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芯”大跃进,多地烂尾收场

有内地传媒报道,中国多地正掀起一场造“芯”运动。目前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北京、福建、湖北、湖南等十多个省市已制定集成电路产业规划或行动计划。目标是要在2020年各省合共投资14200亿元人民币。但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9年中国合成电路产业整体收入只得7562.3亿元。

为破美方制裁困局,中国加紧着手其造“芯”运动,集成电路园区在全国遍地开花。根据内地传媒报道,全国已建成、正兴建和正计划兴建的半导体产业园区高达67个,其中有64%的园区均由政府作主导建设。而截至2020年9月1日,中国已新设半导体企业7, 021间,2019年新设半导体企业也超过10, 000间。全国加紧赶工、半导体项目亦纷纷上马,在2020年上半年,已有21个省份落地的半导体项目超过140个,总投资额最少超过3,070亿元。

据该报道,在这股造“芯”运动中,地方政府也“参一脚”积极招商引资。除了招商引资,不少地方政府更成为地方项目的投资人,希望在这肥猪肉上捞一笔。其中“合肥模式”成为地方最成功的例子。2007年合肥市以巨额投资京东方,2017年又出资与兆易创新合办合肥长鑫,专攻DRAM芯片。现时已成为国产内存最大的厂商,而合肥市政府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最牛风险投资机构”。

可是,并非所有地方政府都能成为合肥,一旦项目烂尾或破产,地方政府损失惨重。7月30日,武汉千亿级的半导体项目弘芯被指“存在较大资金缺口,面临项目停滞的风险”,结果其内地唯一一台7纳米光刻机才刚进场一个多月、尚未开封即被抵押。江苏南京德科码董事长李睿为在3年内先后在南京、淮安、宁波推出半导体项目,皆以烂尾收场。

内地传媒《21世纪经济报道》就指,烂尾项目都拥有相似的套路,先是发起人持有项目规划出一个“大饼”,然后申请政府基金,在设立公司前后大肆宣传项目,再一边建设一边期望引入大基金投资、吸纳其品牌效应来带动社会风险资本的投入。至于某些项目烂尾,是因为大基金如期入局后,社会风险资本只在局外观望,使资金链断裂、项目停摆。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