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111天:馬克龍或突訪基輔 愛麗舍宮仍保密?俄羅斯「最美檢察長」遭普京開鍘

市長說雖然形勢嚴峻,但北頓涅茨克仍然能夠與外界維持一定聯繫。(美聯社資料圖片)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14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11天。

烏克蘭東部抵禦俄軍攻擊多個星期的北頓涅茨克市,市長說雖然形勢嚴峻,但這座城市仍然能夠與外界維持一定聯繫。

較早時,進出當地的最後一座橋樑倒塌,對烏軍補給及平民撤離構成打擊。烏克蘭當局表示,超過500名平民被困在工業區一間化工廠內。市長就說當敵軍砲擊稍為停頓,而交通情況許可,就會爭分奪秒疏散平民,強調會謹慎行事,撤離行動會抓緊每個機會逐一進行。

傳媒引述外國志願部隊發言人表示,捍衛北頓涅茨克市的烏軍,面對與其他烏克蘭部隊斷絕聯繫的風險,情況有如早前被俄軍圍攻多時,最終失陷的南部城市馬里烏波爾。

6月14日最新情勢發展:

*莫斯科法院勒令維基百科刪除有關「侵略烏克蘭」的一切內容,維基百科以「人民有權知道戰爭的真相」為由拒絕,而遭法院重金罰款,維基百科不服判決於6日6日提起上訴。

*盧甘斯克州長蓋戴(Serhiy Gaidai)先前受訪時表示,目前俄軍控制北頓內茨克約7至8成區域,但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LPR)聲稱北頓內茨克已淪陷的說法並非事實,「若此事為真,就不會有俄軍繼續在市區內死亡」。

*《路透》報導,頓巴斯內由親俄分離主義者掌控的地區,向莫斯科喊話尋求額外軍事協助,克里姆林宮則在當地時間週一回應,允諾提供支持。

*烏克蘭軍聞網站《MIL.IN.UA》報導,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安全會議上公開表示在俄烏戰爭中,中國從未向俄羅斯提供過武器與物質上的支持,他認為北約與俄羅斯的談判可以結束烏克蘭的戰爭。

*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亞克(Mykhailo Podolyak)在推特發文向外界求援,他直言:「要結束戰爭,我們需要重型武器」,他也列出目前烏克蘭所需要的重型武裝,包括1000門155mm榴彈砲、300套多管火箭系統、500輛戰車、2000輛裝甲車及1000架無人機。

*倫敦投資移民諮詢公司「Henley & Partners」統計,現成資產超過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000萬元)的俄國人中,預計今年底前有15%將移民他國。負責蒐集這項數據的「新世界財富」研究主任阿莫爾斯(Andrew Amoils)直言,「俄國正在流失他們的富有階級」。

*烏克蘭軍隊目前在烏東頓巴斯地區(Donbas region)與俄羅斯軍隊激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13日晚間的談話中提到,頓巴斯之戰已成為歐洲最殘酷的戰役之一,當地戰事必定會載入軍事史冊之中。

*烏克蘭軍隊在烏東盧甘斯克州的北頓內茨克(Severodonetsk)抵抗俄軍攻勢,盧甘斯克州長蓋戴(Serhiy Gaidai)坦言,目前北頓內茨克與西南方城市利西昌斯克(Lysychansk)之間的連接橋樑已被俄軍全數摧毀,平民避難及軍事補給路線遭到嚴重限制。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表示,俄羅斯近幾個月以集束炸彈對烏克蘭東部城市哈爾科夫(Kharkiv)砲擊的種種行為,已經導致了數百名平民喪生,這構成了戰爭罪行。

*芬蘭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週一(13日)發布報告,俄烏開戰100天,普廷從化石燃料出口海撈930億歐元(約台幣2.9兆),以國別估算,中國是俄能源最大買家,買了126億歐元(約台幣3913億元),德國以121億歐元(約台幣3758億元)居次。

馬克龍或突訪基輔 愛麗舍宮仍保密?

法國總統馬克龍動身前往羅馬尼亞。這是法國總統馬克龍首次訪問直接受到莫斯科在2月底發動的衝突影響的東南歐。據柏林和羅馬的媒體透露,幾周來備受期待的馬克龍對烏克蘭的訪問可能很快會在德國總理朔爾茨和意大利總理德拉吉的陪同下進行。這一消息沒有得到法國總統府的證實,法國總統府說,現階段 “還沒有決定”。由於法國目前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直到6月30日,這個就更加顯得重要了。

法國總統馬克龍周二稍晚在羅馬尼亞當地迎接自烏克蘭被入侵以來部署在北約一個基地的500名法國軍隊士兵,然後訪問摩爾多瓦以表達支持,期間並可能前往基輔進行訪問。

馬克龍在法國外交部長科隆納和國防部長萊科努的陪同下,將造訪在米哈伊爾-科加爾奇納魯基地,該基地靠近羅馬尼亞在黑海的主要港口康斯坦察,自戰爭開始以來,這個基地已經變得極具戰略意義。

在受到總理尼古拉-丘卡的歡迎儀式後,法國總統將與雄鷹任務的北約精銳快速反應部隊進行討論,該部隊任務是北約加強”在歐洲東翼的威懾和防禦態勢 “。在這次行動的框架內,法國將部署500名士兵,包括350名來自陸軍的不同單位的士兵。他們與300名比利時士兵組成了 “先鋒營”,這些士兵將在未來幾個月被荷蘭士兵輪班取代。

馬克龍將於周三上午與羅馬尼亞總統克勞斯-約哈尼斯會面,根據法國總統府的說法,他將表達 “我們對北約盟友和歐洲夥伴的承諾的一個非常明確的信息”,他堅持認為這代表着法國的非常重要的參與和投入。法國最近在那裡還部署了最新一代的地對空防禦系統。

據法新社說,這項北約任務將繼續擴大,年底前將有1000名士兵和法國勒克萊爾坦克的增援布防。

中午時分,馬克龍將在摩爾多瓦首都基希訥烏受到總統馬亞-桑杜的迎接,自2021年2月以來,馬克龍已經三次在巴黎會見她,並與她建立了兩國 “信任關係”。

作為1998年希拉克之後第一位訪問摩爾多瓦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將與外長科隆納一起,以最直接的方式表達對這個前蘇聯共和國的 “支持”,摩爾多瓦此時尤其受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影響,該國與烏克蘭接壤。

為此,法國正在向摩爾多瓦提供財政和物質援助,該國在接收烏克蘭難民方面表現出了 “特殊的團結”精神:超過48萬名難民已經前往那裡,8萬名難民如今仍駐留在那裡。

摩爾多瓦擁有260萬人口,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於3月3日申請加入歐盟,烏克蘭(2月28日)和格魯吉亞(3月3日)也提出了申請。在6月23日和24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洲峰會討論之前,歐盟委員會將在未來幾天內對這一申請作出決定。

在5月訪問巴黎期間,桑杜總統公開歡迎馬克龍創建歐洲政治共同體的 “倡議”,她說這將使她的國家能夠 “加速 “加入歐盟。她說,“我們理解,加入歐盟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需要大量的努力和大量的工作。” 她說:“在這條路上,我們不尋找捷徑。”

當年背叛烏克蘭 俄羅斯「最美檢察長」遭普京開鍘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逐漸引發國內反彈,2014年曾背叛烏克蘭的俄羅斯「最美檢察長」、議員波克隆斯卡婭(Natalia Poklonskaya)日前公開發表反戰言論,抨擊俄國總統普廷宣稱的「特殊軍事行動」是災難;最新消息傳出,波克隆斯卡婭遭普廷拔除俄羅斯獨立國協事務、海外僑民及國際人道合作署(國合署)副署長一職。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波克隆斯卡婭始終力挺普京,3月更曾親赴烏克蘭赫爾松前線發送人道物資,並稱烏軍拿平民當人質,剝奪人民的生存條件,但她4月中突然公開發表反戰言論,抨擊普廷宣稱的「特殊軍事行動」根本是一場災難,而這番言論似乎也惹怒了普廷。

東歐網媒《NEXTA》今(13)日在官方推特指出,普京已開除波克隆斯卡婭在俄羅斯國合署副署長一職。

42歲的波克隆斯卡婭在2014年背叛烏克蘭,跳出來支持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半島,事後擔任克里米亞(Crimea)檢察總長,因其亮麗外型與姣好身材受各界矚目,被稱為「最美檢察長」,並於2016年當選俄羅斯國會下議院(Duma)議員,如今慘遭普廷革職,也讓網友諷刺「叛國沒好下場」、「最美檢察官,最爛背骨仔」、「去去背骨走」。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110天:烏軍今早棄守塞維羅涅茨克城區 俄國出現反戰標語 指責普廷是「希特勒二世」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札魯日尼呼籲美方提供更多重型火砲。(路透)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13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10天。

米哈伊爾-卡西亞諾夫曾是俄羅斯普京第一次當選總統時代第一任總理。米哈伊爾-卡西亞諾夫今天公開說,他認不出普京是當年的普京。但即使在他最糟糕的噩夢中,前總理米哈伊爾-卡西亞諾夫也無法想象他的前領導人普京會對烏克蘭發動入侵戰爭。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說,東部城市北頓涅茨克的戰鬥持續,形容守衛國土的烏軍,與俄軍寸土必爭。

