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日本與北約主張強硬對待北京 北京促勿渲染中國威脅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星期二在東京發表聲明強調,面對中國與朝鮮的安全威脅,日本與北約必須保持“團結和強硬”。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聯合新聞記者會時警告,北京密切關注着俄羅斯侵烏事態進展,並且正在 “吸取可能影響其未來決定的教訓”。

岸田文雄回應說,“正在歐洲發生的事明天同樣有可能發生在亞洲”,從去年以來,岸田文雄一直在這樣警告。

斯托爾滕貝格接著說,“因此,我們必須保持團結和強硬!”兩人在聯合聲明中對中國與俄羅斯日益增長的軍事合作表示“擔憂”。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周二抵達東京,其本次亞洲行旨在強化北約與該區域主要盟國日本和韓國的關係。

在抵達東京前,斯托爾滕貝格周一在首爾敦請韓國“擴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勸其修正不向處於戰爭狀態的國家提供武器的政策。不過,斯托爾滕貝格周二明確讚賞日本對烏克蘭“堅定支持的立場”以及“實質性援助”。

東京當局採取了與七國集團其他成員國一直的制裁莫斯科的決定,並向基輔送去了防禦性軍火。對受其和平憲法制約的日本而言,這樣做是罕見的。

斯托爾滕貝格與岸田文雄還對朝鮮“挑釁的立場”表示關切,後者在2022年發射了數量破紀錄的彈道導彈,並聲稱其核大國地位已 “不可逆轉”。

去年六月破例出席北約峰會的岸田文雄,周二強調日本將強化與北約組織的合作,包括設立一個獨立的代表辦公室,並打算定期參加這個政治軍事聯盟的峰會。

日本在2022年末大幅度修正其國家安全和防禦政策,確定從現在到2027年增加雙倍軍費,使其達到日本GDP的百分之二,與北約主要成員國軍費所佔比例相仿。

中國外交部促勿渲染中國威脅

在北京,中國外交部回應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發表聯合聲明說,對中俄軍事合作發展感到擔憂,發言人毛寧重申,中國始終是世界及地區和平穩定的維護者,希望有關方面不要渲染中國威脅,不要挑動地區對抗。

毛寧說,日本應認真汲取歷史教訓,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不要做破壞地區國家之間相互信任,損害地區和平穩定的事情。

對於斯托爾滕貝格說,今天發生在歐洲的事情明顯可能會發生在東亞,毛寧強調,亞太不是地緣爭奪的戰場,不歡迎冷戰思維、陣營對抗,又說北約應認真思考自己為維護歐洲安全發揮了甚麼作用。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北約秘書長訪日

斯托爾滕貝格參觀埼玉縣的日本自衛隊基地,並發表簡短講話。(美聯社)

轉抵日本訪問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形容,俄烏戰事顯示各方的安全密切相關,對所有人都很重要。

斯托爾滕貝格參觀埼玉縣的日本自衛隊基地,並發表簡短講話,提到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京獲勝,對烏克蘭人來說會是一場悲劇,同時亦會向全世界的獨裁領導人發出可以用武力實現目標的信息。

斯托爾滕貝格感謝日本向烏克蘭提供援助,表明北約會繼續加強與日本的夥伴關係。他稍後亦會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晤,並舉行聯合記者會。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金融時報:中國崛起促使印太國家「擁抱」北約

北約峰會通過新「戰略概念」,首次提出「中國系統性挑戰」。

落幕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領袖高峰會,史無前例邀請日本、南韓、澳洲和新西蘭與會,各方並同意在網路防禦和海上安全方面合作,凸顯這4國對愈發專斷的中國的警惕。英國《金融時報》3日引述專家指出,這種情況將使中國在冒進前,不僅得思考這些國家與美國的同盟,甚至還得考量他們與北約30個成員國的互動。

據報導,日、韓、澳、紐等印太4國與北約進一步合作的考量之一,是他們與美國的個別同盟關係已不足以確保自身安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及中國可能對台灣採取類似行動的憂慮,也使各國意識到,必須有強化防禦能力的更多選項。

