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對話會(Shangri-La Dialogue)近期在全球發生急劇變化的不穩定背景下召開,中美國防部長在本次亞洲安全峰會上舉行會晤,正式恢復了兩個軍事大國國防部長之間的高層交流。但當地媒體反映平淡,超級大國之間在檯面上的和解並未促使真正危及地區安全的安全危機獲得絲毫緩解。
綜合東南亞媒體報道,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在香會上發表“中國的全球安全觀”演講時針對霸權主義、製造地緣衝突以及在地區生戰生亂三個主題提出“不允許”,同時警告台獨主義沒有好下場。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J. Austin III)先前發言表示,亞洲與太平洋仍是美國優先關注的地區,唯有亞洲安全,美國才會安全。美國對解放軍最近在台灣海峽附近的挑釁活動表示關切,重申中國不應利用台灣的政治過渡作為採取脅迫措施的借口。奧斯汀表示中美關係改善值得稱讚,但仍有必要遏制北京的軍事行動。
中美國防部長5月31日在香會期間舉行了會晤,討論關於美中防務關係以及地區和全球安全等問題,美方強調保持兩軍之間溝通渠道暢通的重要性。
綜合東南亞媒體評論,中國和美國兩個軍事強權恢復溝通值得欣慰,但事後雙方國防部長在各自的場合依舊各說各話,由二者激烈競爭而引發的地區安全憂慮並未因此而緩減。中國宣稱擁有台灣、東海和南海等重要貿易航道的主權。而美國作為前軍事霸主近年來不斷增加這一地區的軍事部署。近期以來美國與中國明顯增加在亞洲各地的軍演次數,推動地區緊張局勢不斷升溫。今年4-5月菲美肩並肩(Balikatan)多國聯合軍演後,由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英國在1971年正式建立的安全磋商機制強化合作,五國聯防 (FPDA) 國防部長在香格里拉對話會期間舉行了會談,澳大利亞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馬萊斯(Richard Donald Marles)宣稱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增添參加軍事演習的設備。新西蘭國防部長朱迪思·柯林斯(Judith Collins)則表示,新西蘭第五代戰鬥機 F-35 聯合攻擊戰鬥機將加入聯合軍演。新西蘭將首次攜帶能夠跟蹤潛艇的P-8海神巡邏機參加訓練。
半個月前,中國海軍艦艇與柬埔寨海軍聯合組織了為期15天的實戰演練。5月30日,柬埔寨首相洪瑪奈(Hun Manet)正式宣布扶南特科運河(Funan Techo)今年8月正式開挖。該運河全長180公里,項目完成後,柬埔寨的貨船將由白馬市港出海,不再依賴越南港口。媒體認為這也將給中國未來運輸戰略物資提供便利。
緬甸內戰持續多年,內部局勢詭異複雜。作為受到戰爭影響的重要鄰國之一,泰國媒體尤其關注全球地緣政治變化給緬甸帶來的巨大影響。民間銷量最大的泰叻報(The Thairath)5月底刊登專欄文章稱,來自西方的志願者戰士已進入緬甸,這些美國和英國戰士曾在阿富汗和烏克蘭服役,他們如今加入了對抗緬甸政府的武裝隊伍。如同支持烏克蘭戰場那樣,緬甸反對派隊伍中出現了一批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國籍的戰鬥力量。這些西方士兵多數被安插在緬甸少數民族人口聚集的地區,譬如克欽邦 (Kachin State)、克耶邦(Kayah State)、克倫邦(Kayin State)、欽邦(Chin State)、孟邦(Mon State)、若開邦(Rakhine State)、撣邦(Shan State)等地。
相關評論指出,緬甸將成為超級大國角逐的新領域。緬甸總面積676,578平方公里,與中國的邊境線長2,129公里,與印度邊境線長1,468公里。立足緬甸拓展影響力可謂“一石二鳥”,可同時遏制正在崛起的印度和中國。西方因此選擇派遣僱傭軍來執行這項工作。經未證實消息透露,俄羅斯派遣軍工人員培訓緬甸士兵如何使用俄羅斯武器。緬甸政府官員也在訪問中國和俄羅斯時採購了用於武裝衝突的無人機。
