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中國經濟為何放緩?有可能更糟嗎?

中國經濟增長正在放緩,決策者正試圖解決房地產市場低迷的問題,而大型開發商碧桂園的麻煩成為了焦點。人們越來越擔心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否可能接近一個壓力對撞的關鍵點。

中國經濟放緩的原因何在?

與西方國家的消費者不同,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中國民眾基本上處於自求生存的狀態,一些經濟學家所預期的中國重新開放後的報復性消費狂潮從未出現。

此外,由於主要貿易夥伴面臨生活成本上升的問題,對中國出口產品的需求持續疲軟。

中國家庭財富的70%都被房地產所佔據,房地產行業的大幅放緩正在向經濟的其他領域蔓延。

中國經濟以前也曾出現過重大問題。這次是否有所不同?

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和2015年資本外流恐慌期間,中國經濟的警鐘都曾敲響。當時,中國通過刺激基礎設施投資和鼓勵房地產市場投機等等的措施重振信心。

但基礎設施升級造成了過多債務,房地產泡沫破裂了,這給當今的金融穩定帶來了風險。

鑑於中國以債務為動力的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已經達到頂峰,出口也隨著全球經濟放緩而放緩,中國祇有另一個需求來源可以調整:家庭消費。

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次經濟放緩是不同的。

中國經濟能否反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能否說服家庭增加消費、減少儲蓄,以及他們這樣做的程度能否彌補經濟其他方面的不足。

為什麼家庭消費低是個問題?

即使在COVID疫情之前,中國的家庭消費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也是世界上最低的,經濟學家將其視為經濟過於依賴債務投資的一個關鍵結構性失衡問題。

經濟學家認為,內需疲軟是私營部門投資意願低迷的原因,也是中國在7月份陷入通貨緊縮的原因。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通縮可能會加劇經濟放緩,加深債務問題。

中國目前消費與投資之間的失衡比日本在20世紀90年代進入“失去的十年”停滯期之前更為嚴重。

中國的經濟放緩會變得更糟嗎?

疲軟的數據使得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如果不增加政府支出,中國可能難以實現2023年約5%的經濟增長目標。

5%左右的增長率仍然比許多其他主要經濟體要高得多,但對於一個每年國內生產總值的大約40%都用於投資(約為美國的兩倍)的國家來說,經濟學家們認為這仍然是一個令人失望的數字。

由於地方政府已經債台高築,政府是否願意採取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也很難說。

房地產市場約佔中國經濟活動的四分之一,其壓力進一步引發了人們對決策者能否阻止經濟增長下滑的擔憂。

一些經濟學家警告說,投資者將不得不習慣於更低的增長速度。少數人甚至提到了類似日本的停滯前景。

但其他經濟學家表示,由於青年失業率超過21%,通縮壓力降低了利潤率,許多消費者和小企業可能已經感受到了與經濟衰退時期一樣深重的經濟困難。

降息會有幫助嗎?

中國的主要銀行週五(9月1日)下調了一系列人民幣存款利率,以減輕利潤率壓力,並為降低借款人貸款成本留出空間,包括降低房屋按揭利率。

雖然決策者希望降低利率能刺激消費,但經濟學家們警告說,伴隨存款利率下調而來的是資金從儲蓄消費者向借貸消費者的轉移。從政府部門向家庭轉移資源將產生更有意義的長期影響。

降息還可能帶來人民幣貶值和資本外流的風險,而這正是中國極力避免的。

中國央行週五表示,今年將首次下調金融機構必須持有的外匯儲備額度,以應對人民幣升值壓力。

中國政府還能做些什麼?

經濟學家們希望看到能提高家庭消費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的措施。

可行方案包括政府資助的消費券、大幅減稅、鼓勵工資更快增長、建立社會安全保障網,提高養老金和失業救濟金,以及提供更好、更廣泛的公共服務。

最近的一次中國共產黨領導層會議並沒有提出這樣的措施,但經濟學家們期待著在12月召開的一次重要的黨內會議上將提出更深入的結構性改革。

(本文依據了美國之音的報導。)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