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6篇

中华时报·文章连载

作者简介

易白,本名王增弘,笔名一墨,一心先生等,作品曾获首届杨牧诗歌奖、首届国际生态文学奖、我与贵阳火焰蓝文创大赛二等奖、第二届海上邮轮诗歌大赛最佳人气奖、第三届紫荆花诗歌奖「和平与安宁」全球华语诗歌大赛“诗歌贡献奖”等奖项,曾因文艺创作成果突出荣立二等功。

 

苦难之墙

文 / 易白

人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件事情说出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做成一件事,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我年轻的时候,一直在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说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很多长辈看见我在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都夸赞我执着,并鼓励我要继续坚持。我搞不懂他们为什么夸赞我?认为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觉得每个人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让此时的我用八个字来形容当时的我,那便是:精力旺盛,思想单纯。

那时的我,在繁忙工作之余,经常通宵达旦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两天三夜没睡觉是常有的事,身边的战友都特别优秀,平时在一起交流讨论,彼此都会在内心比较谁加班写作更晚,比较谁的写作成果更丰硕,并以此为荣。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让我们在部队封闭的环境中迅速成长。

多年以后,许多战友都怀念曾经的军旅生涯。那时,衣食住行部队全管,无需我们为此操心。训练、工作、学习三点一线贯穿的生活重复着过,不食人间烟火的我们从未规划过未来,每天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忙并快乐着。

一晃八年,我在坚持梦想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才渐渐体会到生活不易,办事很难,做人更累。生活并非想象中容易,社会并非想象中简单。

为了解决生存问题,我们不得不去做一些其它事情赚钱糊口。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将这件事情做出名堂,是一条非常漫长的人生道路,即便这件事情做出了名堂,付出和收获往往很难成正比。很多人都明白这一点,并默默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能够真正坚持到最后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坚持的过程中,仅仅是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就足以让我们疲惫不堪。尤其是到了一定岁数,组建了家庭,更会让人心力交瘁。随之而来的,也许是年迈的父母身体出个什么毛病,或者是自己的身体出个什么状况,估计医院还没开单结款,许多人已经头皮发麻。面对诸多突如其来的变故,有时间操心的人也许没有钱,有钱买单的人也许没有时间,没时间又没钱的人生不如死,这种生不如死的人,往往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就在今晚,我和一位长者通了很长时间的电话,非常深入地交流讨论彼此的生活。他告诉我,年轻的时候为了生活,他放弃梦想选择经商,多次转行失败后,他发现无论做哪一行都特别难,20年的商海沉浮导致他负债累累,无比失望。

几年前他忽然领悟,既然做什么都难,那就重拾梦想,即便赚不到钱,至少过得快乐。40岁的他,做出这个决定时,正是他负债累累的时候,也是他母亲躺在医院开刀的时候。

我知道他为什么会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做出重拾梦想的选择,也知道他所经历的苦难和考验,将是我会经历的。

人这一生越是往后走,就越是困难重重。年轻时我们所经历的苦难和考验,也许对于年老时的我们而言,并不算什么。每个人的一生都注定要经历相同的苦难和考验。那么我们在年轻的时候,面对梦想与现实的艰难抉择,就更不应该让步,更不应该妥协。

选择梦想,也许会让我们过得特别艰难;放弃梦想,我们肯定会过得更加艰难。选择梦想,在同样经历苦难和考验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至少还有梦想陪伴,内心不至于失落,至少过得比别人快乐和充实。

所以人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苦难要你交出梦想的时候,我们与其放弃,不如坚持到底。因为苦难往往是命运安排的考验,它就像一堵墙,尽管看着很真实,当我们不愿退让,不肯绕弯,抱着必死的决心迎面撞上去的时候。

我们才发现,原来这堵墙是虚无的,它正是我们的心理障碍。

 

文学创作要说“人话”

 文 / 易白

文学创作要说人话,到底什么是人话呢?多数人能听懂的话,正常人能听懂的话,平凡人能理解的话,未向权贵献媚的话,未曾哗众取宠的话,体现精神品格的话,忠于祖国人民的话,有灵魂和血肉的话,有温度和态度的话,有思想和观点的话,有良心有人味的话,未经名利扭曲的话,凡是以人为本的文学语言,就是我所理解的“人话”。写出广大人民群众容易读懂和理解的“话”,就是文学创作该有的“人话”。必须永远牢记一点——文学创作者是个人,不是“神”!

自视甚高和文人相轻,都是一种病。只有病人才会神叨叨地“胡言乱语”,在咬文嚼字中废话连篇,写出一些“人”读不懂的“鬼话”。所以文学作品一定要说“人话”才具有传播价值,而“人话”在当下文坛却显得弥足珍贵。

“人话”怎么写?我认为“人话”就在生活之中,只有善于观察生活,才能敏锐捕捉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共性和共情,进而才能在下笔时,发自肺腑写出引起共识和共鸣的“人味”。

文学作品如果没了“人味”,就等于缺失“人性”,而“人性”本就是矛盾的,既有理性,也有感性,更有中性等多面性,而诗人则需修炼形而上的诗心和灵性,才能不受制于逻辑性和技术性,真正“形而上”的诗心和灵性,需极为强烈的激情和纯粹的秉性作为“入世”修炼前提,才能在人生经历中悟出穿透灵魂、超越时空并产生强烈共鸣的诗性,所以写诗更多时候靠“悟”,这就要求诗心和灵性修炼出高度,达到悟透“天地人事物”的敏锐天赋,才能高于形而下的“逻辑性”和“技术性”。

但我建议,如果不是天才的话,还是踏踏实实从古诗词学起,然后再深入浅出地写现代诗歌,至少保留“理论性”和“技术性”根基支撑“诗性”,否则容易“剑走偏锋”走火入魔,陷入癫狂状态,会产生一种认为超脱世俗的“认知错觉”,并认为世俗之人读不懂的“诗”才是自我认知的“好诗”,认为读者庸俗,不懂什么是诗。忘了诗性源于人性,高于人性,诗心的修炼在于一念之差,一念错诗心就错,诗心错了精神就会病。

