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华 文化

主播已超3800萬,網路直播的未來是什麼?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  四川訊 記者 杜強)最新發佈的《中國網路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顯示,中國網路視聽使用者規模截至 2024 12 月達到 10.91 億人,網路視聽市場規模超過 122264 。其中,職業主播規模已達到3880萬,網路直播不僅成為新主流消費場景,還極大地激發了傳統行業的發展潛力。但在繁榮背後,行業也面臨諸多挑戰,推動網路直播高品質發展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327日下午,作為第十二屆中國網路視聽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網路直播高品質發展論壇在成都舉行,旨在通過系列專案發佈和深度議題討論,助力行業構建良好生態,推動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

中國網路視聽協會副會長、中國網路視聽協會短視頻和直播工委會理事長魏党軍,廣電總局廣播影視資訊網路中心副主任、中國網路視聽協會副秘書長韓肖鵬,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副總編輯王平久,中國網路視聽協會副秘書長、短視頻和直播工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周結,以及1905電影網、成都市廣播電視臺、淘天、抖音、快手、無憂傳媒、遙望科技、蜂群文化、麥芽傳媒等平臺和機構代表出席。本場論壇由中國網路視聽協會短視頻和直播工委會主辦,1905電影網、成都市廣播電視臺共同承辦。

技術驅動與內容升級

網路直播+業態的融合創新

“技術賦能讓直播內容創作突破物理時空限制,網路直播正在經歷從傳播工具到數位生態的質變”中國網路視聽協會短視頻和直播工委會理事長魏党軍在發言中提到,技術進步正成為網路直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驅動力,“AR導航、數位伴遊、4K8K超高清、空間音訊,即時三位重建等技術推動著文旅直播從眼球經濟向體驗經濟的躍遷;智慧生成演算法也正在重塑創作流程,將專業製作使用者共創的邊界轉化為協作介面,使每個使用者既是觀演者,也是參與者。”

1905 電影網副總經理、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副總編輯王程在談到網路直播對傳統媒體,特別是電影專業媒體的影響時同樣提到,網路直播為傳統媒體的話題傳播建立起了“虛擬的大眾廣場”。以電影頻道近期推出的《哪吒之魔童鬧海》“百億進行時”融媒體直播為例,網友通過彈幕、點贊、即時互動等形式真正成為內容的參與者,和“百億項目”的見證者。“網路直播讓觀眾從話題的受眾轉變為事件的參與者甚至是締造者,讓媒體內容和社會現實發生即時的聯動關係。”

成都廣播電視臺新媒體中心主任、看度新聞總編輯李程也分享了成都台在網路直播方面的經驗。他表示,成都融媒體在直播中積極擁抱新技術帶來的機遇,在成都 8 個地標場景設置 24 小時 4K 超清攝像頭,通過沉浸式“慢直播”賦能城市IP生命力。此外,AI 生成內容、ARVR等先進技術,也被大量運用到直播內容創新之中,有效提升了直播效果。為傳統媒體的升級轉型注入全新活力。

騰訊雲智慧傳媒行業專家王曉月則從技術專家的角度展望了行業未來升級發展的方向,將從超高清技術升級,為用戶帶來更高幀率、高碼率、高視覺的畫面效果;AI大模型及數位人優化,提升數位人的人性化和交互度;以及直播場景創新,利用ARXR 技術提升直播參與感和沉浸感等三個方面持續發力,以技術反覆運算升級為行業高品質發展保駕護航。

“直播+文旅”產業融合

沉浸式體驗與在地經濟啟動

網路直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為其發展開闢了廣闊的空間。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董晨宇結合對數字職業從業者的深入調查研究,提出“直播不是行業而是手段”的觀點,“直播+”模式已深度影響中國經濟態勢。成為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催化劑。

“直播+文旅”就是典型案例,文旅直播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有效啟動了在地經濟,已經成為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新引擎。淘天集團執行總編輯聶星華談到,近年來淘寶直播已從傳統的帶貨模式更多嘗試與各地文旅結合,通過淘寶主播戶外探索和溯源的形式,在全方位展示當地文化、非遺技藝和特色產品的同時,對在地經濟也起到了顯著的拉動作用。

麥芽傳媒副總裁梁彪介紹,麥芽傳媒在內容策劃與文旅、商業融合方面也做了諸多嘗試。以其與安徽黃山的合作為例,通過微短劇植入場景並結合達人直播,實現了流量變現和銷售額顯著提升。他提到,在“直播+文旅”的落地過程中要注重內容為王,只有充分挖掘在地的文化內涵和人間煙火,才能真正把流量轉化成留量

