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墨灵象”应运而生,非常美妙
- 创造审美新范畴,构建美学新体系
- 融通古今中西,眺瞻艺术未来
- 攀援“高峰”的艺术大道
- 引领与走向精神远方
《“气墨灵象”艺术论》学术研讨会
与会专家艺术家发言实录
吕国英《“气墨灵象”艺术论》学术研讨会现场
编者按语:
吕国英原创文艺理论专著《“气墨灵象”艺术论》出版后,首都部分学者专家、艺术家对这部专著进行学术研讨,称该专著传承中华美学精神、融汇现代美学精髓,开拓新的美学认知,创造新的美学范畴,是一部高屋建瓴的文艺理论专著,是一项文艺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对认知文艺演进诸象、眺瞻艺术未来、升华高维审美、矗立高维立象,具有开拓与引领意义。首都媒体及各大网站、新媒体,对新书发布、学术研讨会作了信息播报。
近日,随着海内外媒体对《“气墨灵象”艺术论》的跟进报道与持续关注,该专著学术研讨会的详细内容成为重点追踪信息。现将与会专家学者与艺术家研讨发言汇章集篇,完整发布,以飨读者。
许向群(主持人)
- 高屋建瓴的艺术理论专著
- 贯通古今、触类旁通的智慧与卓见
- 自成体系的严密逻辑与学术建构
- 高瞻远瞩的视野,奇思妙想的结构,悟对通神的心得
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各位艺术家朋友,大家下午好!
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尤其期待大家精彩的研讨。
我是许向群。非常感谢受邀研讨,并主持本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时值“双代”盛会刚刚闭幕,又逢新年即将到来、万象开心之际,我们就一部原创艺术理论专著,召开一个学术研讨会。这部专著,就是吕国英先生撰写的《“气墨灵象”艺术论》。研讨主要围绕这部专著的体系构建、理论、学术价值,及其创作实践与引领意义,结合文化艺术领域面临的挑战及艺术创作现象展开讨论。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艺术家,虽然人数不多,但代表性非常强。另外,像何家英、陈传席、尚辉、朱向前、李连志、高小立、王晓宁等几位专家、艺术家,原定参加本次研讨会。因时间冲突,遗憾不能到场。
今天莅临研讨会的专家、艺术家,来自文化艺术领域的不同门类与专业、方向,有艺术理论家、美术史家、艺术批评家;有国画家、油画家;有作曲家、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还有艺术教育家、文化传播家等。
首先介绍与会的各位嘉宾。因为到会的各位嘉宾,均是知名人士,各种职务和头衔都比较多,我摘要介绍。如果有些不是很准确的地方,还请各位见谅。与会的各位专家、艺术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中华书画家》杂志主编,王镛先生;
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行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连任五届中国书协理事,张坤山先生;
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所长,著名人物画家,李晓柱先生;
国家重大主题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北京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研究员,骆根兴先生;
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北京写意油画院副院长、著名油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陈树东先生;
作曲家、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师导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优秀教师”奖章获得者,尹铁良先生;
丝路大写意艺术家、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委会副主任、中国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画院研究员,张录成先生;
中国艺术报社副社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委员,孟祥宁先生;
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现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副院长——注),刘笑伟先生;
作家、《财政文学》主编、中国财政文学会副会长,宁新路先生;
中蒙文化与草原艺术大使、中国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郭明馥先生;
油画家、创办“花魁”工作室的吴富荣先生;
“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常务主任、人民日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主编,武振江先生。
最后介绍本次研讨会的主角,原创艺术理念专著《“气墨灵象”艺术论》的作者,解放军报社原文化部主任、高级编辑,也是著名评论家,吕国英先生。
我是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出版社编审,许向群。
参加现场采访报道的媒体,有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报、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网、央视网、中国台湾网、中国军网、今日头条、新浪网、凤凰网、搜狐网、经济网、腾讯网、人民号、中国报道网、人民艺宣网、百度、网易、人民视频等。新闻媒体来的朋友比较多,有落下没介绍的希望原谅。
让我们一并对与会专家学者、艺术家、各位媒体的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
在研讨会开始之前,我先就吕国英先生和《“气墨灵象”艺术论》这部专著,简要谈几句我个人的印象,很短。吕国英先生长期在军队媒体工作,知识广博、修养深厚,有很强的理性思辨能力,和融会贯通的创造能力。《“气墨灵象”艺术论》,是一部高屋建瓴的艺术理论专著,作者具有理论的深厚储备和创新勇气,有融会贯通、贯通古今、触类旁通的智慧与卓见,有自成体系的严密逻辑与学术建构。我在阅读时,常常会有文中的观点和论述所感染。高瞻远瞩的视野,奇思妙想的结构,悟对通神的心得,对我来说有很多的启发。阅读《“气墨灵象”艺术论》,是一个学术的过程,也是一个引发我思考和探索的过程。让我担任本次研讨会的主持人,荣幸之余,其实颇感压力。希望各位精彩发言,能使我的主持显得名副其实。下面我们就依刚才介绍的次序,开始研讨。
我们下面首先欢迎王镛先生,做一个主旨发言,大家欢迎。
王 镛
- 创造新的审美范畴
- 构建新的美学体系
- 引领与走向文艺未来
- 获得更大的自由与广阔空间
非常高兴,参加吕国英先生原创艺术理论专著《“气墨灵象”艺术论》学术研讨会。
在这之前,他曾经给我寄过一本,我浏览了一下,但是很多问题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最近说参加研讨会,我又看了一遍。我觉得吕国英先生《“气墨灵象”艺术论》主要的贡献,是传承中华美学精神,创造新的审美范畴。
我觉得这一点,可能是他这本著作艺术论,最主要的成就。传承中华美学,创造新的审美范畴,这个美学实际上是从西方引进的学科。最早是1750年美学,当时又称作感性学。它的主要理念,就是完善。我发现吕国英先生也梳理了一下,西方美学从十八世纪中叶一直到当代发展脉络,确实对中西美学中发展脉络都比较熟悉。黑格尔就认为“美学”规范命名,应该叫艺术哲学,或者说是美的艺术哲学。大家都熟悉它的中心观点,就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出现了美学热。当时我正好是在北京大学南亚所硕士研究毕业,分配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李泽厚先生当时是美学研究所的主任,我是在现代研究所工作。跟李泽厚先生,也经常见面交谈。而且可以说,李泽厚先生,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研究人员的偶像。