这种“病”在当今诗坛极为普遍,主要是欠缺“理论性”和“技术性”作为支撑,创作过程中急于求成,错将“人性”理解为“诗性”,分不清人性的“矛”和“盾”,在精神世界里陷入一种“自我挣扎”和“孤芳自赏”的状态,所以许多诗人内心世界都较为“自我封闭”,而这一点,也是一些诗人经历自闭、抑郁、悲观、消极等状态之后,走向“自杀”的诱因。诗性高于人性,才是真的诗人,输给了人性就容易“死人”,并且诗人最终的人生修炼,要回归到“人”字上,也就是跟作家一样,回归到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去“食”人间烟火,不断修正自己的诗心,正确驾驭自己的诗性,写诗才能超越人性。

而诗人这种敏锐天赋,其实和作家、小说家等文艺创作人员平日里观察生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会写作而不懂创作的“作家”,充其量只能算是写作爱好者,只有通过人生修炼创作出“人话”的创作者,才是真正的纯文学创作者。

“人话”何其难呀,首先要了解人性,更要经历人生的每个阶段,还要不断感受和观察、分析和思考、总结和提炼,并且通过一定逻辑性和技术性进行适当加工,还不能过度加工,必须把握好创作的“尺度”,最终才能深入浅出、厚积薄发地写出广大人民群众容易读懂和理解的“人话”。

从表面上看像是写出来的,本质是下笔前“炼”出来的。

文学创作需在后天的人生修炼之中,通过不断观察“天地人事物”达成下笔之前的“内功修炼”。所以作家不应脱离生活,需要经历人间烟火熏陶,这就需要作家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亲身体验社会底层的真实生活感受。

我经常看到许多作家写文章,行文手法极其喜欢下笔后“炼”文,企图从一块石头中提炼出“黄金”那般独具匠心,实则是浪费生命,做了许多无用功。因为“技术含量”不等于黄金矿石原料的“含金量”,而矿石的形成需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是需要“接地气”才能挖掘到的,没有“构成元素”等于没有“好”的加工原料。所以无论怎么“炼”文,都很难“炼”出文章内在的“含金量”。对于“虚无文艺”,我向来是反对和批评的,只因过于理性的“炼”字,虽能打磨出华丽文字,却“磨”掉了下意识写下的人性光辉。

作家一定要“接地气”,才能挖掘到“钻石、玉石、五金……”等天然矿石原料。久经岁月风吹雨打而浑然天成的“好料子”,其实无需“过度加工雕琢”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欣赏价值。

如果“料子”是废材,就没必要费心雕琢,石头和废铁无论再怎么费心费力雕琢,其本质终究是石头和废铁,终究经不起行家和玩家的挑剔,而眼睛雪亮的广大人民群众就是鉴赏“真品”和“赝品”的行家和玩家。

石头和废铁,就算加工成“艺术品”也很难流通,只因不懂“接地气”取材的“创作者”输在“料子”上,最终“艺术品”沦为了孤芳自赏的废品。

那么取“材”,应选什么“料子”呢?我的建议是,没有亲身经历就没有发言权,如要创作“主旋律”文学精品,未必非得写“假大空”伪文学。因为真正的“主旋律”文学精品,往往取“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意志和声音。

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真正的“金子”一试便知,又何须所谓的“专家”和“学者”们鉴别呢?文学创作者只有真正“接地气”,才能写出具有“深度”和“广度”并且厚实的佳作。作品有没有“含金量”?唯有广大人民群众认可才权威,才是真正的“主旋律”文学精品。

所以文学创作者真正的“修炼”不在于纸上和键盘上,更不在于下笔后的反复“炼”字“炼”句,而是在于下笔前的人生修炼,但要达成这种人生修炼就离不开真实的人间烟火。

文学创作者只有用“心”用“情”,深入社会底层去观察和感受,去经历和思考并且深受启发,才能算是真正的接了“地气”,才能写出有“人味”的“人话”。

论一个歌者的自我修养

 文 / 易白

这个课题一直是我多年来,在不断进行实践和总结思考的问题。为何有些专业素养很好的歌者,他们将歌声锻造得犹如大师手中演奏的乐器,将每个音符演绎得特别细腻或精致,甚至听起来非常华丽,却未必能引起共鸣?

为何有些非专业歌者,尽管歌唱存在一些瑕疵,却能迅速引起听众共鸣?甚至在某一刹那之间,某句歌唱触动了听众的情绪点?

究竟美好的歌唱,应以情绪为先,还是技巧为先?

这个问题时常困扰着我。

后来,我进入影视行业时间久了,站在一个导演的角度,站在一个演员的角度,站在一个观众的角度,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彷佛就领悟了问题所在,并发现歌唱和表演,在艺术审美理念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打个比喻:我一如往日,边刷着手机,边走在回家路上,走到小巷拐角处,突然“噗通”一声,有个少妇栽倒在我跟前,钞票正从半空中飘落在地上。

我定眼一看:天哪!她被捅了一刀!正躺在血泊中奄奄一息注视着我却说不出话,我下意识抬头一看,劫匪手持凶器仓惶逃跑!

“咔!很好,过!”这时,潜藏在不远处,盯着监视器的导演暴露了。

我这才反应过来:“我靠!拍戏呢!原来这是假的,是有人在拍戏呢!”

我一开始,并未察觉这是表演,因为我所看见的很真实!第一反应,没有察觉出来他们是在镜头前表演,因为眼前这一切太真实了。这一切发生得那么自然而然,真实得让人来不及察觉,我丝毫没有看出演员刻意表演的痕迹。

但这种真实,并非让演员真的杀死一个人,来实现表演艺术的真实效果,而是借助一些技巧和道具。而且前提是演员在拍戏之前就做了很多功课,他们根据剧本设定的故事内容,对现实生活中社会环境、真实人物、真实事件和相关背景进行了观察和揣摩,对这些形象和特征进行模仿和重现。因此,演员需要深入体验观察生活,这是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也是歌者和创作者的自我修养。

唱歌的至高境界是听起来“没有歌唱技巧”,并不代表歌者没有使用技巧,也不代表歌者没有做功课。

在平时生活中,大部分歌曲我一听前面几句歌词或歌声,就立马关闭掉。

我不想继续听下去的原因是,觉得这首歌不够诚恳,想来消费我的共鸣,欺骗听众的感情。

当然,无论创作或歌唱,包括音乐审美,首先“它”是非常唯心,非常主观的,这种普遍存在的“唯心论”审美,源于每个人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观念和认知。

