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玉芬
近日,由英語世界最權威的詞典——《牛津詞典》(OD)評選的年度詞語(Word of the Year)已經出爐,它就是Goblin Mode(意譯為“擺爛模式”或“鬼怪模式”)。有專家認為,Goblin Mode當選為今年的年度詞語是“當之無愧”的。
Goblin Mode來源於英語中的俚語,形容的是一種“毫無愧疚感的自我放縱、懶惰、邋遢或貪婪”狀態,且“通常以一種違背社會規範、或拒絕社會期待的姿態”呈現。這個詞語早在2009年就曾出現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當時的使用者用它描述自己“像鬼怪一樣偷偷在房子裡走來走去”,但並未普及。
據穀歌資料顯示,該詞語於今年2月意外走紅,據說美國演員朱麗亞·福克斯(Julia Fox)最先在社交媒體上引用了這一詞語,但遭到當事人否認。後經證實,這其實是推特某網友的編造調侃。儘管是一起“烏龍”,但Goblin Mode卻在一眾討論中被推到台前。有網友稱:“這個詞語精准地描述了我進入2022年後的癲狂狀態。”
在社交媒體上因該詞走紅的博主戴夫·麥克納米(Dave McNamee)今年早些時候接受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採訪時解釋道,“Goblin Mode就像是你在下午2點起床,拖著步子來到廚房,全身上下只穿著一件長T恤做一道奇怪的點心……重點在於完全不在乎形象,因為擺爛不會在乎自己的形象。”而這一詞語在今年的熱度上升十分明顯。
Goblin Mode的走紅暗合了社會情緒的微妙轉變。新冠疫情暴發初期,Cottagecore(一種“互聯網美學”)曾經一度成為高頻詞語,人們在這一詞語下分享封控居家時烘焙的點心與手作的刺繡,感慨社會時鐘暫停後的“浪漫生活”想像。然而,隨著新冠疫情進入第三年,這種情緒轉為一種“墮落後的自我放逐”——無休止地刷著社交媒體資訊;將一袋薯片機械地倒在嘴裡;穿著睡衣出門,只是下樓去便利店買罐可樂……
“在家久了,人似乎不必再為那些來自社會的條條框框而困擾。”在一家科創企業工作的彼得·海耶斯(Peter Hayes)戲稱,自己的確是在擺爛。居家期間,他時常穿著睡衣參加遠端會議,很少再花心思打理外表,“也可能是覺得,我們都快完了,這些還有必要嗎?”而在網友戴夫·麥克納米(Dave McNamee)看來,這個詞語的本質是一種自由開閉的狀態;“Goblin Mode不是一個永久的身份標識,而是一種心態。”
Goblin Mode當選為今年的年度詞語,反映出英語世界和《牛津詞典》的關注以及人們的精神、情緒或新風氣,並具有持久的文化意義。《牛津詞典》的出版商牛津大學出版社(OUP)今年首次邀請公眾投票來確定年度詞語,這是前所未有的;該出版社語言中心主任卡斯帕·格拉斯沃(Casper Grathwohl)表示,決定向公眾徵求意見的部分原因是“後新冠時代”的生活。他說:“在過去的一年裡,世界重新開放了,正是本著這種精神,我們向世界各地的語言愛好者開放了年度詞語的評選過程。”
牛津大學出版社指出,2022年上半年Goblin Mode的使用率有所上升,當時許多國家正在放寬新冠疫情防控的限制。“從表面上看,它抓住了那些拒絕回歸‘正常生活’的想法,或者反抗社交媒體上越來越難以達到的審美標準和不可持續的生活方式的人們的普遍情緒。”全世界超過34萬名講英語的人參與了這次投票,其中Goblin Mode占總票數的93%。美國語言學家和詞典編纂者本·齊默(Ben Zimmer)說:“Goblin Mode確實在與時代和時代精神對話,它肯定是屬於2022年的表達方式。人們正在以新的方式看待社會規範。它給了人們放棄社會規範並接受新規範的許可。”
每年,不少國家的研究機構、詞典出版社或學術活動組織者都會根據詞語流行度、廣泛知名度、用戶查詢率等標準評選出年度詞語。關於年度詞語評選活動,國際知名學者周海中先生曾經說過:“作為一種大眾文化現象,年度詞語評選是一項具有娛樂性、教育性和認知性的活動,也是一件既有學術價值又有現實意義的事情;它既可以鼓勵人們用語言來記錄生活狀況和社會變遷,又可以激發人們用實際行動來保護語言生態和守護精神家園,還可以描述歷史文化語境下的人間百態和世間萬象。”他的這一精闢見解道出了年度詞語評選活動的特性和作用。
文/李玉芬(作者系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後,馬來西亞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