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弘人道恒道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222)
艾 慧
道不弘人道恒道,人能弘道人達人。
古來窮王枉自道,唯有靈覺成真人。
2022.12.27
呂國英先生的哲思詩章以極簡字句撬動千年道論,其精妙處尤在三個維度。筆者試作如下賞析——
解構與重構的語象博弈
首句逆轉《論語》“人能弘道”之論,以悖論式表達消解儒道分野。“道恒道”暗合老子“道法自然”,卻在否定句式裏埋藏暗線——道無需人力加持,恰顯其超驗性;而人欲弘道必先自達,將主體覺醒設為悟道前提。這種語義對沖形成思想的量子糾纏,在28字中完成對儒釋道三家關係的拓撲重構。
權力批判的隱喻拓撲
“窮王”意象極具現代解構色彩,既指涉《齊物論》“大知閑閑”的統治困局,又暗合福柯“話語即權力”的當代哲思。當世俗權威陷入自我言說的循環論證,“靈覺”作為解域化力量,以德勒茲式的“逃逸線”衝破符號秩序,在“成真人”的終極指向中完成對存在異化的救贖。
音律鍛造的認知革命
詩句採用青銅器銘文般的音頓節奏(2-2-2/2-2-2),每聯末字“道”“人”“道”“人”形成鏡像音軌,使抽象哲思獲得物質性的聲波載體。這種音義同構的創作法,恰似現象學“回到事物本身”的詩學實踐,讓玄理在語音震顫中直抵接受者的身體記憶。
呂國英此詩可視為漢語思想基因的當代啟動,在詞語的核裂變中釋放出東方智慧的原生能量。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