日本防衛大學校北約專家廣瀨佳一(Yoshikazu Hirose)指出,印太4國與北約拓展合作關係將使中國必須考量的情況更加複雜,不僅得思考這些國家與美國的同盟,也得考量他們與北約30國的交流。

美國一名官員表示,華府推動這4國參與北約峰會,是總統拜登的策略之一,目的是建立及擴大志同道合的盟友陣線,共同抗衡中國。他也提到,日本希望安全關係多元化,也是為了提高對自身保障,以防美國在2024年選出一位對日美同盟較軟弱的總統,「日本試圖在日美關係之外建立能力。」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日本專家強斯東(Christopher Johnstone)表示,在俄侵烏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對於擴增同盟關係特別熱切,此次也呼籲歐洲和北約必須對中國挑戰更靈敏,並在過去1年持續鼓勵英國和德國海軍部署印太地區。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北約新戰略概念首提中國挑戰 趙立堅批北約「搞亂歐洲後又來搞亞洲」

北約峰會通過新「戰略概念」,首次提出「中國系統性挑戰」。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正在西班牙馬德裡召開峰會,北約周三通過最新第8版戰略概念,成員國領袖批准《北約2022戰略概念》,有史以來首提中國,直指中國的野心和脅迫政策損害北約聯盟安全,與俄羅斯企圖顛覆國際秩序,北約也將強化合作以應對中國挑戰,北約邀請了韓國、日本赴會,北約已將守備範圍擴大至印太地區。戰略概念中也提及印太對北約的重要性,並表示將強化與印太地區新興及現行盟友的合作,以應對跨區域挑戰。

這是北約首次將中國列為未來十年的戰略重點之一。北約對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野心、對與台灣和其他鄰國的衝突言論、以及與俄羅斯日益密切的關係提出警告。

戰略概念強調,北約將加強合作,以”應對中國對歐洲-大西洋安全造成的體制性挑戰”,加強”共同意識、韌性與準備,應對中國脅迫手段與分裂聯盟的企圖”。內容也重申盟友將捍衛國際秩序,”包括航行自由”。

透過北約邀請韓國、日本赴會,北約已將守備範圍擴大至印太地區。戰略概念中也提及印太對北約的重要性,並表示將強化與印太地區新興及現行盟友的合作,以應對跨區域挑戰。

北約: 俄羅斯是“直接威脅” 中國是“挑戰”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6月29日周三在馬德里北約峰會表示,俄羅斯對北約國家的安全構成了”直接威脅”。該聯盟將加強其東翼,以應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為。

他說,這次峰會將審議北約聯盟的路線圖,這是自2010年以來的首次。”我們將在峰會上明確表示”,”俄羅斯對我們的安全構成直接威脅”。

他強調稱,此刻北約聯盟正在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安全危機”,而馬德里峰會是 一次”歷史性的”會議。

面對來自俄羅斯的威脅,北約國家將在馬德里峰會上決定加強其在聯盟東翼的”戰鬥群”。斯托爾滕貝格周一表示,北約將”改造其4萬多人的反應部隊”,將北約高度戒備部隊人數增加到30萬人以上。他今天周三說:”這是自冷戰以來對我們的集體防禦進行的最重要的全面改革。

他繼續說道:“中國不是一個對手,但當我們看到中國大量投資於新的軍事裝備時,我們必須考慮對我們的安全造成的後果”。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在公佈這份北約十年《戰略概念》後表示:「中國正在大幅增強其軍事力量,包括核武器在內。另外中國也正欺負其鄰國且威脅台灣,並通過先進的技術監測監控公民、散佈俄羅斯的謊言和虛假訊息」。

斯托爾滕貝格強調:「中國不是我們的對手,但我們必須清楚地認知這個嚴重挑戰。」他與北約的聲明中皆表示,中國對北約的「價值觀、利益和安全構成挑戰」,不過北約願意與北京進行建設性的交流。

更早前,斯托爾滕貝格在北約峰會開幕時表示,(新的《戰略概念》)將是北約「威懾和防禦的根本轉變」。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說:「(中國)正在做的一件事,是試圖破壞我們堅持且協助創立的的國際秩序,若中國以任何方式挑戰它,我們將站出來反對。」