遙望科技商業化和綜藝影視總經理余龍則從參與打造的現象級綜藝《種地吧》出發,該專案嘗試將紀實綜藝、直播與當地農業緊密聯動,真實記錄“種地小隊”從播種耕種到運營農場、銷售產品的全過程,將長視頻、短視頻、沉浸式直播與直播帶貨有機融合,用接地氣、有新意、有意義的內容增強了觀眾的參與感,也實現了文化價值向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的創造性轉化。

不僅是熱門旅遊地,網路直播還有望帶動小眾旅遊地的火爆出圈。快手品類運營中心運營中台負責人楊瑞新就結合“快手直播大舞臺”的運營經驗,眾多達人憑藉接地氣的直播模式備受“老鐵”歡迎,也讓很多小眾旅遊地走進受眾視野,以優質直播內容帶動了當地流量的增長。

商業+文化雙重出海

直播構建從生產端、傳播端到消費端的直連通道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網路直播高品質發展需要具備國際視野。推動直播出海,拓展全球數位市場,不僅可以提升中國網路直播行業的國際影響力,還可以促進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

1905 電影網董事長李瑋分享了電影網在海外傳播的經驗。她提到,1905電影網積極推進“建平臺”和“進平臺”的內容傳播戰略,1905GO落地東南亞地區,影視頻內容搭載手機、電視機等硬體出海,同時在北美的流媒體設有39個影視頻道專區,覆蓋230個國家和地區,以11個語種進行直播和內容輸出,在版權內容和平臺管道方面有先發優勢,而多語種智慧翻譯技術的運用,也將逐漸打破語言壁壘,為文化出海提供便利。

談到未來發展趨勢,李瑋認為,流量紅利正逐步減弱,跨境直播的重點應從“產品輸出”轉向“構建品牌,輸出文化”,1905電影網也將充分發揮電影、電視劇、微短劇的“場景化+情感共鳴”特徵,以高品質創意內容賦能商品,在國際傳播中講好中國故事。

無憂傳媒黨總支書記、副總裁瞿濤介紹了無憂傳媒在達人出海方面的探索。他說,無憂傳媒通過達人“請進來” “走出去” 兩種模式進行內容出海和電商業務拓展,取得了很好的商業收益。在他看來,未來的發展重點將落在“當地語系化”和供應鏈的完善上,通過場景化呈現中國製造的文化內涵,讓直播電商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柔性載體。

魏黨軍指出,隨著直播電商進入全球化 3.0 時代,跨境直播需構建起從生產端、傳播端到消費端的直連通道,讓中國的優質商品可以更直接地推向國際市場,同時也將中國製造的文化價值傳遞給全球消費者。

現場,“網路主播綜合評價專案”、“直播新力量·公益助播春天行 網路直播賦能計畫”也正式發佈,合力助推網路直播行業構建良性生態,為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在數位經濟時代,網路直播行業肩負著推動經濟發展、傳承文化、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使命。通過全行業的共同努力,網路直播必將在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為文化強國建設和全球數字經濟發展貢獻重要力量。

分类
中华 文化

CCBN2025推介會在成都成功舉辦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  四川訊 記者 杜強)2025326日下午,第三十一屆中國國際廣播電視資訊網路展覽會(CCBN2025)推介會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解偉出席並作推介,詳細介紹了CCBN2025的籌備情況和亮點內容。

CCBN2025展會將於2025422日至25日在北京首鋼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屆展會以“廣電視聽更美好——科技創新引領高品質發展”為主題,圍繞國家廣電總局重點工作,全面展示廣電視聽行業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業態、新服務、新理念。展會設置了1場主題報告會、10場專題論壇、5萬平方米的技術設備展覽、7場國際交流活動和3場特色活動,致力於推動廣電視聽行業的系統性變革和高品質發展。

CCBN2025集“權威發佈、創新展示、技術研討、產業推廣、文化交流、國際合作”於一體,特點鮮明,有六大亮點。

一是全鏈條呈現超高清產業最新進展。本屆展會將圍繞國家廣播電視局“1+3+6+6”的超高清發展總體佈局,全面展示超高清內容生產、節目播出、網路傳輸、終端呈現、產業支撐等端到端全鏈條貫通發展的技術、內容、產品和服務。超高清設備展區將彙聚超過100家中外企業的最新技術和產品,讓觀眾親身體驗超高清帶來的“更清晰、更豐富、更真實”的震撼視聽效果。

