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參觀北京故宫 宋濤陪同

馬英九參觀北京故宫 陸國台辦主任宋濤陪同。(藍孝威)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8日訊)前總統馬英九一行今天(8日)下午由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陪同參訪北京故宮博物院,受到高規格接待。剛好今天是周一閉館日,故宮十分幽靜,不見平日熙熙攘攘的遊客,不僅車隊直接從西華門駛入,車隊入宮時,中共武警向車隊敬禮;北京故宮博物院長王旭東也親自為馬英九專場導覽,他是大陸副部級官員。參觀結束後,馬英九乘車至「文保科技部」文物修復館舍觀看展覽。

前總統馬英九一行今天(8日)下午由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陪同參訪北京故宮博物院,馬英九在太和殿前留影。(藍孝威攝)

參訪期間,眾人遊覽太和殿、九龍壁、頤和軒等景點。經過午門時,宋濤開起玩笑:「這就是拖出去午門斬首」的那個午門,馬英九則拍拍宋濤肩膀說,「你只記得這個!」聽到近日訪華的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昨天也參觀故宮,馬英九問:「她來了嗎?」,王旭東說「來了」。王旭東介紹,抗戰勝利、二戰結束後,1945年在故宮有一場日軍受降儀式,多達10萬人參加。在太和殿前,馬英九和宋濤先後拍了獨照,兩人還在九龍壁前合影。

前總統馬英九一行今天(8日)下午由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陪同參訪北京故宮博物院,馬英九和宋濤在九龍壁前合影。(藍孝威攝)

在北京故宮的最後一個參訪點是文保科技部,俗稱「文物醫院」,平時不對外展示。辦公室牆壁上貼著馬辦先前致贈的龍年春聯,「塵祛滋意送黑兔 瑞澤霑和迎青龍」,馬英九現場再寫下「故宮博物院惠存」,「馬英九敬贈」,落款年份用的是西元紀年「二○二四、四、八」,臨別時,馬英九還贈送王旭東自製的書籤。

前總統馬英九一行今天(8日)下午參訪北京故宮博物院,致贈龍年簽名春聯。(藍孝威攝)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故宮於明永樂四年(西元1406年)開始建設,到永樂十八年(西元1420年)建成,成為明清兩朝24位皇帝的皇宮。

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清皇宮及其收藏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集古代建築群、宮廷收藏、歷代文化藝術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現有藏品總量180萬餘件(套),藏品總分25種大類別,其中一級藏品8000餘件(套)。依據不同質地和形式,可分為繪畫、法書、碑帖、銅器、金銀器等25大類,其中珍貴文物佔藏品總數的90%。

 

結束參訪後,馬英九發表談話指出,過去他在推動兩岸和解交流的過程中,促成兩岸故宮互訪聯展,吸引大批觀眾。馬英九強調,任何所謂「去中國化」的行徑都不會成功,因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已經深植炎黃子孫血脈之中。

前總統馬英九率大九學堂青年學子一行,今天(8日)下午由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陪同,參訪北京故宮。結束參訪後,馬英九發表談話指出,任何所謂「去中國化」的行徑都不會成功。(藍孝威攝)

馬英九表示,帶著來自臺灣的青年學子來到故宮,心中難掩激動。歷經六百年興衰榮辱,故宮始終象徵中華民族,我們可以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底蘊,以及歷朝歷代的萬千氣象。「我想這對我們年輕朋友也是一場震撼,能感受歷史場景在我們身邊流動,留下的是深刻的歷史教訓,激發的是深厚的民族情感。」

馬英九指出,臺灣的台北故宮文物來自大陸的北京紫禁城故宮,五千多年華夏文化的菁華文物,在昔日戰亂中南遷,這是歷史的遺緒。他過去在推動兩岸和解交流的過程中,促成兩岸故宮互訪,台北故宮博物院與中國大陸故宮博物院已進行過幾次聯展,例如「富春山居圖」等特定展品的展出,都吸引大批臺灣人觀賞。

馬英九認為,兩院故宮交流合作,從各自專業、專長,相互擷長補短,分享經驗,互惠互補,創造雙贏,實屬兩岸間良好的典範。「我昨天參訪大陸國家大劇院,看到兩岸之間有更多文化交流,包括話劇、舞蹈、音樂等,我深深感覺,這是兩岸之間共同的語言,情感的共鳴,是任何刻意為之的手段或意識型態所切不斷的。」

馬英九勉勵「大九學堂」的同學,參訪了故宮後,更深刻瞭解中華文化的脈絡,以及歷史變遷承載的意義。

馬英九表示,他深信,任何所謂「去中國化」的行徑都不會成功,因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已經深植炎黃子孫血脈之中。隨團同學參與軒轅黃帝祭典,更接連參訪西安與北京兩大歷朝首都,都感受到發自內心的「靈魂震撼」,唯有回歸民族情感與中華文化,兩岸才能長長久久,這也是同學們這次最大的體驗與收穫。

馬英九訪中行程。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