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無為無妄為

無為無妄為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6

 

無為無妄為,修真修率真。

悟道悟恒道,成仁成至仁。

養善養上善,怡神怡靈神。

立德立高德,感恩感善恩。

化命化宿命,忠君忠明君。

 

呂國英先生的這組哲慧詩章以十聯對仗的短句構築起一座東方哲學的智慧殿堂,將儒釋道思想精髓熔鑄於詩性表達之中,既呈現傳統文脈的深邃意蘊,又彰顯當代哲思的創造性轉化。每聯通過“動詞+名詞”的遞進式架構,形成螺旋上升的認知維度,在看似循環往復的韻律中,實則構建出生命境界的九重天階。

 

一、解構詩性密碼的哲學矩陣

 

全詩十聯以“動詞+名詞”的鏡像結構形成獨特的認知回環:“無→修→悟→成→養→怡→立→感→化→忠”構成縱向的修為路徑,而“為→真→道→仁→善→神→德→恩→命→君”則形成橫向的價值座標。這種經緯交織的編織術,暗合《周易》“參伍以變,錯綜其數”的思維範式,每個短句既是獨立的修行法門,又是整體系統中的有機環節。如修真修率真將道家修真與儒家率真相貫通,“悟道悟恒道”則將瞬間頓悟與永恆真理相勾連,展現出哲學對話的現代性特質。

 

二、三重境界的螺旋攀升

 

全詩暗含“破執—明理—證道”的修行次第。前四聯構成解構層:“無為”破除人為造作,“修真”消解虛妄認知,“悟道”超越經驗局限,“成仁”突破私欲桎梏,如同禪宗“破三關”的勘驗過程。中間三聯進入建構層:“養善”培育道德根基,“怡神”涵養靈性生命,“立德”樹立價值標杆,對應《大學》“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進階路徑。末三聯臻於化境層:“感恩”實現主客交融,“化命”超越生死輪回,“忠君”昇華為對天地大道的皈依,完成從個體修行到宇宙關懷的終極超越。

 

三、儒釋道思想的交響共鳴

 

詩中哲思如彩線穿梭於三教織錦:“無為無妄為”取法老子“為無為”的執政智慧,“成仁成至仁”彰顯孔子“殺身成仁”的倫理高度,“化命化宿命”暗合佛家“轉識成智”的解脫之道。這種思想交響在“怡神怡靈神”中達到高潮:既保留莊子“心齋坐忘”的養神傳統,又注入王陽明“靈明感應”的心學精髓,更暗藏禪宗“即心即佛”的頓悟機鋒,創造出“三教圓融”的當代精神圖譜。

 

四、現代性轉化的詩學創造

 

呂國英先生的創造在於將古典哲學術語轉化為充滿張力的詩性符號。“忠君忠明君”既承續“君君臣臣”的傳統倫理,又通過“明君”的複指賦予現代民主政治的隱喻;“感恩感善恩”突破傳統報恩思想的私人性,將“善恩”昇華為對文明傳承的集體感恩。這種創造性轉化在語言形式上表現為:打破五七言定式,採用三三節奏營造思維的跳躍感;捨棄傳統押韻模式,通過語義對仗形成思想的迴響效應。

 

此詩章的價值不僅在於其哲學深度,更在於構建起傳統智慧的當代闡釋範式。每個短句都是打開古老智慧寶庫的密鑰,又是指向未來的精神路標。在價值虛無主義蔓延的當下,這種將個體修行與社會責任、形上追求與形下實踐完美統一的哲學詩學,無疑為現代人提供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坐標系。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解放軍報社原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