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1274天:俄軍一天內擊落217架烏克蘭無人機,美俄烏三方會談或在布達佩斯舉行,瑞士和奧地利也表意願

編按: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4年,迄今,仍未見停歇跡象,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274天。

2025年8月20日,星期三,烏克蘭札波羅熱地區,烏克蘭第四十四砲兵旅的軍人使用2S22「博丹娜」自行榴彈砲向前線的俄軍陣地開火(美聯社)

2025年8月21日最新進展:

戰況

  • 烏克蘭頓內茨克州檢察官辦公室在Facebook上發布消息稱,俄羅斯襲擊了烏克蘭頓內茨克市科斯蒂安蒂尼夫卡市,造成3人死亡,4人受傷。
  • 根據頓內茨克州檢察官辦公室在Telegram上發布的消息,俄羅斯砲擊導致烏克蘭赫爾鬆地區比洛澤爾卡鎮的一人死亡。
  • 烏克蘭軍事力量總司令亞歷山大·塞爾斯基在Facebook上寫道,俄羅斯部隊正在加強在頓內茨克北部的利曼一帶的施壓。
  • 烏克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行政管理局負責人謝爾蓋·雷薩克在Telegram上發布消息稱,俄羅斯對車輛的無人機襲擊致使烏克蘭東南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錫內利尼科韋的一名62歲男子死亡。
  • 哈爾科夫地區警方表示,在佐洛奇夫地區自治體的彼特里夫卡村附近,一起對車輛的無人機襲擊導致兩名70歲左右的人員死亡。
  • 烏克蘭國家緊急服務發言人亞歷山大·霍倫日伊向媒體機構Ukrinform表示,自2025年初以來,烏克蘭生態系統中已記錄40,000起火災。
  • 俄羅斯砲擊在烏克蘭扎波羅熱地區波洛希區致一名女子死亡,扎波羅熱地區軍事管理局負責人伊凡·費多羅夫在Telegram上說。
  • 烏克蘭對俄羅斯佔領區盧甘斯克發動無人機襲擊摧毀一輛卡車,俄羅斯布良斯克州的克里莫夫斯基區發布消息稱人,地區長官亞歷山大·博戈馬茲在Telegram上寫道。
  • 據俄羅斯任命的哈薩克斯省州長弗拉基米爾·薩爾多在Telegram上稱,烏克蘭發動無人機並進行了“密集砲擊”,導致三名平民死亡,地點是新茲布爾伊夫卡村。
  • 俄羅斯任命的當地官員在Telegram上寫道,烏克蘭對俄羅斯佔領的盧甘斯克發動攻擊,造成一人死亡。
  • 根據俄羅斯國有媒體塔斯社的報道,俄羅斯國防軍表示,一天內擊落217架烏克蘭無人機。

區域安全

  • 根據波蘭廣播電台報道,波蘭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瓦迪斯瓦夫·科西尼亞克-卡梅什指認俄羅斯在波蘭東部奧西尼村發生無人機爆炸事件是“挑釁”,並表示這一事件發生在“特殊時刻”,當時正在進行關於和平的討論。
  • 荷蘭國防大臣魯本・布雷克爾曼斯表示,荷蘭將向波蘭派遣300名軍人及防空系統,其中包括「愛國者」飛彈系統和反無人機系統,以「捍衛北約領土、保護對烏克蘭的供給並阻止俄羅斯的侵略行為」。

俄羅斯加強無人機生產力度,重塑烏克蘭戰爭格局【英文影片】

和平談判

  • 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表示“在沒有俄羅斯聯邦的情況下認真討論安全問題是烏托邦;這是通往無處的路”,這是在烏克蘭盟友之間就和平事宜進行討論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商討烏克蘭和平事宜的背景下。
  • 立陶宛總統吉塔納斯·瑙塞達在商業電視台TV3上表示,立陶宛「願意在議會允許的範圍內為維和派出盡可能多的部隊,並提供軍事裝備」。
  • 瑞典首相烏爾夫·克里斯特鬆在瑞典公共廣播電台SR上表示,瑞典可以提供空中監視,甚至海上資源,作為對烏克蘭在與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時的安全保障的一部分。
  • 土耳其總統府表示,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艾爾多安在周三透過電話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話時表示,土耳其支持在各方參與的情況下建立烏克蘭永久和平的努力。

