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今天揭曉,由前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奇(Ben Bernanke)以及美國學者戴蒙(Douglas W. Diamond)和迪布維格(Philip H. Dybvig)共同獲獎。
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諾貝爾大會(Nobel Assembly)新聞稿指出,柏南奇等3人共獲經濟學獎,是因為他們的發現有助改善人類社會應對金融危機的方式。
柏南奇、戴蒙及迪布維格大幅提升了人類對銀行經濟作用的理解,特別是銀行在金融危機期間扮演的角色。他們研究的一項重大發現在於,為何避免銀行倒閉至關重要。
當代金融研究主要闡明銀行為何存在,如何降低金融危機期間的銀行脆弱性,以及銀行倒閉如何加劇金融危機。柏南奇等人在1980年代初期的發現為相關研究奠定基礎,他們的分析在規範金融市場和因應金融危機方面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為使經濟正常運作,必須將儲蓄引導至投資,但這裡存在一個衝突點:存款人希望在有意外開支時立即動用他們的資金;而企業及房屋所有人也需要知道,他們不會被迫提前償還貸款。
在其理論中,戴蒙及迪布維格提出,銀行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最佳解決方案。銀行作為中介者,可接受許多儲蓄者存款,這得以讓儲戶在想要時取回資金,同時也可提供借貸者長期貸款。
不過,他們的分析也顯示,這兩項活動的結合,將導致銀行容易受到即將倒閉傳聞的影響。若大批存戶前往銀行提款,倒閉傳言就可能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擠兌潮最終將導致銀行倒閉。
根據他們的分析,政府可藉由提供存款保險,並以擔任銀行放款人作為最終手段,防止這些危險情況發生。
戴蒙指出,銀行也扮演許多存戶及借戶間中介的重要角色,因此銀行更適合評估借方信用狀況,同時確保貸款用於良好的投資。
柏南奇則曾分析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此乃近代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除此之外,他還說明了銀行擠兌如何成為導致大蕭條加劇及長期持續的決定性因素。
一旦銀行倒閉,關於借款人的重要資訊很可能遺失,且難以快速重建。因此,社會將儲蓄引導至生產性投資的能力也會被嚴重削弱。
去年的經濟學獎是由美國學者卡德(David Card)、安格里斯特(Joshua Angrist)和因本斯(Guido Imbens)共享殊榮。
今年諾貝爾獎於3日先公布醫學獎,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得主分別於4日及5日揭曉,文學獎得主於6日公布。
7日的和平獎是唯一在挪威奧斯陸頒發的諾貝爾獎項,經濟學獎於今日壓軸公布,為2022年諾貝爾獎劃下句點。
諾貝爾獎每個獎項都將給予得主10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2870萬元)現金,頒獎典禮將於12月10日舉行。
這些獎金源自於瑞典發明家、諾貝爾獎創辦人諾貝爾(Alfred Nobel)留下的遺產。他在1895年去世前立下遺囑,將遺產用於創立諾貝爾獎。
BREAKING NEWS: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has decided to award the 2022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to Ben S. Bernanke, Douglas W. Diamond and Philip H. Dybvig “for research on banks and financial crises.”#NobelPrize pic.twitter.com/cW0sLFh2sj— The Nobel Prize (@NobelPrize) October 10,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