我觉得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美学热,一个突破的特点,就是大量的引进西方美学。从古典美学,一直到现当代美学的理论。我记得我在北京大学,1962年上北京大学,1963年读艺术哲学,当时如获至宝。因为当时美学艺术哲学著作太少了,零零散散看见俄罗斯一些文学美学评论。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不一样了,李春泽厚献身就主持了一个西方美学,我这个北大的同学翻译了很多美学著作。当时是我在哲学所,我们总讨论还不是看古典美学,而是存在美学,当时年轻人更喜欢现代的美学理论。但是对李泽厚先生的一个很大的努力,就是要创建中国的美学理论体系。这一点,给我们印象非常深刻。
李泽厚的“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尤其是《美的历程》,是我们经常读的一个目录。在李泽厚先生等人,可以说在开创中国美学体系当中,其中一个突出的成就,就是创造新的审美范畴。大家比较熟悉,有原始积淀,这就是李泽厚自己著作的新的审美范畴,他也借鉴有艺术的形式观念,但是他更多的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原始艺术一直到历代历史实践当中,提存出来新的范畴。所以我以后在读有关的美学著作的时候,也特别关注他们对审美范畴,是怎么阐释的。我觉得中国美学家的现代中国美学家构建,美学体系的时候,他们创造的审美范畴,大约是分两种。
一种是对传统的审美范畴进行现代阐释,比较典型的就是意境。大家知道,意境是从古代佛经借用过来的。后来王昌龄提到意境。但是真的使意境成为一个大家普遍接受和运用的审美范畴,还是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和宗白华的《美学散布》奠定的。以及到现在,我们在讨论中国艺术的时候,往往运用这个意境范畴。
再一个,中国美学家个人独创审美范畴。刚才我举的例子就是李泽厚的积淀,类似这样的范畴,给我们当代中国美学体系的建构,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元件。我读吕国英先生的《“气墨灵象”艺术论》感到,他就是在有意识的传承中华传统的美学精神。而且尝试创造新的个人审美范畴。特别是“气墨灵象”,他说“美是‘气墨灵象’”,这是他自己的革新理念。“气墨灵象”内容是创造之美,而且从吕国英先生的整个著作和行文来看,他是广泛吸收了中国古代的书论的一系列术语概念。而且我发现,理论行文可能很大程度受到了交融的影响,成了一些具体的篇章,都好像有一种比较密切的联系。同时,他也借鉴了西方的古典,和现代美学的理论。我看他很多举的例子,他说的是“气墨灵象”,实际上他举的很多例子,都是西方古典美学,或者现代美学一些。他就是可以说把中国古典的传统美学元素、西方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的一些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应用自己独特的审美范畴,构建中国的美学理论体系。
虽然对《“气墨灵象”艺术论》,我只读了两遍,我理解的不是太深,需要一个继续思考和领会。而且我认为,对新术语、新概念、新范畴的接受,恐怕需要一个较长实践检验的过程。因为李泽厚提出“积淀说”,当初也有人觉得值得商榷,认为他说的并不准确。可是现在经过几十年学术界也可以说积淀,“积淀说”已经被美学界、艺术界普遍接受,频繁使用。甚至我写文章,经常用“积淀”这个词汇。传统艺术积淀中国文化深层之中,事实就是这样的。
我举自己的例子。我在中国美术界有一个比较反复强调的一个观念,衡量现代的艺术标准特征,我认为东西方,现在艺术有两个特征,一个叫强化个性,一个叫简化形式。而且我在几十次的研讨会和十几篇论文当中,反复深入此观点。结果有的理论家和画家表示认同,特别是像北京画院,画墨法的老贾,他就特别认同。但是也有艺术家表示置疑。我认为在理论的探索,或者说创建上,无论赞成还是反对,都有利于推进理论思考的深入和理论体系的完善。
所以,我觉得吕国英的“气墨灵象论”,可能美术界或者美学界,会有不同的争议和讨论,这是一种完全正常的现象。而且我看吕国英“气墨灵象论”,就像许向群先生刚刚讲的,理论建构、自成体系、逻辑严密,百家争鸣中不失一家,而且对我们从事美学研究、艺术研究的同行来说,有很深刻的启发。
再一点,我们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老前辈,王朝闻先生。我是从1983年从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王朝闻先生跟我就住一个楼,对他的美学著作我应该说比较熟悉。他的美学理论,被称作为艺术家的美学,他是非常注重艺术实践。本身就是一个雕塑家,塑造过毛泽东选集头像等等。而且他精通艺术辩证法,他提出许多审美范畴和审美观念。一以当十、不到顶点,就是在快要到达顶点,没到顶点的时候,这种张力最能感人。这时候最有张力,最有感染力。
一以当十、不到顶点,这些概念,我觉得非常的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用现在话讲、非常接地气,不是特别玄奥、抽象的理论。而且充满着艺术,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和今人的经验,包括王朝闻艺术家本人的经验,所以产生了特别广泛的影响。至少他去世之后,我们开过好几次王朝闻美学思想的研讨会,大家对他的理论还是非常的钦佩。我觉得我们晚辈,对于王朝闻先生的艺术思维和写作方式,也应该认真思维和传承,在建构我们自己的艺术理论的时候。
我看吕国英先生的《“气墨灵象”艺术论》,这两个核心范畴,我不知道说的对不对?可能主要还是从绘画本体论出发,但是我看整部书,并不止是谈绘画。“气墨”的“墨”,也不单纯指中国画的水墨,油彩、墨彩等创作元素,包括文学、戏剧、影视、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灵象”的“象”,涵盖的范围更宽阔了,但是基本上还是,从绘画本体论,引申到各个门类,包容各种艺术形式和理念系统的理论。再有我读他的《“气墨灵象”艺术论》时感到,他是把中国古典画论或者文论熟悉的概念“陌生”化。说到中国画,我自然就想到中国画。“墨”我也想到的是笔墨,“气”想到气韵。
可是他不是这么简单,他有自己的新知,也是非常深刻、非常有意义的东西,是把看似熟悉的概念陌生化。把“墨”从线墨、意墨、泼墨、朴墨,最后才过渡到最高的“气墨”,我觉得这是他的底气,学养的底气、概括与抽象的底气,尤其眺瞻艺术未来的底气,非常不简单、了不起,这是他所创造的独特的思想理念与命名方式,既将熟悉的概念陌生化、归一系,即“气墨灵象”美学体系,更将历史的文化艺术源流通渠远方。这样使他的理论,脱离了古典画论、与艺术哲学的规范,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与广阔的空间,更容易和当代审美观念接轨、融合,引领与走向未来。我觉得这是对我们从事美学和艺术研究,特别有启发的,也是非常值得关注与思考的。
再一点,我非常感兴趣或者对我启发最大的,是他最后一个篇章“超越篇”。他谈到了艺术创造10大命题,我读他这个这一篇,感觉有点像读王朝闻先生的文艺理论。而且谈的抽象观念和艺术创作实践,联系更加紧密。而且,也往往就是我思考的问题。
比如“简”和“繁”的问题。至“简”难,至“繁”更难。我们强调现代艺术,就是要简化形式。但是简化形式,最后就走向抽象。同时我还强调,强化个性,这个形式倒是极端简化,纯抽象的东西消失了,所以他也就没有了现代艺术理论、现代性。所以希望极简主义,标志着现代艺术的终结。他提到的“至‘简’难,至‘繁’”更难。实际上他提倡的,是一种丰富的单纯、一种有意义的博大。无论“简”也好“繁”也好,艺术的内涵都要,也必须要相当的丰富与厚重。
再举一个例子,我估计吕国英先生,可能还不是一个职业画家。所以他这个理论,又能够和具体艺术创作联系密切,所以我建议吕国英先生除了继续在深耕细作他的这几个原创概念之外,他的《“‘气墨灵象’艺术论”》,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超越篇”,这种艺术创作的“十大命题”。这恐怕对我们当代的艺术创作和美学研究,会有更大的启发。因为现在的美学、当代美学,已经不像以前老探讨的美的定义、美的本体,而探讨的主要是一些方法问题。尤其是和实践密切联系的一个方法。所以我觉得吕国英先生的《“气墨灵象”艺术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可以继续向深处开掘,真正的构建起当代中国的崭新的一种美学理论体系。
我先谈这些。谢谢。
许向群(主持人):
感谢王镛先生的精彩发言。王镛先生从传承中华美学精神,创造新的审美范畴角度,对吕国英先生的《“气墨灵象”艺术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当然王镛先生刚才也提到了,我在这也可以多介绍两句。因为本来是想把吕国英先生的履历在之前介绍一下,把时间留给大家吧。吕国英先生不是一个专门的画家,也不从事油画跟国画创作。但是我刚刚说了,长期在军队媒体和文化艺术宣传一线工作,跟我近似,我是原解放军出版社,吕国英先生一直是解放军报的,他是一个文化学者,古今中西、古典现代,广泛涉猎,对文艺理论、艺术哲学有着长时间的积累与研究,对文艺演进与当下艺术创作强烈关注,深刻思考,他是文艺理论方面的专家。
