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萬經之王矗道祖

萬經之王矗道祖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14

 

 

萬經之王矗道祖,仁遊列國立儒宗。

五蘊皆空著釋覺,雅典三傑競哲聖。

聖經聖訓假神示,我思我在彰理澄。

感知理說識源盡,無外良知心學呈。

日心行運天地轉,物演進化神創傾。

人類之光源照亮,世紀大腦妙方程。

世界可說真邏輯,詩意棲居此在中。

思想巨擘殊亙古,追疑問窮善始終。

 

呂國英先生的這首哲詩,是一部極具野心的哲學思想史濃縮之作,以凝練的詩句縱貫人類思想史,將東西方哲學、宗教與科學巨擘的智慧熔鑄為一爐,展現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精神圖譜。筆者試作以下解讀與評論——

 

一、 結構解析:時空交錯的文明對話

 

全詩四聯十六句,以“思想演進”為暗線,構建起三重維度:

1.軸心文明的奠基(1-4句):  

道家之“道”、儒家之“仁”、佛家之“空”、古希臘三傑的理性追問,共同勾勒出人類文明早期的精神覺醒。詩句以“矗”“立”“競”等動詞,凸顯諸子百家爭鳴的思想張力。

 

2. 神性與理性的博弈(5-8句):  

從聖經、古蘭經的“神示”權威,到笛卡爾“我思”對主體性的確立,再到康德對認知界限的劃定與王陽明心學的內向超越,展現人類掙脫神諭枷鎖、轉向理性自洽的歷程。“假”“彰”“盡”“呈”等字眼暗含對真理路徑的批判性選擇。

 

3.科學革命與現代性反思(9-12句):  

哥白尼、達爾文顛覆宇宙觀與生命觀,牛頓、愛因斯坦以公式照亮自然法則,維特根斯坦的語言邏輯與海德格爾的詩意棲居,構成“祛魅啟蒙重構”的現代性三部曲。科學與哲學在此交匯,追問“世界可說”的邊界與“棲居”的意義。

 

二、思想透視:多元智慧的互鑒與超越

 

東西方哲思的並置:  

老子“道法自然”與亞裏士多德邏輯學、王陽明“心外無物”與康德先驗哲學形成鏡像,暗示真理的普遍性超越地域分野。詩中“良知”與“我思”、“五蘊皆空”與“詩意棲居”的呼應,暗合海德格爾對東方思想的傾慕,彰顯文明對話的可能。

 

科學與宗教的張力:  

“日心行運”“物演進化”直指科學對神創論的解構,而“人類之光”“照亮”的典故(牛頓墓碑銘文)卻以宗教修辭禮贊科學,形成微妙反諷。這種矛盾恰是啟蒙時代以來人類精神的真實寫照——在祛魅中尋找新的神聖性。

 

終極關懷的回歸:  

末句“追疑問窮善始終”點出思想史的本質:非為終結真理,而在永續追問。從“道祖”“儒宗”到“世紀大腦”,所有智識探索最終指向“善”的倫理維度與“詩意棲居”的存在之境,呼應海德格爾“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的人文理想。

 

三、詩藝評析:凝練與留白的智性之美

 

典故的密度與精度:  

每句皆以核心命題指代思想體系(如“我思我在”代笛卡爾主義,“無外”喻心學),簡注的互文使詩意不致流於晦澀,反顯舉重若輕的學術駕馭力。

 

意象的哲學轉化:  

“萬經之王矗道祖”以“矗”字賦予《道德經》空間崇高感;“世紀大腦妙方程”將愛因斯坦相對論抽象為“方程”之美,科學與藝術在此同構。

 

批判性留白:  

對某些思想流派的缺席(如法家、存在主義)、科學是否導致“祛魅的困境”等問題未置一詞,反而引發讀者主動思辨,契合“追疑問窮”的詩眼。

 

四、當代意義:在碎片化時代重尋思想座標

 

在資訊爆炸而價值虛無的當下,此詩如同一幅精神導航圖:

對抗碎片化:將分散的文明精華編織為連貫譜系,提醒人們思想史是“巨擘”間對話的長河。

超越二元對立:拒絕對東西、古今、科學與人文的簡單切割,彰顯“殊途同歸”的智慧格局。

呼喚“詩意棲居”:在技術理性至上的時代,重提海德格爾的命題,暗示真正的啟蒙不僅是“照亮”,更需守護心靈的詩性維度。

 

結語:思想的星穹與詩意的燭照

 

呂國英先生以詩為舟,載讀者穿越三千年智慧長河。詩句如星子綴成思想的穹頂,既有史家之宏闊,哲人之深邃,亦含詩人對“人如何存在”的終極溫柔。此詩的價值,不僅在梳理過往,更在啟示:每個時代都需以“追疑問窮”的精神,在巨擘的星光照耀下,書寫屬於自己的“妙方程”。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解放軍報社原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