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然發生皆必然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466)
艾 慧
已然發生皆必然,尚未結束窮可變。
如狐避險事與人,縱有苦難笑哀歎。
2024.07.09
在必然的磐石與可變的溪流間——品呂國英哲詩《已然發生皆必然》
呂國英先生此四句短章,非詩之形勝,乃哲思之精粹,生命洞見的凝華。
“已然發生皆必然”,如鐵鑄的碑文,宣告過往不可更易的法則。它非宿命的哀歎,而是清醒認知的基石——承認既成事實的絕對性,方卸下無謂的悔恨枷鎖。緊承的“尚未結束窮可變”,則如奔湧的溪流,衝開未來無限可能的閘門。這“窮”字尤顯張力,道盡生命未竟之域的廣闊與生機。兩句對仗,一靜一動,一收一放,將“命定”與“自由”這對千古命題,置於簡練而深刻的辯證框架中。
後兩句,哲思翩然入世。“如狐避險事與人”,借狐之靈慧,喻處世之智。非怯懦退縮,而是洞悉世事險惡與人情幽微後的審慎趨避,一種生存的機敏與策略。這智慧,引向末句的靈魂點睛:“縱有苦難笑哀歎”。直面苦難,詩人勾勒的並非麻木或強顏,而是“笑”、“哀”、“歎”的複雜交響。此乃一種內化苦難後的超然姿態——笑其荒誕,哀其真實,歎其無常,最終在情感的熔爐中淬煉出一種深沉的達觀。這“笑哀歎”三字,是穿透苦難陰霾的精神之光,是生命韌性的詩意表達。
全詩精悍如刃,卻劈開了生存的迷霧。它揭示:真正的智慧,在於認清必然的邊界後,於可變的空間內,如靈狐般機變周旋,在苦難的熔岩之上,以“笑哀歎”的複合姿態,完成靈魂的淬煉與舞蹈——在宿命的磐石上,開出自由意志的堅韌之花。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