澤連斯基說,自俄羅斯出兵以來,烏克蘭遭受超過2600枚巡航導彈攻擊,呼籲外界為烏克蘭提供現代化的導彈防禦系統。

烏克蘭軍方承認,由於敵軍在實施砲擊方面有顯著優勢,烏軍已被趕出市中心;地方官員就說,現時只剩下一條橋樑通往北頓涅茨克市,一旦被炸毀,當地將與世隔絕。

烏克蘭東部的親俄武裝組織表示,北頓涅茨克實際上已被封鎖,市內的烏軍已失去離開機會,他們面前只有投降及陣亡兩個選擇。

6月13日最新情勢發展:

*英國《衛報》12日報導,其中有不少人原本被告知會前往烏國控制區域,卻被帶往俄軍設立的「過濾營」(filtration camp),在該處遭遇種種非人道待遇。

*烏克蘭武器追蹤站(UAWeapons)在推特指出烏克蘭陸軍第 93 機械化旅擄獲了俄軍各一輛T-80BVM與T-72B3主戰車。

*推特戰情觀察人士消息指出,烏軍在伊久姆(Izyum)地區獲得些許進展,但在推進哈爾科夫(Kharkiv)區域遭到俄軍砲火阻擾。

*烏軍在盧甘斯克州的北頓內茨克抵抗俄軍攻勢,不料在北頓內茨克南方的利西昌斯克(Lysychansk)卻出現多名間諜。盧甘斯克州長蓋戴(Serhiy Gaidai)在臉書發文表示,在利西昌斯克市內發現有超過50人「通敵」。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札魯日尼(Valery Zaluzhny)表示,近期他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交談,呼籲美方提供烏克蘭更多重型火砲。

*烏軍與俄軍在烏東城市北頓內茨克(Severodonetsk)激戰,一名前英國士兵喬丹‧蓋特利(Jordan Gatley)參加國際志願軍,在北頓內茨克作戰,而蓋特利的家人10日收到他在前線陣亡的消息,英國外交部也證實此事。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副局長史基比茨基(Vadym Skibitsky)指出,俄軍除了目前已投入到烏克蘭戰場的103個營級戰術群(BTG)外,俄羅斯還有40個BTG作為預備隊。另外,在不需要製造新武器的狀況下,俄羅斯還可以維持目前的戰鬥強度至少1年。

*烏克蘭亞速營前任指揮官若林(Maksym Zhorin)12日表示,在南部城市馬立波(Mariupol)亞速鋼鐵廠(Azovstal)被圍困期間遇難的許多烏克蘭守軍遺體仍待領回。大約有220具遺體已被送往基輔,但有「同樣數量的遺體仍在馬立波」。

*國際特赦組織一項最新研究指出,俄羅斯在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實施的無差別攻擊,以及使用被廣泛禁止的集束彈,導致數以百計平民死亡。組織說發現證據,俄軍反覆使用集束彈,以及擊中目標後會再散布小型地雷定時爆炸的火箭砲。

在俄羅斯主管國防事務的副總理鮑里索夫,提到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的戰況時就指,俄軍的高精準度武器,在保護頓巴斯方面表現出色,俄方每日都接到這些武器摧毀敵方複雜軍事設施的報告;又說為了迎接這類武器的新時代,必須加強火力,在與敵軍正面接觸前,癱瘓敵方的基礎設施及主要力量。

烏軍總司令與美參謀首長交談 呼籲美方提供更多重型火砲

烏克蘭抵抗俄羅斯攻勢,而在西方軍援火砲持續進駐烏克蘭後,對於戰局也有所影響。不過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札魯日尼(Valery Zaluzhny)表示,近期他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交談,呼籲美方提供烏克蘭更多重型火砲。

札魯日尼在社群媒體Telegram中提到,烏軍在北頓內茨克(Severodonetsk)持續抵抗俄軍,俄軍部署多達7個營級戰術群(BTG),儘管攻勢猛烈,烏軍還是設法阻止俄軍進攻。札魯日尼強調:「烏克蘭的每一吋土地都流著鮮血,不僅是我們的,還有俄羅斯人的。」

札魯日尼提到,他向密利重申烏克蘭軍方的要求,就是協助烏軍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155公釐口徑的重型火砲,並分享烏軍總參謀部的戰略目標,提供烏軍對於美援軍武的使用想法及訓練進展進行交流。

俄國出現反戰標語 指責普廷是「希特勒二世」

俄羅斯的聖彼得堡流傳指控普廷是希特勒二世的標語。(圖擷取自@HannaLiubakova推特)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不只許多國家無法容忍俄羅斯在戰爭期間犯下的暴行,俄國境內也有反對總統普廷與戰爭的聲音,有消息指出在俄羅斯的聖彼得堡,有張指控普廷是希特勒二世的標語在推特流傳。

推特帳號「@HannaLiubakova」PO出1張照片,可以看到照片中有個牌子,上面寫著「你不是彼得大帝一世,你是阿道夫二世。」標語中以強烈的語氣指責普廷是希特勒二世。

網友們看到貼文後紛紛留言「這個牌子說的真是太好了!」、「有夠中肯!」、「俄羅斯境內難得清醒的人」、「俄羅斯的反普廷勇士」、「希望寫這標語的人能安然無恙」。

烏軍今早棄守塞維羅涅茨克城區

烏克蘭軍隊周一上午宣布,在俄羅斯對烏克蘭東部重要城市塞維羅涅茨克發起新的輪番攻勢後,烏軍已經放棄了塞維羅多涅茨克市區。烏軍與俄軍交戰雙方已經為這個城市爭奪戰打了數個星期的巷戰。

據法新社今天報道稱,烏克蘭軍隊棄守塞維羅涅茨克市中心。據烏克蘭軍隊總參謀部今天在臉書上報告, “俄羅斯軍隊在炮火支援下,對塞維羅多涅茨克進行了一次新的火力攻擊,取得了部分推進,並將我們的部隊驅趕出了市中心。但雙方交戰仍在繼續。”

烏克蘭盧甘斯克州州長謝爾蓋-蓋達伊(Sergei Gaidai)證實,烏克蘭軍隊已從市中心被擊退,盧甘斯克州是烏克蘭當局控制部分的東部城市行政中心。

周一上午,州長在臉書上寫道:”巷戰仍在繼續(……),俄羅斯人繼續破壞城市。”他貼出了被毀壞和燃燒的建築物的照片。州長蓋達伊周日就警告說,塞維羅多涅茨克的局勢對該市的保衛者來說正變得 “極其困難”。他說:”敵人想通過阻止人員或彈藥的任何通行來完全孤立塞維羅涅茨克,”他說,他擔心俄羅斯會在48小時內派出 “所有的後備隊伍來奪取這個城市”。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周日在其晚間視頻講話中,將塞維羅涅茨克的最新戰鬥描述為 “非常暴力”,稱莫斯科正在部署訓練不足的部隊,並將其作為 “炮灰”。

俄羅斯軍隊如果佔領塞維羅頓涅茨克將打開通往另一個主要城市克拉馬托爾斯克的道路,這是向征服整個頓巴斯盆地邁出的一步,這個主要講俄語的地區自2014年以來部分被親俄分裂分子佔領。

俄羅斯國慶日 拉脫維亞外長「致賀」:希望你們戰敗!

總統普京在克里姆林宮向有突出貢獻的人頒發獎章。(美聯社)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等城市星期日有活動,慶祝國慶日。大批莫斯科市民聚集在國民經濟成就展覽館欣賞煙花匯演,當地亦舉行節日音樂會,超過4萬名民眾參加。

俄羅斯昨天(12日)國慶日,拉脫維亞外交部長林克維奇斯(Edgars Rinkevics)特別致上「賀電」,「祝福」俄羅斯盡快在烏俄戰爭中落敗。

根據《烏克蘭國家通訊社》報導,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通過《國家主權宣言》,並將這一天定為「俄羅斯日」。

對此,拉脫維亞外長林克維奇斯今天推特上發文表示,「俄國正在慶祝國慶,我希望他們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失敗,放棄帝國野心並建立一個民主國家。」

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國家主權宣言,這一天後來被認定為俄羅斯國慶日,2002年後又稱「俄羅斯日」。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109天:馮德萊恩再訪基輔 澤連斯基:國際社會不能成為以大欺小的世界

有消息指出俄軍佔領的別爾江斯克發生三起爆炸案。(圖擷取自推特)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12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09天。

烏克蘭總檢察長辦公室11日表示,遭俄羅斯軍隊佔領的南部城市馬立波傳出又有24名兒童喪命,自2月24日俄軍入侵後,國內已累計至少287名兒童死亡、超過492名兒童受傷。

據《路透》報導,烏克蘭總檢察長辦公室在通訊軟體Telegram上指出,由於俄軍不分青紅皂白地砲擊,導致馬立波新增24名小孩罹難,《路透》尚無法核實這項消息。

不過,聯合國在本月初就統計烏國已有250多名兒童喪生,還有500萬名兒童面臨暴力和虐待的風險。俄羅斯則否認在入侵行動中把平民當成目標,也拒絕承認任何有關戰爭罪的指控。

烏克蘭總檢察長辦公室指出,自2月24日俄軍入侵以來,國內已累計至少287名兒童死亡、超過492名兒童受傷。圖為烏克蘭馬立波兒童在戰火中玩耍。(路透)

馮德萊恩再訪基輔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周六訪問基輔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面,討論烏克蘭加入歐盟的申請。馮德萊恩承諾,下周對烏克蘭加入歐盟申請作出回應。周末,俄軍砲轟北頓內茨克化工廠,漏油引發猛烈大火。

法新社報道,馮德萊恩在與澤連斯基會晤後舉行簡短新聞發布會。馮德萊恩說:“今天的討論將使我們能夠在下周末之前完成我們(對烏克蘭申請加入歐盟)的評估”。她並強調,烏克蘭在申請候選資格方面“做了很多”,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是在反腐敗方面。