所以他的《“气墨灵象”艺术论》,是从提出新命题、阐述新范畴角度出发,建构原创性的艺术理论。当然,个人对美术、文学,尤其是对美术,一个是有偏好、喜爱,第二也有很高的修养水平与鉴赏能力。刚才王镛先生从传播中国新的美学范畴角度,对吕国英先生的《“气墨灵象”艺术论》进行了评析,当然结合自己的研究,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美学在中国传播与发展。应该说吕国英先生的美学,应该说是从中国传统美学当中,和西方美学当中,两项融合并结合了当代美学的这种个人的思考跟个人的创建。而且王镛先生,分析的都非常仔细。包括后来讲的,将熟悉的概念陌生化,其时是新认知,并进一步引伸,进而眺瞻艺术未来。
其实有一些古典概念陌生化,王镛先生用的是一个学术美学的概念。按我的理解,也就是给这个概念注入了现代的艺术,或者深度挖掘,是他转换成当下这样一种表述,也是结合自己的体会,自己的心得跟感触。尤其是王镛先生对这本书的最后超越“十大命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感谢一下王镛先生的发言。另外介绍一下晚到的这一位,财政文学主编,中国财政文学副会长,宁新路先生。下面,我们研讨会接着开始,咱们请张坤山先生做主旨发言,大家欢迎。
张坤山
- 中西美学融合的理论结晶
- 文化艺术研究的创新成果
- 对艺术未来进行深邃思考与高远探究
- 既有理论建构价值,又有创作引领意义
刚才听了王镛先生的主旨发言,感觉非常精彩。
今天,很有幸参加吕国英先生原创艺术理论巨著——《“气墨灵象”艺术论》学术研讨会。吕国英先生我也是仰慕已久,不管在艺术理论上,还有文化领域,他是很有影响力的一位专家。他的一些思想,也在影响着我。一开始接触到吕国英先生的时候,他就有这个计划,要出一本大著作——就是关于“‘气墨灵象’艺术论”。当时我在这个语境中,感觉还是很新鲜,说“气墨灵象”虽然挺别嘴,但还是很有感受。逐渐的就适应了,并且对“气墨灵象”印象越来越深刻。
我想《“气墨灵象”艺术论》这么厚的一本著作,首先感到很厚重。这部著作,应当说当前关于审美、艺术、哲学融为一体的这么一部大著作。是一部有意义、有价值,值得深入思考的一部著作。同时又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一部理论结晶,我感到这是一个时期以来一项文化艺术的研究成果,一项了不起的成果。既有理论建构价值,也有创作引领意义。
吕国英先生下了一番苦功夫,对传统文艺经典与现代审美,进行了充分挖掘、概括的、拓展、抽象,尤其对艺术未来进行深邃思考与高远探究。我感到这部著作,不仅很深刻,而且有高度。我对吕国英先生这本著作,在理解上来讲,我还有些吃力。因为吕国英先生高度,我在搞书法创作讲,有些时候还理解不够充分,还需要慢慢的再去继续深入摸索、研读。从他这本著作当中,寻求更多的营养,或者是思考。
我结合书法创作,谈点学习体会:
吕国英先生用4个字,概括他的艺术观念,“气墨灵象”。我想“气墨灵象”这4个字,和书法比较靠近。
首先是“气墨灵象”这4个字,在书法的创作当中,还是有潜移默化的一些连带关系。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起指导作用。我想4个字,我想一个一个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第一个字是“气”,这个“气”在书法当中非常重要,可能其他艺术都是相通的。“气”书法当中,如“灵魂”一样重要。古人讲,若观书画先观气韵。意思就是说关于书法这种观赏、鉴赏、理解,首先要从“气”上分析、观看、切入。在这里,古人因为讲到先观“气”,也就是首先是要看“气”象。好像放在作品“神”的前面,就是艺术创作须神采为上,“气”就是的“神”的灵魂。我感到这是一个。
当然,吕国英先生讲的“气”,我想还包括很多“气”的意涵,有精神境界有里面。而书法,包括中国画或其他的艺术,都讲究气息、气韵,也就是一种格调、一种精神状貌、美的情态,有一种连贯性和连续性、贯通性。因为吕国英先生这个理论,站在这个高度上来讲,我想还是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指导创作实践的作用。书法或者其他艺术当中,气息的表达、气韵的呈现;还有节奏的表达、韵律的呈现,我想在“气墨灵象”当中有更深刻程度,当然还有宏大气象、正大之气象。当然我想,对应“气”的分析,非常透彻、有高度,对于书法创作,还是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再就是从“墨”的分析上。我想在书法创作中,这个“墨”分量,应该说占据着“江山”般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书法包括中国画,尤其是书法讲笔墨,笔墨就是书法的代名词。一个“笔”一个“墨”,“墨”就是占了半壁江山,不光是用笔问题还有用墨的问题。墨分五色,吕国英先生著作里面充分谈到“墨”。当然墨的运用,讲的更深、更有高度。从我的感觉来讲,“墨”在书法当中,有着半壁江山的作用。所以古人就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就是清代的刘墉、王文治。当然中国画里面更加注重“墨”色的变化,还有色彩还有墨。
书法来讲,也有墨分五色。结合书法史上来看,对墨的研究和展开,应该说明清时期的董其昌开始。他用淡墨来写书法,他以前还没有用淡墨书写,是董其昌开辟的。建国初期或者民国时期,黄飞鸿作品,我感觉他的画,最大成就在于他的墨。用笔是一个方面,但是他用墨,确实前无古人。学到的也是对墨的研究,对墨的思考。加大对墨的应用,从而开辟草书境界,与古人拉开巨头,所以林散之书法草学,就是对墨的深入和开创。
当然这个墨,我也有一些粗浅的体会。我想当代书法怎么能把墨,充分的研究出,充分的表达清楚,我想这是对于当前书法创作,或者创新的一个途径。因为古人对书法的用笔,基本上已经达到比较完整的程度了。如何在古人的基础上,往下再走一步,我想除了融会贯通、结合,如何在“墨”运用上突破古人,是一个挑战,这是一个方向。我想吕国英先生这部著作对于墨的思考,对于书法创作研究创新,我感到很有现实意义。另外感到对于墨,我不太赞成踏踏实实的墨。我认为对书法也好,中国画也好,对墨要有模糊性认识。书法的模糊性、不确定性,我想这是一种艺术的高度,一种新的艺术。另外墨还又充分表达着当代艺术,或者说当代书法的一种表达。
我们在研究书法作品的时候,在研究中国画的时候,很可能就有追求着当代书法,或者当代艺术的思考。这种思考,我想从“墨”上研究它,可能更接近,这是对“墨”的感知。
再一个“灵”。我想“灵”就是灵魂,就是艺术灵魂,就是一种心灵。我们搞艺术创作,尤其像书法不是一点一划,不是紧紧抓着传统的东西不放,而是在传统经典中寻找艺术灵魂,尤其是草书,最能够刻划艺术真谛的灵魂性的东西,我想这是我们重点。最终要达到的,就是这个目的。要把古人带有灵魂的东西,把它传承过来,发扬光大。我想这是我们对“灵”的思考。当然还有善变,还有一些表达、一些表现。
第四就是“象”。我想“象”就是一种象征,说到底是一种气象。不光是中国画也好,写作曲也好,表达着一种气象。这种气象,就是一种感人肺腑的表达一种审美之美的形态呈现。我们从“象”的分析上,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吕国英先生著作里,我们追求的“象”就应该像他解释的一样,博大之“象”、精彩之“象”,不是研究那些低级、描摹、具象与极端抽象的东西,要升华到一定的高度,去认识它。
我想吕国英先生的“气墨灵象”,对我从事书法创作上来讲,还是很有指导意义。虽然体会不深刻,但是我还是在用他的理论,来武装我的头脑,解决我实际上的问题。《“气墨灵象”艺术论》这部著作,我想除了解释了艺术的一些观念,哲学、美学的一些观念以外,对于我们文艺演进还有一定的启示。我想一个启示就是艺术包括书法,要往高峰上走。既然走到了艺术的门类,最终我们要提升境界、研究格调、展现气象,不是在琢磨点小技法,技法只是手段,最终还是要向吕国英先生所讲到的,要往高维审美上攀登。
还有,思想、观念上,要有更新的思维。传统中,要带有时代思考。我想这也是一种趋势。我们虽然处在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之上,还有捕捉时代精神,捕捉时代面貌。我想这部专著里,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我想,艺术上从高原走向高峰,要借助理论的引领。吕国英先生的《“气墨灵象”艺术论》,起到的正是这样的一个作用,他在书说:“立象”难,“立念”更难。要用新的艺术理念引领我们艺术创作,而这个新的艺术理念的确立就是“立念”。吕国英先生虽不是搞专业美术的,但他的书法写的不错,对大草很有感觉,尤其对线条的审美有自己的关于“象”的理解,“书象”这一审美范畴也是他在这部专著中提出与建构的。我觉得他也是试图通过“气墨灵象”理论观点,引领书法创作或者还有其他创作。“双代”会精神强调,艺术要从高原走向高峰。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我要说的是,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是不是在高原上,还不一定。当然从高原走到高峰攀登,我想要借助理论引领。因此我想,这就是吕国英先生这部专著最重要的意义。谢谢。
许向群(主持人):