Politico消息:美俄烏三方會談或在布達佩斯舉行,瑞士和奧地利也表意願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周二(8月19日)引述消息報道,白宮計畫在布達佩斯舉行美俄烏總統會談,美國特勤局正為此做準備。法國總統馬克龍先前提議,在瑞士日內瓦等中立國家城市舉行俄烏領導人峰會。目前,據法新社指,瑞士和奧地利都已表明,普京若為參加和平談判入境,兩國會給予他豁免。

Politico網站報道引述知情者說,儘管美國特勤局往往會勘察多個地點,最終選址可能會改變,但布達佩斯正成為白宮的首選地。

針對美俄烏三邊峰會是否可能在布達佩斯舉行,美國財長貝森特周二接受福克斯新聞訪問時說有可能,但強調俄烏必須先舉行雙邊峰會。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則拒絕“確認或否認”這一消息。

由於普京遭到國際刑事法院通緝,而他與匈牙利總理歐爾班關係密切,這使匈牙利成為普京可以放心入境,不必擔心被逮捕的少數歐洲國家之一。但考慮到歐爾班的親俄立場,匈牙利對烏克蘭來說不是理想的峰會地點。

據法新社指出,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提議,在瑞士日內瓦等中立國家城市舉行俄烏領導人峰會。瑞士和奧地利都已表明,如果普京為了參加和平談判入境,兩國會給予他豁免。

還有消息指,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也是美俄烏峰會考慮的地點之一。俄烏代表團此前在這裡舉行了三輪談判。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周三(20日)與普京通話時說,他支持在所有各方參與下,在烏克蘭實現持久和平的努力。

然而,俄烏首腦峰會能否實現仍是未知數。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周三重申,俄羅斯已準備好與烏克蘭討論政治層面的和解方案,包括以任何形式舉行會談,並提高談判代表團級別。儘管如此,俄烏雙方的任何會晤都應是這些會談的最終成果,並經過精心籌備。

拉夫羅夫也說,俄羅斯支持為烏克蘭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但西方應理解,在沒有俄方參與的情況下,討論安全問題是行不通的。另外,他對白宮峰會評價說:“我們只看到局勢急劇升級,以及試圖改變美國總統立場的笨拙嘗試。我們沒有聽到歐洲提出任何具建設性的意見。”

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高級研究員斯坦諾瓦婭(Tatiana Stanovaya)則認為,是否與澤蘭斯基會晤,對普京來說雖然並不重要,但若認為峰會能取得成功,普京仍可能同意出席。斯坦諾瓦婭告訴CNN:“(俄羅斯的)關鍵要求必須擺在桌面上,澤連斯基也必須願意討論這些議題。”

美前大使悲觀看待烏克蘭俄羅斯峰會

前美國駐烏克蘭大使赫普斯特今天指出,這類會面的可能性低但並非零,普京已迴避會面多年,兩人上次會面是2019年,於巴黎討論烏東衝突。

美國總統川普18日宣布將安排俄羅斯烏克蘭峰會後,瑞士與奧地利相繼表態有意接待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之際,赫普斯特(John Herbst)上午在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線上座談中,提出前述看法。

川普高調表示將促成「普澤會」後,克里姆林宮高級顧問鄂夏柯夫(Yuri Ushakov)透過聲明說,普京和川普就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及歐洲領導人在白宮的會晤進行「坦誠且極具建設性」的通話。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指出,在外交術語中,「坦誠」通常代表雙方並未完全達成一致立場。

鄂夏柯夫的聲明稱,俄美領導人已同意為俄烏直接談判任命更多高階談判代表,但並未提到普京本人是否與會。

雖然普京沒有斷然拒絕與澤倫斯基會面,但他已明確表示,不認為這位烏克蘭總統的地位合法,也不是能跟他平起平坐的人物。

赫普斯特在小布希政府期間擔任駐烏克蘭大使,現任大西洋理事會資深主任。他指出,俄國評論界認為「普澤會」等於送禮給澤倫斯基,所以事前就要烏方讓步,「這簡直荒謬」。

「唯一能讓俄方讓步的辦法,是對俄羅斯形成壓力,包括制裁與提供烏克蘭具有嚇阻效果的軍援。」赫普斯特說,普京必須眼睜睜看著制裁壓頂,才願意達成協議,否則只是說說而已。

