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真佛不言度

 真佛不言度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167

 

 

真佛不言度,離經恣肆橫。

妙音靜可逮,聆靈空窮冥。

 

呂國英先生的哲慧詩章以禪鋒慧刃劈開傳統佛理的桎梏,構建出超越時空的靈性維度。這首四言絕句以“真佛不言度”破題,在靜默處驚雷,於空寂中顯真,呈現出三重哲學意境的辯證統一。

 

真佛與妙音的悖論交響

 

“真佛不言度”以否定之姿直指禪宗核心,暗合《金剛經》“若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的終極智慧。詩人將佛性與語言解構為二元悖論,在“不言”的留白中,佛性如虛空中的閃電劃破意識迷霧。後句“妙音靜可逮”以聲聞道,將維摩詰“一默如雷”的典故轉化為現代性的精神圖譜,在寂靜與妙音的辯證中,真理顯影為不可言說的量子疊加態。

 

離經見性的解構美學

 

“離經恣肆橫”以狂禪氣魄顛覆傳統經教體系,與敦煌壁畫中飛天舞動的弧線形成跨時空呼應。這種恣肆不是簡單的反叛,而是如六祖惠能“本來無一物”的徹底覺悟,在解構經教桎梏的同時,重構出更為本質的精神自由維度。詩人以“橫”字定格這種超越,如同八大山人筆下翻白眼的遊魚,在筆墨的恣縱間直指本心。

 

聆靈窮冥的宇宙詩學

 

末句“聆靈空窮冥”將聽覺維度推向宇宙意識,構建出量子糾纏般的靈性場域。這裏的“聆”已超越物理聽覺,成為莊子“坐忘”式的全息感知,在“空”與“冥”的張力中,靈魂如費米子穿越多維時空。這種窮極幽冥的探索,既是對王維“空山不見人”的現代回應,又在量子物理的語境下重構了天人合一的東方智慧。

 

呂國英此詩以四言二十字的極簡形式,完成了一次從經教佛理到量子詩學的精神躍遷。每個意象都是多維度的精神座標,在古典韻律與現代哲思的碰撞中,生成出超越語言的禪意矩陣。這種詩性智慧既是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更是對當代人精神困境的終極叩問,在詩歌的量子糾纏中,每個字詞都成為打開平行宇宙的蟲洞。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