无论“歌曲本质”或“歌者本身”,在特定选题下可以没有故事,但一定要有情绪,一定要有态度,也一定要有性格等特征,否则歌者就会变得像一件演奏的乐器,音色也许是华丽动听的,但就是没有“人味”,而这种“人味”如要更深入去剖析“它”,它就是思想、性格、态度的微妙变化,它也是歌曲创作的本质,它更是创作者的“精气神”。歌者如果没有理解歌曲的本质,并通过情绪和技巧将其表现出来,就是一个缺乏“自我修养”和“音乐灵魂”的歌唱机器。

歌者更多时候,是根据歌曲本质的“精气神”,通过“歌唱情绪”来塑造作品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意境。而演员是通过剧本的故事设定,通过“表演情绪”来塑造故事中设定的“内在本质”和“外在形象”。由于歌者是通过声音这种介质,来传递歌曲设定的某个故事、某种情绪,或者某个事件,某段历史,某种态度,某个见解或观点,甚至其它的表达动机。这就要求歌者,必须像演员一样,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修养”。

歌者的“歌路”如同演员的“戏路”,抛开歌者的“声音形象”和演员的“外在形象”,演员不能没有“表演情绪”,歌者不能没有“歌唱情绪”。无论歌唱或表演,如果做不到“情绪与技巧”并驾齐驱,相辅相成,就必须保证“情绪第一,技巧第二”。

歌唱情绪的挖掘,需要做很多功课,这些功课是歌唱之前,对客观世界的观察、揣摩、思考等等,非常考验歌者的自我修养。

而歌者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感受,包括态度,都是通过情绪和技巧,来进行声音的形象塑造。而这种“歌唱情绪”的运用,“它”是建立在歌曲创作本质上的动机、意识、意象、精神、思想所塑造的情境中去进行歌唱情绪的表达,当情绪过于膨胀,歌唱就会扭曲为一种“宣泄”或“冲动”,而歌者需要做的不是“刻意宣泄”或“故意冲动”的歌唱,也不是“夸张音色”和“过度音质”的塑造,那样做等于忽略歌唱艺术逻辑性和真实性。

歌者应通过不同层次的“情绪表达”和“声象塑造”,来完成最适合歌曲创作本质的艺术表达,并在歌曲之内去实现歌者“自我修养”和“歌唱灵魂”的活灵活现。如同一个演员,无论演技再好,都不应脱离剧本创作的故事设定,将表演技巧凌驾于故事之“外”,因为观众想看的是故事,听众想听的是歌曲。

为歌唱而写的叫歌曲,为乐器而写的叫乐曲。所谓歌曲,先歌后曲。歌曲是为歌唱的人而写的,人是本身有情绪的,歌曲因为是有歌词的,就要重视情绪。作为乐曲,先乐后曲。乐曲是为演奏的人而写的,乐器本身没有情绪,乐曲由于没有歌词的,就会专注技巧。

歌唱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观众听不出“技巧”,听不出“刻意”。通过歌者的“自我修养”和“技巧处理”,让听众认为歌者是在“自然歌唱”,而不是“刻意歌唱”。

这种“自然歌唱”不是一种“故意欺骗”,而是歌者通过“自我修养”在歌曲中,找到“歌唱灵魂”来平衡情绪与技巧,使这“两者”并驾齐驱且相辅相成,最终达到“情绪与技巧”浑然天成的境界。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歌唱的至高境界,是听着没有技巧,却并非没用技巧”。

我这一生如何活着,应由我自己来做主 

文 / 易白

是的,我的确是渺小的,如同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我对于我的宿命,已然知晓结局,那是一盒骨灰,至于骨灰将会掩埋在哪里?我无法知晓。

此生,我面对一个和所有人一样的结局,也曾对于活着的意义,认真思考过不知多少次,曾经有一段时光,我觉得身边所有的人,只不过是生命中的匆匆过客,而我也许是他们今后回忆起来的其中一个匆匆过客,甚至有可能他们不会记起我。

那么,我这么多年来,所有的奋斗和努力,以及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坚守,又是为了什么?我到底能活到什么时候?无从知晓。

一直到有一天,我蹲在墙角仰望着天空中如我灵魂一般,轻浮和缓慢的云彩时,我才忽然感慨,梦想原来那么遥不可及,虽然看在眼里,念在心里,无论如何努力都触不可及?难道是我对自己要求太高了吗?

在那一段郁郁不得志的青春岁月,我曾怀疑过自己,怀疑过世界,怀疑过一切。

后来,我白天不再仰望虚无缥缈的云彩,深夜不再仰望红土高原的斑斓星空。

我那总是高高抬起仰望神情,渐渐变成了低头苦思表情,总是苦思着残酷的现实给予我的一次次重击,苦思着青春岁月给予我的一次次失败,苦思着身边人们对我的所有看法,苦思着我所有努力付出,还有苦心坚守梦想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在那一段愁云惨淡的岁月里,我总是低着头,人也变得越来越不自信。

有一天,我站在机关办公楼高处,不经意间俯见部队操场上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队列正在快速奔跑,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平日里我和战友们就像一群天天都在忙碌的“绿色蚂蚁”。我们每天都在生活节奏十分紧凑的军营中,用最为渺小的奋斗姿态,迎接着每一天崭新挑战,却从来没有轻易认输过。

在军人心中的“词典”里,没有“不敢、不能、无法、做不到、完成不了、没办法……”之类的消极词汇,只有“不认输、坚持、顽强、撕杀、勇猛、团结、设法、解决、战胜……”之类的积极词汇。

是的,我和战友们都像渺小的“绿色蚂蚁”,我们一直努力的意义,是心中的理想和信仰,我们相信自己流下的血和汗,在和平时期,在战争时期,都能实现了最大化的意义和价值。

有一次,在偏远地区当兵7年的我,从部队休假去到了一座喧嚣的大都市,当时我站在人行天桥上,俯视着拥堵的车流,还有十字路口斑马线上拥挤的往来人流,瞬间感到十分不解。

为何这世间,到处都是疲于奔命,来去匆匆的渺小身影?