二是系統性展示“雙治理”工作成效。本屆CCBN將設置“雙治理”成果專題展,重點展示全行業在“雙治理”工作中取得的顯著成效。多款插入式微型機上盒、通用遙控器、一體化電視機等“雙治理”新技術、新產品也將集中亮相,同時展會期間還將舉辦“雙治理”實踐成效論壇,進一步交流探討“雙治理”工作的落實舉措,鞏固、深化、拓展、提升“雙治理”成效。

三是高位謀劃新型廣電網路建設路徑。CCBN2025主題報告會上將邀請中科院院士就下一代通信網路技術演進與發展趨勢做主題演講,並舉辦新型廣電網路建設創新論壇,探討如何構建高效、智慧、安全的新型廣電網路,設立新型廣電網路展示專區,展示最新資訊網路創新技術產品,推動廣電視聽行業的轉型升級。

四是創新性引領人工智慧賦能廣電視聽發展。本屆展會將邀請中科院院士就人工智慧技術賦能廣電視聽發展做主題演講,同時還將舉辦廣電視聽人工智慧應用創新論壇,深入剖析人工智慧技術給廣電視聽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展會還設置人工智慧專題展區,邀請國內外頭部科技企業展示人工智慧技術在音視頻生成、虛擬主播、影視創作、智慧編輯、內容審核、智慧推薦、媒資管理等領域的最新成果,為觀眾呈現一個充滿科技感和未來感的廣電視聽新世界。

五是多方位推動“廣電視聽+”融合生態。CCBN2025首次設立深度對話環節,邀請權威專家學者、頭部企業和獨角獸企業代表、影視精品創作團隊及資深電影導演圍繞“科文融合”開展主題對話。還將首次設立網路微短劇展,邀請網路視聽平臺、微短劇運營機構、科技企業參展,集中展示網路微短劇領域藝術和技術融合創新成果。同時,展會將有相關國家部委、學術機構、通信運營商、文化和旅遊機構等觀展參會,推動多方合作和開放共用,激發新型消費潛能,釋放行業融合創新活力。

六是立體化開展廣電視聽國際交流活動。本屆展會將開展一系列高規格、多層次的國際交流活動,包括非洲廣播聯盟國際交流會、中國沙特媒體產業合作交流會、駐華外交官視聽體驗日、亞廣聯夥伴日等,將有多個不同國家的觀眾走進展會,感受中國廣電視聽行業的最新發展,促進中外廣電視聽技術交流與合作,助力國際傳播效能升級。

 

CCBN誠摯邀請各界人士於2025422日至25日相聚北京首鋼國際會展中心,共同見證科技創新引領高品質發展最新成果。

分类
文化

預告|28日下午非虛構影像論壇,四大亮點搶先看!

“非虛構”影像日益受到大眾青睞。從真實呈現的紀錄片、短視頻,到取材於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電視劇,再到引發全民關注的微短劇,“非虛構”以真實性和感染力成為焦點。它不僅記錄了時代脈搏,更以多樣化的形式滿足觀眾對真實故事的需求,成為了影視創作和傳播的重要方向。

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中國網路視聽協會、四川省廣播電視局、四川廣播電視臺的指導下,廣電新視點中心、四川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將在第12屆中國網路視聽大會期間,組織《非虛構影像論壇——網聚真實的力量》。論壇將通過多位行業專家主旨發言、紀錄片《跟著科學家去旅行》發佈、“跟著微短劇學榜樣”啟動儀式、“紀錄片+品牌”報告發佈、圓桌對話等多個環節探討非虛構影像的創新發展。

       亮點一:乾貨來了,主旨發言先知道

以資料解讀,2024年中國紀錄片發展呈現哪些新特點?央視綜合頻道的紀錄片創新之路,新在何處?江蘇、四川將在2025年帶來怎樣的紀錄片新景觀?新質生產力如何賦能紀錄片創作?紀錄片賦能文旅的國際傳播又有哪些新想像?……滿滿乾貨,為你分享!

亮點二:“跟著微短劇學榜樣”,他們在行動!

秉持非虛構創作理念,以真實故事為取材線索,連結千行百業。攜手主流網路視聽平臺以及多家衛視,通過榜樣故事解碼時代精神、鑄就社會脊樑、閃耀青春星火、折射文化之光。意在以平實的視角、質樸的表達、真摯的情感和鮮活的事例,為微短劇“提正減負”豐富題材,塑造微短劇的內容價值、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用精品傳播主流價值、引領社會風尚,打造推動微短劇反覆運算升級和向精而行的全新實踐。

亮點三:一起來聽聽“紀錄片+品牌”的價值重構

聚焦非虛構影像與品牌合作的生態化創新,探討紀錄片如何通過真實敘事構建用戶情感連接、傳遞品牌精神內核,解析品牌方在內容共創中如何平衡商業訴求與社會責任,揭示內容賦能品牌、品牌反哺創作的可持續合作模式,為紀實內容的商業化破圈提供方法論指引。

亮點四:紀錄片《跟著科學家去旅行》即將發佈!