他也強調,俄羅斯因戰爭而面臨經濟困境,更是持續加碼制裁的理由。

「最痛制裁」方面,與會的前美國駐波蘭大使佛里特(Daniel Fried)指出,必須直接打擊俄羅斯收入來源石油,且多點施壓,不應只對俄石油大戶印度加徵關稅,卻沒有制裁另一買家中國。

「第2是對俄羅斯全面金融禁運。」佛里特說,這要涵蓋每一家俄羅斯銀行,然後設一份白名單,只允許食品、藥品等特殊交易,其餘全部中斷。美國商務部負責出口管制,可用工具仍多,只要獲得政治支持就有大幅施力空間。

今天的線上座談除了聚焦「普澤會」可能性及制裁力度外,赫普斯特另對當前「誤導性的主流看法」感到憂心,這些論述認為俄軍正在推進,雖然速度緩慢,且代價高昂,但必然會取得進展。

他說,俄方確實取得戰果,朝烏克蘭東部的頓內茨克州(Donetsk)推進,掌控了大部分地區,但還不到讓烏克蘭防線崩潰的程度。

赫普斯特表示,俄軍宣稱數月以來正在占領戰區城市波帕斯納(Popasna),實際上也未完全掌握。所以「俄軍推進」的說法誇大,許多人因此認為烏克蘭該讓步,忽略了俄軍也付出重大代價的事實。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左)18日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右)會面。

政治與外交

  • 朝中社週四報道,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與軍隊海外行動部隊官員會面時稱讚為「英勇的」北韓部隊在對烏克蘭戰爭中為俄羅斯作戰。

川澤會獲贈烏克蘭老兵所屬高爾夫球桿 川普拍片致謝

基輔當局今天表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本週訪問華府時,贈送美國總統川普一支高爾夫球桿,它曾屬於在抵禦俄羅斯侵略時斷了一條腿的烏克蘭老兵。川普隨後拍影片向此人致謝。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總統辦公室表示,擁有多座高爾夫球場也熱愛高爾夫球的川普(Donald Trump)收下這份禮物,並贈予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白宮的象徵性鑰匙作為回禮。

溫馨的交換禮物環節與兩人2月時的會面形成鮮明對比,當時澤倫斯基與川普和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在電視轉播的會談中發生爭吵,導致澤倫斯基提早離開白宮。

自那場緊張的會面後,澤倫斯基努力修補關係,多次公開稱讚川普,讚揚他為守護和平做的努力。

澤倫斯基辦公室今天表示,澤倫斯基送給川普一支高爾夫球桿,該球桿曾屬於烏克蘭士兵卡爾塔夫采夫(Kostiantyn Kartavtsev),他在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的頭幾個月時,為拯救戰友失去了一條腿。

澤倫斯基給川普看了卡爾塔夫采夫的影片。

同日稍晚,烏克蘭退伍軍人組織「因高爾夫而團結」(United by Golf)發布了川普手握球桿並感謝卡爾塔夫采夫的影片。

制裁

  • 俄羅斯週三表示,禁止21名被指控為與「破壞性英國媒體」合作、傳播反俄敘事的個人入境名單。名單包括記者、專家和民間團體成員。
  • 英國表示將對被俄羅斯據稱利用的加密貨幣網路實施新制裁。
圖為烏克蘭札波羅熱18日遭俄羅斯飛彈襲擊,救援人員在現場滅火。(美聯社)

國際政治研究

川普與普京在阿拉斯加:一場沒有突破的峰會和一場沒有盡頭的衝突

半島電視台研究中心

2025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阿拉斯加舉行的峰會未能改變俄烏戰爭的進程,儘管川普總統承諾這次會晤的目標是達成停火。然而,他並沒有實現這一目標,並向盟友們表示,普京並不希望停止敵對行動,而是希望徹底解決戰爭。儘管如此,川普並沒有實施他所威脅的製裁,也沒有像會晤前那樣為他的最後通牒設定期限。當時,他威脅說,如果普丁在2025年8月8日之前不同意停火,他將對進口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實施二級制裁。他也宣布,將從本月底開始對印度商品實施25%的製裁。