澤連斯基說,對烏克蘭和歐盟來說,這是決定性時刻。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隨後與烏克蘭總理什米加爾進行了會談,這是她自戰爭開始以來第二次訪問基輔,上一次訪問是在4 月8日。

法新社稱,兩位領導人討論了關於烏克蘭與歐盟協調的技術性問題。什米加爾在社交平台發文稱,“這是烏克蘭加入歐盟的實際具體步驟,將增強雙方的力量並有助於我們擊敗敵人”。

美國媒體此前在引述知情人士報道,預料歐盟委員會下周將作出建議,即提議向烏克蘭給予歐盟候選成員國的地位,這將是烏克蘭邁向歐盟成員國路途上的關鍵一步。如果歐盟委員會正式給予建議,還需歐盟各成員國批准,烏克蘭才能正式獲得候選成員國地位。

法新社稱,烏克蘭要求歐盟在6月底之前就烏克蘭加入歐盟做出具體的“法律承諾”,以獲得進入歐盟的正式候選人身份,但27國在這個問題上仍存在很大分歧。

雖然許多國家,主要是東歐國家,都支持烏克蘭的成員資格,其中一些國家如荷蘭或丹麥,還有德國和現在擔任歐盟輪值主席的法國則趨向保守。

而即使烏克蘭獲得“候選地位”,也僅是開始一個談判進程和潛在的改革進程,這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才能最終加入歐盟。幾個歐盟國家因此對基輔“加速”進程寄予厚望。

而與此同時,烏克蘭東部地區烏軍仍在與2月24日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軍隊進行戰鬥。

烏克蘭東部盧甘斯克州州長蓋戴周六表示,俄羅斯軍隊炮轟烏克蘭前線城市北頓內茨克的阿佐特化工廠(Azot),造成數噸燃油外漏後引發猛烈大火。

蓋戴(Serhiy Gaidai)周六在全國電視台上作以上表示,但沒有明言阿佐特化工廠的大火是否已撲滅。有數百名平民躲在那座化工廠內避難。

蓋戴說,北頓內茨克境內戰鬥沒有停止。位於烏東盧甘斯克州的這座城市已成為俄軍挺進的焦點所在。

烏南別爾江斯克俄戰領區發生3起爆炸 城市一半區域水電被斷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俄軍將所有軍力投入烏克蘭東部地區,南部的烏軍則趁這個機會慢慢收復故土,戰況瞬息萬變,有消息指出俄軍佔領的別爾江斯克發生三起爆炸案,當地居民苦不堪言。

推特帳號「@Flash43191300」在推特PO出一段影片,可以看到影片中的城市看起來一片祥和,但該帳號提供的資訊卻與這祥和的景象相反「別爾江斯克俄軍占領區發生了3起爆炸,從早上5點開始,居民們抱怨城市有一半的區域沒有水和電,而且有低頻的警爆聲不斷響起。」

烏克蘭南方作戰司令部於12日凌晨發文表示,南線烏軍在過去24小時內成功摧毀多項俄軍裝備,包括赫爾松(Kherson)地區前線的1輛戰車、5輛汽車和3個野戰彈藥庫,同時擊殺13名士兵,並摧毀3個俄軍野戰彈藥庫。

澤連斯基:國際社會不能成為以大欺小的世界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視頻講話身着一名新加坡女生設計的衣服2022年6月11日 AP – Danial Hakim

2022年6月11日星期六,烏克蘭總統沃洛季米爾-澤連斯基在新加坡舉行的第19屆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特別視頻講話。他表示,國際社會不能成為一個以大欺小的世界。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6月11日下午在香格里拉對話上發表視頻演說,他指出國際社會不能成為一個“以大欺小”的世界。他引述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的話說:“我要提醒你們一位你們很熟悉的人說過的話,如果沒有國際法,大魚會吃小魚,小魚會吃小蝦米,我們就不會存在了”。

澤連斯基說,“這是李光耀先生的至理名言,這位領袖敏銳地看到許多事物的根本原因,他清楚知道什麼是有價值的”。

早報證實說,李光耀過去曾以“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比喻,形容國際政治的現實狀態,並指作為“蝦米”的新加坡,須在國際戰略上與各國建立友好關係。

據早報介紹,澤連斯基今天在香格里拉安全論壇發表視頻講話時,身着一名新加坡女生設計的衣服圖案。澤連斯基說,一位新加坡女生通過非同質化代幣(NFT)方式,以烏克蘭國旗設計了一個圖案,希望他能把這個圖案穿在身上發表演說。

另據法新社報道,澤連斯基呼籲參加香格里拉安全對話的各國代表對俄羅斯重新施加國際壓力,以結束其對烏克蘭黑海港口的封鎖,允許烏克蘭的糧食出口,以避免全球糧食危機。

澤連斯基警告說,除非恢復烏克蘭的出口,否則“世界將面臨嚴重的糧食危機,甚至亞洲和非洲許多國家會發生饑荒”。

在俄羅斯入侵之前,烏克蘭是世界上最大的葵花籽油生產國和主要小麥出口國,由於俄羅斯的封鎖,目前有數百萬噸糧食被阻止出口。而現在烏克蘭每月通過火車只能運出200萬噸穀物。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108天:馬立波恐爆發霍亂 英籍傭兵遭俄判死後 英國防大臣突訪基輔誓加深合作

烏軍彈藥恐見底,在前線面臨困境。示意圖。(歐新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11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08天。

*烏克蘭軍民奮勇抵抗俄軍入侵,烏軍指出,烏克蘭空降突擊部隊一名中士使用英國提供的「岩燕」(Martlet)輕型多功能飛彈(Lightweight Multirole Missile, LMM),一人累計擊落9架俄軍無人機,是烏軍反制無人機最有效率的防空飛彈射手之一。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逾百日,烏克蘭10日有軍方情資指出,依照俄軍如今的侵略速度,俄羅斯擁有足夠的經濟資源將戰事延長一年。

*烏東叛軍判處2名英籍援烏傭兵死刑後,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Ben Wallace)10日無預警訪問基輔,與烏總統澤倫斯基、防長列茲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會面,同意將與烏克蘭進行「更加緊密」的合作。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雙方正在烏東頓巴斯地區激戰,烏克蘭盧甘斯克州長蓋戴(Serhiy Gaidai)透露,烏軍砲襲摧毀俄軍「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傭兵組織所在基地阿夫迪夫卡(Avdiivka)體育館,只剩下1人倖存。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逾百日,烏克蘭文化部長10日宣布成立專家委員會,將致力於「去俄羅斯化、去共產化」。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俄軍在長期缺乏補給、醫療與軍備的情況下士氣低迷,官兵叛逃與拒戰時有所聞,據烏克蘭國家安全局(SBU)截獲俄軍電話通訊顯示,由於俄軍指揮官私下盜賣口糧,導致士兵嚴重缺糧,因此只能吃狗肉來果腹。

*烏克蘭空軍無畏俄羅斯出兵侵略,烏軍戰機持續出動捍衛家園,烏克蘭空軍司令部9日在臉書發文公佈近日戰果,並表示自從俄軍入侵已來,烏克蘭空軍已對俄軍進行超過1100次空襲。

*普廷近日在公開活動的演說,他以西元1700年的大北方戰爭為例,表示從來都沒有所謂的征服,是奪回「屬於我們的」土地。

*俄總統普京與青年創業家對談時提到,即便西方國家想擺脫對俄國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但這樣的做法不會維持太久。他說,「全球市場的石油產量下降,價格升高,企業的獲利也提升。」在談論信息科技(IT)和技術發展之前,他先談了政治和權力:他將此看作是爭奪地緣政治優勢的新戰場。在談及這一點時,他向與會觀眾表示,彼得大帝是一個榜樣。普京說,彼得大帝建立聖彼得堡,大膽地將其定為俄國新首都的時候,「沒有一個歐洲國家」承認那是俄國的土地,現在他們全都承認了。

*《BBC》報導,烏總統顧問波多利雅科(Mykhaylo Podolyak)表示,目前在前線每天都有100至200名烏克蘭士兵陣亡,喊話急需150至300組西方火砲系統,才能在頓巴斯地區抗衡俄軍。

*烏克蘭遭入侵期間,各地人道主義危機告急,加上烏東戰事不樂觀,歐盟委員會9日宣布加碼援烏,提供2.05億歐元用於人道援助。

*根據《CNN》報導,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10日哥本哈根民主論壇,針對俄烏局勢發表看法,他認為這場戰爭尚未結束,人力成本將持續增加,而烏克蘭需要保持強大至戰爭結束。

*根據《美國之音》報導,當前烏克蘭愈來愈擔心西方出現「戰爭疲勞症」,智庫彭塔中心(Penta Center)政治分析師費森科(Volodymyr Fesenko)表示,俄羅斯顯然打定主意想拖垮西方,當前的戰略方向很明顯是建立在「西方國家將逐漸對戰爭感到疲倦」的預期上,即俄方認為,西方陣營的態度將自支持作戰轉向止戰。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官員斯基比特斯基(Vadym Skibitsky)表示,烏軍在前線遭逢挫敗,彈藥即將耗盡,是否能持續對抗俄軍進犯仰賴西方軍武支援。

*英國國防部當地時間週五發布的報告指出,烏克蘭境內的俄國占領區難以維持飲用水、網路和電話通訊等基礎公共服務。例如赫爾松可能面臨嚴重的醫療物資短缺;馬立波則處於爆發霍亂的風險中。

*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UNWTO)今年4月以侵略烏克蘭為由暫停俄國會員資格。俄國如今正式宣布退出。