《跟著科學家去旅行》以“科學+自然+人文”為基礎,以“中國科學院野外台站”為主的科考目的地為核心主線,每期節目邀約一位嘉賓和相關學科院士及團隊一起,以嘉賓遊記的方式尋訪大美中國,跟隨科學家完成一項科考任務、體驗當地非遺、傳統文化等。

 

時間:328 14:00-17:00

地點:國際會議中心5/金牛廳

敬請關注!

來源:中國網路視聽大會組委會

分类
文化

第十二屆中國網路視聽大會總議程公佈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  成都訊 記者 杜強 劉珊珊)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網路視聽協會、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國廣播電視網路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十二屆中國網路視聽大會將於327日至29日在四川成都舉辦。據統計,大會將舉辦39場論壇、研討、交流活動,26場發佈、簽約和產業推介活動,多場公益直播活動,將有近500名嘉賓登臺演講分享;30餘家企業參展,共將展出170項前沿技術、視聽產品和精品作品。同時,在網路視聽(成都)映射周上,將舉辦27場豐富多彩的市民活動。

歡迎各界人士報名參與,共探行業發展趨勢,推動網路視聽賦能千行百業,助力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行業高品質發展。

附:第十二屆中國網路視聽大會總議程

分类
娛乐

《長安·長安》主創受邀參加香港國際影視展共探國際合作新路徑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  香港訊 記者 劉珊珊2025317日至20日,亞洲影視行業年度盛會“香港國際影視展FILMART 2025”隆重舉行。本屆活動彙聚全球影視精英,聚焦內容創作、科技融合及跨市場合作。電影《長安·長安》出品人胡蝶受邀參與多項重要活動,向國際業界推介項目,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人共同探索電影產業的新機遇與發展趨勢。活動期間開展多個論壇,聚焦AI 在影視領域的應用及商業機遇、亞洲動畫市場及產品的商機等話題,開展經驗交流與討論,吸引了眾多業內人士的關注,促進了專案的合作與發展。展會期間,《長安·長安》團隊參加了多個論壇和活動,與業界同仁就電影產業的未來發展、國際合作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電影《長安·長安》以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深刻的文化內涵吸引了廣泛關注。

電影《長安長安》由陝西蝴蝶效應娛樂傳媒有限公司、西安港文體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出品。由伊朗著名導演、奧斯卡評委納基斯·阿貝耶監製、編劇,張忠執導,曹駿、阿麗瑪領銜主演,陳思思特別主演,陝西省政協委員史佳擔任製片人,胡蝶、餘婷擔任出品人,陳汗(中國香港)擔任編劇顧問,西爾紮提·牙合甫擔任藝術顧問,伊朗知名剪輯師伊馬德·霍大巴賀氏、知名聲音指導哈沙亞爾·巴巴伊紮德、知名作曲帕亞姆·阿紮迪等連袂在伊朗完成後期製作。《長安·長安》以“一帶一路”為主題,講述了哈薩克學生阿雅娜與中國青年桑加爾之間的跨國愛情與夢想故事。影片通過長安號國際旅遊專列的背景,巧妙融合了秦腔《白蛇傳 》,將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文化元素,展現了跨文化交流的深刻內涵。

主創代表出品人胡蝶在展會上表示:“《長安·長安》不僅是一部講述歷史故事的影片,更是一部承載著文化傳承與創新使命的作品。我們希望通過這部電影,向觀眾展示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魅力,同時也探索現代電影技術與傳統文化融合的新路徑。”此次活動的舉辦,為行業人士提供了一個交流、合作、學習的平臺,為全球影視產業的繁榮注入了新的活力。《長安·長安》團隊將積極借鑒國際先進經驗,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為中國電影事業的繁榮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分类
文化 海外

《中藥材鑒定圖典》阿拉伯語版在阿聯酋發行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   阿聯酋訊 李季運 記者 劉珊珊)311日,在迪拜賈邁勒研究中心,由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助力的《中藥材鑒定圖典》阿拉伯語版發行儀式正式舉行,中阿各界代表參加儀式。