后来,我恋爱了,结婚了,才知道是因为“爱”,所以这世界的诸多渺小人物,即便是生如蝼蚁,也一直在努力,因为他们身后是一个家庭,也许是一个公司,也许是一个更加庞大的群体。

再后来,退伍之后一下子适应不了社会环境的我,又曾一次次怀疑自己,怀疑生活,怀疑世界,曾一度变得特别抑郁和悲观,我又变成了那个时常低着头,十分不自信的我,只因我一直都很渺小,觉得自己生如蝼蚁。

当我脱下军装之后,我忽然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甚至觉得自己渺小如一粒尘埃,在茫茫人海之中屡次经历挫折和失败之时,总觉得凭借一己之力根本击不起一卷浪花,更在苦闷而平凡的生活之中,荡不起一波涟漪,我似乎什么都改变不了,一直被残酷的现实所改变,我的灵魂仿佛被生活渐渐磨平了性格分明的棱角。

我好像变得不再是我,我好像活成了那一个自己曾经所鄙视和讨厌的“我”。

在那一段郁郁寡欢时期,我站在路边等红绿灯时,看见大卡车从我眼前驶过,心中忽然冒出一个可怕的念头——此时此刻,我冲过去,被撞飞是什么感觉?

站在高处时,我又莫名动了可怕的念头——此时此刻,我跳下去会是什么感觉?

在那一段人生低谷时期,我总觉得自己好像丢失了灵魂,总觉得自己活得特别累,特别痛苦!想不明白活下去的意义在哪?

记得,那是一个秋天,我一个人坐在园区楼梯的台阶上,独自抽着闷烟在苦思一些令我焦虑的生存问题。

突然,我俯见脚下的一群蚂蚁十分忙碌,于是我顺着蚁群正爬行的方向,跟随着移动视野,原来这群蚂蚁正忙着为过冬储备食物,不会儿一只体积远比蚂蚁身体庞大数倍的蟑螂,竟然被蚁群大卸八块,拆分成若干细小零件,慢慢搬运到巢穴中。

这一幕让我对于真实的蚂蚁,产生了莫大兴趣?内心也觉得无比震撼!

我平时总是觉得自己活得很渺小,微渺如一粒尘埃,可是当我俯视着自己脚下的蚂蚁时,我才忽然明白,我是蚂蚁眼中的庞然大物。

后来,我上网查阅了一些资料,惊愕得知就连体积庞大的大象也惧怕蚂蚁,只因蚂蚁是典型的社会型群体,蚁群团结起来力量非常强大,而每个渺小的生命个体力量也十分巨大,可以举起自身400倍的重量。

而生活中的我,却时常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和失败,就轻易怀疑自己,怀疑生活,怀疑世界,怀疑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我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和蚂蚁相比,岂不是弱爆了?

蚂蚁面对残酷且恶劣的生存环境,都尚且如此努力地为了过冬充饥而忙碌着准备食物,即便是面对庞然大物也丝毫无所畏惧,能够团结一致,协作分工去解决重大难题,而当他们脱离集体的时候,作为独立个体的渺小蚂蚁也依旧能够举起自身400倍的重量,这是一种多么巨大的意志力呀。

那一天,我回到工作室之后,一气呵成完成了这首歌曲。

是的,我也许微渺如一粒尘埃,或如一只渺小的蚂蚁,可是又能怎样?谁也无法阻止我善待自己,谁也无法夺走我心灵和思想,包括我的精神和意志,变得更加强大。

小到为了家庭,为了群体,大到为了社会,为了国家,我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才能实现我短暂一生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如果梦想太大,那就先从自己的心灵和思想开始,学习蚂蚁的思维,慢慢将梦想这个庞然大物,大卸八块,拆分成诸多细小的零件,一点一点搬运到目的地。

我这一生如何活着,应该由我自己来做主,只要我还一息尚存,我坚信总有一天我会通过一点一点的不懈努力,慢慢填满自己的精神巢穴。

当我完成这首歌的时候,我抱着吉他跑到楼顶的楼台,重新抬起自信的下巴,然后仰望天空中的云彩,撩动吉他唱响了对于生命的感悟,我要向老天爷来一次《蚁人宣告》。

命运到底算什么东西?

我要大声宣告:哪怕我只是一只小小的蚂蚁,我也要一直努力,寻找活着的意义!

该爱就爱,该笑就笑,该疯就疯

文 / 易白

现在的读者们越来越忙,怎么运用较少文字体量,尽量去提炼塑造于更多来自社会底层的“人事物”,一直以来是我为自己布置的小说创作命题。

生命是有限的,时间是宝贵的,所以我并不希望将故事没完没了的连载下去。然若我愿意写的话,哪怕一百万字、两百万字、三百万字等等,可以让小说没完没了连载下去。

但是这样,真的好吗?如今许多读者忙于赚钱还贷,偶得闲暇片刻刷刷小说,都是一种“奢侈”。而无所事事的读者们,也不应沉迷于没完没了的小说中,因为再精彩的小说,往往没有生活精彩。

所以《深圳冬季生死恋》这部小说要完结了,字数虽然也不是很多,但是我觉得要表达的意思,差不多表达到位,点到即止就行了。

我相信每一部小说,都有作品本身的命运,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一样,都在经历着各自不同的故事。

只要生命依旧还在喘息,心跳没有停止,思想仍在思考,生活中的故事就不会停止,而小说无论怎么写,终究也写不过生活。

我一直觉得,既然我写不过生活,那我就观察生活,提炼生活,企图让作品内核高于生活。

在生活的观察中,我发现生活中的“人事物”发展,总是令人猝不及防,人们很难预料未来的命运。就好比疫情发生前,谁也无法预料到疫情会席卷全国,更无法预料疫情会持续三年多,甚至无法预料美国的银行会倒闭。

生活中,诸多“人事物”的发展,是很难去预知的,我们所能够做到的,就是认真对待当下,用心感受眼下正经历的“生命”。

虽说命运的结局都一样,最终将化为一堆骨灰,但活着的过程中,每个人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却经历着不一样的历程,看见了不一样的风景。

同是人间烟火,却有百味生活。

在生命的历程中,命运从来不会跟我们讲情分,现实从来不会跟我们讲道理。

我为什么要在小说中,去塑造“王海”这样的一个人物?

