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時來萬有皆通力

時來萬有皆通力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447

 

 

時來萬有皆通力,運去巨擘不自由。

豈歎天選誰非曉,若固有之笑何求?

2024.05.26

 

命運的潮汐與心靈的靜湖

—— 呂國英哲詩《時運詠》精微賞鑒

 

短短四句二十八字,如四串沉墜的星子,劃破認知的夜空,留下深邃的光痕。呂國英此四句哲詩,非為吟風弄月,實乃以金石之筆,鐫刻下對宇宙律動、人生際遇與精神境界的徹悟箴言。

 

開篇兩句,如雷霆萬鈞,劈開混沌:時來萬有皆通力,運去巨擘不自由。” 詩人以極致的張力,昭示了“時運”這一無形巨手的絕對偉力。“萬有”何其廣博,微塵草木,在“時來”的洪流中,竟能通達暢順,煥發蓬勃生機;“巨擘”何其巍峨,人中龍鳳、業之巔峰,一旦“運去”,亦如困獸泥淖,寸步難行。這強烈的反差,非是悲觀宿命,而是對客觀規律冷峻而精准的洞察。它剝去一切虛妄的優越感,赤裸裸地揭示:個體的才智、勇力,在浩蕩的時勢洪流面前,其局限性何其昭然。非巨擘無能,實乃“勢”使之然也。此二句,如一面照妖鏡,映照出世間成敗興衰背後那只看不見的手,令人警醒,亦令人敬畏。

 

若詩思止步於此,或流於對命運的嗟歎。然呂公筆鋒一轉,直指心源:豈歎天選誰非曉,若固有之笑何求?” 這是從對外在力量的洞察,躍升向內在精神的超脫。“天選”者,世人眼中之寵兒,其一時風光,誰人不知?然詩人以“豈歎”二字,斬斷豔羨與不平的藤蔓——那“天選”的奧秘本就幽深難測(“誰非曉”實為“誰能真曉”?),徒然歎息,不過是庸人自擾。真正的智慧,在於面對所得時的泰然心境:“若固有之”。仿佛那降臨的機遇、獲得的成就,本就是我生命畫卷中應有的一筆,自然而然,不驚不怖。於是,內心澄澈如鏡,唯餘平和喜悅的“笑”,再無汲汲營營的“求”。這“笑何求”,非是消極的無所作為,而是勘破得失表像後,一種“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從容與自足,是掙脫了外物羈絆後的精神自由。

 

全詩如一幅精妙的太極圖:前兩句陽剛,道盡時運之剛猛無情,是“知天命”的清醒;後兩句陰柔,涵養內心之淡泊寧靜,是“盡人事”後的超然。語言如淬煉之精鋼,字字千鈞;對仗工穩,韻律鏗鏘,於方寸間激蕩著哲思的驚雷。它不提供世俗的解厄良方,卻為靈魂開闢了一方不受時運侵擾的淨土——敬畏那不可抗的潮汐之力,亦在內心深處,修得一片波瀾不驚的靜湖。得時,如沐春風,珍視如故物;失時,亦能莞爾,心湖映照天光雲影,澄澈依舊。

 

此即呂國英哲詩之境界:以冷眼觀世情之變,以慧心守性靈之常,在命運的跌宕起伏中,成就一份笑看雲卷雲舒的通透與安然。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