迪拜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知識基金會首席執行官賈邁勒(右二)致辭。

       迪拜穆罕默德··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知識基金會首席執行官賈邁勒表示,中醫藥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醫學體系之一,為全球醫學思想發展作出了貢獻。伊斯蘭醫學也有著豐富的發展歷史。雙方合作為推動傳統醫學發展創造了更多機遇。《中藥材鑒定圖典》阿拉伯語版為阿拉伯讀者提供了瞭解傳統中醫寶藏的視窗。本書的翻譯出版不僅是知識的傳播,也將為推動阿中進一步擴大文明間科學與文化互動視野作出貢獻。

部分與會代表合影。

  中國駐阿聯酋大使張益明為《中藥材鑒定圖典》阿拉伯語版作序指出,中醫書籍被譽為中醫藥進步的階梯,是中醫藥文化傳承發揚的關鍵載體。近年來,中醫藥診療服務在阿聯酋加快鋪開並受到廣泛歡迎,成為中阿合作新亮點。《中藥材鑒定圖典》阿拉伯語版在阿聯酋出版發行,標誌著兩國中醫藥合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未來更加可期。

     《中藥材鑒定圖典》由香港浸會大學趙中振教授主編,該書收錄了429種常用中藥材,內容涵蓋藥材名稱、來源、產地、採收加工、性味功效、品質特徵等詳細資訊,同仁堂國藥公司組織中東地區專家團隊全程參與編寫,該書中文版已被列為國家新聞出版社改革發展項目和“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專案。

北京同仁堂海灣公司總經理張玉環(右)與阿中醫愛好者交流。

  《中藥材鑒定圖典》阿拉伯語版由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支持,北京同仁堂海灣公司張玉環總經理負責,王德君先生組織並帶領阿拉伯和中國的專業團隊翻譯及審校,高品質完成本書的第十種外語——阿拉伯語版本的翻譯出版工作,使阿拉伯世界首次擁有中藥材典籍。王德君表示《中藥材鑒定圖典》凝聚著中國重要材料領域先賢和專家學者的智慧和經驗總結,阿拉伯語版的出版發行可以讓廣大阿拉伯讀者更便捷系統地瞭解中藥材、瞭解中醫,促進傳統醫藥學交流互鑒。

       此次阿語版《中藥材鑒定圖典》由迪拜穆罕默德·本·馬克圖姆印刷出版集團MASAR出版。阿語版《中藥材鑒定圖典》將有助於廣大阿語區國家的藥學研究、醫務工作者及師生等直觀深入地瞭解中醫藥文化,為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在中醫和傳統醫藥學領域的合作奠定堅實基礎,為中國阿聯酋建交41周年獻禮。

分类
产业 财经

極兔速遞2024全年收入增長15.9% 集團首次實現淨利潤轉正

照片由極兔提供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  香港訊全球物流服務運營商極兔速遞環球有限公司(簡稱極兔速遞極兔,股票代碼:01519)公佈2024年全年業績。極兔全年收入達到102.6億美元,同比增長15.9%2024年,極兔總包裹量同比增長31%246.5億件。核心業務快遞服務收入為99.8億美元,同比增長23.4%

業績期內,極兔所有盈利指標全面轉正,呈現積極轉好。淨利潤達到1.1億美元,較2023年虧損11.6億美元大幅好轉;經調整淨利潤約2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經調整EBITDA達到7.8億美元,大幅增長430.5%;經調整EBIT轉正,達到3億美元,公司盈利穩步呈現出健康、可持續的趨勢。

2024年所有重點市場的經調整EBIT實現大幅增長或轉好。其中,中國市場經調整EBIT首次轉正,達到1.5億美元,2023年經調整EBIT虧損為2.4億美元;東南亞經調整EBIT同比增長48.9%3.0億美元;新市場(包括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等國)經調整EBIT虧損為7646.5萬美元,較2023年虧損1.1億美元大幅收窄。

極兔速遞首席財務官鄭世強表示:“2024極兔各市場收入繼續實現雙位數增幅,主要得益於我們與各市場的電商平臺合作的深化,以及積極拓展多元化品牌合作商戶。我們在東南亞穩守市場龍頭地位,收入和盈利保持穩健、可持續的增長,成績令人鼓舞;相信憑藉公司在東南亞的先發優勢和優質服務,公司在當地的市場份額可進一步提升。期內,中國業務繼續得益於規模效應和營運效益優化,同時中國市場的營運經驗將持續賦能其他市場,為公司在各地業務帶來積極作用。

