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应氏父子

作者:中国大学生围棋协会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授 何香涛

2019年4月20日凌晨,现任应昌期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应明皓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76岁。早一天晚上,举办昌期杯开幕式,我同应先生碰杯,他还信心满满地表示,大学生的围棋赛将会越办越好。

何香涛(左)与应明皓先生(右)在倡棋杯开幕式上干杯

奠基者

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开始了新的复兴,大学生的围棋也从此活跃起来。中国大学生围棋事业的第一奠基人是唐克。唐克曾任冶金部和石油部的部长,对新中国围棋事业的发展付出了无比的心血。唐克早年在新四军工作,据说,是受陈毅元帅的影响,很早就喜欢上围棋。在我认识的领导人中,唐部长是一位有派,有战略,有远见的领导人。他认为,发展中国的围棋,在大学生中开展活动至关重要。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就热心支持大学生的围棋活动。创建大庆杯,由大庆石油公司出资5万元。当时办一届全国大学生的正式比赛,只需花费5000元。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大学生围棋赛。整个赛事,都由棋届的老前辈,北京外国语学院(后改为大学)的刘家铨先生负责。不久,成立了中国大学生围棋协会,第一任主席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副校长金永龄先生。北京师范大学一直是大学生围棋活动的最大后援,方福康校长,金永龄付校长,张延祜主任(体育系),田继宗教授,都为之付出了很多心血。在举办过程中,还得到棋院的帮助和支持,特别是陈祖德院长和王汝南院长,他们多次亲临赛场,指导和鼓励同学。

应氏父子的围棋心

应氏杯的诞生,始于1990年。是年,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创建人,应昌期先生到访北京,唐克部长建议应先生支持大学生的围棋活动,应先生当即同意,并请当时的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沈君山先生出面,在北京友谊宾馆同陈祖德先生、王汝南先生、何香涛先生商谈,确定了由应氏围棋教育基金会支持大学生每年举办一次围棋比赛的协定。应老先生身体力行,亲自参加了第一届和第二届的大学生应氏杯。

应老先生做古之后,2000年,陈祖德先生和何香涛先生访问台湾,拜会了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总部,应明皓先生热情表态,继续支持大学生的应氏杯比赛。2005年应明皓先生又建议台湾的大学生参加比赛。此后,台湾大学生经常来大陆参加比赛。应先生又亲赴贵州、厦门、上海,出席第十五、十六、十七届大学生应氏的开幕式,并表示会一直支持下去。

一年一度的应氏杯围棋赛是全国大学生围棋爱好者棋艺交流和文化联谊的盛会,每年均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代表队上百名选手参与。同时也邀请韩国、日本、泰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生参赛。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28届。

1990年,在京第一次见到应昌期先生,记得是在饭局上,应先生侃侃而谈。特别是,谈到吴清源先生,只会下棋,不食人间烟火。在东京住了那么多年,一人外出,经常找不到家,等在地铁站,由夫人来接。

转年,1991年,第一届应氏杯大学生比赛在成都举办,当地政府和中国棋院都很重视。当时,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何郝矩先生亲自挂帅督办,十分隆重。应昌期夫妇亲临现场。唐克部长建议,把教授们也拉进来,于是同时举办了第一届教授杯。应邀的教授中,有台湾的四大公子之一,台湾清华大学校长沈君山先生。沈先生的到来,增加了很多花絮。

当时的沈先生,已是两岸交流的使者,又是学者,又是官员。他按行程先赴北京,没想到在香港被我们的新华社(当时的新华社相当于驻港办)拒签,只能返回台湾,这边得到消息,又把他从台湾约回。当天,已没有飞北京的航班,他乘夜航到天津,再从天津打的到北京。北京方面以为他失联,相当紧张。这下也好,大大提高了重庆方面的接待规格。在教授杯的比赛中,沈先生一路过关,大有夺冠之势。这时,应昌期先生告诉我,沈先生有患得患失的毛病,越到胜利关头,越紧张。果然,以半目之差输给了四川的老棋手,四川中医学院院长李克光先生。负一盘的沈先生只要在最后一盘取胜,仍是冠军。不幸被应先生言中,棋下得过于紧张,被另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川军挑下马来,最后只能屈居第二。李克光先生得了这个冠军,高兴的天天摆龙门阵。沈先生则认为李先生的水平在他之下,几次约李先生去台湾再战。可惜当时两岸的交往,十分困难,最终也未能成行。