中國至今未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已長達4個月的入侵,並批評北約成員國對莫斯科實施的制裁。一年前,俄羅斯和中國簽訂了友好條約,承諾在捍衛共同利益方面雙方將進行更多的「戰略合作」。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幾週,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接待了俄羅斯總統普丁,兩人承諾建立建立「無限制」的夥伴關係。西方領導人擔心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可能讓中國在台灣問題上更大膽自信。

在馬德裡舉行的一個,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 )在發言中表示,她確實認為,隨著中國通過經濟脅迫和建立一支有能力的軍隊來擴大其影響力,它確實有可能得出錯誤的想法,導致「災難性的誤判」,「比如入侵台灣」。

她說,隨著中國戰略野心擴大,北約新《戰略概念》文件應特別提及中國,並意有所指地稱,貿易應針對那些可以信任的國家。

中國近年通過對外投資增加了其外交影響力。尤其是在中亞和非洲的投資,大大增加了其外交影響力。如今北京正尋求與外交實力相匹配的軍事力量,特別是在南海地區,它在有當地爭議的島嶼上建立了基地。美國海軍則通過在這些水域進行演習進行反擊。

烏克蘭戰爭對認為是對北約的催化劑。巴黎第二大學政治學教授、軍事學院戰略研究所(IRSEM)科學主任讓-文森-霍林德解釋說,自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以來,大西洋聯盟似乎因這個衝突而復活。

北約國家領導人在馬德裡參加北約峰會。

趙立堅批北約「搞亂歐洲後又來搞亞洲」

中國駐歐盟使團週三(29日)回應北約《戰略概念》文件涉及中國的內容時強調,北約所謂《戰略概念》文件充斥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肆意攻擊抹黑中國,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發言人指出,北約作為冷戰產物和全球最大軍事聯盟,冷戰結束後30年仍未改變製造「敵人」、搞陣營對抗的思維和做法。

他批評,北約自己在世界各地製造麻煩。肆意繞過聯合國安理會,對主權國家發動戰爭,導致大量平民喪生,數千萬人流離失所。他還說:「北約聲稱防區不會突破北大西洋,近年來卻跑到亞太地區耀武揚威,試圖把在歐洲搞集團對抗的套路複製到亞太」。

該發言人敦促北約停止以意識形態劃線挑動對抗,放棄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做法,停止散佈針對中方的虛假訊息和挑釁言論,同時表示「既然北約已經將中國定位為『系統性挑戰』,那我們也不得不高度關注,統籌應對。對侵犯我們利益的行徑,我們會堅決有力回擊。」

同日(29日),中國外交部在例行記者會上也針對北約《戰略概念》文件做出回應。

發言人趙立堅回應稱,北約多次公開表示,北約作為區域性聯盟的定位沒有變化,北約不尋求地理突破,也不尋求到其他地區擴員。「但是近年來,北約卻不斷進入亞太地區。一些北約成員國不停派飛機軍艦到中國周邊海域搞軍事演習,製造局勢緊張,挑動矛盾」。

趙立堅稱,「北約持續突破地域和領域,鼓吹集團對抗,國際社會對此應該保持高度警惕,並堅決反對」,呼籲北約「停止試圖發起一場新冷戰」。

此外,趙立堅也重申中國反對對俄制裁的做法,並稱美方是「烏克蘭危機的始作俑者和最大推手」。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G7落幕:劍指俄羅斯 再次強調台海和平 北約指中國構成安全挑戰 中國敦促北約不要以烏危機為藉口挑動集團對抗

一連三日的七國集團領導人峰會結束。(美聯社資料圖片)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29日訊)為期3天的七國集團(G7)峰會週二(6月28日)在德國落幕,繼去年七國集團(G7)聯合公報首度提及台灣後,今年公報再次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同時也對中國侵犯人權、對香港50年不變的承諾提出尖銳批評。針對俄烏戰爭,七國集團峰會期間,七國領袖發出了團結一致的訊息,在宣言中同意支持烏克蘭,將採取新措施應對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包括制定俄羅斯石油價格上限的計畫,並同意對俄羅斯黃金實施進口禁令;聲明並敦促中國利用影響力,呼籲俄方立即無條件撤軍。