谢谢张坤山先生。张坤山先生结合自己的书法艺术创作,逐个就“气墨灵象”4个字做了分析。同时吕国英先生在写这部书的时候,也跟我聊过。吕国英先生在建构他的美学理论的时候,跟很多门类专家,有所交流。包括书法家、油画家、国画家、雕塑家,都进行过很深入的交流。所以这本书像刚才张坤山先生所说的,对艺术创作均有引领和指导意义。时间关系,我就不多做评述了,下面请李晓柱先生做主旨发言,大家欢迎。
李晓柱
- “气墨”“灵象”是新概念、新命题
- “气墨”是墨的未来,“灵象”是象的远方,非常美妙
- “气墨灵象”是至高的审美追求
- “气墨”“灵象”一体且互为形式内容,很有意义
关于“气墨灵象”,前两年,应该是跟吕国英先生在一起,听他介绍过。但是对这个过去一直没有过、也没有听说过的特殊词汇比较模糊。因为没经过深入思考,我就粗浅、判断,以我自己的理解,去表达一下我自己对这个新的审美范畴、新的艺术命题怎么看,尤其作为一个实践者,谈谈我自己的没有经过认真研究与思考后的看法。
我是画中国画的,其实对传统中国一些笔法、墨法,了解并不是太多。“气墨”这个词,因为没有过,是个新的概念,我当时就觉得有点陌生感。原来我们一般都讲气韵,这些东西。
后来我简单粗浅的看了一下,其实“气墨”可能更多有一种墨的幻化、无穷内在的东西。所以说其实他生命运行,跟与生命演化,其实是互相关联的。我觉得他说的“气墨”,实际上“墨”在表达象境的生发,也就是有无限的可能。而且气是动因,“气墨”我就理解到这。
“灵象”这个词我比较感兴趣,我在绘画一直做努力,所以我对“灵象”这个词比较感兴趣的。因为我觉得“灵象”,其实是一个心灵的世界,是人心笼罩的“象”。这个“象”是外部一体,互相关联的世界。
这个“象”获得它的方式,主要就是内观,好多人其实都有,所有灵性都有。所以我觉得一个是靠内观获得,再一个靠灵悟,感性的、直觉的获得“灵象”。反正我是这么认为。其实“灵象”,是由内心观照的世界,也可以说内心创造的世界。这个“灵象”跟我们现在所有流行,就在当下我们对有限的时空无限探研与感知,可能有关系。我们说原来认知到,我们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在我们心灵深处又是什么样的。现在科学证实地球以外,包括量子所有物理性发现,其实都是在我们认知之上东西。
这些来讲,对中国人来讲,可能就是灵性的存在。所以说这个“象”,也许是世界最真实的东西,不像我们眼睛看到世界的样子。所以我觉得“灵象”这个词,提的也特别好,而且我是特别喜欢。我觉得“灵象”应该存在于,应该是我们内心这种反观,应该能看到。而且可能是一个站在高维看低维,看三维世界,能感知到的东西。“气墨”和“灵象”一开始我理解,一个是法一个是道,“气墨”其实为了表达“灵象”为了承载这个道。但是“气墨”和“灵象”本身,二者又是一体,而且又可以互相纠缠,还能互相反转。所以我觉得“气墨灵象”这个理论,词合不合适先放一边,最起码这两个东西是一体的东西,气和道,完全存在于这4个字之内的一种东西,所以觉得还是蛮有意义的。
我这里有两个东西,我比较有兴趣。“如气化墨,载灵承象”,实际上就是说墨的动因就是气,我不知道这么理解对不对。同时“气”,可能是我们一种心灵的气,也许是其他的无心的一种东西,使墨发生了幻化,用它来表达无尽的“象”。 书中说,“气墨”是“墨”的未来,“灵象”是“象”的远方,真是很妙。我觉得“墨”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元素,通过艺术家之运化,在与诸创作元素多次“天人合一”“天我为一”的化妙中,和融于创作境界,进入精神高维,呈现审美状貌,矗立大美生命之存境。就艺术立象从具象、意象、抽象、“三象合一”之演进而言,相对应的“墨”从经历了线墨、意墨、泼墨、朴墨,最终将走向“气墨”。关天“灵象”是“象”的远方,我觉得是一种很高甚至是至高的追求。现在好多艺术创作,以我们人物画领域来讲,大部分其实就没有深入到精神层面,大部分是在可以说是形象阶段,并没有真正进入一个对现实反观状态,基本上没有,基本上在现实里寻找社会化生动性、担当和责任。基于这个东西我觉得没有上升更高灵魂层面,去对现象进行审美解读。
所以说现在存在的问题,其实很大的。理论对于艺术实践是有指导意义的。这个理论——《“气墨灵象”艺术论》的提出,让我们其实面对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可能我们好多人就会把自己的视野放宽,不仅仅局限于我们所认知的世界理解问题,也许站在更高维层面或者通过自己的修行,可能反观我们面对的世界,反观我们内心的时候,获得不同的答案。所以我觉得“灵象”的世界,可能就是我们的希望能看到的世界,而且是我们确实的一个真实的世界。
其实大家都在寻找真善美。有的时候到底什么是真,其实自己搞不清楚。因为我们认知,也不可能寻找到真正的“真”,只能达到艺术的“真”。艺术能解决无限性,能解决心灵和寄托。科学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科学只能解决生存问题。所以有这样一个新的理论(《“气墨灵象”艺术论》)提出,可能对我们艺术的发展,会有特别大的好处和深度,希望吕国英先生的大作,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谢谢。
许向群(主持人):
谢谢晓柱先生的精彩发言。晓柱先生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对“气墨灵象”谈了自己的感慨,我觉得谈的非常深刻。结合当下中国人物画现状谈了自己的体会,尤其是关于“气墨”与“灵象”谈了一些很深入与细节的说法。其实中国画这种类艺术形式,非常注重于精神性表达。应该说现在的中国画,尤其中国画是缺失的东西。所以吕国英先生这本书,可能在拓宽我们的视野,表达我们当下如何使传统转化为现代,如何揭示当下人的精神世界,找到灵魂安居之所,是有所帮助的。下面我们请骆根兴先生做主旨发言,大家欢迎。
骆根兴
- 涵盖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
- 在至远的远方审美立象
- 融汇古今 打通中西
- 眺瞻与引领艺术未来
其实我今天来是听的,我是想听专家一些高见。我和吕先生大概是在4、5年前,我们深谈过,那个时候就聊起了他的构想。当时我觉得给我一个很大的触动。他的想法,他建构的《“气墨灵象”艺术论》,我觉得他特别有针对性。因为我们画坛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确实是向西方学习。又反观我们中国本土艺术,从古至今发展脉络。所以他从这个方面,他在一个很大的艺术空间里,他在思考问题。所以当时我觉得,很有触动性。其实我们大家不知道,现在整个我们艺术状况,我个人的感觉,不是很乐观。
为什么这么说?在1980年代的时候,我们那个时候当时我也很年轻,见了西方的东西,我们看了很多。看什么学什么,基本所有东西都要拿来,都要实验一下。所以经过实验之后,感觉这样走,只是一个过程。离我们的目标,显然是有很大的距离。所以我们的目标,还是要建构中国现当代,这样一个美学体系,和他的艺术作品的一个链条。我们至今看到我们的状况,依然还是在路上,还是在过程当中,还是在探索当中。而且也发现了,在技术层面好像都已经到达了顶点。
再往前突破,感觉非常的困难。以我个人的实践,画了这么多年的画。我一开始学画画,后来又搞版画,搞了10多年。后来又转到油画,因为我内心还是喜欢油画。这么多年的努力,我觉得在艺术层面转圈圈,好像没有多大的出路了。油画界里面有一个说法,就是有本体,先把西方的研究透,我们再把中国的东西研究透。其实这里面我感觉,我在和吕先生交谈里,也在想这个问题。所以我觉得现在很欣慰,在他经过一番建构当中,把一部鸿篇巨制——《“气墨灵象”艺术论》推到我面前。所以我感觉他的针对性,是非常强的。
仅仅从字面看,或从过往的认知经验说,“气墨灵象”感觉像从中国的传统艺术如水墨、书法上立论命题,实际上不是,这个命题涵盖了艺术的方方面面,只不过是一个“引子”而已。所以我觉得他有两个高度,一个是他的最高层级。按吕先生说法,我们绘画,从具象到意象到抽象,再到“三象合一”,最后达到的目标,应该是“灵象”,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高的构筑。其实我们在前面的具象、意象、抽象之诸形态中,能做好某一“象”就已经很不错了。
将“三象”能够结合起来,已经是非常高的高度。吕国英先生看到的,是“三象合一”之后的东西。这个高度,我想是至高之象。他勾画了非常高的高峰,这个高峰是不是这样的高峰?我觉得好像有一些答案。他在这个高峰里面,首先给你推到一个高度,这是一个。另外一个,我觉得他的特别高的一种理想状态。我想我们搞艺术的人,特别是我们这些搞具体创作的实践者,其实内心都要有一个很高、很美好的想法。我们画画将来要画出什么样的画?
总在构想、总在想象。一个时期达到了,感觉有点自喜,突然觉得又不满足,还勾画一个东西再勾画一个东西,不断突破、超越。我觉得吕先生他勾画的理想状态,我觉得是特别美好。如果达到了,真的是一个非常至高境界了。在这里面,我觉得有两个很让我振奋的。一个就是要有超越心态、超我状态,要有这种勇气。其实这里边,我想大概自己再努力,也达不到“灵象”的高度。
但是我感觉勾画美好的东西,是可以向前努力的,这个就是要不断地超越自己。我觉得这里面,超越其实很大的首先是敢不敢的问题。要敢打出来,主要靠勇气,其实是有道理的。再一个,我觉得对本质性规律,非常深入的一些探讨。其实规律很多,艺术规律真是像吕先生书中所描述的,有千万条。在吕先生看来,其中大量的存在伪规律,这个我也非常赞同。真正艺术的本质规律是什么?我们还是要很明确。我是搞油画的,具体我们在油画里面,怎么来实现我们这个美好的理想?