在我所处时代中,结婚的人越来越少,离婚的人越来越多,还有许多人是不敢轻易生孩子的,相信“真爱”的人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逐渐“物化”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而在高速发展的诺达都市中,我们太需要“诗和远方”了。

诸多残酷的现实中,我们太需要放慢步伐,认真思考如何好好为自己,用力“活”一回,用心“爱”一回,用情“笑”一回。

平日里,我所认识的有钱人,其实“他们”活得并不开心,也活得并不坦诚,甚至“幸福指数”远不如一个社会底层的穷人。

远离“人间烟火”,让富人“穷”得只剩下钱。而实际上,挫折和苦难恰恰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如果“穷”得连真爱都没有,连梦想都没有,连知己都没有,错失了诸多物质之外的经历和感受,那么其人生注定是“贫瘠”和“悲催”的。

小说中的富二代“王海”,从小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这种出生环境,让他从小对待爱情和婚姻的十分谨慎。在邂逅诸多异性过程中,他总是挑来挑去,企图找到心中向往的真爱。

他发现诸多异性,不是爱慕他相貌,便是贪婪他钱财,直至创业失败与父亲决裂后,他流落街头且身无分文,才看清了真正的“贫瘠”和“悲催”。

往日那些一起“吃喝玩乐”的酒肉朋友,以及向他索要“分手费”的前女友,还有各种冷嘲热讽的“伪人脉”,令他气得差点砸掉手机。

创业失败后,生活中的挫折和苦难,一次次刷新了他以往的“三观”,尤其被确诊为“艾滋病”后,他对生命产生了诸多深刻思考。

为了真爱,为了逆袭,为了遗产,他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面对父亲和母亲年轻时的冲动和错误,他选择了谅解。对原生家庭形成的命运,他选择了包容。

邂逅美女主编乔雪后,他将自己“代入”到诸多社会底层作家笔下的人物命运中,这让他由下而上窥见诸多“活着”的本质,也让他对“活着”产生了诸多思考和感悟。

成晓阳的出现,让他遇见希望的曙光,也让他相信“真善美”,更让他内心坚信这种不离不弃、生死相守的情感,就是他一直苦苦寻找的真爱。

反观成晓阳的生活遭遇与自强不息,这个来自贫困深山的彝家女孩,让他曾一度自卑和懊悔。不同经历和思想的碰撞,也注定这段门不当户不对的“贫富恋”犹如干柴烈火般擦出真爱的火花。

王海在经历“人间烟火”熏陶,知晓“衣食住行”无奈之后,面对四海集团在全球经济萧条大背景下的发展和转型,做出了与“唯利是图”背道而驰的发展抉择,经商思维也变得越来越有“人味”。

在影视产业、文学产业发展低迷时期,他和成晓阳、乔雪、丽娜、艾莉等都市青年,最终选择追逐逆流而上的“诗和远方”。而这么做显然不是最好的商业模式,也违背了沉浮深海的“生存之道”,但精神和思想层面贫瘠的他(她)们,最终还是这么去做了。

成晓阳最终的命运是悲催的,就像现实生活中诸多身不由己的命运那般无奈,然而却一直有人在心中惦记着她。

对肩负重任的王海而言,只要活着挣扎还得继续。而他所能做的,就是不再剥削社会底层,带领集团“改头换面”,当一个解决社会底层难题的企业家。

而故事到这里,也划上了句号。

我为什么不再继续往下写,一方面是现在读者们越来越忙,刻意堆砌文字,为故事而故事的长文,必然会占用自己和读者过多时间。另一方面是故事继续深挖下去的话,必然会挖出一些人的“痛”处,所以“点到即止”就行了,剩下部分就当是留点想象空间,给读者去慢慢脑补吧。

所以小说写到这,就完结了。我衷心期盼这部小说,能陪伴一些朋友们,度过一段短暂的时光,也许在某个失眠的夜晚,也许在某个无聊的片刻。

祝愿读者,一切安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爱,能让灵魂更加丰富和多彩,不至于沦为都市的“赚钱机器”,从此摆脱欲望的“枷锁”和“脚镣”。

人生苦短,哪怕在苟延残喘中戴着“枷锁”和“脚镣”,也要乐观面对生活。

求生也好,挣扎也罢,善待生命,不负青春,该爱就爱,该笑就笑,该疯就疯。不枉此生,老时才有值得惦恋的青春记忆。

只要我们愿意,无论身处何方?同样能遇见极光,因为“诗和远方”不在南极,而在我们心中。

游子心的难言之隐

文 / 易白

很多朋友问我,到底要不要回家过春节?

老话总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可我觉得“游子心藏无数难言之隐”。如果非要凑副对联,让我加句横批的话,我想说:“父母在,不远行”。

接下来,我尽量结合自己的生活观察,尝试用一种相对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告诉大家:为什么现在许多年轻人,过春节不太愿意回家过年?并且告诉大家,现在一线城市社会底层的年轻群体,大致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生存模型”?

年轻人,为什么要尽量和老人家住在一起?

年轻的时候,很多人总想着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总想着逃离父母管束和唠叨,总想着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他们或许不愿轻易认输,希望得到认可,喜欢在亲人面前“打肿脸充胖子”,维护自己心中所谓的一点尊严和形象,更重要的是怕自己拖后腿,让家人担心。

上学了以后,上班了以后,成家了以后,很多人才发现,人是群居动物,要学会理解和包容,学会磨合与协作。

一直到后来,走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很多人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不是靠发达城市在赚钱,也不是靠平台资源在赚钱,而是凭本事和努力在赚钱。

很多人可能会说,一线城市机遇多,资源多,扶持多等等,或者说一线城市的政策、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等软硬件配套是小城市、小县城无法比拟的。

而我觉得,当一个人自己有本事的时候,当一个人足够优秀的时候,许多发达城市的“软硬件”配套才和你有关系。

如果一个人没本事又不努力,没有稳定收入,没有城市户口,没有城市社保,没有城市房子,没有学历文凭,没有技术特长,没有赚钱能力,没有实现价值,只会一直拖累、麻烦、依赖别人的话,恐怕连农村都会嫌弃和淘汰“你”。而一线城市的“软硬件”配套,所谓的机遇、资源、扶持,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活中只要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一些把时间和金钱看得很重的人,对于他们而言,时间等于金钱。为了争取更多时间,为了赚到更多金钱,他们会想方设法省略掉一切占用时间而毫无意义的事情,保证自己拥有更多时间投入到赚钱的过程当中。更有些人曾经穷怕了,觉得很多事情都需要用钱来解决。

