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經合賦並記釜山行

夫天道運行,陰陽嬗變。《易》曰“通變之謂事”,今觀亞太經合之會,三十二屆於慶州落幕,韓國總統李在明移交主事之權於中國主席習近平,來歲之會既定深圳。列國領袖共署《慶州宣言》,究人工智巧與生民結構之變,推自貿之區,合亞太之勢。餘亦躬逢其盛,以與會之身輾轉其間。


林教授鳳出者,本大連人也,渡海來此三十載,猶韓諺所謂“뿌리 깊은 나무는 바람에 흔들리지 않으니”(根深之樹不搖於風),其志可鑒。聞餘至韓,必邀往釜山。餘乃暫離壇坫,疾趨慶州車站,乘高鐵如禦風雷,須臾抵釜。日本央視賈林亦因會而至,相候於月臺。林教授驅車來迎,攜釜山地產商為伴,恰應《荀子》“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之論。


餘先下榻,贈林教授手書“滄海共濟”並拙作一帙。時值暮秋,霞染層林,林教授指觀海港曰:“《管子》雲‘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此間海產之盛,正合韓諺‘바다를 모르고 배를 띄우지 말라’(不知海莫行船)之訓。”遂同往海鮮市肆,但見人聲鼎沸,庖廚臨街。生膾如雪,醬蟹若金,烤貝飄香。尤奇者乃生拌章魚,腕足猶動,拌以香辛,餘初試之,頓悟《莊子》“道在螻蟻,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之妙道無所不在。
宴罷觀市廛燈火,如星河倒瀉。林教授笑言:“昔孔子‘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當效韓俗‘밥심은 만심之基’(飯力乃萬力之本),明晨當更觀勝景。”餘感其誼,暗誦《詩經》“嚶其鳴矣,求其友聲”之句。
昔者張載言“為天地立心”,今觀亞太諸邦共謀發展,正合《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之旨。至若林教授三十年客居,猶存故國之思,恰如韓諺“고향은 마음의 等身”(故鄉是心靈的等高線),雖隔滄海而初心不改。至若餘此行,既襄盛舉,複得良晤,豈非《菜根譚》所謂“天地有真機,靜者得之”者歟?
跋:是夜記於釜山酒店,但聞潮聲入牖,忽憶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語,知寰球同此涼熱,豈獨亞太原哉?
附七律一首
滄溟回合夜雲收,萬國風旌共此樓。
越鳥南枝三十載,楚材北闕九重秋。
星垂貝闕鮫人市,月湧鯨波海客舟。
莫道天涯知己少,同舟寰宇證盟鷗。
——2025.11.1夜於釜山海港皇冠酒店
(詩中“越鳥南枝”化用《古詩十九首》喻林教授旅韓三十年,“楚材”典出《左傳》暗喻國際人才流動,“鮫人市”既指海鮮市場又合張華《博物志》鮫人傳說,“同舟”既應APEC合作之旨,複取吳越同舟古意,結句以盟鷗喻國際友誼,環環相扣,托物寄興。)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