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千載入話皆崢嶸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462)
艾 慧
往昔千載入話皆崢嶸,此在歲月笑談盡感喟。
暢春夢秋虛境幻至臻,時空錯置象念窮若隨。
2024.07.07
時光的幻象與存在的感歎——呂國英哲詩《往昔·此在》品鑒
呂國英先生此首九言詩,如兩行閃電劈開存在之混沌。“往昔千載入話皆崢嶸,此在歲月笑談盡感喟。”僅兩句十八字,卻令“往昔”如群峰聳峙,“崢嶸”二字既喻歷史之峻拔,又顯其厚重難攀。而“此在”的人立於當下,面對千年往昔卻僅剩“笑談”與“感喟”——海德格爾筆下的“此在”在此被懸於時間之淵:歷史如龐然峻嶺投下深影,而當下存在竟在笑歎間顯出些微輕飄與無力。
詩筆旋即騰躍入另一重境界:“暢春夢秋虛境幻至臻”。春之逝、秋之來,在詩人營造的“虛境”中彼此消融,如真似幻臻於極致。時間在此脫開線性繩索,在“虛境”裏自由錯置、流轉、彌散。而“時空錯置象念窮若隨”,當“象”與“念”終於隨之浮沉於時空的迷陣——物象與心念終於被捲入這無邊幻境,窮盡之處唯有相隨。存在者與時空在意識深處終至彼此滲透,難分彼此。
詩人以詩為舟,運思穿越時空迷霧。此在者立於“2024.07.07”這一具體刻度之上,卻借詩思掙脫了此刻的束縛,在“虛境”的無限中自由馳騁。歷史如山的崢嶸與當下存在的輕歎,皆被納入同一片審美與哲思的光照之下。
呂公此詩猶如一座玲瓏的微雕:過去與當下、實存與幻夢、具象與玄思,在方寸之間流轉不息。它不僅是時間的詩化,更是存在本身的刹那顯影——當我們笑談千年崢嶸之際,那聲輕喟裏,時間正從指尖流過,如春夢秋雲,無聲無形。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