 連續五年位居東南亞市場第一 市占率躍升至28.6%

極兔2024年在東南亞繼續實現業務增長與盈利穩健上揚。公司在當地包裹量達到45.6億件,同比增長40.8%。極兔在東南亞的市占率較2023年提高3.2個百分點至28.6%,進一步鞏固在當地市場的領導地位和競爭優勢。在東南亞,極兔堅持作為獨立電商賦能者,在集成所有電商平臺包裹的同時,積極擴展非平臺的包裹,通過規模效應和複製中國快遞經驗,期內單票成本同比下降約14.9%,使公司當地業務保持穩健、可持續的盈利水準。

極兔2024年東南亞市場的收入同比增長22.3%32.2億美元,經調整EBITDA達到4.6億美元,同比提升 21.3%;經調整EBIT達到3.0億美元,同比增速達到48.9%

中國業務首次全年利潤轉正 包裹量增長跑贏行業

極兔在中國的業務規模及市場份額穩步提升。公司2024年在中國處理的包裹量同比增長29.1%198億件。期內,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提升至11.3%。公司在中國的包裹量及市場份額持續增長,主要得益于與現有電商平臺的合作深化,同時服務品質及品牌形象的提升,也增強了公司整體的獲客能力。

極兔2024年在中國市場收入達到63.9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2.2%,經調整EBITDA4.3億美元,經調整EBIT扭虧為盈,達到約1.5億美元,主要得益于單票成本顯著下降。期內,公司在中國的單票成本下降約11.8%0.30美元。

新市場緊抓電商市場的增長紅利 高品質非平臺客戶數量續升

得益于跨境電商積極進入新市場,極兔在當地的包裹量維持高速增長,包裹量同比增長約22.1%2.8億件。公司持續在當地投入建設,以完善快遞網路和攬派能力。在新市場,公司與SheinTemuTikTok等國際化跨境電商保持緊密合作,並深化與當地本土電商平臺(例如中東的Noon、沙特的Salla等)的合作,一定程度地抵消新市場政策變化對跨境電商的不利影響。

2024年,極兔新市場收入達到5.8億美元,同比增長76.1%,這主要得益於集團在當地包裹量的高速增長,以及不斷提高的網路承載能力。公司持續抓緊新市場的電商增長機遇,同時大力發展非電商平臺個人散單。

長期投入自動化分揀設備升級 積極探索AI提升派送效率

極兔持續在攬收、分揀、運輸、派送等各環節進行精細化管理,提升運營效率,在各市場持續自建轉運中心。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全球合共擁有約19,100個網點,運營著238個轉運中心,運營超11,900輛幹線車輛,其中包括超過6,600輛自有幹線車輛。

公司繼續投入在各地的自動化設備,截至202412月底,在東南亞、中國及新市場分別有512262套轉運中心自動化分揀設備,較2023年分別新增了16272套。

目前,極兔為網點提供動態數位地圖(AOI)功能,對區域位址進行動態聚合,實現攬派路徑優化、異常識別、件量及客戶分析等,助力網點攬派效率的提升。同時,公司現已開發了智慧規劃工具,該工具能綜合包裹量、時效、車數、車型等核心資訊,目前率先為中國的網點人員提供距離最短、成本最優的派送線路,未來將逐步向其他國家推廣。

極兔速遞集團副總裁後軍儀表示:極兔憑藉在各市場建設的龐大物流網路、可靠的服務、在中國市場獲得的先進經驗和成本管控能力,以及與各市場電商平臺的緊密合作關係,為公司2024年帶來亮眼的業績。我們堅持協力廠商物流服務商的立場,積極與各平臺建立多元化合作,並通過自研技術體系不斷提高資訊化和智慧化,優化服務流程,賦能全球運營。展望未來,極兔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以更便捷、高效、智慧的服務,滿足客戶對高品質快遞服務的需求。

分类
产业 财经

極兔速遞2024全年收入增長15.9% 集團首次實現淨利潤轉正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  香港訊全球物流服務運營商極兔速遞環球有限公司(簡稱極兔速遞極兔,股票代碼:01519)公佈2024年全年業績。極兔全年收入達到102.6億美元,同比增長15.9%2024年,極兔總包裹量同比增長31%246.5億件。核心業務快遞服務收入為99.8億美元,同比增長23.4%

業績期內,極兔所有盈利指標全面轉正,呈現積極轉好。淨利潤達到1.1億美元,較2023年虧損11.6億美元大幅好轉;經調整淨利潤約2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經調整EBITDA達到7.8億美元,大幅增長430.5%;經調整EBIT轉正,達到3億美元,公司盈利穩步呈現出健康、可持續的趨勢。