其实这里面,我们油画从引入中国开始,几代人都在探讨,如何能够建构中国油画这样一个大命题,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学术,各种各样大师级的人物,做出了典范。其中我觉得有一个这里边叫什么的问题,我大概在1990年以后的时候,开始意识到。因为当时吴冠中先生讲中西融合的问题、形式感的问题。我当时觉得融合再往前退一步是什么样的?应该是打通。
我们学西画,中国人学西画实际上很困难。尤其一开始,就像学英语,一开始学,非常困难。但是走进去慢慢觉得,就敞亮了。困难在哪?就是呈现出来这样的这种图式。我们中国人习惯用水,西方用油。油和水,材料不同,呈现完全不同的效果,我们为这个就费尽了周折,我觉得贯通是非常难的。后来慢慢,我觉得这一点和吕先生不谋而合,就是在中国古典美学的气论、象论,这两点上进行打通就好走了。
经过我这么多年的实践,有一些体会。中国的气学,实际上就是阴阳二气,相互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是独立的,又是统一的,这么一个不断循环运动的这么一个过程。所以说我们其实西方油画,慢慢就看的出来,在气息上和中国的气,是连在一块的,是呈现在一起的。如果作为一个实践者,可能会更有体会。所以这个“气”,尤其说的这个“气墨”是一种行为。在油画里面是不是可以说“气色”,颜色是西方油画色彩,相当于中国的笔墨一样,色彩里面贯穿进去。
在这里面,我也想起朱德群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到位。意思就是中西方绘画,本来就通,没有隔阂。我觉得,说的特别有道理。为什么没有隔阂?本质上是一样的,画不好才有隔阂。画好了,都一样,只是工具材料不同。吴冠中先生也说过,艺术像爬山顶。一边是西方、一边是东方,从两个坡往上爬,爬到山顶会合,这就是艺术的顶点。我觉得这个顶点,有可能就是吕先生所期待的,是不是这样?因为这个还有待与我们这些实践者、创作者努力去探索,要下大功夫。因为现在的情况,谁静下心来,谁有更深的钻研,更深入的探索,就有可能走的更远一些,大概就是这样。
许向群(主持人):
感谢骆根兴先生的发言。骆根兴结合自己的油画创作实践,对“气墨灵象”理论评析,非常有针对性,有宏观把握、有思考,进行自己的阐述。同时对吕国英先生,在建构中国当代美学体系方面,做出了典型的范例,也具有很高的评价。包括他对书中提出的,对艺术提出的至高目标、至高境界给予充分的肯定。其实在成书过程当中,我也跟吕国英先生也有过交流。中西绘画本来是没有隔阂的,只是创作者所谓的。其实我跟吕国英本人作介绍的时候,他的理论观点,他觉得艺术起源,没有中西隔阂之别的。下面我们请陈树东做发言,大家欢迎。
陈树东
- 走向“高峰”的理论引导
- 应运而生的美学新论
- 融通古今中西 眺瞻高维审美
大家好,我来自武警创作室,专业搞油画创作的。今天参加这个研讨会,我也没想到来自文化艺术领域的诸门类、各方面。有理论家、国画家、有书法家,不同领域的这些专家在这坐着,我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我感到很荣幸。吕先生他是我几年前,我们也是在一次活动当中熟悉、认识。多次的交谈交流以后,就觉得很合得来。特别是在艺术的观点上,和一些欣赏方面。因为他是一个做理论工作的,我是做具体搞创作的。
我们在一起交流,有很多新的观点,实际上一直吸引着我。几年前他也讲到他出了一些书,其中《“气墨灵象”艺术论》这部书出来以后,我们拟深入交流。没想到,他正式出书以后,大家坐在一起来畅谈艺术。我觉得我们参加这个活动,也是很高兴。我从西方油画这一块,因为我在过去,一直是在学习研究西方油画,对中国传统的东西,了解的并不多。这也应该有30多年了,主要是在研究西方的一些油画技法。但是除了写实技法以外,也在关注西方油画整个发展。
绘画艺术走到了今天,已经走到了一个抽象或者意象或者至简的层面,技术性是非常成熟,但是感情这方面就根本上很弱了。这个也是一个问题,我现在创作当中,有时候吸收西方当代艺术语言里面,也有这样的思考。吕先生在他的艺术新论里面,谈到了很多。比如说,他的“‘气墨’是‘墨’的未来”“‘灵象’是‘象’的远方”“艺术流变,从‘完美’到‘自由’”“美的自由与自由的美”,我都很感兴趣,像“‘艺法灵象’揭示艺术本质规律”“美是‘气墨灵象’”“‘精神实现’皈依超验审美”这些文章,还有写基弗的那篇《抽象表现,超越中敞开美的澄明》等,都是我很喜欢的。这些文章,我后面还要深刻的领会,因为只是粗粗的看了一篇。
比如说我在学了很多年的西画以后,我现在到了50多岁以后,就觉得应该向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审美这一块有更多吸收。我觉得吸收东西,理论应该是在前面先行。吕先生他超越篇里面,也提到了10个“更难”,这是他长期思考的一个成果,我是非常赞同的。至于说气韵生动,我觉得油画里面的气韵生动,我在一些历史画创作当中,和一些军事画里面,我也在追求气韵。我觉得气韵,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一块,可能应该是西方油画里面讲的“形、色、笔”结合,既要有形,既要有色彩。实际上我觉得气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那一年国家重大题材——《百万雄师过大江》。
这个里面不是表现某一个人,而是它的一个整体格调。这个格调,以一厚重感和一种冲击力还有意境还有气韵,这个是我当时在创作当中一直在追求的东西。经过差不多两年多的创作,我就这样来做了以后,在美术界反响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跟吕先生在一起交流的时候,我就谈到了。一个是气韵生动,在油画创作里面,气韵生动超越所有色彩造型,一切基础的东西,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我觉得油画家,应该很好向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向国画家学习。
这里面气韵生动,还有一个神韵。我记得我在中央美院学习的时候,我的一个老师就讲,董希文先生讲,说学习油画要有所创新,要研究文艺复兴之前画家的作品,和印象派之后这些画家的油画创作。这个老先生在很多年前提出这样一个理论,他希望我们有所创造,立足于我们东方、立足于我们中国本土,东方的精神能够表现出来,他希望我们更年轻一代去吸收欧洲文艺复兴之前,和印象派之后。我们可以回想,文艺复兴之前,实际上他多数的油画都是宗教,为宗教服务一些经性表达的一些作品。这些作品,可能在很多方面不够成熟,但是精神表达,信仰的表达,这种方式是非常到位的。还有一个,到印象派之后的后印象派,他们实际上已经不是那么写实了,也是向东方学习。
学习东方的什么?我觉得这个是值得我们搞艺术创作的人,应该很好的思考。前几天我去参加文代会,我也是很受鼓舞。当时中央领导就讲到,现在我们的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实际上我们这个时代,是应该出大师的。这个时代最接近,我们这一代人,最接近于我们民族复兴时代,应该有这样的信心。实际上我心里,我觉得也是。比如在艺术作品上,应该有高峰,就必须是非常实际的工作。做美术作品,要有一个高度。这个高度之前,我觉得理论的引导特别重要。
就在我看到吕先生《“气墨灵象”艺术论》这部著作以后,这是他多年的心血。我觉得他是一个有文化报抱负、和一种大情怀的文化人。他站在很高的高度谈东西方艺术,谈中国的美学理论,谈中西融合,谈现代审美。可以说,“气墨灵象”融通古今中西,眺瞻艺术未来,揭示了艺术审美的至远境界。
在理论这一块,因为我主要是一个实践者,是一个外行,我觉得应该好好的学习。我觉得创作优秀的作品,理论引导是非常重要。吕先生这部书是应运而生,出的非常及时,我应该很好的研究和学习。
许向群(主持人):
陈树东先生也是结合自己的油画创作,分享了他的心得。刚才发言除了王镛老师是理论家,其他都是实践家。下面我们请音乐教育方面的专家尹铁良先生发言,大家欢迎。
尹铁良
- 拥抱时代的全新艺术论
- 是艺术哲学论更是艺术创作论
- 追求至高无上的审美境界
- “气墨”“灵象”相互形式是艺术大道
跟吕国英先生有过面对面的交流,也有很多的微信的一些交流。对他新的理念新的概念,比较认同。拿到他的书以后,觉得爱不释手。书中一些新的观点、思考、概念,非常认同。我特别喜欢张坤山先生说的,这本书不是泛泛之谈,他是为所有艺术创作而撰写的。实际上,他是在对艺术定格调、定境界、定气象,这是很博大、厚重而且至美的东西,有很高的境界,很宏大的格调。一看这个书,自身很美,又是“气墨灵象”艺术论,这本书语言很美、思维很美、结构很美,体例也很独特,本身就是美的。
都说书画同源,确实是这样,在座的可能都在这几个领域里面。没有什么很深的,因为是搞音乐创作的,说一说感受。因为想彻底悟透“气墨灵象”艺术论,是一个漫长的学习和实践的过程,甚至要有多年的实践积累,思考再思考,可能才有所领悟。因此,我就是谈谈感受。
吕国英先生的《“气墨灵象”艺术论》,可以说我们艺术界的一个好事、一件幸事、一件大事。也许是人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多年来都在默默、泛泛创作。冥冥之中,实际上正在期待,这个“艺术论”的发生,期待这本书。它终于来了,就是《“气墨灵象”艺术论》。一个新的体系、新的理论、新的形式、新的概念、新的思维,肯定必然倾注一个理论家的毕生经历,不间断的思考,无数次的碾压,百万字的支撑。从美学、哲学层面,可以是洋洋大观,辉煌的举止,展现在我们面前,我表示祝贺,非常的赞赏,很认同。我想,一定要在我的音乐创作实践中去体会。
我认为“气墨灵象”,要达到至高、至美的境界,才是一种超然的精神。还是必须达到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种气象,这是“气墨灵象”所追求的至高无上的境界。我非常喜欢这本书里面的两个部分。“气墨灵象”实际上是两个词组,“气墨”“灵象”,或者是4个字,不是割裂的实际上非常讲究融合、交互。比如说29页,“灵象”,要讲究“灵”和“象”的合一,“气”“墨”要讲究“气墨”合一,还有像“气墨灵象”互为形式内容。始终这些东西离不开这两个词组,或者4个词。“气墨”是一种法,“灵象”是道。实际上这个东西,在我们艺术创作绝对不能分割的,是交互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就感觉,就是“气墨”合一,“灵象”合一,“气墨”与“灵象”相互形式,就是在轮转,就好像一个八卦,实际上在运动中。实际上艺术创作是动态的,在动态中产生,形成一种大道,形成一种境界。我就想举几个例子,大家一块我们想一想。我举3个例子:
一、高山流水。尤其是“流水”,“高山”现在基本上没有留下印象。“流水”也没有留下,只是音乐根据一些流传、读取,一代一代,口传心授,恰恰形不成乐谱,更体现出“气墨”审美情态。实际上肯定不是到“高山流水”那里去,去泰山之巅在那创作,肯定不是。受当时的环境,这时候实际上他的创作状态,就是一种“气墨”。这个“墨”和中国音乐创作,紧紧相连。尤其古琴从这个音到那个音,它的滑度,有人说这个是噪音,不是。实际上古琴过程实际上就是线条,有没有书法的墨在里面?整个“流水”,就是这样,这才是江河。实际上这里面突出反映了,形成了“高山流水”大气象,是一个作品。实际上,我们就是一个像“灵象”形成了灵动的这么一个作品,是大象之象,灵觉审美之象。
二、贝多芬。是西方古典主义者、浪漫主义者,是一个交替的人物。贝多芬的第九乐章,是他的最后一个作品,那时候他全聋了,什么都听不到,对于一个作曲家来说简直就是一个不可想象的。他在谈第九乐章的时候,经常找他的朋友听他谈,实际上他都谈错了,听不见肯定好多错。这里面我们就想象,他这时候一些美学思考,都在这里面。首演的时候,他自己指挥。演出完了观众一次一次欢呼的时候,男低音歌唱家让他转过身来的时候,他是老泪纵横,什么都听不见,欢呼声、鼓掌声、歌声。虽然贝多芬写了9部交响曲,达到顶峰。到现在250年,没有任何人超过。怎么形成的?他听不见了,技巧技术已经不是,到了最高的境界,技巧和技术已经不算什么了,就是这口气。演唱唱歌要讲究气息,作曲同样是需要气息,需要笔墨。原来说我们看到一个笔墨等于0,说到这个。可能是达到一定的精神,一定境界,一定大象,“灵象”的时候,可能笔墨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东西了。
三、美国现代音乐之父约翰凯奇,最著名的一个作品叫“4分33秒钢琴独奏”。大幕拉开,报幕员报幕后,钢琴家走来,然后在钢琴前坐下来,他没有弹奏一个音符,而是在钢琴前静静地坐着,这样一直静坐了4分33秒。“演奏”结束时,全场掌声雷鸣,经久不息……这部奇特的“钢琴独奏”,就这样轰动全世界,达到至美。其实,最高的最大气象的东西,实际上是不用音符的。约翰凯奇说了,音乐不是作曲家的行为,实际上是所有观众和作曲家共同创造完成的,具有多“笔墨”在里面。据说约翰凯奇学过中国道家的理论,讲究一些虚无、空灵,他达到了虚无和空灵最高境界,就是没有了,一个音符都没了,而且是4分33秒。前无古人、后无来者。4分33秒,后面再有多少分钟都没有用。这个你说他的作品有没有“灵象”,实际上我觉得是最大的气象,最高的境界在里面。怎么形成的?我认为这里面又有笔墨,也有材料。每一个观众,都是一个材料。你想是什么,它就是什么,最高的境界。达到这个境界,实际上就是吕国英先生的“气墨”,我想都在这里面。
最后想重复一句,也许我们艺术创作,面临很多难题,人们也许不太关注什么“墨”什么“象”的问题,不太关注美学、艺术学的问题。但我们也许都在期待有一个就是中西可以合璧的这么一个理论,也是融会贯通这么一种艺术理论,用这个理论指导我们的艺术实践。如今,这个理论有了,这就是吕国英先生的《“气墨灵象”艺术论》。我就说这么多。谢谢。
许向群(主持人):
谢谢尹铁良先生的精彩发言。他以经典音乐为例,从“气墨灵象”中找到理论依据,非常美妙,很有意义。时间也是过的真快,一晃两个多小时了。下面请张录成先生发言,大家欢迎。
张录成
- 深邃而高远的审美境界
- 融汇古今中西的美学新体系
- 引领与指导艺术创新
我跟吕国英先生交往比较频繁,接触的也比较早。因为我是搞写意画的,每当看到涌动的骆驼和马群,我在画这些画的时候,他提出的理论非常符合我。这种理论,是一个系统性的理论专著。因为时间关系,我今天主要把我感兴趣的观点讲一下。
第一个,谈谈“如气化墨”,就想到我们传统理解的东西,尤其我对笔画论,非常感兴趣。但是作为一个中国水墨画的一个开拓者,他的东西有发展。把笔墨分成笔和墨,分开因为是一个大画家,站在实践者角度,面对大山。他在这写生的时候他关注山、关注水、关注云,他觉得油画除了对人物,对他还有局限,所以他就用笔和墨。我为什么要讲这一段?正好吕国英先生“气墨灵象”来源我也不知道借鉴没借鉴,可能是巧合,但是正好“气墨”这两点作为一个词组。
我们就不探究别的,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我们今天怎么讲怎么来到哪里去,所以我是讲这一点。所以我想吕国英先生讲的,对我写意画确实,当时我在创作当中,深受感染。比如说气,在中国画里面也好书法里面也好,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想从中国画写意画里讲,“气”不仅是绘画的载体。通过这个“气”,才能传达我们的意。如果没有“气”,意怎么传达?所以“气”,是一个载体。但是这个“气”,不是一个随随便便,我们就能表现出来的,“气”是需要修养的。艺术家的“气”修养是明确的,“气”修养到一定程度,我们才能用“气”。如果没有这个“气”,我们对什么都是死水一潭。
我们经常看到有一些地方,往往看到大家写一些非常好的作品非常生动,我觉得气韵贯通。所以这个气在这个绘画里面,提出了标准。我觉得主要是,提出一个标准。因为我们今天写意绘画比较弱,工艺画比较多一点,尤其写意画比较少一些。今天“气”的方面,受到一些局限,我感觉“气”对我的作用非常大。
如果你没有“气”你的画就没有势,尤其画中国画,就感觉没有气象,当然从形象来讲。所以我对吕先生这些东西,在多年前也是一直在思考。现在是文化转型的时代,无论是本土文化也好,还是其他文化也好,我们需要新的理论探索,新的理论指引。尤其是中国绘画几千年来,我们也是吸收各种绘画观点。但是,这是还不够的,更新艺术理论,适应我们东方发展的理论,更好的一个引领的东西。所以我感觉吕国英先生《“气墨灵象”艺术论》里面提出的,很多观念都是非常赞同的。
我作为一个实践者,笔墨个里面探讨自己的感受。下面我想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气墨”。我的认知里头,我刚才讲了。我们如何用“气”和“墨”表达我们的印象,表达我们的思想?这是中国画的境界问题。因为中国画不是光画客观,强调主观的东西,是再创造的东西。再创造过程,具体牵扯到“气墨”表达方式。这个表达方式,就有牵扯到修养问题,是协同性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不是简单的问题,是一个完整体系。“灵象”当然我们前面有几位专家、学者已经说了。
我认为,吕国英先生说的“气墨”是墨的未来,“灵象”是象远方,审美的远方,是高度,是极致的高度。“灵象”是主观的东西,比如主观的认知、修养,对自然世界理解的高度,我们未来象才能够体现出来。艺术不管怎么讲,是人心灵再创造。心灵再创造,关于我们作者个体的一种认知,所以这也是提出了高度。尤其在当下我们搞创作,也是一个很高的警示。我觉得,应该深入做这些修养,做主观的一些修炼。不仅有好的组成,关键有内涵。我觉得中国画的内涵,就是一个人和画的天人合一。我们今天看古人画在我们面前,仍然是一座高山。我们看到这个画,就觉得古人站在我们面前。什么原因?
古人讲的一句话,画如其人。“其人”怎么来?就是画家融入到绘画整个生命当中。它的融入具体表现,就是要通过“气”,就是要通过“象”表达出来。融入不是空话,要呈现出来。怎么呈现?我们也可以画的高、可以画的低。绘画的境界怎么体现?这就牵扯到一个气,你有多大的“气”,你的“气”含量有多大。孟子讲的,我们艺术里面包含修养各种能量,才能挥洒出去。“象”能部分翻译出高度的思想,精神的东西。
这不是我们当下一个表面现象,表面的东西,要深刻的下苦功夫。一个人的山林,能够放弃一切融入到山,与山能够在一块,最终意和象,这是艰难痛苦的过程。所以意象想表达好,不是简单的理论概念,理论意义上更是一个标准。达不到标准,你无法体现。你没有几十年的艰辛修炼,你的意象也是空的。所以我们今天谈到一些话,表面看的很热闹,其实里面东西是什么,这就是意象。所以意象怎么来?还是作者几十年的艰难困苦,和融为一体的表达。
所以,我觉得吕国英先生的“气墨灵象”里面,涉及到很多理论的东西,很全面。尤其我还没有涉及到,我实践的角度,几个方面我关注了一段时间。吕国英也是对我有指导意义,我觉得当下一直以来,对我们美术创作,非常有意义的一个探索。我们今天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是艺术探索的开端,这是非常值得鼓励的。也是尤其我们中国传统绘画,今天随着文化的转折,我们需要更多的思想、更多的思考、更多文化探索、更多文化思维,引领我们走更多的路,从多方面探索、多方面发展,我觉得非常有重大意义的。所以今天由于时间也是有限的,我就浅显谈这几句。向大家学习。谢谢大家。
许向群(主持人):
谢谢张录成先生的发言,下面有请孟祥宁先生发言。
孟祥宁
- 自成体系的理论探索
- 古今中西美学的有机交融
- 对引领艺术未来具有高度的自信
我觉得两个多小时的研讨,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感谢许社长的盛情邀请,感谢吕老师。因为吕老师是我们中国艺术报社的老作者,这么多年来给我们写了大量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文章。
吕国英先生的《“气墨灵象”的艺术论》,我觉得在理论探索方面,有他自己独特的思考,而且能够自成体系。在百家争鸣中,不失为重要的一家,应该尤其关注。《“气墨灵象”艺术论》既体现了吕先生传统文化修养和深刻认识,同时又体现了孜孜一求、勇于探索的学术精神,和一种通达的境界。正是这种境界、探索、坚守不懈,深入、创新与创造,为我们带来了令人惊喜的《“气墨灵象”艺术论》。这种探索,刚才很多在座专家学者也提到了,对我们美术界、文艺界甚至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有着很强的引领性与示范性。
《“气墨灵象”艺术论》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觉得对于中国美学理论的承前和延伸,具有特别的意义。我觉得某种程度上,“‘气墨灵象’艺术论”是古典美学和现代美学,西方美学的有机交融,是中国文学艺术传统与当代世界文艺理念的一种集合体现。我就觉得这种集合和体现,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艺术命题的回应和担当,也体现了吕国英先生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文艺战线的学者,他的责无旁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某种程度上我作为一名编辑或者作为一名记者,看《“气墨灵象”艺术论》,内心很受感染、深感震撼。
