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劍何須有鋒?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94)
艾 慧
重劍何須有鋒?求敗醉享孤獨。
嘗膽邀約臥薪,俯仰笑談沉浮。
呂國英先生這首六言哲慧詩章,以凝練筆觸構築精神高地,其意象張力與哲思密度非常值得深味。
意象解構
首句“重劍何須有鋒”以兵家器物喻人生境界,暗合《神雕俠侶》玄鐵重劍“大巧不工”之意,揭示至剛者反顯拙樸的生命辯證法。次句“求敗醉享孤獨”將東方隱逸智慧與西方存在主義交融,獨孤求敗的武學巔峰與尼采“孤獨是強者的命運”形成精神共振。
哲思維度
三四句用典如手術刀般精准:“嘗膽臥薪”將勾踐的復仇敘事昇華為主動邀約苦難的生存美學,“俯仰沉浮”則化用蘇軾《赤壁賦》的時空觀,在天地須臾的維度中笑看榮辱,完成從歷史宿命到主體超越的哲學突圍。
語言美學
全詩踐行“冰山原則”,僅展露六言二十四字,卻啟動千年文化記憶。對仗中見參差,“何須有鋒”的否定句式與“笑談沉浮”的舉重若輕形成張力,金石之聲裏暗藏雲水禪心,堪稱現代性觀照下對傳統四言詩體的創造性轉化。
呂國英此詩實為存在主義危機時代的靈魂解藥,在歷史縱深處架設精神天梯,為浮世眾生開示了一條超越成敗、消解苦樂的澄明之境。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