第一届大学生应氏杯赛事,在四川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举办的非常成功。应先生十分满意,当即答应亲临第二届。

第二届大学生应氏杯在长春举行,应先生果然亲临。赛前举行了专门的报告会,请应先生讲解应氏规则。应先生报告之后,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焦点之一是应氏规则中,对打劫的“争”和“搅”的判定和处理方法。大学生们思想敏捷,提出了各种怪问题,使得应老先生难以招架。这时,我们邀请的大会裁判长,金同实先生一一解答清除,应先生十分满意。后来,应先生当面对我讲,大陆懂应氏规则的只有两个人,北京的金同实和上海的倪耀良。

在后来的大学生应氏杯,应老先生再也没有亲临。但是,我们每次比赛完了,都要向他禀报,包括比赛经费如何花的,他都一一过问。我曾戏称,资本家的钱不是那么好用的,连这点小钱,都得掰成两瓣花。

一位爱国企业家

由于帮助应老先生办大学生应氏杯赛事,有机会和应先生多次接触和深入交谈。应昌期先生出生在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其父应星耀在浙江慈湖中城小学当一名老师,后升为校长。星耀先生有七子,昌期为长子。昌期先生由于家境不富裕,一生没读过大学。最后的学历是慈湖商校,后来一直在银行业任职,展转国内几家银行,由于工作勤奋,头脑灵活,深得上司赏识。1945年日寇投降后,他原本想回老家工作,但他的上司严家淦,派他去台湾接收日本的台湾银行,从此客居台湾。

有一年,我在澳大利亚访问,应先生因为生意关系,也到澳大利亚住了很多天。这段时间,他几乎天天约我到他下榻的宾馆吃饭聊天。又值他的生日,在悉尼最贵的双海湾(double bay)举办生日宴会。应先生似乎是遇到了知音,谈了很多他一生中的各种经历。印象最深刻的有几件事。

应先生的生日宴会,左起,何香涛(侧影),何夫人,应夫人,应昌期

他到台湾后,很得严家淦的赏识,严后来做到台湾的副总统。这时的应先生,被提升为台湾银行的副总经理。他告诉我,自己不是国民党员,不适宜做官,毅然辞去了官职,自己开公司经商。上世纪50年代,正是台湾经济腾飞的年代,台湾人自己讲,他们能够大发展,一是日本人打下的基础,二是蒋(经国)总统领导的好,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美国发动朝鲜战争,把台湾作为战略基地,给了台湾大量的援助。

应先生的经商本领,十分了得,他先后组建多家公司,大都上市,他十分得意地说,我的钱不是自己挣的,是人家硬送给我的。我百分之九十五的时间下围棋,只用百分之五的时间经商。他主要经营纺织印染,后来又经营澳洲羊毛。他的资本迅速扩大,很快达到了台湾前15名。其实,应先生的经营态度十分认真,发财有道。澳洲的羊毛,应先生的收购量据说达到了二分之一以上。澳洲人卖羊毛,有专门的叫卖市场,收购人员必须到现场,一一杀价成交,十分辛苦。应先生在澳洲有一个分公司,经营得很成功。对比一下,当时,中国的官方也在澳洲收购羊毛,一位大陆来的老兄,自己不去市场,托人采购,最后赔了一大把。后来他携巨款逃到台湾,不知此人被追逃回来没有。

应先生的文学功底也非常好,他曾被蒋介石召见,讨论有关文字改革的事情,他每每同我谈及文学和历史的事情,显得很是自信。其不知,本人也是杂家,总能和他互相切磋。应先生的道德观念,也都是遵从中国的传统礼仪,总是与人为善,令人钦佩。有一件小事,只有我自己知道,虽说是私事,但也应该说出来。我儿子何为,小时候和张文东一起学围棋,他们是翟燕生老师手下的两大高徒,在当年出国潮的影响下,何为大学没毕业就来到了澳大利亚。到澳洲不久,便考上了悉尼大学。由于是外国人,澳洲的学费很贵。应先生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提出帮我培养儿子。整个大学期间的学费全部由他负担。

应先生是最早在大陆大规模投资的企业家之一。最早投资的羊毛业,原本想设厂在江苏一带,后来他宁波老家的地方官员缠着他不放,晓以家乡情,硬是把厂设在了家乡。其中,还有一个官方的大后门,王海蓉。应先生多次告诉我,他对王海蓉的印象很好,帮了他不少忙。