2024年所有重點市場的經調整EBIT實現大幅增長或轉好。其中,中國市場經調整EBIT首次轉正,達到1.5億美元,2023年經調整EBIT虧損為2.4億美元;東南亞經調整EBIT同比增長48.9%3.0億美元;新市場(包括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等國)經調整EBIT虧損為7646.5萬美元,較2023年虧損1.1億美元大幅收窄。

極兔速遞首席財務官鄭世強表示:“2024極兔各市場收入繼續實現雙位數增幅,主要得益於我們與各市場的電商平臺合作的深化,以及積極拓展多元化品牌合作商戶。我們在東南亞穩守市場龍頭地位,收入和盈利保持穩健、可持續的增長,成績令人鼓舞;相信憑藉公司在東南亞的先發優勢和優質服務,公司在當地的市場份額可進一步提升。期內,中國業務繼續得益於規模效應和營運效益優化,同時中國市場的營運經驗將持續賦能其他市場,為公司在各地業務帶來積極作用。

 連續五年位居東南亞市場第一 市占率躍升至28.6%

極兔2024年在東南亞繼續實現業務增長與盈利穩健上揚。公司在當地包裹量達到45.6億件,同比增長40.8%。極兔在東南亞的市占率較2023年提高3.2個百分點至28.6%,進一步鞏固在當地市場的領導地位和競爭優勢。在東南亞,極兔堅持作為獨立電商賦能者,在集成所有電商平臺包裹的同時,積極擴展非平臺的包裹,通過規模效應和複製中國快遞經驗,期內單票成本同比下降約14.9%,使公司當地業務保持穩健、可持續的盈利水準。

極兔2024年東南亞市場的收入同比增長22.3%32.2億美元,經調整EBITDA達到4.6億美元,同比提升 21.3%;經調整EBIT達到3.0億美元,同比增速達到48.9%

中國業務首次全年利潤轉正 包裹量增長跑贏行業

極兔在中國的業務規模及市場份額穩步提升。公司2024年在中國處理的包裹量同比增長29.1%198億件。期內,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提升至11.3%。公司在中國的包裹量及市場份額持續增長,主要得益于與現有電商平臺的合作深化,同時服務品質及品牌形象的提升,也增強了公司整體的獲客能力。

極兔2024年在中國市場收入達到63.9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2.2%,經調整EBITDA4.3億美元,經調整EBIT扭虧為盈,達到約1.5億美元,主要得益于單票成本顯著下降。期內,公司在中國的單票成本下降約11.8%0.30美元。

新市場緊抓電商市場的增長紅利 高品質非平臺客戶數量續升

得益于跨境電商積極進入新市場,極兔在當地的包裹量維持高速增長,包裹量同比增長約22.1%2.8億件。公司持續在當地投入建設,以完善快遞網路和攬派能力。在新市場,公司與SheinTemuTikTok等國際化跨境電商保持緊密合作,並深化與當地本土電商平臺(例如中東的Noon、沙特的Salla等)的合作,一定程度地抵消新市場政策變化對跨境電商的不利影響。

2024年,極兔新市場收入達到5.8億美元,同比增長76.1%,這主要得益於集團在當地包裹量的高速增長,以及不斷提高的網路承載能力。公司持續抓緊新市場的電商增長機遇,同時大力發展非電商平臺個人散單。

長期投入自動化分揀設備升級 積極探索AI提升派送效率

極兔持續在攬收、分揀、運輸、派送等各環節進行精細化管理,提升運營效率,在各市場持續自建轉運中心。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全球合共擁有約19,100個網點,運營著238個轉運中心,運營超11,900輛幹線車輛,其中包括超過6,600輛自有幹線車輛。

公司繼續投入在各地的自動化設備,截至202412月底,在東南亞、中國及新市場分別有512262套轉運中心自動化分揀設備,較2023年分別新增了16272套。

目前,極兔為網點提供動態數位地圖(AOI)功能,對區域位址進行動態聚合,實現攬派路徑優化、異常識別、件量及客戶分析等,助力網點攬派效率的提升。同時,公司現已開發了智慧規劃工具,該工具能綜合包裹量、時效、車數、車型等核心資訊,目前率先為中國的網點人員提供距離最短、成本最優的派送線路,未來將逐步向其他國家推廣。