普京似乎成功實施了兩項策略。第一項策略挫敗了最初的警告,他將此次峰會視為一次吸引眼球的活動,轉移了美國公眾對川普與傑弗裡·愛潑斯坦醜聞之間關係的注意力,同時也為川普提供了一個脫身的平台,避免了與俄羅斯石油最大進口國中國發生衝突。第二項策略是普京成功地將自己的敘事強加於川普,而川普並未用反敘事來反駁。事實上,有報道稱,他向烏克蘭和歐洲領導人傳達了普丁的要求,並且沒有表現出對歐洲盟友的任何偏見。他讚揚了這次會晤的成功以及與普丁達成的諒解,這一次,他沒有發出任何最後通牒或威脅制裁。相較之下,普京成功地突破了歐洲人在他周圍築起的孤立之牆,似乎與西方集團領導人美國總統旗鼓相當。這次會議也有助於恢復他作為受人尊敬的領導人的聲譽,而不是國際刑事法院以戰爭罪名追捕的流氓地位。

俄羅斯和美國都宣布了舉行另一次峰會的可能性,如果再次是雙邊峰會,這次峰會可能在莫斯科舉行。這也可能是三邊峰會,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將參加,但會議將在另一個地方舉行,可能還是在阿拉斯加,以考慮普丁的法律地位。無論這些會議是否舉行,主導領導層選擇的權力平衡將決定談判的結果,談判範圍從普丁要求吞併克里米亞和頓內茨克四個地區(頓內茨克、盧甘斯克(頓巴斯)、赫爾松和扎波羅熱),到澤連斯基要求歸還俄羅斯自2022年以來控制的所有地區以及俄羅斯於2014年吞併的米亞。烏克蘭憲法規定拒絕放棄克里米亞。

近乎停滯的平衡

戰爭的主要走向由地面力量平衡決定,自2022年底左右以來一直保持不變。此後,戰爭陷入僵局,雙方都無法轉移前線,自2022年底(戰鬥開始九個月後)以來,前線基本上保持不變。相反,取得哪怕是微小進展或維持現狀的成本卻在增加。烏克蘭損失了約7萬至10萬名士兵陣亡,30萬至40萬人受傷,3100至4000件戰爭裝備,40%至50%的國家基礎設施被摧毀或致殘。另一方面,俄羅斯損失了約18萬至25萬人陣亡,40萬至50萬人受傷,以及10800至12250件戰爭裝備。儘管烏克蘭邊境附近的能源基礎設施和軍事補給基地遭到破壞,但其國家基礎設施基本上不受影響。

這一趨勢短期內似乎不會改變,因為兩國已經成功地以非對稱方式平衡了彼此的力量。俄羅斯依靠其數量優勢、從蘇聯時代繼承下來的武器庫以及伊朗(無人機供應)、北韓(人員供應)和中國、印度(武器補貼)等非西方盟友的支持,逃避西方的經濟制裁。另一方面,烏克蘭則透過非對稱策略彌補了兵力不足的問題,以品質取代數量。它快速製造了低成本、快速量產的無人機。它利用這些無人機對俄羅斯的補給線和後勤網路造成了巨大破壞,而無需投入或承擔大量兵力或操作員的風險,即使俄軍能夠阻止無人機的使用,也不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烏克蘭也受益於美國商人伊隆馬斯克擁有的「星鏈」網絡,該網絡為其部隊提供了安全永久的通訊網絡,促進了協調、機動、作戰以及識別和打擊目標。烏克蘭也透過高品質的裝備彌補了其裝備短缺。他們購買了西方的精確導引系統,例如「標槍」反戰車飛彈系統或「海馬」火箭炮,這些系統不需要大量的操作員或儲存飛彈。歐洲國家也承諾購買美國武器,以克服川普的反對意見,川普認為這場戰爭對美國來說是一個商業問題,而不是戰略問題,並認為如果歐洲想用美國武器支持烏克蘭,就應該承擔其費用。作為這種轉變的一個例子,荷蘭、瑞典、挪威和丹麥在川普向普丁發出最後通牒期間承諾購買價值10億美元的美國武器。