莫斯科今天正式宣布退出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United Nations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UNWTO),UNWTO今年4月以侵略烏克蘭為由暫停俄羅斯會員資格。

法新社報導,俄羅斯政府表示「接受外交部建議…關於俄羅斯退出」設在馬德里的UNWTO,這項命令已由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簽字同意。

UNWTO於4月27日暫停俄羅斯會員資格,表示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有違其「價值」。

自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在國際上受到排斥,已遭全球若干組織撤銷資格,此外也面臨西方國家制裁。

俄佔領區飲用水、衛生系統失能 馬立波恐爆發霍亂

外界擔憂馬立波等俄區佔領區恐受到霍亂等傳染病危害。(路透)

烏克蘭城市馬立波上月遭俄軍攻占,現在傳出俄方在當地無法提供基礎公共服務的情況下,已經開始流傳痢疾、霍亂等疾病,擔憂可能有數千民眾因此喪命。

綜合外媒報導,馬立波市長指出,當地的衛生系統崩解,街上又有腐爛中的屍體,

「這裡發生了痢疾和霍亂。戰爭奪取超過2萬名平民的生,很不幸地,疾病的傳染將奪走數千條馬立波人的命。」他呼籲聯合國和國際紅十字會著手建立人道走廊,讓剩下的居民能夠離開城市。

英國國防部當地時間週五發布的報告指出,烏克蘭境內的俄國占領區難以維持飲用水、網路和電話通訊等基礎公共服務。例如赫爾松可能面臨嚴重的醫療物資短缺;馬立波則處於爆發霍亂的風險中。

報告提到,烏克蘭上一次爆發大規模霍亂是在1995年,之後只有小規模的傳染。馬立波的醫療服務可能瀕臨崩潰,霍亂疫情將使這一問題惡化。

英籍傭兵遭俄判死後 英國防大臣突訪基輔誓加深合作

烏東親俄分離主義份子所設的法院9日認定英國人艾斯林(左)和平納(右)、摩洛哥人沙德旺(中)有罪,他們3人是在為烏克蘭戰鬥時被俘。(美聯社)

烏東叛軍判處2名英籍援烏傭兵死刑後,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Ben Wallace)10日無預警訪問基輔,與烏總統澤倫斯基、防長列茲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會面,同意將與烏克蘭進行「更加緊密」的合作。

綜合外媒報導,俄羅斯侵略烏克蘭逾百日,昨(9)日含2名英籍人士在內的援烏國際志願軍遭烏東叛軍判處死刑後,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今(10)日傳出無預警到訪烏首都基輔的消息。

報導指出,華萊士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會面後,同意將進行比過往更加緊密的合作,達成共同目標,並從俄羅斯的非法佔領中解放烏克蘭領土。

此外,英國也向烏克蘭盤點現在提供的軍事設備和訓練項目,並討論提供更多援助的可能性。

目前無法確定三人確切的會面時間,英國國防部僅在聲明中表示華萊士「本週」抵達烏克蘭進行為期2天的訪問。

但澤倫斯基在個人社群帳號發布影片,向華萊士喊話表示,「戰爭可以顯現出誰是真正的朋友」,英國已經自證是烏克蘭忠實的戰友。

據悉,僅受俄羅斯承認的烏東頓內茨克共和國叛軍政府,9日針對3名援烏國際志願軍俘虜判處死刑,其中2人為英國國籍、1人為摩洛哥籍。

前北約秘書長:烏克蘭戰爭可能導致北京延後侵台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前秘書長拉斯穆森表示,西方國家針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團結反應,可能促使中國延後入侵台灣的計畫。(路透)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前秘書長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表示,西方國家針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團結反應,可能促使中國延後入侵台灣的計畫。

拉斯穆森告訴「新聞週刊」(Newsweek),「這也是中國人對俄羅斯攻擊烏克蘭感到不安的原因之一,因為中國了解到,實際上西方可以團結起來,向烏國運送武器,並對俄國實施嚴厲、命中要害的制裁。」

「中國當局也意識到,一但他們對台動武,可能遭受(與俄國)一樣的待遇。」

拉斯穆森於2009年至2014年擔任北約秘書長,此前他曾任丹麥總理長達8年。他於6月9日至10日主持為期2天的哥本哈根民主峰會(Copenhagen Democracy Summit),蔡英文總統也受邀在峰會中發表視訊演說。

自100多天以前,俄國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對烏克蘭發動全面軍事行動以來,觀察人士一直猜測,克里姆林宮的冒險之舉是否會鼓勵北京嘗試類似行為。

美國已承諾向基輔(Kyiv)提供數百億美元軍援,但拜登政府也明確表示,美國軍隊不會參與面對俄軍的直接衝突。

多年來,華盛頓一直在中國犯台問題上保持「戰略模糊」原則,直到上個月,美國總統拜登訪問東京時拋出震撼彈,表態願意在中國對台動武時軍事介入。

拜登5月23日在東京被媒體問及,是否願在台海衝突時軍事介入保衛台灣。他回答「是的」,並說「那是我們做過的承諾」,引起廣泛關注。

但白宮隨即澄清美方政策不變,拜登隔天也說華府沒有放棄對台長期奉行的「戰略模糊」。

據報導,拜登之所以做出上述表態,背後思維與烏克蘭有關。這也表明面對中國對台日益增加的壓力時,華府必須展現決心。

拜登說:「可用武力奪取(台灣)…是不當的想法。這勢必會擾亂整個區域,並引致類似烏克蘭的局面。所以這將造成更大的負擔。」

拉斯穆森相信,拜登脫口而出的這番言論現在將成為北京考慮台灣問題時的重要因素。

他說:「拜登(這番話)是發自內心,這是他第2度表示,如果台灣受到中國大陸攻擊,美國將協助捍衛台灣。所以對中國人來說,局勢可謂非常微妙。」

拉斯穆森也強調,「最重要的是,烏克蘭戰爭延後了中國可能攻台的時間。但北京仍未放棄武力犯台。」

德國司法部長:只要普京還在位,就不能起訴他

德國聯邦司法部長布希曼(Marco Buschmann)表示,儘管正在收集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的犯罪證據,但是德國目前無力起訴俄羅斯總統普京。

這位部長週四(6月9日)表示:”從德國的角度來看,只要普丁還是一個在位的國家元首,我們就不能起訴他。”

儘管如此,布希曼說,德國正在尋求其他途徑,努力將那些參與協助或犯下戰爭罪的人繩之以法。

這位司法部長說:”德國已經開始進行所謂的結構性調查。根據這種特定的結構性調查需要,我們現在正在系統地收集和確認證據。這樣,以後當我們逮捕作惡者時,就可以在刑事訴訟中使用它。”

布希曼還說:”當我們抓到這些人(戰犯、高級指揮官等),例如,他們碰巧在歐洲的某個地方,而我們有針對他們的證據,就會將把他們送上法庭。

布希曼表示,德國自然會將其收集的任何證據提供給其他機構,以便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犯下的罪行進行定罪。他特別指出,柏林願意向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ICC)移交證據。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107天:俄前總統梅德韋傑夫離奇強硬 覬覦普京寶座?澤連斯基簽總統令制裁普京及其他俄羅斯官員 澤連斯基指北頓涅茨克戰事或決定頓巴斯地區命運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10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07天。

烏克蘭東部城市北頓涅茨克,激烈巷戰持續。總統澤連斯基說,這場戰事可能決定東部頓巴斯地區的命運。他的一名高級顧問估計,烏克蘭全國每日有100至200名烏方軍事人員傷亡。

西方有高級官員表示,北頓涅茨克現時很可能已受到俄羅斯控制,而俄軍最終會包圍區內的烏軍。官員否認西方供應的重型武器太遲抵達,對烏軍形勢無補於事,並預期頓巴斯地區將出現更多戰鬥,而俄軍仍未做到莫斯科方面希望見到的進展。

西方官員說根據最新估算,在烏克蘭喪生的俄羅斯士兵人數,可能已高達2萬人,俄軍攻勢在很多層面依然深受挫折;烏克蘭武裝部隊亦傷亡慘重,而經歷過百日戰鬥後,烏軍面臨士氣問題。

澤連斯基簽總統令制裁普京及其他俄羅斯官員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簽署總統令,制裁俄羅斯總統普京及其他俄羅斯官員,即時生效。

根據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事務委員會公布的制裁名單,除了普京之外,被制裁的亦包括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總理米舒斯京、國防部長紹伊古、外交部長拉夫羅夫、俄羅斯政府所有副總理,以及包括莫斯科國立大學在內的200多所俄羅斯高校。

消息指制裁是不設期限,條款包括凍結資產及限制貿易活動,以防止資金從烏克蘭撤走。

俄前總統梅德韋傑夫離奇強硬 覬覦普京寶座?

頓巴斯遲遲攻不下來,克里姆林宮瀰漫著一片詭異的氣氛,普京幾乎喪失了笑容,而俄羅斯前總統,目前是強大的俄羅斯安全會議副主席的梅德韋傑夫近日口出狂言,發誓讓烏克蘭人從地球上消失! 這是怎麼啦?幾年前,梅德韋傑夫還被西方視為克里姆林宮的溫和領袖。

法新社援引分析人士認為,梅德韋傑夫自侵烏戰爭以來,變得戲劇般強硬,完全是因為他沒有可能在普京的陰影之外生存。

星期二,現年56歲,2018-2012曾為俄羅斯總統,2012-2020擔任總理的梅德韋傑夫在他對Telegram賬戶上咒罵烏克蘭人: “我討厭他們。這些混蛋和墮落的傢夥! “他補充說:”他們想讓我們,我們俄羅斯死掉。但只要我還活着一天,我就會不惜一切讓他們消失。”

有分析人士認為,初看這段殺氣騰騰的話,梅德韋傑夫似乎指的是烏克蘭人,但又沒有具體點明他的目標到底是誰,烏克蘭人?美國人或更廣泛的西方?