有些人在买车之前,会计算买车之后,所需要付出的金钱和时间。他们会去计较买车以后,平时找位置停车需要付出时间和停车费,开车去清洗和维修、保养等需要时间和费用,最要命的是开车时接电话、回微信、看文件等会影响注意力,或导致思考问题时注意力不够集中。而坐在网约车或地铁上、公交上,他们可以拿起手机处理一些跟赚钱相关的事情,等于把路上的时间给充分利用起来了,还可以利用路上的时间整理思绪、微信聊天、收发邮件等等,而且抵达终点后拍拍屁股就起身走人,不需要浪费时间到处找停车位、支付停车费、加油费、维修费、洗车费等等。所以计算了“时间付出”和“金钱付出”之后,很多人决定不买车了。

所以为什么车子现在越来越不好卖,很多车企的市场份额越来越缩水,越来越难生存。因为车子是消耗品,消耗的不仅是燃油和能源,更消耗人的时间、精力、财力。

如果买车不是生活必须或刚需,不建议买车装逼,给自己添堵。更没必要为了回家过年,为了在乡亲父老面前“装”一次逼而买车。

人应该凭借本事证明自己,而不是这些外在的东西。

买租房前,很多人会计算房屋所处位置、小区环境、交通距离、物业管理费、水费电费等等,会比较看重每个月的物业管理费是多少,居住位置距离上班地点、街道办、派出所、医院、学校、公交站、地铁站、火车站、飞机场、菜市场、文具店、便利店、超市、商场、公园广场等平时经常往返地点的交通距离和交通时间。

因为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的话,长年累月计算下来,会发现诸多往返地点所消耗的交通时间,占用了诸多生命中有限的宝贵时间。

而人这一辈子,总是将许多时间浪费在毫无价值和意义的事情上。而且很多人平时看似很忙,其实是忙不到重点的。也包括把钱和时间,浪费在逢年过节,经常跑回老家的交通费用和交通时间上,当初选择留在父母身边,或者跟父母住在一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节省钱。

我个人不太认可,年轻人还没成功,奋斗事业或谈个女友,就跟父母分居或分家。

要知道在古时候,很多家庭都是几代人同堂,相互照顾,合伙开饭的,一般不会轻易分家的。因为分居和分家,会导致水费、电费、燃气费、伙食费、网络费、物业管理费交两份,然后平时父母跑去看孩子,孩子回家看父母,又浪费了交通费、交通时间,在外面租房还要交一笔费用等等。

离开父母之后,会面临什么?除了交房租,自己有时间买菜做饭吗?还有时间跟父母打电话吗?聊微信吗?

在“赚钱时间”的不断挤压之下,许多人变得越来越“惜时如命”。

网聊之前,很多人在微信好友验证时,都会问对方一句:“加我微信有什么事?”。

然后能电话聊的,通常不会浪费时间用微信打字,或者彼此采取语音问答,甚至懒得等待对方微信回复,开始觉得这样沟通有些不清不楚,有时候理解错只言片语容易造成彼此不必要的误解,然后还得浪费时间跟对方解释。

而传输资料的话,现在很多人用的是邮箱,如果不是关系特别好的朋友,人们几乎不愿意浪费时间相互窥视对方的朋友圈或抖音号,因为隔着手机屏幕窥视对方根本看不出什么,也分析不出什么。成年人几乎都明白,别人能否分享到朋友圈里,分享到抖音号里的那些高、大、上、白、富、美,或吃、喝、玩、乐动态,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美好一面,而别人不想让你看到的“秘密”都藏在了心里,烂在了肚子里。

所以有时,大家更愿意面对面谈,这样就能观察对方整体形象、言谈举止、拉近关系等等。但是呵呵,别人未必有时间,有心思。对于他们而言,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你想认识我,我却不想认识你。

面谈之前,很多人会分析有没有见面的必要,见面的议题是什么?如果只是毫无重点和主题的瞎聊和闲聊,事先没有讨论方向或会议提纲,只是坐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观察一下对方,就更没有必要面谈了。

如果不是关乎利益的面谈,不是关乎纯洁情义的面谈,见面是为了分享和交换彼此对于人生、社会、文化、艺术、军事、宗教、哲学、科技、商业等专业知识或技术经验的话。很多人更愿意找个安静角落,上网刷刷知识和经验,查阅浏览教程和干货,他们觉得这样来得更加直接,还节约了收拾打扮自己的时间,节约了交通时间,节约了相互等待、接待和送别的客套时间?

除了计较时间,大家还计算诸多东西,可谓是深谋远虑,整个大脑的高速运转,可谓是忙得焦头烂额。

创业之前,很多人会分析耗时多久,纳税多少,成本多少?盈利多少?而其他方面问题,比如市场前景、未来愿景、成就梦想、职业理想,或可持续性发展、社会公信力、品牌影响、市场份额、推动就业等等,都不是创业阶段该浪费时间考虑的问题,因为市场一直在变化,政策法规一直在调整,包括竞争规则、方法方式、消费思维一直变化,世界上和时代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人事物给人去停下来分析和研判,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的人事物,根本无法分析到位、无法研究明白、无法判断精准。

而对于不具备创业条件,或者大脑转速比较慢的人而言,他们也许只能选择就业。

就业之前,很少有人会去分析自己的价值是什么?他们通常不会主动考虑:我能为老板赚多少钱?老板为什么需要我?我对于别人而言有什么利用价值或需求价值?

他们通常不知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一个人,如果自己没本事,没技术,没知识、没经验、没能力,没努力,无论进入什么圈子和平台,无论进入什么公司和团队,或者跑到发达城市和国外,都是给别人添麻烦,最后只是在走弯路,要么就是不断交学费买经验和教训,然后不断增加试错成本。

当下年轻人,所经历的认知,我想大致是——如果自己不能让别人赚钱,自己不能成就别人,对于别人没有利用价值可言。我该怎么生存?

有了这样的生存焦虑之后,他们大致会想:好吧,既然我没本事、没技术、没能力,那我来组个局,我来发起项目,我来整合别人,我来利用别人,我整合并调配资源吧。

但是他们又忽略了一点:当别人有了被利用价值的时候,别人凭什么被你利用,被你整合?你能给别人什么?

所以对于没经历、没能力、没经验、没见识、没想法、没创意、没资金、没道德、没底线、没背景等主导因素的小人物而言,其实没什么所谓的资源好整合的,别人凭什么被你整合?别人凭什么跟你合作?别人凭什么跟你组队做事?

