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債務危機頻爆 中國將走向經濟的“硬著陸”?

中國經濟持續不景氣是否會導致“硬著陸”,從而拖累與之關係緊密的美國經濟?儘管專家們對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持不同估計,但都認為,中國經濟要擺脫目前困境很難,更別說恢復強勁增長了。美國一些觀察人士越來越擔心,由於中國房地產業的債務積累,中國將走向經濟的“硬著陸”,並進而影響其他國際經濟體。

北京郊外碧桂園工地外的房主維權車

中國房地產市場惡化、消費者支出疲軟和信貸增長下滑,導致主要銀行下調今年的增長預測。中國3月份發布的官方預測,今年GDP增長率約為5%。

美國之音1日報導,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認為,由於中共政治局會議上沒有採取更大膽的經濟舉措的訊號,中國今年經濟成長數字僅接近4%或4.5%,而不是5%,甚至存在更嚴重的放緩風險。

另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馬國楠表示,全年5% 目標要達到不容易,若第三季經濟無法穩定下來,第四季的經濟就會比較難看,影響全年5%目標。

史丹福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中心資深研究員許成鋼說,由於去年中國實際經濟增長為負數,而不是政府公布的超過3%,因此,即使今年的成長跟去年差不多,實際上的成長會很糟。

許成鋼說,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成長而是危機。如果爆發金融危機,那就是負成長,數字有多差要看爆發的有多嚴重。

諮詢公司榮鼎集團合夥創始人榮大聶(Daniel Rosen)則指2023年中國經濟成長可能是零,也許最多為1%或2%。

財經研究公司TS Lombard的策略師預測,中國經濟短期內不會有太大改善,明年經濟成長將保持在5%以下,這意味著經濟將陷入結構性硬著陸。

《日經亞洲》說,最近發布的一系列疲軟的經濟數據進一步動搖了人們對中國前景的信心。“壞消息的衝擊讓專家們質疑,帶來四十年高增長的中國經濟模式是否會崩潰”。

馬國楠說,中國經濟自清零政策以來走了一個W型衰退,能確定的是,未來幾年很難有一個很大的復甦、強勁的成長。

中國媒體報導,房地產業對這些新措施的看法分歧較大。有人認為這些政策能夠釋放出一部分積壓的房屋需求,對穩定市場會有一定的幫助。但是,也有不少人表示,“認房不認貸”只是降低了購房門檻和資金成本,但同時也會增加購房者的月供壓力。目前市場低迷的主要原因是消費者手裡沒有多少錢,他們對經濟的不確定性和未來缺乏“保障”憂心忡忡,不大可能放手購房。業內人士反映,並沒有多少消費者期待這些政策會刺激他們購買房屋。

8月27日,中國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佈公告,將證券交易印花稅下調50%,以提振市場信心,活躍資本市場。不過,這項被官媒高調推出的措施實施後,並沒有產生預期的“重大”作用,中國股市在小幅增長兩天后即恢復了跌勢。

跨國銀行“澳新銀行”的中國經濟分析師王蕊(Betty Wang)表示,最近兩周中國當局密集出台的有關放寬房地產政策的措施超出了市場的預料。

路透社引用她的話說,中國當局密集宣布了這麼多措施,是2021年以來的第一次,這將“有助於恢復市場信心、防止房地產業繼續下滑”。

富國銀行在周四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模擬了中國“硬著陸”的情景,即未來三年的產出比之前的增長率低12.5%,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經濟2024年經通脹調整後的增長率也只會下降0.1%,2025年下降0.2%。

信用評級機構穆迪(Moody’s)週五(9月1日)下調了對中國明年增長的預期。穆迪表示,中國正面臨“相當大的增長挑戰”,這些挑戰源於經濟和政策的不確定性,房地產行業持續困境和工作人口老齡化,這導致商業和消費者信心疲軟。

穆迪將中國今年的增長預測維持在5%,但將2024年的預測從之前的4.5%下調至4.0%。它將中國評為A1,前景穩定,比美國的最高3A評級低四個檔次。

穆迪在其報告中表示:“來自中國的數據表明,由於3月、4月和5月的重新開放勢頭似乎正在減弱,從長期的COVID清零政策中走出的經濟復甦仍然乏力。

“我們認為,消費者信心低靡正在抑製家庭支出,經濟和政策的不確定性將繼續拖累商業決策。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8月31日)以《中國經濟表現比你想像更好》為題,在華盛頓郵報言論版發表文章,強調中國經濟今年以來持續復甦與成長,不僅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5.5%,而且增幅超過世界上絕大多數主要經濟體。指出中國經濟創新及綠色發展勢頭增強,外貿保持強大韌性,出口在國際市場的份額繼續保持在14%的水平。
僅僅在一天前(8月30日),謝鋒應邀在福布斯第五屆美中商業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同樣強調中國經濟保持回升向好態勢,並稱“唱衰別人不會使自己更好,中國持續發展世界才會更加繁榮”。

與謝鋒的文章和致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國家統計局星期四公佈8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低於50%的臨界點或榮枯線。這是該指數連續五個月處於經濟萎縮狀態。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