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已超3800萬,網路直播的未來是什麼?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  四川訊 記者 杜強)最新發佈的《中國網路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顯示,中國網路視聽使用者規模截至 2024 12 月達到 10.91 億人,網路視聽市場規模超過 122264 。其中,職業主播規模已達到3880萬,網路直播不僅成為新主流消費場景,還極大地激發了傳統行業的發展潛力。但在繁榮背後,行業也面臨諸多挑戰,推動網路直播高品質發展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327日下午,作為第十二屆中國網路視聽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網路直播高品質發展論壇在成都舉行,旨在通過系列專案發佈和深度議題討論,助力行業構建良好生態,推動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

中國網路視聽協會副會長、中國網路視聽協會短視頻和直播工委會理事長魏党軍,廣電總局廣播影視資訊網路中心副主任、中國網路視聽協會副秘書長韓肖鵬,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副總編輯王平久,中國網路視聽協會副秘書長、短視頻和直播工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周結,以及1905電影網、成都市廣播電視臺、淘天、抖音、快手、無憂傳媒、遙望科技、蜂群文化、麥芽傳媒等平臺和機構代表出席。本場論壇由中國網路視聽協會短視頻和直播工委會主辦,1905電影網、成都市廣播電視臺共同承辦。

技術驅動與內容升級

網路直播+業態的融合創新

“技術賦能讓直播內容創作突破物理時空限制,網路直播正在經歷從傳播工具到數位生態的質變”中國網路視聽協會短視頻和直播工委會理事長魏党軍在發言中提到,技術進步正成為網路直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驅動力,“AR導航、數位伴遊、4K8K超高清、空間音訊,即時三位重建等技術推動著文旅直播從眼球經濟向體驗經濟的躍遷;智慧生成演算法也正在重塑創作流程,將專業製作使用者共創的邊界轉化為協作介面,使每個使用者既是觀演者,也是參與者。”

1905 電影網副總經理、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副總編輯王程在談到網路直播對傳統媒體,特別是電影專業媒體的影響時同樣提到,網路直播為傳統媒體的話題傳播建立起了“虛擬的大眾廣場”。以電影頻道近期推出的《哪吒之魔童鬧海》“百億進行時”融媒體直播為例,網友通過彈幕、點贊、即時互動等形式真正成為內容的參與者,和“百億項目”的見證者。“網路直播讓觀眾從話題的受眾轉變為事件的參與者甚至是締造者,讓媒體內容和社會現實發生即時的聯動關係。”

成都廣播電視臺新媒體中心主任、看度新聞總編輯李程也分享了成都台在網路直播方面的經驗。他表示,成都融媒體在直播中積極擁抱新技術帶來的機遇,在成都 8 個地標場景設置 24 小時 4K 超清攝像頭,通過沉浸式“慢直播”賦能城市IP生命力。此外,AI 生成內容、ARVR等先進技術,也被大量運用到直播內容創新之中,有效提升了直播效果。為傳統媒體的升級轉型注入全新活力。

騰訊雲智慧傳媒行業專家王曉月則從技術專家的角度展望了行業未來升級發展的方向,將從超高清技術升級,為用戶帶來更高幀率、高碼率、高視覺的畫面效果;AI大模型及數位人優化,提升數位人的人性化和交互度;以及直播場景創新,利用ARXR 技術提升直播參與感和沉浸感等三個方面持續發力,以技術反覆運算升級為行業高品質發展保駕護航。

“直播+文旅”產業融合

沉浸式體驗與在地經濟啟動

網路直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為其發展開闢了廣闊的空間。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董晨宇結合對數字職業從業者的深入調查研究,提出“直播不是行業而是手段”的觀點,“直播+”模式已深度影響中國經濟態勢。成為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催化劑。

“直播+文旅”就是典型案例,文旅直播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有效啟動了在地經濟,已經成為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新引擎。淘天集團執行總編輯聶星華談到,近年來淘寶直播已從傳統的帶貨模式更多嘗試與各地文旅結合,通過淘寶主播戶外探索和溯源的形式,在全方位展示當地文化、非遺技藝和特色產品的同時,對在地經濟也起到了顯著的拉動作用。

麥芽傳媒副總裁梁彪介紹,麥芽傳媒在內容策劃與文旅、商業融合方面也做了諸多嘗試。以其與安徽黃山的合作為例,通過微短劇植入場景並結合達人直播,實現了流量變現和銷售額顯著提升。他提到,在“直播+文旅”的落地過程中要注重內容為王,只有充分挖掘在地的文化內涵和人間煙火,才能真正把流量轉化成留量

遙望科技商業化和綜藝影視總經理余龍則從參與打造的現象級綜藝《種地吧》出發,該專案嘗試將紀實綜藝、直播與當地農業緊密聯動,真實記錄“種地小隊”從播種耕種到運營農場、銷售產品的全過程,將長視頻、短視頻、沉浸式直播與直播帶貨有機融合,用接地氣、有新意、有意義的內容增強了觀眾的參與感,也實現了文化價值向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的創造性轉化。

不僅是熱門旅遊地,網路直播還有望帶動小眾旅遊地的火爆出圈。快手品類運營中心運營中台負責人楊瑞新就結合“快手直播大舞臺”的運營經驗,眾多達人憑藉接地氣的直播模式備受“老鐵”歡迎,也讓很多小眾旅遊地走進受眾視野,以優質直播內容帶動了當地流量的增長。

商業+文化雙重出海

直播構建從生產端、傳播端到消費端的直連通道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網路直播高品質發展需要具備國際視野。推動直播出海,拓展全球數位市場,不僅可以提升中國網路直播行業的國際影響力,還可以促進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

1905 電影網董事長李瑋分享了電影網在海外傳播的經驗。她提到,1905電影網積極推進“建平臺”和“進平臺”的內容傳播戰略,1905GO落地東南亞地區,影視頻內容搭載手機、電視機等硬體出海,同時在北美的流媒體設有39個影視頻道專區,覆蓋230個國家和地區,以11個語種進行直播和內容輸出,在版權內容和平臺管道方面有先發優勢,而多語種智慧翻譯技術的運用,也將逐漸打破語言壁壘,為文化出海提供便利。

談到未來發展趨勢,李瑋認為,流量紅利正逐步減弱,跨境直播的重點應從“產品輸出”轉向“構建品牌,輸出文化”,1905電影網也將充分發揮電影、電視劇、微短劇的“場景化+情感共鳴”特徵,以高品質創意內容賦能商品,在國際傳播中講好中國故事。

無憂傳媒黨總支書記、副總裁瞿濤介紹了無憂傳媒在達人出海方面的探索。他說,無憂傳媒通過達人“請進來” “走出去” 兩種模式進行內容出海和電商業務拓展,取得了很好的商業收益。在他看來,未來的發展重點將落在“當地語系化”和供應鏈的完善上,通過場景化呈現中國製造的文化內涵,讓直播電商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柔性載體。

魏黨軍指出,隨著直播電商進入全球化 3.0 時代,跨境直播需構建起從生產端、傳播端到消費端的直連通道,讓中國的優質商品可以更直接地推向國際市場,同時也將中國製造的文化價值傳遞給全球消費者。

現場,“網路主播綜合評價專案”、“直播新力量·公益助播春天行 網路直播賦能計畫”也正式發佈,合力助推網路直播行業構建良性生態,為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在數位經濟時代,網路直播行業肩負著推動經濟發展、傳承文化、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使命。通過全行業的共同努力,網路直播必將在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為文化強國建設和全球數字經濟發展貢獻重要力量。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