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陸小蘭
當代著名學者周海中先生曾經說過:“沒有思想自由,就不可能有學術創新。”這話說得很好,屬於至理名言。思想自由(英文freedom of thought)與學術創新(英文academic innovation)是當今人類社會發展的兩大主題,也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一直在探索與考慮的問題。
思想自由又稱觀念自由,是個人持有不同於他人,包括不同于長輩,不同于宗教組織等的獨立思想之權利。正如聯合國(UN)《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的那樣:“人人有權享受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而學術創新意指學術研究要創造出新的東西,如發明出新範式和新方法,或發掘出新材料和新證據,或孕育出新思想和新理論等。
思想自由是一種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理念,是繁榮學術、發展科學、探求真理和創新知識的基本條件,也是開展自主創新尤其是原始性創新的必要條件。另外,思想自由與學術創新的關係十分密切;它們是相輔相成的。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中思想自由與學術創新的關係,是處理經濟社會發展等當中一系列問題的前提與基礎,也只有這樣,才會最大限度地為思想自由創造條件,同時反過來又促進學術創新發展。
思想自由,並不是說沒有任何約束,而是要在合乎禮儀、合乎道德的準則下,打開自己的思維,不因瑣事而糾結,不因未發生的事而過度擔憂,解放自己的思想,思維更開闊,充滿自信自強自豪,充滿學術創新和突破。儒家代表人物孟子雲:無以規矩,不成方圓。古時的思想家早已道出對自由與秩序的辯證認知。我國自古便是禮儀之邦,我國民眾在世界人民眼中更是尊崇禮法的典範。因此,唯有思想自由與社會秩序高度統一,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思想自由。
學術創新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而言,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它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前提保證;當前的社會發展需要創新型的人才。學術創新,是挺進新時代的一張通行證,也是一個民族甚至國家賴以生存的靈魂,還是成為高新人才所應具備的素質。近些年來我國的各方面水準之所以能夠發展得如此迅猛,是因為學術創新在其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因為只有學術創新,才可以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只有學術創新,才可以不斷取得進步;只有學術創新,才可以隨時都走在世界的前列。
學術活動是追求直理的活動,而對真理的追求與探索,必須以自由為基礎。尤其是思想自由,對學術創新與科學進步具有重大意義。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學術上要有所成就,主要是要創新,要創新就要有一個思想自由的環境。正如著名生物化學家鄒承魯先生所言:“只有鼓勵自由思想、自由探索,才能有重大的創新並且不斷的創新。”可見,思想自由對於學術創新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國學術創新面臨的最嚴重的威脅是學術活動中的急功近利和屢禁不止的造假、抄襲、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學術不端的根源是國家資源配置和學術評價導向的扭曲所造成的,在全社會浮躁風氣和戾氣抬頭的情況下,解決學術不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依靠法律法規;只有這樣,才能刹住學術不端行為,才能促進學術的不斷創新和健康發展。
學術大致可分為傳播性學術、整合性學術、運用性學術與創新性學術四種,而創新性學術是各種學術的最高代表。提倡學術創新,不僅要求全社會對思想自由的權利的尊重,更要求人們自身在價值選擇上遵照科學所需要的起碼的誠信品格,使學術活動逐漸接近科學所要求的那種求實與創新、懷疑與寬容的精神規範。
陸小蘭(作者系澳門科技大學博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