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中國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天地圖改版上線

中新社北京4月22日電 (記者 龐無忌)中國自然資源部22日宣佈,改版後的天地圖(互聯網版)正式上線。 天地圖是中國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是縣級以上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向社會提供...

首屆中海和平利用核技術論壇召開

中新社成都4月21日電 (記者 馬帥莎)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和平利用核技術論壇4月21日在四川成都召開。 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單忠德、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秘書...

(東西問)張新平:數智時代中國人權保障的法治經驗

中新社重慶4月21日電 題:數智時代中國人權保障的法治經驗 作者 張新平 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人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誌,法治是人權最有效的保障。中國歷來重視...

(東西問)肖君擁:人工智能的已知人權風險及其法治化應對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電 題:人工智能的已知人權風險及其法治化應對 作者 肖君擁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科技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人工智能時代,人機交互模式正在各領域中深度融合...

亞洲人權論壇形成三項共識 呼吁推動實現全球科技正義

中新社重慶4月20日電 (記者 劉相琳  胡默達)2025·亞洲人權論壇20日在西南政法大學閉幕。論壇發佈“‘亞洲人權論壇’重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認為,技術必須向善,當以人權為...

(東西問)肖君擁:人工智能的已知人權風險及其法治化應對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電 題:人工智能的已知人權風險及其法治化應對 作者 肖君擁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科技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人工智能時代,人機交互模式正在各領域中深度融合...

中國團隊領銜材料研究新發現 助力鋰電池“返老還童”

中新社北京4月17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研團隊通過持續探索研究並聯合中外合作夥伴發現,下一代鋰電池高比容量富鋰錳基正極材料在受熱時會“收縮”,可以幫助老化的電池恢復電壓,實現...

上海首個區級“數字孿生城市”亮相

中新社上海4月16日電 (記者 鄭瑩瑩)記者從16日舉行的上海市徐匯區“人工智能+城市治理”場景發佈暨揭榜掛帥活動上獲悉,徐匯區率先建成了上海市首個區級“數字孿生城市”。 據介紹...

中國成功構建地月空間三星星座 創造三個國際首次

中新社北京4月16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地月空間的遠距離逆行軌道(DRO)被譽為連接地球、月球和深空的交通樞紐,在空間科學、空間應用領域長期以來備受關注。 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

中國部署加快建設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

中新社北京4月16日電 (記者 曾玥)中國教育部等九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的意見》(簡稱《意見》),其中對加快建設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作出具體部署。 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