西方人總想在獨裁國家找到相對溫和的有點改革意志的自由派人物,在克里姆林宮,似乎當屬梅德韋傑夫。俄烏戰爭以來他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他的上述言語甚至讓那些數周以來目睹其修辭愈來愈好勇鬥狠的人都感到震驚。瑞典前外長卡爾·比爾特發推警告:“梅德韋傑夫這是在威脅要消滅烏克蘭人民!”

梅德韋傑夫最近幾周說話都是這種調子。5月12日,他通過以上賬戶宣稱,“西方人武裝烏克蘭,形同打響代理人戰爭,將冒着引爆一場大規模核戰的危險”。5月30日,他威脅說,如果烏克蘭人把西方導彈射到俄羅斯境內,莫斯科將毫不留情地打擊西方“指揮中樞”。

曾有點貌似西方精英的梅德韋傑夫竟然在卡塔爾電視台採訪時聲明:”天啟騎士們正在路上,我們只能仰仗上帝。”

梅德韋傑夫這是囂張的挑釁還是絕望的嘶嚎,分析人士認為他這樣做是有所圖謀的。倫敦大學學院俄羅斯政治學教授諾布爾認為,”梅德韋傑夫試圖在一個變得更鷹派和更不容忍的體系中證明自己才是洞若觀火和忠誠不二。

那麼,梅德韋傑夫需要這樣聲嘶力竭嗎?他已經做過了總統,做過了總理,且在普京安排下,擔任強大的國家安全會議副主席?有分析認為,梅德韋傑夫看似什麼都當過,其實一直在普京的卵翼下,並沒有多少自主。

與普京一樣,出生在彼得堡,他政治上的每一步都得益於“導師”普京,學法律出身,本來被視為普京主義“自由一翼”的領軍人物,然而被近年強力上升的軍方及情報界的將領邊緣化了。

普京2000年當選俄羅斯總統,不久便任命梅德韋傑夫為克里姆林宮的行政總管,2005年任命其擔任副總理,2008年,普京受制於憲法規定的不能連續三屆擔任總統,開啟了與梅德韋傑夫的“二人轉”:梅德韋傑夫2008年擔任總統,他“任命”普京擔任總理,四年過後,普京捲土重來,重新成為總統。

梅德韋傑夫擔任總統期間,靠近時任美國總統的奧巴馬,希望重新啟動俄美關係,他愛好搖滾,承認自己崇拜美國搖滾樂團聯合公園(Linkin Park),且一直精心培植着現代形象,訪問美國矽谷時邀請蘋果創始人喬布斯見面,在推特辦公大樓啟動自己的推特賬戶。

在國際政治層面,梅德韋傑夫與西方靠近最直接的見證就是在安理會對有關利比亞提案表決時,寧肯棄權也沒有使用否決權,這一決定直接的後果使得北約發動軍事干預,推翻卡紮菲政權,引發普京嚴重不滿。這一事件是“二人轉”統治時期出現的極罕見的不協調。

2012年,為了滿足普京的願望,梅德韋傑夫放棄連選總統,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宮,二人轉繼續,梅德韋傑夫成為他的總理。

觀察人士注意到:梅德韋傑夫近來語氣越來越激烈,越來越強硬,其實也是一種爭先恐後的反應,是對其他兩位普京的可能繼任者的回應:一位是安全委員會秘書尼古拉-帕特魯舍夫,另一位是議會下院主席維亞切斯拉夫-沃洛金。

就在目前有關普京身體狀況不佳傳言四起的時候,梅德韋傑夫這是在調整姿勢,做好進軍克里姆林宮的準備嗎?但諾布爾認為,他的機會渺茫,因為缺乏支持,特別是在安全部門缺乏支持。不過,也正因為如此, “他可能試圖用他目前的激進論述來彌補這一缺陷”。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106天:法國記者遺體凌晨被送回法國

在烏克蘭遇害的法國BFM電視新聞頻道記者弗雷德里克-勒克萊爾-伊姆霍夫的遺體被送回國2022年6月9日巴黎北部的布爾歇機場 AFP – JULIEN DE ROSA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9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06天。

在烏克蘭遇害的法國記者弗雷德里克-勒克萊爾-伊姆霍夫的遺體今天6月9日凌晨被送回法國。他的家人、朋友和法國文化部長阿卜杜勒-馬拉克到巴黎布爾熱布爾歇機場接機。無國界記者組織6月10日在巴黎共和國廣場舉行集會。

32歲的勒克萊爾-伊姆霍夫(Leclerc-Imhoff) 畢業於波爾多-阿基坦新聞學院(Ijba),為法國BFMTV新聞台工作了6年,這是他作為攝影記者第二次進入烏克蘭做報道。5月30日他跟隨烏東一次人道行動時,被炸彈的彈片擊中不幸身亡,他的同事受傷。

法國外交部長凱瑟琳-科隆納當時正在烏克蘭訪問。她在推特上說,這名法國記者是”被俄羅斯的轟炸炸死的”。

5月30日,法國國家反恐檢察官辦公室(Pnat)宣布以“戰爭罪”對勒克萊爾-伊姆霍夫之死立案進行調查。

無國界記者(RSF)組織定於明天6月10日周五下午6點半在巴黎共和國廣場舉行集會,向弗雷德里克-勒克萊爾-伊姆霍夫表示哀悼和敬意,並向他的家人和同事表示支持。

烏克蘭學者、議員及民團領袖觀察,戰事爆發後,烏克蘭處於反共前線,與台灣同屬捍衛民主同盟,民眾更了解中國犯台風險,雙方於戰後可望強化互動。中國未及時出手止戰,已導致烏中「戰略夥伴」發展受阻。

俄羅斯2月24日凌晨揮軍進入烏克蘭,歐洲數十年來最嚴重衝突就此爆發,在台灣掀起數回「台灣是否成為下一個烏克蘭」激辯,民眾隨相關討論深化對烏克蘭抗俄過往的理解。8千多公里外的烏克蘭也產生連動,台灣不再僅是生產精密電子產品的高科技島嶼,而是為民主而戰的盟友。

首都基輔一名計程車司機聽說記者從台灣來,立即振臂相挺,體現烏克蘭在野民意黨(Holos)國會議員索夫桑(Inna Sovsun)所指,烏克蘭民眾過去對台灣處境並無太大認知,直到俄國入侵,民眾意識到家鄉戰火與兩岸局勢高度相關,才漸漸理解台灣面臨的威脅,對台處境感同身受。3個多月來,民眾對台灣的了解已超過過去幾年。

非政府組織「烏克蘭自由民主聯盟」(Liberal Democratic League of Ukraine)主席哈里托諾夫(Arthur Kharytonov)對中央社記者表示,烏克蘭正處反共產浪頭,也因此更了解中國可能犯台的風險。

跨足學界及政壇的索夫桑,曾於4月底發推文,感謝台灣人民和總統蔡英文支持及援助烏克蘭;哈里托諾夫關注香港、台灣議題多年,並於2015年成立「烏克蘭台灣論壇」(Ukraine-Taiwan Forum),深化雙邊關係。

索夫桑指出,烏克蘭年輕世代已不從地緣政治框架看待事物,而是從人權、民主等價值取向角度解讀國際局勢。他們看到的多是中國強勢進犯,並將中國視為人權的巨大威脅,情感上與台灣更接近。

烏克蘭東亞專家布特絲卡(Nataliya Butyrska)分析,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於北京冬奧開幕前訪中,中國當時原有機會止戰,卻未出手,烏克蘭對北京的觀感惡化,中國過去身為「戰略夥伴」、「全球強權」的形象已大幅改變、弱化。

布特絲卡2019年起於烏克蘭外交學院(Diplomatic Academy of Ukraine)及烏克蘭天主教大學(Ukrainian Catholic University)教授亞太研究,2020年與烏克蘭外交部專家委員會合擬烏國的亞洲戰略。

自開戰以來,中國拒絕譴責俄國,2月更宣布彼此夥伴關係無上限。布特絲卡指出,中國支持俄羅斯,已非烏克蘭友人。戰爭告終後,許多烏克蘭人不但將力拒中國投資,更會反對與中國於戰略領域發展更緊密的合作。

哈里托諾夫也認為,中國將挺俄羅斯到底,不可能支持烏克蘭。烏克蘭戰後將重新檢視與中國的關係,國會也有望比過去更挺台。

即使如此,烏克蘭官方的「一中政策」,恐怕仍不見轉向跡象。布特絲卡坦言,鑑於中國是全球整體局勢中的要角,烏克蘭短期內改變對中政策可能性低。索夫桑及哈里托諾夫同樣認為,此時戰火正炙,政府憂心與台進行更多合作,中國將倒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烏克蘭需要中國盡可能保持中立,因此對涉台議題較為沉默,既有立場可能不會產生太大變化。

烏克蘭「一中政策」雖難撼動,但深化雙邊往來並非無解。

「艱難時期正是改變民眾心理,締結關係的良機」。布特絲卡說,台灣政府大力援助烏克蘭之際,應同時在烏克蘭擴大發聲深耕台灣形象,為民間互動奠基。一旦更多民眾理解台灣在無正式外交關係下仍持續伸援,勢必加大挺台聲量。學界、國會未來如果深化互動,有望由下往上影響行政單位立場。