应先生不仅在家乡设厂,还做了很多无偿的捐赠,办学校,办医院,体量都很大,应先生的捐赠,都是真心实意,不让宣传,不图虚名。

何香涛与应老先生对弈

关于应氏杯

应老先生一生酷爱围棋,他花费了毕生的心思钻研围棋。一再声称,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围棋上。他用15年时间创立应氏规则,沈君山说,他用的时间相当于读了3个博士学位。应氏规则出来以后,并没有被大家认可,更谈不上推广。应先生亲自书写应氏规则,并按着应氏规则制造专门的应氏棋具。棋子免费送,据我所知,欧洲的许多围棋俱乐部,拿了应氏棋具,还是用日本规则下棋。为此,日本的棋界人士给应先生提了一个建议,花重金举办应氏规则的比赛,不信专业棋手不参加。建议人之一是当时的日本棋道杂志的主编。从此开创了历史上奖金最高的应氏杯。应先生曾带这位先生到中国来,同我下了一盘棋,上来使用妖刀定式,而且下连板的欺着。没想到,我刚刚学会了这一点,他反而吃了大亏,最后败下阵来,应先生感到很吃惊。原来,我和应先生下棋时是讲政治了。

应氏杯的举办在世界棋坛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没有想到,从第二届开始,便出现了风波。对于这场风波,虽然各方面的新闻都做过报道和解读。但是,由于这段时间,我经常和应先生接触,许多风波的内幕,我几乎是唯一的见证人。风波的起因,先是举办地,上海方面想放在上海,费用可以减到一半,由200万美元减为100万美元。这件事经过艰苦的协商,似乎可以解决,但马上又出现了邀请棋手的问题,应先生希望邀请江鋳久和芮乃伟参加,中国方面不同意,事情这样僵持了很长的时间。应先生多次给我讲,我请客吃饭,能不能我想请谁就请谁?

造成这次应氏杯最终破局的关键人物也许和丁关根有关,当时他任统战部部长。曾以私人名义邀请应昌期夫妇吃饭,由我作陪。我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理事,原本还邀请了聂卫平,他也是理事,好像是他那天有事。本来是一次友好的宴请,但我感到,应先生并不十分满意。席间,丁部长侃侃而谈,很少有应先生讲话的机会。其中有一点谈话,令人印象深刻,谈到沈君山,丁说沈先生喜欢打桥牌,我也喜欢打桥牌,沈先生从政,我也从政,但沈先生好色,我可没有。

后来,应氏杯谈判没能达成协议,丁部长想出面调解,邀请应先生到京吃饭,没想到应先生没有应邀,应先生说,想请就请,也不早点打招呼。此事可能引得丁部长不满,应氏杯谈判立成破局。再到后来,应先生又告诉我,中方改变了主意,同意参加。应先生说,我们都安排好了,来不及更改了。最后的结果是,第二届应氏杯,中方没有参加。其中的这些细节,都是我经历和亲自听说的,也许有不确切的地方,好在现在还有人健在,可以从旁左证。

和这届应氏杯有关的另一个事件,是出现了一篇程晓流的文章,“应氏杯风波背后”,文章的内容对应先生进行了攻击,而且带有人身性的,这篇文章不仅登在体育报头版,许多大报还做了转载。文章登载后,大家都有些担心,应先生会不会被激怒,甚至诉致公堂。没想到,应先生对此一笑了之,继续举办应氏杯,并没有放在心上。

我最后一次见到应先生,是在应先生的手术之后,在台湾应先生的家中,我和沈君山先生一道去看望他。这时,沈先生已不是应氏教育基金会的董事长。应先生见到我们非常高兴,一定要到饭店请我们吃饭,以带病之躯,陪我们到饭店用餐,使我非常感动。

大学生的围棋赛事

大学生的围棋赛事,始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从唐部长的大庆杯,到应先生父子的应氏杯,屈指算来,已超过40个年头。回想起来,恍如昨日。但岁月不饶人,当年支持和参与的贵人们,都一一作古。

如今,大学生的围棋赛事,由教育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负责领导,该协会是国字号的官方机构。由于是大学生的围棋活动,中国围棋协会一直关心和指导我们的工作。王汝南主席几乎每年都出席比赛的开幕式。去年,新当选的林建超主席更是亲临西安赛场,给了大学生们莫大的鼓舞和支持。

谈古是为论今,今后,大学生的围棋赛事如何办的更好,且能进一步发展,需要各级领导和社会贤达继续伸出温暖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