就算你足够强大了,别人可以有很多选择,为什么一定要选你?

然后他们可能又会想:好吧,整合不了别人,我就自己慢慢努力。但是,青春好像已经所剩无几,岁数好像也不小了。我必须抓紧时间,没那么多时间成本,给我继续试错了。

所以现在年轻人努力之前,变得非常谨慎。不敢轻易跳槽,不敢轻易转行,开始自我设限,并被现实的生存法则,拿捏得死死的。

努力之前,很多人忘记反问自己:我有没有忙到重点?重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方法是什么?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对的?

他们更没有时间精力去深刻反思:什么是必须坚持的?什么是错误的?必须舍弃的?

他们更没有时间整理思绪,反问自己:哪些认知是模糊的?什么是想不明白的?我需要学习补充哪些经验、知识、技能?

他们或许没心思反问自己:我需要完善哪些方式和方法?我需要简化哪些不必要或不合适的形式主义?

他们也许一直在想:家人需要什么?自己需要什么?别人需要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梦想能不能赚钱?理想是否具备基础?

在奋斗取舍方面,人生抉择方面,他们没搞清楚:“喜欢的事情”和“赚钱的事情”,不是一回事;而自己“擅长的”和别人“需要的”更不是一回事。

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认知”和“别人的认知”,一直都没有达成共识。

而相同的是一点是:谁都想“满足和成就自己”。

他们不知道,生存的努力方向,就是做一个社会需要的人,做一个创造价值的人。

所以很多年轻人,大学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找不到与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物,所能匹配的工作岗位。而雇佣方和需求方没时间、没财力给他们试错机会。

所以很多年轻人的就业压力、创业压力、生存压力、婚恋压力,包括今后的家庭压力,都是巨大的。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过春节不太愿意回家?

回家之前,他们或许在想:回家之后,我能为父母做什么?回家后只会让父母为我做饭、洗衣服、为我操心,然后自己又没有钱财、时间、精力,又帮不上父母什么忙?回去岂不是给父母添乱?让父母操心和唠叨?

回家之前,他们可能觉得:回家之后,无非就是刚和父母见面彼此很高兴,父母收到礼物很高兴,一起吃饭看看彼此很高兴。问题是,谁买菜?谁做饭?谁洗碗?谁洗衣服?谁打扫卫生?好像自己不是需要父母,是需要人照顾和关爱自己?

回家之前,年轻人当反思:自己是需要父母,还是需要依赖?是情感依赖?还是精神依赖?或是物质依赖?更要反思:父母凭什么一辈子为自己操心和付出?而自己又能够为父母做什么?

所以现在过节之前,很多年轻人都在犹豫要不要回家?

回家之前,他们可能忧虑:自己当下是什么生存处境?当下、未来需要解决什么?父母现在、今后需要解决什么?我要为家人提前准备什么?我准备好了没有?他们对于生存、负债、前途、责任等等,产生了诸多焦虑。

他们也许在焦虑,今后如何应对日常开销、买房供房、子女教育、家人就医、父母养老、父母墓地等费用从哪赚?而这些钱,在青春的跑道上,还有多少时间给他们准备?

而他们的父母,可能不知道子女回趟家,消费的是现在赚的钱,还是悄悄刷卡,透支消费了未来的钱?

回家之前,他们正在迷茫,内心搞不明白自己当下在忙的事情,到底是真忙、该忙还是瞎忙、白忙?

他们也许正为偿还信用卡分期或信用卡逾期了,面对无数催收电话和短信而发愁,他们也许正因房东催租而焦虑。

他们也许内心在合计:回家过节的话,需要付出多少时间、精力和金钱?他们也许在焦虑,回家过年那些天,城里的房租还得继续交,到底要不要退房?房东会不会退还押金?搬家需要花多少钱?退房后在大城市攒下的家当囤放在哪里?他们也许在焦虑,过完春节回到大城市,还得重新找房子租,租房子又得押二付一,然后又得重新找工作,或者找项目、找活儿干等等。

每个人的生活、工作方式不同,奋斗方向和工作内容也不同。有些人是因公加班,为了前途,为了事业,为了将来必须加班,无法回家过节,所以他们只能安心做好眼下的事情,然后把买机票、买礼物、买衣服的钱节省起来,力求多给父母一些钱。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他们或许觉得:自己多努力赚钱和存钱,避免父母为自己的衣食住行担忧和操心,也是一种孝顺。

他们或许,把孝顺和思念放在了心里,而不是仪式上和形式上。

千里迢迢回家过年,就是孝顺吗?我看未必,并且要因人、因时、因事而议。

每个人孝顺父母的方式不同。

孝顺父母这件事,不止体现于过节时,而是体现于平时,更体现于内心和行动,作为子女自己争气些,少让父母操心,这是一种孝顺。

不拖累父母,别让父母帮忙还信用卡,别让父母帮忙买车买房、供车供房,别让父母帮忙结婚成家,别让父母帮忙洗衣做饭,也是一种孝顺。

孝顺父母,就要让父母退休了,有时间做年轻时没做的事情,也要让父母有时间做喜欢的事情,更要让父母老了不用再抠抠搜搜不敢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要让父母生病了有钱可以看病治病,更要让父母死了之后有墓地安放骨灰。

为父母的今后考虑,比起嘴上嘘寒问暖,要来得更实际,更比平时像小孩一样依赖父母,老让父母担忧和付出更成熟。

而对于一些事业比较成功,收入还算充裕的年轻人而言。

回家过年这件事,孝顺父母这件事,平时要多放在心上和行动上。

如果有时间,有条件回家过年的话,建议不要推脱或逃避。因为你不想看看父母,父母还想看看你呢。

如果不是关乎家国大事、民族安危、群众利益、家庭存亡、个人生死等特殊的重大情况,或者还没达到必须在法定假期日理万机,逼迫自己争取一分一秒或一朝一夕的话。建议该回家就回家,跟自己的家人好好过个春节。

如果是家庭矛盾的话,就更没有理由不回家过年了。人本来就是群居动物,跟亲人的关系都处理不好,今后怎么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社交关系?结婚成家之后,又如何处理好自己的家庭关系呢?