哈里托諾夫觀察,烏克蘭地方與台灣互動正在加深,例如首都基輔市長克里契科(Vitali Klitschko)與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近日的歷史性通話,更是十多年來首見。戰後台灣協助烏克蘭遭毀城鎮重建,對迫切待援的市民而言,更是讓民眾有感的賦權(empowering)善舉。

「台灣在烏克蘭艱苦時期來援,民眾了解台灣是民主友人,這理所當然將拉近烏克蘭與台距離。」他說,民意將支持與台發展關係,並促使國會相挺,相關倡議入國會後,也將影響政府,盼雙邊終能分別於基輔及台北互設正式代表處。(編輯:廖漢原)1110609

一輛被烏克蘭守軍擊毀的俄羅斯坦克,停放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市郊。中央社記者林行健基輔攝 111年6月9日
一輛被烏克蘭守軍擊毀的俄羅斯坦克,停放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市郊9日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105天:烏克蘭將推「劊子手之書」 傳俄竊烏穀物轉售 土與俄烏協調輸運穀物

烏克蘭政府將在下週推出一套記錄俄軍戰爭罪行的系統,名為「劊子手之書」。圖為布查墓園。(路透)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8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04天。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在多處鄉鎮濫殺平民,包括在布查(Bucha)、伊爾平(Irpin)等城鎮犯下屠殺平民的戰爭罪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7日表示,烏克蘭政府準備在下週推出一套記錄俄軍戰爭罪行的系統,名為「劊子手之書」。

綜合外媒報導,烏克蘭總檢察長表示,自從俄軍2月24日進攻烏克蘭以來,已登記超過1萬2000起戰爭罪,嫌疑人超過600人。澤連斯基指出,烏克蘭下週將推出「劊子手之書」系統,記錄俄軍在烏克蘭犯下的種種暴行及具體事證。

澤連斯基強調,系統中提及的嫌疑人不僅僅是實際上「犯下暴行」的人,也會向這些戰爭罪犯的上級追究責任。調查事證範圍包括在布查、馬立波等所有烏克蘭城市,以及他們所有抵達過的社區。

1名15歲烏克蘭男孩利用無人機,幫助烏克蘭軍隊定位砲轟炸俄羅斯車隊,延緩入侵者腳步,成為當地英雄。無人機示意圖。(美聯社)

1名15歲烏克蘭男孩利用無人機,在俄羅斯入侵初期,幫助烏克蘭軍隊定位俄軍動態,成功讓砲兵轟炸俄羅斯車隊,延緩入侵者腳步,成為當地英雄。

綜合外媒報導,住在基輔郊區的15歲少年Andrii Pokrasa,在2月下旬俄羅斯展開入侵之際,接到烏克蘭軍方緊急請求,希望他可以藉由無人機找出俄軍動態,當時烏軍僅能大略知道俄軍可能的位置,需要準確GPS座標才能使用砲兵進行攻擊,Andrii Pokrasa立刻操控無人機升空,他看到有一輛卡車長時間開燈,進而發現俄軍車隊。

Pokrasa將無人機拍到的照片以及車隊座標提供給烏克蘭軍方,烏軍成功在基輔以西約40公里處砲擊俄軍車隊,延緩入侵者腳步。

烏克蘭偵察部隊指揮官卡西亞諾夫(Yurii Kasjanov)表示,「他是該地區唯一一個擁有無人機操作經驗的人,他是真正的英雄,烏克蘭的英雄。」烏克蘭無人機持有人聯會負責人Taras Troiak更表示:「如果沒有民間操作員和無人機幫助烏克蘭軍隊,我認為基輔可能已被俄羅斯軍隊佔領了。」

傳俄竊烏穀物轉售 土與俄烏協調輸運穀物

據傳俄羅斯偷竊烏克蘭穀物轉手販售,同時也阻擋境內玉米出口,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6日稱相關報導可信。

根據《紐約時報》,有多艘貨船已駛離俄國所控制的港口,美國官員指稱船上裝載的是“偷來的烏克蘭穀物”;美國已對14個國家發出有關穀物貨船的警訊,其中多數是非洲國家。

另外,土耳其國防部長阿卡爾(Hulusi Akar)指出,正就重新開放烏克蘭港口穀物出口與俄羅斯及烏克蘭密切協調。而澤連斯基說,烏方不打算同意一項糧食輸出計畫,即繞過遭俄羅斯封阻的黑海港口、改以鐵路跨越白俄羅斯並經波羅的海出口。

梅克爾談俄烏:我不會怪自己不夠努力

德國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週二(6月7日)在卸任後的首次重要採訪中談俄烏局勢。她拒絕為在任時的俄羅斯政策道歉,但強調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毫無道理。她說:「這客觀上違反了所有國際法以及使我們在歐洲能夠和平生活的一切。如果我們開始穿越幾個世紀並爭論哪一塊領土應該屬於誰,那麼我們只會有戰爭。這不是一個選擇。」

在談到2014年與俄羅斯達成的《明斯克協議》時,梅克爾說:「該協議沒有奏效,這是很大的悲哀,但我不會怪自己沒有努力。」

2014年俄羅斯吞並克裡米亞後,梅克爾主導西方實施的對俄制裁。梅克爾表示,雖然烏克蘭人對《明斯克協議》不完全滿意,但該協議卻為其贏得了重要的緩沖時間,使烏克蘭得以發展成今天的樣子。

「如果在2014年的時候沒有人關心(這件事),普丁繼續這樣下去,會發生什麼?我不敢想。」她還說:「該協議得到了歐盟的讚揚、批准和歡迎,並已被納入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因此具有國際法的性質。」

但梅克爾也承認,2014年俄羅斯並吞克裡米亞時或許可以做出更嚴厲的回應,但她認為已經採取了嚴厲措施。

6月7日,梅克爾在德國柏林的柏林合奏劇接受德國記者和作家亞歷山大‧奧桑(Alexander Osang)的採訪。

而在被問到她原本可以盡多大努力,以防止今日與俄羅斯的衝突升級局面時,梅克爾表示:「我不怪自己沒有足夠努力。我盡力了。我沒有成功,真是太遺憾了。」

今年4月布查鎮慘案曝光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曾對梅克爾進行了猛烈抨擊,暗示她和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在任時的作為明顯是「誤判」,使俄羅斯更加膽大妄為。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104天:俄黑海艦隊封鎖民用航道 俄軍首度交還亞速鋼鐵廠守軍遺體

澤連斯基說,雖然俄軍人數佔優,但烏軍仍然有機會守住北頓涅茨克的控制權。(美聯社資料圖片)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7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04天。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說,東部頓巴斯地區繼續受俄軍攻擊,形容區內盧甘斯克州的北頓涅茨克市及呂西昌斯克市,已經變成死城。

北頓涅茨克市是頓巴斯的戰略重鎮,近幾個星期都是俄軍攻擊焦點。澤連斯基在每夜發布會中強調,雖然俄軍人數佔優,但烏軍仍然有機會守住北頓涅茨克的控制權。

另外,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說,如果西方堅決繼續向烏克蘭提供長程武器,俄羅斯將採取行動消除威脅。他在一個網上記者會上強調,西方為基輔政權提供的武器裝備射程越長,俄方就會將新納粹分子趕走得越遠,令他們不能對俄烏境內的俄羅斯居民構成威脅。拉夫羅夫又指烏克蘭不想談判,俄方完全有理由相信,烏克蘭按照西方國家領袖的意願行事。

烏軍表示,俄軍仍持續封鎖民用航道。(歐新社)

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烏克蘭官方證實,俄羅斯近日首度交還亞速鋼鐵廠守軍遺體。(美聯社)

*烏國官方首度正式證實已與俄國展開軍人遺體交換作業,本月2日雙方於札波羅熱州(Zaporizhzhia)前線共交換320具遺體,烏軍、俄軍各160具。現時還不清楚有多少守軍遺體還留在亞速鋼鐵廠內,許多「被允許撤出」的守軍也生死不明,烏國總統日前就指稱,恐怕有約2500名亞速鋼鐵廠士兵被俄方當作俘虜關押起來。

*俄方繼上月針對美國公布禁止963名美國人士入境的反制裁名單後,本週一(6日)再將61名美國官員、企業組織及媒體高層列入名單,禁止這些人和單位進入俄羅斯。包括美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美國務院制裁協調辦公室主任(the Office of Sanctions Coordination)歐布萊恩(James O’Brien)等等,此外還有數名重要國防工業承包商、媒體、信貸評級機構、飛機和造船公司負責人。

*《路透》報導,芬蘭女性國家緊急應變協會(National Emergency Preparedness Association)指出,自2月俄國對烏克蘭發動侵略後,防衛課程的需求劇烈增加。協會通訊負責人阿克瑟拉(Suvi Aksela)表示,「就在戰爭爆發後,我們的電話響個不停,電郵不斷湧入,訓練的需求攀升。」

*《路透》報導,烏東工業重鎮北頓內茨克(Sievierodonetsk)戰鬥進入白熱化狀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烏克蘭軍隊與俄羅斯士兵正在進行激烈的巷戰。

*根據法庭文件顯示,美國將扣押阿布拉莫維奇擁有的波音787夢想飛機和灣流(Gulfstream)噴氣式飛機,理由是上述2架飛機均在3月飛往俄國,此違反了美國對俄國入侵烏克蘭的制裁。

*梅利托波爾前市長費多羅夫( Ivan Fedorov)稱,俄羅斯佔領者幾乎從所有的梅利托波爾檢查站中撤離,因為害怕烏克蘭軍隊的反攻,目前烏軍正在盡一切可能收復所有被佔領的國土。

