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邵亦楊:當代藝術如何呈現“和而不同”共識?

中新社上海6月24日電 題:當代藝術如何呈現“和而不同”共識?

——專訪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邵亦楊

中新社記者 樊中華

近五萬年前,在極其接近的時間內,人類原始藝術於全球多地散落出現,彼此隔絕卻呈現出類似的內容與表達,似乎昭示了人類藝術情感最本初的相通性。今天,文化交流之網愈織愈密,當代藝術是否亦承載人類共同的情感?背靠上萬年文化積澱,中國當代藝術如何在“傳統”與“全球化”中找尋平衡,成為匯入世界藝術海洋的一支勁流?

四年一度、被譽為國際文化藝術史界“奧林匹克”盛會的第36屆世界藝術史大會,於當地時間6月23日在法國里昂開幕。作為大會學術委員會成員,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邵亦楊參與了大會籌辦工作。近日,她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圍繞上述問題作出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提起當代藝術,不少人的印象是隨著全球化交流愈甚,很多藝術作品似已融貫東西、難分彼此,這樣的印象準確嗎?

邵亦楊:現當代藝術是相對原始藝術和古典藝術而言的,包括現代主義藝術、後現代主義藝術和當代藝術。回溯歷史,可以發現不同文化的借鑒融合始終是藝術發展的動力。

現代主義藝術的誕生,源於19世紀中後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至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科技進步為人們認識、觀察世界帶來變革,同時先進科技也應用於戰爭,對人類文明和文化心理造成了巨大影響,引發人們的深刻反省。加之當時藝術經紀人和私人讚助者、私人畫廊大量出現,藝術品開始走向市場,藝術家由此擺脫了宗教勢力、意識形態的束縛,進而追求創作的自由性和藝術自身的獨特價值。

在多重因素作用下,現代主義藝術具有反叛與前衛性,在形式上以抽象表現為主要特徵,在內容表達上挑戰陳腐思想,主張與傳統割裂,希望更真實地反映現實。它不再強調文化的差異性,以避免對立和衝突。現代主義運動的掀起雖以歐洲為中心,但藝術家也從非西方的民間藝術之中吸收養料,如中國和日本藝術、非洲部落藝術、南太平洋和美洲土著藝術、伊斯蘭藝術以及兒童稚拙藝術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後,後現代藝術興起。後現代主義源自現代主義,但又反叛現代主義,在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之間形成了一個短暫的過渡。它關注階級、種族、性別等人類社會的共性問題,反思現代藝術的一味高歌猛進,回看傳統並更多地觀照其他文化。但它的後工業時代背景,也使之難以擺脫商品社會以大批量複製抹殺藝術“獨創性”的困境。

在此背景下,整合了現代藝術與後現代藝術優勢特點的當代藝術應運而生。它在延續自現代藝術運動以來的重要核心——藝術要有普遍性,強調共性、融合性的同時,也十分注重差異性和個性。當代藝術認為,人類的情感和美好追求是一致的、共通的,但不同國家、地區的傳統文化不一樣,藝術表達也應多元化。

可以說,在語言溝通尚不能達成一致的情況下,藝術可能已先於其他方式溝通了人類情感,達成了“人類應和而不同”的共識。

 

中新社記者:當代藝術應如何處理人類情感“共性”與傳統文化“個性”之間的關係?

邵亦楊:當代藝術最大的特點是強調藝術可以與世界、與他者融合共通、產生交流,而不是局縮在傳統文化的角落裡敝帚自珍,它的共通性先於其差異性存在。

綜觀世界藝術史,偉大的作品各有千秋,但其關注點十分趨同,如對愛情的贊美、對和平的期盼、對大自然的珍愛、對人類生存狀態的思考、對人性黑暗面的探究等,都是生活在不同時空下的人們所共有的議題。

在共通性之下,不同國家、地區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有其個性的表達方式和傾向。就同一國家或地區而言,相同的文化傳統和文化基因會使藝術家的表達產生某種相似的感覺,但個性仍舊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就當代藝術而言,“東”“西”之分過於籠統,每個藝術家都在將自己的個性、文化傳統融入人類共通的情感和表達中,由此實現個性與共性、傳統與現代、各國與世界的水乳交融。

而就藝術創作而言,越是與新事物接觸,人的感知力和創造力就越強。因此,全球化的交流與借鑒,反而會激活藝術家的傳統記憶,並使其進一步將傳統與新事物進行結合、創造。所以,當代藝術必然要向外看,向前走,接受其他文化,才能激活自身傳統。

 

中新社記者: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的傳統藝術語言,中國應怎樣用自己的藝術語言與世界交流?