另據《伊洛瓦底》消息,美國國會兩院2022年通過了《緬甸法案》,這是《國防授權法案》(NDAA)的一部分,旨在向平行的民族團結政府(NUG)及其附屬組織,包括民族團結協商委員會(NUCC)、“人民保衛軍”(PDF)和少數民族武裝組織(EAO)提供非軍事援助。但這項法案迄今尚未完全落實。事實上緬甸反對派向美國國會申請的援助金額遠遠超過既定預算。
泰國民意周刊網站(www.matichonweekly.com)引述緬甸外交政策專家希楚(Sithu)發表於 2024 年 4 月 26 日的撰文,標題是“中國與緬甸軍政府的接觸:一項高成本、低回報的交易”,文中分析中國在緬甸扮演的角色指出:自 2021 年政變以來,緬甸國家行政委員會 (SAC)未能鞏固權力,並失去了大量領土控制權。因此,它無法確保實施中緬經濟走廊 (CMEC) 所需的政治穩定,而中緬經濟走廊是北京在緬甸的主要戰略利益。中緬經濟走廊及其兩條平行的石油和天然氣管道從西南部的若開邦穿越緬甸到東北部的撣邦,這是中國解決馬六甲困境(Malacca Dilemma)的解決方案。馬六甲困境是中國的戰略弱點,馬六甲海峽是中東和東亞之間最短的海上航線,有助於減少亞洲、中東和歐洲之間的運輸時間和成本。粗略估計,中國 80% 的進口石油都經過馬六甲海峽,這使其容易受到戰略對手的海上封鎖。
中國渴望推進中緬經濟走廊項目以確保海上生命線安全。緬甸政變前曾經與民選的全國民主聯盟政府簽署了 CMEC 協議。但由於緬甸軍方2021 年奪權,從而給中國的計畫帶來了阻礙。北京試圖通過與緬甸軍政府接觸來推動 CMEC 計畫,但付出的務實努力幾乎沒有任何回報。相反,中國一直是緬甸公眾憤怒和怨恨的焦點。仰光中國大使館發生了大規模抗議活動,中國投資遭到襲擊,公眾舉行集會譴責中國。
去年底中國在緬北三兄弟聯盟 (3BHA)配合下打擊跨國電信詐騙集團的介入行動。表明北京已經對緬甸軍政府無法保護中國在緬甸的利益失去了耐心。開始認識到與軍政府的接觸是一項高成本、低回報的交易。尤其緬甸軍方在 24 小時內打破了由中國斡旋的 3BHA 和 SAC 之間最新停火協議,進一步證明了這種做法是徒勞的。
泰國專欄作家烏克里特(Ukrit Pathamanan)援引分析文章評論稱中國是最有可能開展斡旋為緬甸帶來和平的外部力量。但北京需要讓緬甸公眾輿論轉向有利於自己,或者至少緩解反華情緒。中國前外交部長秦剛會見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後,緬甸反華情緒高漲,這一舉措對中緬經濟走廊的實施造成負面影響。2011年密松水壩項目在民眾抗議後停建的事件已經警告北京,公眾反對的民意潮流可能會阻礙中國的主要投資計畫。與緬甸前幾屆政府不同,以往外交政策的制定是權力集中且自上而下的,而後緬甸國家行政委員會的聯邦民主政府則必須考慮公眾輿論和地方政府的決定。眾所周知,《聯邦民主憲章》是緬甸軍政府政治過渡的路線圖,它賦予了邦和地區政府相當大的權力。
仰光媒體6月1日透露,緬甸民主促進運動關鍵人物、緬甸全國民主聯盟(NLD)主要創始人丁烏將軍(Thin O)於6月1日去世。這位享年97歲的前陸軍將領是當今緬甸民主運動的重要支持者,在緬甸民主運動中仍具影響力。緬甸軍方於2021年2月1日推翻了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領導的民選政府。全國範圍內的民主反抗運動導致國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當中。聯合國安理會2022年底通過第2669號決議,要求緬甸立即停止全國各地一切形式的暴力,並敦促緬甸軍方釋放所有政治犯。丁烏將軍死因不詳,他是昂山素季的親密盟友。目前尚不清楚昂山素季是否得知丁烏的死訊。昂山素季因各種罪行已被判罪總共關押27年。
關於如何化解緬甸危機,東盟緬甸問題特使阿倫喬(Alun Kaew)近日向泰國學者透露,老撾作為東盟輪值主席國,正秉持中立原則與緬甸所有衝突團體保持聯繫,準備為推進緬甸和平進程制定指導方針。東盟特使重申運用小國大外交與微笑外交相結合的原則(Small Country Big Diplomacy & Smile Diplomacy)循序漸進地解決緬甸問題。
作者:rfi曼谷特約記者 江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