烏克蘭也建造了龐大的戰壕網路、雷區和「龍牙」屏障,以阻止俄羅斯坦克推進。它採取了主動防禦戰略,即吸收俄軍進攻,同時保留兵力發動有限反擊,例如在俄羅斯境內庫爾斯克地區成功發動攻勢。

這種平衡幾乎保持穩定,直到川普贏得第二個任期,引入了可能打破現有平衡的新可能性。在第一階段,他威脅說,如果烏克蘭不同意他的停戰計劃,他將停止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並下令部分暫停援助,包括情報合作。這一重大轉變可能導致烏克蘭軍隊在美國停止援助數月後崩潰。然而,普丁的拖延和拒絕履行停止軍事行動的承諾,促使川普改變了立場。他同意在歐洲支付費用的情況下向烏克蘭提供軍事裝備,然後威脅要對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實施制裁。普丁和澤連斯基面臨的困境是,他們無法擺脫美國。如果普丁堅持己見,而川普繼續對印度和中國實施制裁,迫使它們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並且它們全部或部分遵守,那麼俄羅斯的收入可能會崩潰。光是印度就進口了俄羅斯約38%的石油。普丁無力承擔戰爭資金,他的戰線可能崩潰,也沒有其他市場可以取代印度和中國。如果澤連斯基固執己見,他的歐洲盟友目前無法彌補美國的損失,因為歐洲龐大的軍事工業已經開始填補美國軍事工業的缺口,這需要25年和一兆美元。

這種平衡將決定領導人的考量,就像阿拉斯加峰會期間發生的那樣,而這次峰會可能是未來會議重複的版本。

在即將舉行的峰會期間,川普總統的立場取決於他希望達成停火,以展現和平締造者的形象,並鞏固他作為強加於人領導人的形象。透過恢復美國的權力,他將使世界各國領導人尊重美國的意願並響應其指令,從而兌現其結束烏克蘭戰爭的競選承諾。他可以利用這一點在國內提升自己的聲望,並增強其政黨在即將到來的國會中期選舉中的勝算。另一方面,普京主要關心的是盡可能疏遠美國與其西方盟國。西方的分裂及其各組成部分之間日益擴大的裂痕是俄羅斯領導層最大的戰略目標。因此,川普或許可以幫助實現暫時的和平或停火,凍結局勢,但他將保留目前控制的領土。此外,俄羅斯可能需要暫時停戰,以彌補其在士兵和裝備方面的損失,爭取西方減少經濟制裁以確保為此努力提供必要的資金,並減輕俄羅斯社會的壓力。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渴望盡可能拉攏美國。他試圖透過疏遠普京、確保美國提供裝備和情報以及避免採取疏遠其歐洲盟友和美國的選項來安撫川普。然而,同時,他不會同意一項要求他接受俄羅斯軍隊控制領土移交的和平協議,因為這將違反烏克蘭憲法,並可能毀掉他的政治前途。相反,他可能會同意一項長期停火協議,凍結當前局勢。他還可以利用這項停火協議來彌補其在兵力和裝備方面的損失,並為烏克蘭及其西方盟友的國防工業發展爭取時間,以便他們能夠部分補充庫存,以便日後為烏克蘭軍隊提供補給。他還可以利用這項停火協議來緩解烏克蘭社會的壓力,並修復嚴重受損的基礎設施。

歐洲方面則堅持要求烏克蘭領導階層參與由美國主導的和平協議。他們擔心川普和普丁會達成一項無視烏克蘭領土完整的強加於烏克蘭的協議。烏克蘭是歐洲安全的一部分,強迫其割讓領土給俄羅斯將開創先例,允許俄羅斯以武力奪取領土,並可能為俄羅斯未來入侵歐洲領土鋪平道路。然而,歐洲也渴望安撫川普,因為美國仍是歐洲安全的主要保障者,也是烏克蘭國防的主要貢獻者。因此,歐洲可能會同意一項不承認俄羅斯對部分烏克蘭領土控制的和平協議。這項協議將使歐洲有時間加速發展其軍事工業,從而實現相對獨立於美國,並使其能夠在未來取代美國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