某种程度上,一个作者,一定是一个杂家。我觉得方方面面都要有涉猎,而且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我觉得有这样一本书的呈现,也体现出来吕国英先生的深厚国学功底,和对艺术深入见解,所以非常让我感佩。第二,吕国英先生不仅仅是学者,同时是我们新闻界的前辈,长期奋战在新闻战线。所以说正是因为他,让我们通过《“气墨灵象”艺术论》这部书能够感受到视野更加宏阔、角度更加多元,不是一个艺术的某个门类的小圈子或者小范围,而是文艺领域里的方方面面,非常广泛。正是因为这种角度,能够得到美术界、音乐界各种艺术门类的呼应和相应,得到很高的评价与广泛的肯定。我们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讲,还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比如说文艺乱象的问题,我觉得很多一些观点和文章,吕国英先生在2018年甚至更早就已经提出来了,所以我觉得这也是充分体现出了一位学者他的前瞻性。第三个,我也在会上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也见证了“双代”会的盛况。其中我觉得非常切身的一个感受,就是吕国英先生这本书提到的一个创新的问题,他自己在书里说创新是艺术的生命,艺术的创新,贯彻艺术创作的全过程、涵盖全要素,创新思想是要义所在,这种观点,也与“双代”会精神高度契合,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不断开拓文艺事业新境界,所遵循和褒奖的正是这种理念。
某种程度上,任何一个理念要顶住压力,坚持不断创新,是需要面对阻力不断突破。所以说我就觉得吕国英先生这部书,能够坚持自己主动创新,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中,不断激活文化信能力,同时具有广泛的示范性。
前一段时间,一直想早一点拿到这部书。看到这部书后,非常震憾,非常受感染。我觉得“气墨灵象”从思想理念到现实存在,由审美境界到文艺呈现,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追求与观照。不仅充满挑战,尤其期待。最后一句话,我觉得很关键。问题有了,答案还远吗?我觉得某种程度上,一个体现出了“气墨灵象论”对概念的高度自信,也意识到充满着艰难和曲折的过程。也就是说其实某种程度上,这样一个研讨会,其实当然就在吕国英先生不断探索之中,答案也在各位刚才在座专家学者深入解读之中,我们也拭目以待。谢谢。
许向群(主持人):
谢谢孟祥宁精彩发言。孟祥宁从同行的角度,对“气墨灵象”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下面请刘笑伟主任发言。
刘笑伟
- 回应时代的“论”
- 反复打磨的“论”
- 自成体系的“论”
- 融汇古今中西的“论”
我是2015年从总部机关,到解放军报社任职。从那个时候起,应该说有幸见证了“‘气墨灵象’艺术论”诞生的过程。所以今天参加“气墨灵象论”学术研讨会,首先代表我们全体同仁,向我们老主住出版这部大作,表示热烈的祝贺。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是这样的。“气墨灵象论”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论?我觉得第一,“气墨灵象论”,是一个回应时代的论。
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会议精神中有这样一句话,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古代理论优秀遗产,批判接近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方向盘。实际上,这里有一个定位,就是把好方向盘,是一个指引方向的。包括如果说没有这些作家,他的艺术的发展方向,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包括我们现在为什么这么重视这个问题?包括一些还没学会走路就开始跑等等。这种现象,应该有一些文艺乱象需要解决,需要这样一个理论,对当前文艺现状,有一个观照、一个体察这样一个理论出现。我觉得《“气墨灵象”艺术论》,回答了这个问题。
第二个,我觉得《“气墨灵象”艺术论》,是经过认真思考,反复打磨的艺术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刚才说了,我见证了全过程。因为我到军报后,吕主任那时候经常探讨,当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一些东西,慢慢都在探讨。有的时候我们经常在办公室,甚至在课间休息的路上,经常听吕主任讲到,后来形成的一些新名词、新概念、新观点、新命题,应该而且是一个逐渐升华的过程。包括我记得有一次吕主任看到了,说量子纠缠的理论,他马上就想到运用到艺术论里面,马上有这样的联想,所以是有一个逐渐升华的过程,我就不展开讲了。
第三个,我觉得“气墨灵象论”是一个自成体系的艺术论。实际上最开始探讨这个事的时候,我就想首先想到一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就是从一个词汇入手,就是境界。第一句话就是词以境界为最上,所以现在境界论,已经是非常普遍了,大家都在引用。但是当时我想王国维在推出他“境界论”的时候,还是一个新的概念。
所以我觉得吕主任有自己的理论思考,比如说“墨”是载体,“象”是呈现,“墨”发展演进层级分为线墨、意墨、泼墨、朴墨、气墨,相应的“象”呈现为具象、意象、抽象、灵象,有自己的理论,另外有自己的理念闭环结构,包括怎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通过缜密的逻辑思考与篇章结构,回答这些问题,都有自己的鲜明观点。比如说他讲艺术创作有“五尚”“五崇”,有自己的一个鲜明观点。我觉得,这是第三个特点。
第四个,我觉得《“气墨灵象”艺术论》是一个融汇中西、艺术理论净化的艺术论。包括来源于我们古代,刚才有的老师也谈到了,来源于古代的东西。包括“墨”、“象”实际上最早应该已经可以上升到文字,包括吕主任讲到繁体“灵”字,因此“灵”为天人交感之效应,是天人合一之境界,所以我觉得他的理论带有深厚古典优秀传统的一个理论。另外,我觉得他还是融入了很多西方的观点。
特别是十八世纪以来,西方的一些美术流派,包括美学著作,也是吕主任看了很多。所以说在我们同事多年的时间里,我还是有幸见证了艺术论的创作过程。这本书我觉得,也是从内容到设计都很讲究,还是下了很大功夫。因为我还是想更多向各位专家学习,所以我也不展开不多讲了。最后还是向我们老主任出版这部著作,表达我们的敬意,表达我们的祝贺。谢谢。
许向群(主持人):
谢谢刘笑伟的精彩发言,从4个方面对吕主任关于这部专著的创作思路进行了评议。下面我们有请宁新路先生发言,大家欢迎。
宁新路
- 高远而深遂的美学思考
- 提升与拓展文艺家艺术修养
- 眺瞻与引领文艺创新
《“气墨灵象”艺术论》的主要立论篇章,在中国财经报文化专版陆续刊登出来,理论确实非常自信。这部书的出版,我觉得又见证了国英兄,不愧是一个优秀的艺术思想家、艺术美学家、艺术哲学家、优秀作家,还是一位诗人、狂草艺术家,我经常欣赏他的诗书作品,感到非常美、非常好。我觉得这些,这部书的核心,对于我作为一个作家来说,从这个层面,读文章和书的时候,给我最大的感动和喜悦,就是这个书提到高度的层面做了美学的思考。任何一个艺术,文学也好、绘画也好、音乐也好,“灵气”是灵魂。我们所写的东西说出来的话,所有的作品我们第一感觉到,是不是“灵气”十足?没有灵气的作品,肯定没有美学价值的,也没有思想性、也没有哲学性。
国英兄的探索,好多年来我跟他的交流,让我很感动,做了深度对中西方文化,深入一个研究,宽阔视野拓展,确实非常有价值。
我觉得他的这部作品,他的探索,第一方面,我觉得是提高艺术水平的一种路径。第二个方面,怎么提升艺术修养。这部书里面,做了更多的探索。作为一个文学和艺术家,肯定要终身下功夫。怎么去修养?从中国文化到西方文化,归纳了许多方面,能够实现这种可能性。第二,就是创新。我们的文学艺术,都在不断追求创新的路径。创新太难了,所有文字包括绘画包括书法,都在不断追求创新一种境界。创新这种高度、深度、广度、宽度,决定了艺术家和文学家的高度、深度、宽度。第三,这部书又给我们提出了怎么超越。超越,确实也是我们理论艺术家和文学家,追求的一种应该说是终身追求理论,也做了大量的探索。第四,我觉得也是比较深刻的,本真。是他最主要探索的东西,非常可贵里面的许多探索。第五,我觉得是灵动。书里很多这方面的内容,逻辑论证非常精彩,就不展开说了。第六,境界。从提高艺术家和文学家整个路径上讲,我认为从这6个点上讲,是非常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生动的一种表述。这也就给我们艺术家,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路径,我们怎么去提高我们水平,这是思考重大意义的第一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提出了艺术生命新思考。他做了艺术的新思考,我们中西方美学和文学艺术上,更多的作品、议论。纵观理论基础上,又结合我们中国古代现代文化的特点,对艺术做了非常有意义的,当下解决我们艺术瓶颈新的思考,非常有冲击力。第二点,我觉得从艺术哲学层面,确实做了许多的探索。所有文学艺术,哲学确实是我们文学家、艺术家,应该称为一个哲学家,才能够有深度、有思想。艺术哲学思考,是每一个文学家、艺术家,应该下功夫追求的。国英兄确实做了许多哲学思考,做了古代和现代文化哲学层面深度的思考,这个是非常能够开启心智的。第三点,我觉得对于我们指导上,提升艺术修养新方法,刚才前面也涉及到了。我们作为文学家、艺术家,如何寻找一些新的方法?不能走老路,不能走西方艺术路径,也不能停留在古代艺术一些上,但是我们要创新思想理念,创新创作实践。国英兄做了许多探索。第四点,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构建了艺术创新的新路径。这本书,构建了这样一种艺术创新新路径。
第四个方面,纵观这部书,确实对我们文学艺术家指导上,确实有非常强烈的思考和指导作用。作为我们一个写作者也好、艺术家也好,确实在解决当下文学艺术创作上,一些困惑问题上,更加明确了,提出了一些明确方向。对文学艺术创作,也有很多的指导作用。我觉得拓展了我们文学艺术思考空间,他的思考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思考空间,拓展了思路。前面各位老师们谈的非常精彩。