而对于一些目前没工作,没收入的年轻人而言,如果作为一个小闲人,没事可忙,没钱可赚,只是瞎忙和白忙,忙不到重点,忙不出价值,在买得起机票和车票的前提下,与其孤独消耗自己,还真不如回家过春节,起码赚了次团聚的好心情,赚了一次处理家庭关系的好时机。

要知道,父母已经为了养育自己付出了青春,牺牲了年轻时期的兴趣、爱好、梦想、工作等等,甚至牺牲了他们年轻时期,心中的“诗和远方”。而如今他们赚的钱,存的钱,是他们自己的,不是“你”的。

年轻人想要钱,就要通过自己的本事和努力去赢得,而非依赖父母庇护,或者妄想一辈子啃老。

如果回家过节,不是给父母添麻烦,不是惹父母生气,不是向父母索取,能够帮家人做做家务,陪家人好好坐下来,一起心平气和的吃饭或喝茶,一起推心置腹的话,还是有必要回家过年的。如果是回去给父母内心添堵,折父母寿的话,建议三思而行。

如果是因为买不起票,不想让父母操心和买单的话,那么通过视频聊天跟父母推心置腹,聊聊家常,汇报一下自己一年来的奋斗情况和真实境遇,谈谈自己新年规划或奋斗方向等等,都是有必要的。

有时候父母最担心的是,子女不给他们出手的机会。

有时候父母最在乎的是,自己含辛茹苦抚养成人的子女,不给他们作为父母,作为家庭成员,最起码该有的知情权。

有时候父母的想法,也不一定全是对的。

值得深思的是:为何现在许多年轻人,不太愿意过年?内心犹豫:要不要回家过年?

而回家过年这件事,也要看子女的实际情况,要看现实条件是否允许?

要知道,当下社会“就业竞争”和“生存竞争”十分激烈,对于许多大学毕业,刚步入社会,还处于沉淀阶段的社会底层年轻人而言,生存压力是巨大的。

有一些父母,为了见子女一面,又不想让子女刷卡透支未来,愿意报销子女回家过年的过节费,愿意花钱请子女回家让自己“当牛做马”溺爱一下,也要看子女心中的尊严,能否承受得起?

子女如果真的想家了,真想回家陪父母过年,就要学会凭自己的本事赚够回家的“差旅费”和“过节费”,更要赚到该有的“过节资格”和“过节闲情”。

然后,我要给句残酷而现实的忠告:“父母不可能照顾、溺爱子女一辈子,子女经历孤独和寂寞也是一种成长。在人生修炼的赛道上,父母不应每次都为子女作弊,作弊多了子女永远都长不大。”

要知道社会上的人,不是你子女的父母,在生存竞争面前,非亲非故的人,根本不会容忍和溺爱他们,只会利用和压榨他们,甚至是欺骗和打压他们,他们要生存下来,必须了解生存法则,也必须迅速成长起来,并且让自己强大起来。

而子女只有在“社会大学”中,经历过苦难和挫折,经历过失败和打击,经历过无奈和迷茫,经历过乡愁和思念,经历过无助和蜕变,才能真正成长和强大。

一些父母,如果真的想孩子了,想看看自己含辛茹苦抚养长大的子女,如今过得怎么样?想看看他(她)最近是胖了还是瘦了?想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事业、前途、想法、心情等等,平日里随时都可以约时间远程视频聊天,或者打电话推心置腹。

如果是不该问的,就不要问。如果背井离乡的子女,在外面发展得不好,或者没赚到钱正负债,或者内心有什么难言之隐,或者情感和工作遭遇不顺,也记得给子女留点自尊,不应一味的批评和指责,不应总是去插手和干涉,赛道是他们自己选的,就让他们自己去跑完,跑错了,跑输了,跌倒了,就让他们自己学着重新爬起来。

如果子女在视频中或电话里不愿告知自己的真实处境和想法,那么子女回家过年团聚时,也会将自己的内心难言之隐,烂在肚子里的。

做父母的,也应当反思:子女内心的“秘密”为何不愿意告知?是家规、家教、家风形成的原因?还是一直以来,家庭成员之间缺乏信任基础,存在隐形的家庭矛盾?或是家庭关系不够和谐、融洽造成的?更要反思一直以来,自己的家有没有形成家庭(家族)的精神和文化?

时下有些父母,为了节日仪式感,通过道德绑架、情感施压等方式,让子女刷卡消费未来,等于在让子女“打肿脸充胖子”回家走过场。

要知道,春节团聚的本质意义,在于促进家庭关系,增进情感交流,营造家庭和睦等积极作用,而非深陷“亲友圈”里那些八卦话题,形成议论家丑、嫌贫爱富等负面家风,更不应让家族文化误入歧途,形成拜金主义、攀比主义、形式主义、浪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互耗”氛围。

如果一个家族的春节团聚,只是彼此盲目奔赴、盲目消费、盲目扎堆的话,那么这种“走过场”式的春节团聚,实际上是一种没尺度的互耗,也是一种不理性的团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天伦之乐,只是聚在一起盲目的吃喝玩乐而已。

一个具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春节团聚一起的意义在于,每个家庭成员在长辈面前,分享彼此去年的成败得失,谈谈自己新年的各种谋划,召开一次融洽的家务会议,共谋一个家族的发展壮大。

家族文化、家族精神和家教家风建设,应多倡导“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道德准则,家人与家人之间,应形成互容、互让、互帮、互助等优秀品质,促成自知、自觉、自信、自制的和睦局面。

所以春节,年轻人能回家就回家。平时能不分家尽量不分家,尽量跟老人家住在一起,一家人住在一起,凑凑人气,更加热闹,还可以相互照顾。

年轻人如果在自己老家的小县城或小城市都没奋斗发展起来的话,建议别轻易跑去大城市漂泊奋斗,对自己的家乡要多一些信心,自己的家乡都没建设起来,建议别草率跑去大城市或国外自取其辱。最后种了别人的田,还荒了自己的“地”,落下个千里奔丧的苦命结局。

父母在,不远行。如果在外面历练得差不多了,该回家就回家。

人和百业旺,家和万事兴。人和才能家大,年轻人不要惧怕家庭矛盾,老人家和年轻人的生活习惯、生活观念、家庭分工都是可以慢慢磨合的,磨合好了一家人才更加和睦,一个家族才能团结一致发展壮大。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