主要各方或許會同意停火,因為拒絕停火可能會破壞各方的權力平衡,而且他們需要時間來恢復各自的地位並彌補部分損失。然而,這種集體行動面臨兩大障礙:首先,必須同意派觀察員遵守停火協議;其次,必須解除西方對俄羅斯的製裁。

俄羅斯副外長亞歷山大·格魯什科表示,俄羅斯願意接受非武裝的平民觀察員,但拒絕部署北約觀察員。烏克蘭方面拒絕俄羅斯參與觀察機制,要求觀察員必須來自盟友或中立國家。美國已將觀察員的具體安排留待後續談判,但要求建立一個烏克蘭可以接受的明確核查機制。在歐洲方面,英國和法國已組成“自願聯盟”,支持烏克蘭並派遣維和部隊監督協議的執行。最終,各方可能會就非武裝觀察員在聯合國或非參戰區域組織的框架下開展行動達成一致。無論如何,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共識似乎很複雜,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這兩個主要當事人仍然渴望重啟戰爭以實現其目標。俄羅斯希望吞併烏克蘭剩餘的領土,而烏克蘭則希望將俄羅斯軍隊從其所有領土上撤出,這些領土至少自2022年以來一直處於俄羅斯的控制之下。

在製裁問題上,各方立場也存在分歧。俄羅斯要求作為和平協議的一部分,西方全面解除制裁,並放棄對烏克蘭的賠償要求。同時,歐洲拒絕解除制裁,要求進一步加強制裁,並以俄羅斯軍隊完全撤出烏克蘭領土為條件。美國的立場介於兩者之間,支持部分解除制裁,並根據俄羅斯走向和平的步伐分階段實施。儘管需要一段時間,各方可能會傾向於美國的立場,因為美國的立場會部分且逐步地獎勵俄羅斯,而不會完全放棄對俄羅斯經濟的壓力,以免俄羅斯經濟完全復甦並再次陷入戰爭。

在部分停火與長期僵局之間

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出於人道主義原因達成臨時停火協議,或避免以民用和重要非軍事設施為目標的協議。先前曾達成類似的協議,但普京並未兌現承諾。這可能是因為儘管協議失敗,但雙方曾達成過類似的協議,而且川普急於達成某種形式的停火,這有利於他在國內外提升其作為和平締造者和獨特談判者的形象,並可能增加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機會。相反,這些停火協議不會給交戰各方帶來太大損失,因為它們只會阻止他們襲擊民用設施,而且其中可能包含長期的人道主義停火。

下一個最有可能的局面是達成協議,停止敵對行動,凍結部隊接觸線,並建立核查機制和人道走廊。這項方案維持了當前的權力平衡,並允許各方改善自身地位,並在之後重返戰場,無論是在川普下台之後,還是在俄羅斯、烏克蘭及其歐洲盟友的軍事工業和招募狀況改善之後。儘管從長遠來看,這種情況表明,大多數類似的戰爭都以凍結戰事告終,沒有達成最終的和平協議。戰爭雙方被迫停戰之前所需時間的基準平均值為15個月,這是根據從1816年到1985年的大約78場與俄羅斯戰爭類似的戰爭得出的。根據從1946年至2005年的63場戰爭中得出的戰爭結束方式的基準平均值估計約為66%,戰爭結束的方式包括類似朝鮮和韓國之間的僵局,以及持續時間不等的停戰,其中可能穿插著軍事衝突。

不太可能出現的情況包括戰爭擴大到其他北約國家,因為障礙重重,例如俄羅斯無力擊敗資源有限的烏克蘭,以及美國拒絕參戰。另一種可能性是俄羅斯徹底勝利,烏克蘭割讓其想要的領土。障礙在於俄羅斯在軍事上無力實現這一點,以及歐洲人拼命支持烏克蘭。然而,這種可能性仍然存在,儘管可能性很小。川普可能會對澤連斯基施加巨大壓力,徹底切斷軍事和情報供應。然而,這不太可能,因為這將以失去歐洲盟友和共和黨內部分裂為代價,共和黨中的一些強大派別懷有反俄情緒。最後一種可能性是烏克蘭勝利,俄羅斯軍隊將在2022年後被驅逐出其佔領的領土。然而,障礙在於烏克蘭目前缺乏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