我就从这几个层面谈谈我的看法。在这里,我觉得非常尊敬的祝贺国英主任这部书的隆重出版,后面我们还要去关注、去通过这本书提升我们艺术境界。谢谢。
许向群(主持人):
感谢宁先生认真准备的发言,谈到的问题很深刻,很有意义。
到现在,我们的研讨会是扎扎实实开了三个多小时。咱们虽然人不多,规模也不算很大。但是我觉得方方面面,从各个角度对吕国英先生创建的文艺新理论——“‘气墨灵象’艺术论”,做了阐释,分享了心得,给予很高评价,同时也为本论今后再版,提出了一些很有创建、很有意义的建议。虽然时间比较晚了,最后还要请吕国英先生致答谢词,大家欢迎。
吕国英
- “墨”可道,“气墨”非常道
- “象”可名,“灵象”非常名
- “气墨灵象”非常道,“灵象气墨”非常名
- 最美精神状貌在“灵象气墨”境界中呈现
非常感谢大家。这两天天气突然变凉,也没跟老天爷沟通好,让大家受寒了。好在我们研讨会现场非常热烈,给寒冷的天气带来特别的暖意。各位专家、各位艺术家、各位老师,研讨拙论中给予很高的评价与赞誉,我非常感谢。也非常感动。对研讨中特别的褒奖、高誉,诚恐诚惶,对提出的批评、建议,尤其铭记在心。若择机再版,会认真吸收。
让我说两句,说什么呢?时间已经很长了,真不愿再占用各位老师时间了,但机会也非常难得。尤其疫情以来,聚会实在太难了。那就向大家汇报两句,关于这部拙论,也关于各位老师的相关批评。
关于艺术、艺术家、艺术哲学、艺术现象,这些年来,一直在追踪、思考。可以说是找了好多年,看了好多年,又想了好多年。
其实,这部专著早就“存在”,或者说一直“存在”,存在于传统经典中,存在于中西文化中,存在于现代美学中,存在于各位学者、艺术家的思考中,存在于大家的审美境界中,存在于各位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与探索中,存在于对至臻至美的眺瞻与审美理想中……只是,我将其小心翼翼地“整理”出来,或者说是与大家共同创作完成,现交予大家,请大家再审定。
关于拙论的建构,说到底是对自我关于艺术未来与美学远眺的一个和解与交待。鉴于此,我也很想跟大家报告、分享。
关于“气墨灵象”,这是一有机整体,分不开,也不能分开,是一种特殊的审美状貌,于高维境界与审美理想中存在与呈现。“气墨灵象”,不是“1+1+1+1”等于“4”,也不能仅仅从“气”“墨”“灵”“象”四个字意分别解读。因为,兹高维境界与审美理想藉深、藉厚、藉高远。
拙论《“气墨灵象”艺术论》有三个核心概念,一个是“气墨”,一个是“灵象”,再一个是“气墨灵象”,或称“灵象气墨”,灵魂是“气墨灵象”或“灵象气墨”。“气墨”中有“墨”,此“墨”不是具体的墨,而是的墨的集合与抽象,是包括或尤其包括创作主体、创作环境、创作过程等在内所有创作元素的总称,这都属于墨的范畴。而“气墨”者,是“墨”的抽象、化境与超越,也是“墨”的应和、融汇与灵化,是诸墨在创作主体的“唤醒”与运化中所“呈现”出的“精神状貌”,是一种化妙之“形态”。
“灵象”中有“象”,此“象”也非具体的象,而是象的集合与抽象。运“墨”而“象”显,立“象”藉化“墨”。如此,该“象”是因墨而生成,由墨而存境。亦如此,“灵象”者,就是“象”的化境与超越,也是“象”的和融与灵化,是诸象“配合”创作主体并与创作主体“天人合一”“天我为一”、建构生命理想之精神实现的审美境界,是象的精神状貌,是象的高远审美与高维形态。这样,“气墨”与“灵象”,或者“灵象”与“气墨”,就被“赋予”了神圣使命,有了审美担当。
这样说,可能有些复杂,简单点儿概括一下,可以说,“墨”可道,“气墨”非常道;“象”可名,“灵象”非常名,而“气墨灵象”非常道,“灵象气墨”非常名。
从“气墨”“灵象”的“使命担当”,可以了悟“气墨”“灵象”互为形式内容,体现《“气墨灵象”艺术论》作为建构艺术新命题、新思想,审美新范畴、新境界的高光与辉煌。进一步解释一下就是,“气墨”是“灵象”的“墨”;“灵象”是“气墨”的“象”,或者说,“气墨”是“墨”的“灵象”,“灵象”是“象”的“气墨”。“气墨灵象”相辅相成,完美至臻。
理论的建构,关键在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或逻辑构成。说审美理想中的艺术形态是形式内容完全交互,互为彼此,这是艺术之美的至高境界。艺术家能保证你所用或所“运化”的文字、纸张、雕材、水墨、油彩、音符、韵律、形体、影像等所有创作元素,均能达到“气墨”状态吗?你能把诸“象”妙化为“灵象”吗?很难,非常难,但也不是无法逾越、不能通达,终究会有大家出现,体现艺术的演进、审美的跃升。所以,作为理论的建构,如何“自圆其说”?余在“立论篇”的最后两篇,作为“补论”特别写了:《气墨灵象 高学大德》《美是“气墨灵象”》,完成拙论的“闭环”。
事实上,审美决非艺术家的专利,而是芸芸众生每一个人应该享有的自由与权利。这是一种生命理想、精神实现的审美境界,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尊严与价值意义。当你到了“气墨灵象”这个状态,或者“天人合一”“天我为一”这种境界的时候,你自然就进入了“灵象”,就会感知与体悟“大美”之存境,就会沉醉于这种境界,享受这种境界,达到身心的解放,实现生命的愉悦。当你自由出入世俗与审美之中的时候,你就实现了自我,完成了自我救赎。当然,我们尤其期待更多艺术家、大家实践“气墨灵象”,创作“气墨灵象”,将我们带入“气墨灵象”的审美境界。
有好朋友说,“气墨灵象”不太好明白。我说,还是我没有说明白。大家都知道有个大哲学家叫维特根斯坦的,他有两句话非常有意思,或者可以作为其哲学思想的灵魂,这就是:凡是可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可说的,就应该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的意思是,经验世界的事物都可说,而且都能够说清楚;超验世界的事物不可说,应该保持沉默。再进一步,经验世界用经验语言,当然可以说清楚,也能够说清楚。要说明白超验世界,显然不能用经验语言,而须用超验语言才能说清楚。而艺术哲学、精神境界、审美存境、宗教信仰等等都在超验世界中。
还有,人文演进,所有的文化艺术都在里面,中西方是可以打通的,而且完全可以和融,“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命题。刚才说到美的自由与自由的美,人文演进的至高目标,自由发展,价值实现,是我们奋斗的,也是我们所特别缺少的。艺术与审美上须“先行一步”。所以,艺术家更责无旁贷、责任重大。“气墨灵象”可以给艺术家提供更大的可能与自由空间,不管文学、艺术、音乐、影视等,皆可在“气墨灵象”的审美存境中,悠然信步,大美创作。
啰嗦了,请大家谅察。特别感谢大家。非常感谢大家,
我也进入一下钢琴独奏“4分33秒”……此处无声胜有声,我给大家深鞠躬。
许向群(主持人):
感谢吕主任热情洋溢的答谢词,我也说一两句感慨。我也说了我当这个主持人是诚惶诚恐,惴惴不安。今天听了各位的发言,我其实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希望咱们以后大家多交流,在吕国英主任“气墨灵象”艺术论指导下,认真实践探索,不断攀援艺术创作新峰。今天研讨会,咱们到此结束。
再次感谢各位专家、艺术家。
附:
《“气墨灵象”艺术论》学术研讨会
与会学者专家、艺术家名册
王 镛:著名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华书画家》杂志主编;
张坤山:著名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连任第三、四、五、六、七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行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李晓柱:著名画家、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所长;
骆根兴:著名油画家,国家重大主题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北京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研究员;
许向群:第三届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第一届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出版社编审;
陈树东:著名油画家,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北京写意油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尹铁良:著名学者,作曲家、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师导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优秀教师”奖章获得者;
张录成:著名画家,东方文化学者、丝路大写意艺术家、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委会副主任、中国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画院研究员;
孟祥宁:中国艺术报社副社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委员;
刘笑伟:著名作家、诗人,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现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副院长);
宁新路:著名作家,《财政文学》主编、中国财政文学会副会长;
郭明馥:中蒙文化与草原艺术大使、中国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
吴富荣:著名油画家(专事花魁(荷花、牡丹)超写实艺术创作);
武振江:“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常务主任、人民日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主编;
吕国英:学者、艺术批评家,解放军报社原文化部主任、高级编辑,中华时报传媒集团艺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