*英國國防部指出,俄羅斯軍隊可能已將多個防空系統轉移至位於黑海西部的蛇島,包括SA-15和SA-22等防空系統,上述武器很有可能為了支援在蛇島附近活動的俄羅斯海軍艦艇,為其提供防空能力。

*烏克蘭總統顧問阿列斯托維奇(Oleksiy Arestovych)表示,雖然他認為火箭系統是能夠改變戰局的武器,但友國提供的數量還不足以翻轉戰局,需要60套發射器才有機會阻止俄軍進犯。

*烏克蘭海軍表示,俄羅斯黑海艦隊艦艇已經撤離黑海沿岸,航行到距離烏克蘭海岸100多公里外的海域,但俄軍艦艇仍持續封鎖黑海的民用航運航道。

*烏俄戰爭仍持續進行中,俄羅斯偷竊大量烏克蘭糧食作物後轉賣出口,多家媒體也對此進行大篇幅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6日參加一場視訊會議時提到,「正如我們今天在美國主流報刊上看到的那樣,有可靠報導指出,俄羅斯正在盜竊烏克蘭的糧食,為了謀取私利而出售這些偷來的糧食。」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103天:烏軍推進 澤連斯基親上戰場前線 俄外長飛機遭三國禁飛 基輔周邊已開始重建

2022年6月5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前往烏克蘭東部頓巴斯的索萊達,並慰問獎勵烏克蘭士兵。 © REUTERS – UKRAINIAN PRESIDENTIAL PRESS SER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6日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03天。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周一(6月6號)原計畫前往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但俄羅斯外交發言人說,塞爾維亞周邊的歐洲國家已經對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的飛機關閉了領空,或導致這次出訪被迫取消。在烏克蘭基輔附近的 “殉難城市”,人們正在清理並開始重建。

普京警告若西方供應遠程導彈將打擊新目標 英國運送長程武器到烏克蘭

華禮仕說英國發揮主導作用,向烏軍提供所需的重要武器,守護遭無故入侵的烏克蘭。(美聯社資料圖片)

烏克蘭首都基輔相隔超過一個月再次遭受導彈攻擊,俄羅斯國防部說,以高精準遠程空基導彈,打擊基輔郊區,摧毀東歐國家向烏克蘭提供的坦克。俄羅斯總統普京警告,如果西方向烏克蘭提供遠程導彈,莫斯科將打擊新的目標。

至於東部頓巴斯地區的戰況持續,烏俄兩軍繼續在盧甘斯克的北頓涅茨克激烈巷戰,烏方官員說,烏軍已奪回市內一半地區的控制權。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就前往東南部城市扎波羅熱視察,探望前線部隊,感謝部隊保衛烏克蘭人民和國家。他亦到訪醫療機構,又與被迫逃離家園的人交談,包括來自馬里烏波爾的居民,承諾會妥善安置所有人。

英國援助烏克蘭的首批長程武器,正在運送途中。英國政府表示,烏克蘭軍方將在未來幾星期內,接受培訓使用英國的武器發射裝置。

英國國防大臣華禮仕說這款多管火箭發射系統,可以幫助烏克蘭抵禦俄羅斯,又指隨著俄羅斯改變軍事行動的戰略,英方對烏克蘭的支援亦必須改變。他強調英國發揮主導作用,向烏軍提供所需的重要武器,守護遭無故入侵的烏克蘭。

美國日前宣布向烏克蘭提供火箭發射系統,英國今次決定是與美國協調後作出。俄羅斯總統普京較早時回應美國的舉動時,揚言如果西方國家向烏克蘭供應長程武器,俄羅斯會擴大打擊烏克蘭的目標名單。

烏軍推進 澤連斯基親上戰場前線

據烏克蘭周日稍晚表示,烏克蘭軍隊已經奪回了東部要塞城市塞維羅多涅茨克一半的控制權,並在俄羅斯軍隊猛烈炮火下的頓巴斯關鍵城市取得了進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親自訪問了該地區的戰鬥前線以支持烏克蘭士兵。有消息說,在前線戰場,俄羅斯又有一名將軍被彈火擊中身亡。

據法新社今天報道說,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頓巴斯戰場前線現身,基輔稱在塞維羅涅茨克戰事取得進展。在塞維羅多涅茨克,烏克蘭軍隊表示,烏克蘭軍隊正在堅守自己的陣地並向前推進陣地。盧甘斯克州州長謝爾蓋-蓋達伊在社交網絡上接受採訪時說:”一半的城市在我們烏克蘭保衛者的控制之下。”他還說,烏克蘭士兵正在 “取得進展”。

州長援引截獲的俄羅斯指揮部的通信信息說,預計俄羅斯的攻勢將加強,”在6月10日之前俄羅斯軍隊被責令 要拿下該城。但州長說:“我們期望在不久的將來,他們所能獲得的所有後期支援,所有的重要武器,更多的部隊,有新的投入,以實現這一勝利目標。”

對俄羅斯人來說,得到該鎮將證明對完全控制頓巴斯煤炭盆地具有決定性意義,該盆地自2014年以來已經部分被親俄分離主義分子佔據。

據美國戰爭研究所(ISW)周日分析說,烏克蘭在塞維羅涅茨克的抵抗可能會繼續將俄羅斯軍隊的注意力吸引到盧甘斯克地區,從而為俄羅斯在哈爾科夫地區和南部軸線的防禦戰術部署造成漏洞。

據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他的每日視頻信息中宣布,他已經視察訪問了他在里西昌斯克的烏克蘭部隊,該城市毗鄰塞維羅多涅茨克。澤連斯基說,“我們給軍隊帶來了一些支援品。” 但他說:“我不會詳細談論內容。”

澤連斯基還訪問了該國南部的Zaporizhia。

澤連斯基會見了地區當局官員外,他還會見了設法逃離俄羅斯轟炸的馬里烏波爾居民。澤連斯基說,“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 他說:“大多數家庭都沒有了男人。” 澤連斯基說,“每一個家庭的丈夫都上了戰場,還有的家庭的丈夫被俄羅斯軍隊囚禁,有一個家庭的丈夫,不幸地已經死了。都是悲劇。沒有家,沒有親人。但我們必須為孩子們而活着。他們是真正的英雄,他們就在我們中間。”

據法新社,雖然戰鬥集中在南部和東部,特別是塞維羅涅茨克,但基輔仍然是俄羅斯佔領者的主要目標,烏克蘭國防部副部長甘娜-馬爾亞爾周日告訴當地媒體,呼籲西方應當不斷提供支持。

星期天5日上午,烏克蘭首都遭到數枚俄羅斯導彈的打擊,這是自4月底以來的第一次。莫斯科說,它瞄準了基輔東南部距離市中心10公里的一家貨運汽車修理廠,並摧毀了東歐國家向烏克蘭提供的裝甲車。

但是烏克蘭官員和現場證人都否認。據烏克蘭鐵路公司監事會副主席Serhii Leshchenko告訴法新社:”這是俄羅斯捏造的另一個例子,為這場針對烏克蘭的殘暴戰爭進行辯護。

烏克蘭指控俄羅斯導彈襲擊轟炸烏克蘭城市居民以及民用設施。

烏克蘭正教會發布聲明表示,烏東城市斯維亞托戈爾斯克(Sviatohirsk)知名東正教修道院4日遇襲失火,有496年歷史的主建築木造的諸聖修道堂(All Saints Skete)陷入火海。

俄外長拉夫羅夫計畫訪塞爾維亞 遭三國禁飛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周日晚間接受意大利電視台La7頻道時表示, “塞爾維亞周邊國家關閉了通信渠道,拒絕讓謝爾蓋-拉夫羅夫的飛機飛越,他要去塞爾維亞。“她補充說, “俄羅斯代表團本應抵達貝爾格萊德進行會談。但歐盟和北約成員國已經關閉了他們的空域,”報道稱,她的這番話也被俄羅斯新聞社引用。

據塞爾維亞日報《Vecernje Novosti》報道,這些國家包括塞爾維亞的三個鄰國:保加利亞、北馬其頓和黑山。

拉夫羅夫本應在貝爾格萊德與塞爾維亞總統、塞爾維亞外交部長尼古拉-塞拉科維奇和塞爾維亞東正教會主教波菲里耶會面。

法新社報道引述國際文傳通訊社援引一位俄羅斯外交人士的話說,俄羅斯部長的訪問因此被取消了。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本人正在為組織這次訪問而努力。  塞爾維亞總理安娜-布爾納比奇周日說,由於一些國家無法飛越,圍繞這次訪問的情況 “異常複雜”。

俄羅斯議會上院聯邦委員會副主席康斯坦丁-科薩切夫則譴責周一上午對拉夫羅夫先生的飛機關閉空域是針對 “作為國家的俄羅斯和作為國家的塞爾維亞 “的行動。

科薩切夫在社交網站Telegram上寫道:”我希望反應將是共同的和極其嚴厲的,不僅是以外交抗議的形式,而且還將轉化為實際的具體行動。

拉夫羅夫和俄羅斯總統普京一樣,自2月25日,即入侵烏克蘭的第二天起,就一直受到歐盟的制裁。

路透社報道稱,塞爾維亞與俄羅斯有密切的文化聯繫,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沒有加入西方國家制裁莫斯科的行列。普京和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上個月會談後,俄羅斯繼續為塞爾維亞提供天然氣,其它國家因為拒絕用盧布付款而被莫斯科切斷了供應。

烏戰未停 基輔周邊已開始居民自己的重建

烏克蘭西耶羅多涅茨克戰爭頹景。 © AFP

在烏克蘭基輔附近的 “殉難城市”,人們正在清理並開始重建。

佐雅-波塔波娃在她位於基輔附近、3月被莫斯科轟炸的住宅廢墟後面種下了鮮花,她在等待當局向她提供修理受損房屋的建材。像這位養老金領取者一樣,基輔以北地區的居民在俄羅斯軍隊通過時都留下了傷痕,他們相信政府的承諾,即修復受損的住房。