邵亦楊:中國傳統文化的基因豐富且強大,如書法水墨傳統是中國最鮮明的藝術語言之一。但一國的藝術語言要與其他國家、地區的藝術接觸和交流,才能在世界上形成影響力。

肇始於20世紀初的美國抽象表現主義,明顯吸收了中國水墨畫的藝術語言。但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藝術都是被動輸出,沒有主動與世界藝術交流,因此即便不少抽象表現主義作品呈現出中國水墨藝術的特點,卻很難讓西方承認它對世界藝術產生了影響,反而中國的當代水墨藝術被認為吸收了抽象表現主義的內容。相較之下,19世紀,日本曾與歐洲進行大規模的文化和貿易交流,其間日本藝術經歷了吸收、融合、創新,反向影響了西方藝術,世界藝術史也承認日本浮世繪對歐洲印象派、後印象派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

顯然,開放與交流是讓一國藝術語言為世界所認知,並在互鑒學習中發揮影響力的前提。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的頂級藝術大師常玉、趙無極等,與國外畢加索、馬蒂斯等頂尖藝術家和畫廊有所接觸,參與西方最前衛的藝術運動,將中國藝術傳統帶給西方。這些交流,對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和中國傳統藝術的發展非常重要。例如,油畫家出身的趙無極,出國後在抽象表現主義畫派中反觀並領悟到中國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將水墨畫筆觸、元素融入油畫,並受賽·托姆佈雷等抽象藝術家的啟發,將中國的古文字加入油畫,在當時很前衛。

藝術要走向世界,不能一味抱守傳統,或提取一些模式化的元素來迎合外界喜好。一方面,藝術作品帶給人的衝擊是多元的,很難說某一種或幾種元素一定能被他人接受;另一方面,過於強調某些民族元素,會使本民族的藝術成為一種不合主流的“異域情調”,而沒有一個民族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希望被定性為這樣的“少數派”。文化是流動的,不然就是一潭死水。

 

中新社記者:在藝術表現形式愈加多樣的當下,中國的當代藝術如何向世界呈現一個多元立體的中國?

邵亦楊: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內文化環境逐漸寬容和國際藝術交流不斷增加,中國出現了新的藝術運動,當代藝術進入蓬勃發展期。很多中國藝術家已在國際藝術界嶄露頭角、發揮影響力,他們的作品既表達對中國傳統的熱愛,也具有反思性與批評性,大量作品進入國際視野,與世界當代藝術交融。

例如谷文達的“聯合國”系列作品,揭示了文化的混雜性和文化交流時可能出現的誤讀與融合;徐冰關注現代進程中的中西文化衝突,作品《天書》一方面以尊崇的態度展示了中國傳統藝術的古典美,另一方面以達達的態度諷刺了現代政治和文化中的某種虛無與荒謬;徐震的裝置《徐震超市》,則對全球化消費社會進行了富於幽默感的批評。

可以看出,中國當代藝術的表達將傳統與現實相結合,從地區性、個性中洞察人類共性問題,通過藝術創新進行反思與批評,這也是世界當代藝術的共同特徵。幾乎所有世界知名的現當代藝術家,都是在其所處的時代中敢於發出先聲、具有反思精神的人。可以說,一部現代藝術史,就是一部人類思想的創新史。

當下,越來越多的中國藝術史學者正深度參與國際性會議,主動融入全球藝術交流,深入研究藝術史和藝術理論,這也讓世界不斷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藝術的認知。(完)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