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無間道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335)
艾 慧
帝都無間道,雙峰競命流。
一朝置模序,極目盡窮愁。
2023.08.31
這首呂國英先生的哲詩短小精悍,意蘊深刻,充滿了對現代都市生存狀態的觀察與哲思。
標題點睛,雙關隱喻
“帝都無間道”巧妙化用電影名,卻賦予全新內涵。“間”指空間、間隙,“道”指道路。合起來既直指帝都道路密集卻無間隙、無喘息空間的現實交通圖景,更深層隱喻都市人生存空間被極度壓縮、人生之路陷入循環往復無間地獄的精神困境。
意象奇崛,張力十足
“雙峰競命流”:將早晚交通高峰喻為“雙峰”,“命流”直指人流(生命之流)。一個“競”字,賦予高峰以生命意志與競爭關係,生動描繪出人流如潮水般洶湧、爭先恐後的壯觀而殘酷場景,凸顯都市生存的高度緊張感與巨大壓力。
核心批判,直指癥結
“一朝置模序”:點明問題根源。“模序”(模式/程式)象徵現代都市賴以運行的高度制度化、標準化、程式化的管理規則和生存邏輯。“置”字隱含了人為設定、強制推行的意味。此句冷靜揭示:看似有序高效的都市運轉,實則是被預設的冰冷框架所束縛。
哲思昇華,悲憫情懷
“極目盡窮愁”:是前因的必然結果。“極目”本應開闊,所見卻是無邊無際的“窮愁”。“窮”既指物質空間的逼仄(擁堵),更指精神上的困頓、無出路感;“愁”則是彌漫於龐大系統下個體普遍的精神狀態。此句將具象的交通擁堵,昇華為對現代性困境下個體自由被剝奪、精神普遍壓抑的深刻悲憫與終極叩問。
語言凝練,力道千鈞
短短二十字,融合雙關、隱喻、意象疊加,語言高度濃縮。動詞“競”、“置”精准有力,“窮愁”一詞內涵豐富,直擊人心。以極簡形式承載了巨大的社會觀察與生命哲思。
呂國英此詩是一首高度凝練的都市生存哲理詩。它以帝都交通為切入口,通過“無間道”、“雙峰競命流”、“置模序”、“盡窮愁”等極具張力的意象和關鍵字,層層遞進,深刻揭示了現代大都市在追求效率與秩序過程中,其預設的“模序”如何異化為對個體生命空間與精神自由的擠壓與束縛,最終導向普遍性的精神困境——“窮愁”。全詩充滿批判性哲思與深沉的人文關懷,是洞察現代都市文明病症的微型警世之作。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十餘部、藝術評論上百篇,撰著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