極兔速遞集團副總裁後軍儀表示:極兔憑藉在各市場建設的龐大物流網路、可靠的服務、在中國市場獲得的先進經驗和成本管控能力,以及與各市場電商平臺的緊密合作關係,為公司2024年帶來亮眼的業績。我們堅持協力廠商物流服務商的立場,積極與各平臺建立多元化合作,並通過自研技術體系不斷提高資訊化和智慧化,優化服務流程,賦能全球運營。展望未來,極兔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以更便捷、高效、智慧的服務,滿足客戶對高品質快遞服務的需求。

分类
中华

第十二屆中國網路視聽大會將於3月27日在蓉開幕

       313日,第十二屆中國網路視聽大會新聞發佈會在京舉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董昕,四川省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胡雲出席發佈會,分別介紹中國網路視聽大會發展歷程、本屆大會總體安排和四川省網路視聽發展情況。

  董昕介紹,自2013年以來,中國網路視聽大會已成功舉辦十一屆。歷屆大會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在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繁榮網路視聽文藝、提升網路治理效能、賦能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豐碩成果,已經成長為全國網路視聽行業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盛會。

  本屆大會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國廣播電視網路集團有限公司承辦。大會主體活動將於327日至329日在成都舉辦,配套活動將於322日至329日舉行。

  大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2025年全國廣播電視工作會議要求,錨定廣電總局十項重點工作,將通過主題論壇、互動體驗、推介發佈、成果展示等多種交流形式,全方位呈現行業最新成果與未來發展趨勢。本屆大會將邀請中央宣傳部等近20個部委,兩院院士,主流媒體,頭部網路視聽企業等參會,共同探討行業發展趨勢,推動網路視聽賦能千行百業更上新臺階。

  大會以極視聽·強賦能為主題,突出權威性、引領性、國際性、專業性,持續打造中國著名、世界聞名的網路視聽權威發佈平臺、成果展示平臺、行業賦能平臺、大眾共用平臺,進一步提升大會的影響力和產業帶動效應,助力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行業的高品質發展。大會以“4+5+M+N”為總體架構,將舉辦開幕式、主論壇、企業座談會以及新技術與精品內容體驗展4場重點活動,聚焦“AIGC、微短劇+、青年成長、國際傳播、產業賦能5個行業熱點領域,開展M項系列主題論壇和N個配套活動。

  胡雲表示,四川省積極推動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構建雙迴圈新發展格局。中國網路視聽大會在川舉辦以來,四川網路視聽產業不斷孕育出新動能,探索出新模式,構建起新業態。

       發佈會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路視聽節目管理司司長馮勝勇,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曉駿,成都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陳志勇,中國廣播電視網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文晨,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副秘書長周結等嘉賓分別就大會亮點、四川網路視聽產業發展、成都市特色配套活動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來源:國家廣播電視局

分类
未分類

第十二屆中國網路視聽大會將於3月27日在蓉開幕

       313日,第十二届中国网路视听大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昕,四川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胡云出席发布会,分别介绍中国网路视听大会发展历程、本届大会总体安排和四川省网路视听发展情况。

  董昕介绍,自2013年以来,中国网路视听大会已成功举办十一届。历届大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繁荣网路视听文艺、提升网路治理效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已经成长为全国网路视听行业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盛会。

  本届大会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网路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广播电视网路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大会主体活动将于327日至329日在成都举办,配套活动将于322日至329日举行。

  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要求,锚定广电总局十项重点工作,将通过主题论坛、互动体验、推介发布、成果展示等多种交流形式,全方位呈现行业最新成果与未来发展趋势。本届大会将邀请中央宣传部等近20个部委,两院院士,主流媒体,头部网路视听企业等参会,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推动网路视听赋能千行百业更上新台阶。

  大会以极视听·强赋能为主题,突出权威性、引领性、国际性、专业性,持续打造中国著名、世界闻名的网路视听权威发布平台、成果展示平台、行业赋能平台、大众共用平台,进一步提升大会的影响力和产业带动效应,助力广播电视和网路视听行业的高品质发展。大会以“4+5+M+N”为总体架构,将举办开幕式、主论坛、企业座谈会以及新技术与精品内容体验展4场重点活动,聚焦“AIGC 、微短剧+ 、青年成长、国际传播、产业赋能5个行业热点领域,开展M项系列主题论坛和N个配套活动。

  胡云表示,四川省积极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构建双回圈新发展格局。中国网路视听大会在川举办以来,四川网路视听产业不断孕育出新动能,探索出新模式,构建起新业态。

 

  发布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路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冯胜勇,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骏,成都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陈志勇,中国广播电视网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文晨,中国网路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周结等嘉宾分别就大会亮点、四川网路视听产业发展、成都市特色配套活动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