚慌,更多的經濟痛苦,有可能產生更多的債務違約,有可能造成危機擴散,社會動盪。然而,採取救助計劃將使官員們陷入更多救助的困境,並支撐一個不可持續的產業。”

當局誓言提振消費但不提如何提振

當今中國經濟困境最直接和最直觀的原因是內需不足,被三年的疫情清零政策和三十年的盤剝大眾的經濟發展戰略所困擾的民眾不敢花錢消費。於是,中國當局一再聲言要採取措施提振消費,促進經濟復甦和發展。中國總理李強本星期三主持召開國務院全體會議再度做出這樣的強調。

美國財經通訊社彭博社8月16日報導說,官方發布的通告說是李強當日在會上表示,中國經濟已經反彈,為中國經濟達成全年的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李強還表示要採取更多的措施提振內需和消費,其中包括大件商品購買,但他沒有宣布任何新的具體措施。他也承諾要預防’重大風險’,深化國營部門的改革。

報導說,在這次中國國務院會議召開之際,中國經濟麻煩問題接踵而至。最新的數據顯示消費者指數增長疲弱,投資下滑,失業率攀升,對房地產業逐漸惡化的形勢會將風險傳染開去的擔心也擴散到了金融行業,一個信託公司一家從事房地產業務的大型信託公司未能支付數十種理財產品的款項。 “李強發出的誓言沒有產生多少效力

星期三,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下跌1.6%,為九個交易日第八次下跌。該指數本月下跌了13%。”

中國經濟危機已經波及日本

《日本經濟新聞》8月17日發表報導說,中國的經濟危機已經波及日本。報導說,日本“財務省17日發表今年7月的貿易統計快報,顯示日本對中國的出口額為1兆5433日元(注:大約為110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13.4%,連續8個月下跌。對日本來說,與美國並列的最大出口國中國經濟增長減速,這也是日本貿易收支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人們也擔心今後美中對立以及半導體領域的出口限制的影響會鮮明起來。

“中國房地產業長期衰退,其不良影響也開始波及實體經濟。中國國家統計局已經暫停公佈超過20%的年輕人失業率。其工業生產增長也放緩,由此拖累日本和世界經濟增長率的風險增強。日本今年7月整體貿易收支有787億日元的赤字,儘管赤字減少了94.5%,但這是繼6月份扭虧為盈後兩個月來首次出現赤字。”停止公佈青年人

失業率的戲劇性

聚集在北京一處勞工人力市場上尋找日結薪水工作的工人。(2023年8月15日)

面對經濟危機,中國當局採取的“有力”應對措施之一是停止公佈年輕人失業數字。8月16日,法國《十字架報》以《在中國青年人失業人數爆炸性增長之際,該國不再提供有關數字》為題發表這樣的報導: “隨著中國青年人失業率一個月

一個月地攀登新高峰,中國國家統計局決定停止報告這樣的數字。這一決定沒有令市場感到放心,也受到青年人的批評,儘管這種做法在中國並非那麼史無前例。 “好幾個月來,中國

年輕人(年齡在16至24歲之間)的失業率不斷突破記錄。在今年5月達到20.8%,6月達到21.3%。到了7月,什麼也沒有了。中國做到青年人全部就業了嘛?非也。

“實際上,是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決定不再提供這方面的數字。主管部門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說法是,不提供這種數字的’主要動機是,由於經濟和社會發展,就業統計需要優化’。此外,中國也停止發布年齡25歲至59歲的人失業率數據。在2023年第一季度,這個年齡段的失業率為4.2%。”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中華時報》致力於提供全面多元的新聞報導, 旨在從不同角度分析討論時事。本報刊登的文章純屬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