但在戈倫卡,一個在俄羅斯入侵開始時就遭到猛烈炮擊的小鎮,這位60歲的婦女的丈夫被俄軍打死。她說,”我希望我們不會被遺忘,因為我們為阻止俄羅斯軍隊向首都推進做了很多犧牲。”這位身着黑衣的養老金領取者在廢墟中含淚告訴法新社記者,那裡的煙塵仍然散發著強烈的戰火氣味。但同時,她的大菜園卻已經顯出了生機:在被彈片斬斷的果樹下的灰燼中,土豆和覆盆子正在迅速長大。

據當地官員說,在好天氣幫助下,一些人已經自己嘗試攪拌混凝土,但這個在入侵前有一萬名居民的城鎮缺乏人力和建築材料。

法新社說,烏克蘭重建的需求是巨大的,5月底,總理丹尼斯-奇米格爾估計整個國家的破壞成本為5610億歐元。 7月4日和5日將在瑞士舉行一次會議,以動員國際資金來加快這一進程。

就目前而言,在基輔以北自春季以來政府可以進入的鄉鎮,法新社看到大量的瓦礫清理和排雷行動仍在進行中。

然而電網正在逐步恢復,並正在進行橋樑的施工。

在布查,克里姆林宮的軍隊撤離後被揭露發現有平民的屍體。當地600個家庭正在尋找住所,空置的度假屋也被徵用了。在戰爭之前,該鎮因其平靜和舒緩的松樹林而令人愉快,受到度假者的歡迎。

第一批搬遷者也在一個大型有頂市場停車場的灰色集裝箱裡安頓下來,這個市場現在成了一堆金屬板。

最近,波蘭政府首腦馬特烏斯-莫拉維茨基在離戈倫卡不遠的博羅迪安卡為第一個流離失所者營地舉行了援建落成典禮。這些臨時定居點中有幾個是在俄羅斯軍隊被指控犯有侵權行為的地方建立的,需要為即將到來的冬季做準備。

據50歲的布查Butcha市長Anatoli Fedorouk解釋說,”這是政府免費提供的,已經有92個家庭可暫時容身”,布查市長展示了約20平方米的艙箱,一個單位可以容納四個人棲身。

而由於波蘭人與烏克蘭政府合作的幫助,布查將收到另外三個預製板的宿營裝置。

據法新社說,居民波利希丘克發現了這些無懈可擊的清潔場所,包括消毒過的廁所和牆壁色彩鮮艷的大餐廳。作為受益者,她感覺自己獲得了重生,儘管兩個多月前她的食品攤位就在隔壁被炸為烏有,而她卻奇蹟般地在半坍塌的建築中倖存下來。

尚未掛在牆上的標牌規定了在公共區域共同生活的新規則:團結一致,保持愉快和充滿希望。

不過一位41歲的店主無法在一個無菌的塑料預製板搭建的空間中入睡,哪怕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物品援助,因為她看不到她與她的六歲和九歲的孩子待在這裡有什麼前途。她說, “我希望得到賠償,希望能在其他地方重建我的生活。” 她說她目前接受心理治療以戰勝恐慌症。她說,”烏克蘭人並不害怕等待看到重建工地。” 但她說,“我們以前擁有的一切,我們都會找回來。唯一重要的是要贏得這場戰爭。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102天:烏克蘭東部塞維羅涅茨克巷戰激烈 俄軍隊再向基輔射導彈

2022年6月5日早晨烏克蘭首都基輔遭俄羅斯軍隊導彈襲擊,多個街區冒出爆炸濃煙。 © REUTERS – VALENTYN OGIRENKO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5日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02天。

星期天早些時候,導彈爆炸聲震撼了基輔,其他幾個烏克蘭城市也響起了空襲警報。與此同時,在俄羅斯軍隊試圖奪得控制權的東部戰略城市塞維羅涅茨克,則發生了 “巷戰”。烏克蘭軍方報告局部戰場獲得勝利。美國戰爭研究所(ISW)分析,烏克蘭戰局正在發生變化,烏克蘭部隊現在通過謹慎和有效的局部反擊,成功地減緩了俄羅斯軍隊在塞維羅涅茨克的進攻。

俄軍隊再向基輔射導彈

烏克蘭周日早些時候數起爆炸聲震撼了基輔,其他幾個烏克蘭城市也響起了空襲警報。俄羅斯軍隊向烏克蘭首都基輔至少發射了5枚導彈。爆炸聲驚嚇了基輔人,當地數個星期似乎恢復了無戰事的平靜。現在不清楚俄羅斯軍隊是否有目標攻擊基輔。稍早多個消息指俄羅斯總統普京認為在東部戰線取得進展,可以回過神來再攻擊基輔。烏克蘭譴責俄羅斯軍隊導彈襲擊基輔城市民居民用設施。

烏克蘭首都基輔星期天一早就突然響起了爆炸聲,導彈爆炸震撼了整個基輔。烏克蘭報告其他幾個城市也響起了空襲警報。目前還沒有人員傷亡的細節報告。

據烏克蘭首都市長維塔利-克里琴科(Vitali Klitschko)報告說,早上在達爾尼茨基和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基區發生了幾起爆炸,造成一人受傷。

據烏克蘭軍隊總參謀部在臉書官方賬戶上寫道:”侵略者繼續發射導彈並對烏克蘭特別是在基輔進行空襲。

基輔市長維塔利-克里琴科在Telegram上的一條消息中說,周日上午,爆炸震撼了基輔。基輔Darnytsky和Dniprovsky區發生多起爆炸。據烏克蘭首都的市長報告:服務部門正在救火。

3月底和4月初,俄羅斯對烏克蘭首都的控制有所鬆動,4月28日,即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訪問的日子,首都基輔也遭到了導彈打擊。

據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說,有五枚導彈射向基輔。

周六晚上,烏克蘭其他許多城市都拉響了空襲警報。

烏克蘭東部塞維羅涅茨克巷戰激烈 

據法新社今天發自烏克蘭戰地報道稱,烏克蘭東部戰略城市塞維羅多涅茨克市正在發生巷戰,該城市也是俄羅斯在頓巴斯採礦盆地發動進攻的重要戰場。

這個東部地區自2014年以來一直處於親俄羅斯的分離主義分子的部分控制之下,莫斯科希望能全面征服該地區。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在周六晚間發布的一段視頻中說:”塞維羅涅茨克的局勢仍然極其困難,那裡的巷戰還在繼續。”澤連斯基對俄羅斯軍隊不斷的空襲、大炮和導彈的轟炸感到惱火。

俄羅斯方面周六表示,烏克蘭士兵正在從該市撤逃。俄羅斯國防部說:”烏克蘭軍隊在爭奪塞維羅涅茨克的戰鬥中遭受了嚴重損失(幾個軍隊建制單位的損失高達90%),士兵正在撤回到利西昌斯克。

但基輔聲稱正在為奪回該城市而戰。俄國軍隊設法攻入該市並佔領了城市大部分地區,將其一分為二。但烏克蘭的部隊設法重新部署,建立了一條防線。該市市長Olexander Striuk在提到 “巷戰 “時說,”目前我們正在做必要的布防,以恢復對塞維羅多涅茨克的完全控制。

此前,盧甘斯克州州長謝爾蓋-蓋達伊也表示,”初步信息顯示,俄羅斯軍隊已經成功控制了大部分城市。但我們的部隊現在正在將他們逼退。烏克蘭方面肯定打了”局部反擊戰” 。

但州長說,俄羅斯軍隊”正在炸毀橋樑,以為這樣我們就無法向我們在塞維羅涅茨克的人員派遣增援部隊”。

莫斯科方面聲稱,已經摧毀了烏克蘭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的兩個指揮中心和六個彈藥庫。

據在美國戰爭研究所(ISW)看來,動態已經改變,烏克蘭部隊現在 “通過謹慎和有效的局部反擊,成功地減緩了俄羅斯在塞維羅涅茨克的進攻”。

法新社說,其他戰線上的戰鬥也在繼續。據烏克蘭國防部長稱,”俄羅斯繼續竭力佔領我們整個國家”。奧列克謝-列茲尼科夫保證,克里姆林宮甚至還夢想 “征服它認為是”自己的領土”,包括 “波蘭、波羅的海國家、斯洛伐克和其他國家”。而澤連斯基說,克里米亞、頓巴斯、烏克蘭南部:自入侵開始以來,俄羅斯控制的烏克蘭領土面積總共增加了兩倍,達到12.5萬平方公里,占烏克蘭全國的20%。

在南線的赫爾松地區,烏克蘭官方指控,俄羅斯軍隊繼續轟炸由烏克蘭軍隊控制的領土和烏克蘭軍隊的陣地”,烏克蘭總統府宣布,他們擔心在俄羅斯控制的地區出現人道主義危機。

另外,俄羅斯軍隊聲稱在敖德薩地區的Datchnoe附近摧毀了烏克蘭 “外國僱傭軍的一個部署點”,並且用導彈擊中了蘇米北部地區Stetskovka附近的一個烏克蘭炮兵訓練中心,俄羅斯稱,”外國教官在那裡訓練烏克蘭軍人使用M777榴彈炮”。

據基輔報告說,米科拉耶夫港也被一枚俄羅斯導彈擊中,還有敖德薩大港的一家農業企業,那裡的 “倉庫被轟炸損壞”,有兩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