七國集團領導人在閉幕詞中表示,他們將尋求擺脫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並強調中國應該敦促俄羅斯停止戰爭,尊重香港的人權、避免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同時改善其透明度不高的貿易和經濟做法,但同時也稱「有必要與中國合作應對共同的全球挑戰」。

持續三天的G7峰會在德國慕尼黑結束,緊接着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北約峰會。七國集團領袖就如何應對中國達成一致。此前,美國雖早已警告西方應對北京保持警惕,但中國是德國第一大合作夥伴國,後者因擔心招致報復而猶豫不決。俄羅斯侵烏,北京拒絕與莫斯科拉開距離,終於使得七國集團對華立場達成一致。

儘管如此,仍有批評者認為,峰會在關鍵領域沒有做到支持烏克蘭。儘管拜登政府希望為俄羅斯的石油價格設定上限,但這次峰會未能在這個問題上取得突破。為俄羅斯的石油價格設定上限,是為了防止莫斯科從價格上漲中獲益,同時保護石油購買國免受價格波動的影響。

七國集團領導人在聯合公報中,也承諾額外支出45億美元以應對全球糧食安全問題。不過非政府組織和其他評論家指出,這樣的援助金額遠遠低於避免飢餓危機所需的實際金額。

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5個月,阻礙了糧食出口,糧食價格上漲,全球糧食更加昂貴,更引發了潛在的飢餓危機。專家和援助團體警告,非洲部分地區可能出現饑荒。對此,莫斯科指責是西方制裁造成了糧食危機。

劍指俄羅斯

針對俄烏戰爭,七國集團峰會期間,七國領袖發出了團結一致的訊息,在宣言中同意支持烏克蘭。

七國集團在公報呼籲中國施壓俄羅斯立即遵守國際法院3月16日要求停止軍事行動的裁決,並遵守聯合國大會要求從烏克蘭撤軍的決議。

另外,七國集團也指出,要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並加強對烏克蘭的懲罰。肖爾茨在峰會結束時說:「七國集團緊密而堅定地站在烏克蘭一邊」。他說:「我們將繼續提高普丁總統和他的政權在這場戰爭中的經濟和政治成本-為此,必須團結一致。」

對於基輔緊急呼籲提供建立防空系統,以保護該城市的要求,美國表示支持。七國集團也共同宣佈禁止進口俄羅斯黃金。美國總統拜登說,這將使 「普丁付出前所未有的代價,使他無法獲得戰爭所需要的資金」。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說,西方向烏克蘭運送的武器越多,衝突的時間就越長。中國外交部早前說,中方始終從烏克蘭問題的歷史經緯和是非曲直出發,獨立自主作出判斷,並始終站在和平和公道一邊。

擺脫對中國經濟的依賴

作為峰會主辦國的德國,其總理肖爾茨(Olaf Scholz)強調了西方與中國關係的「矛盾」。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現在「非常清楚,我們的供應鏈和出口必須多樣化」,這意味著也要「關注整個亞洲區,因為許多國家已經崛起,而不僅僅是中國」。朔爾茨對媒體表示,我們不希望看到北京幫助俄羅斯規避我們的制裁。

隨著中國在經濟上逐漸趕上西方國家,北京在世界舞台也更加自信。近年來,中國成為出口大國並提供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和貸款,在世界各地的貧困國家修建公路、鐵路和橋樑。雖然一開始受到熱烈歡迎,但部分接受國後來卻發現自己陷入了債務困境。

肖爾茨日前警告,中國多年來在較貧窮國家,特別是在非洲的貸款狂潮構成了「嚴重危險」,可能使世界陷入下一次金融危機。為了提供發展中國家更多選擇,七國集團26日承諾為全球基礎設施計劃籌資6000億美元。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說,這項龐大的計劃向發展中世界的合作夥伴表明,「他們有選擇權」。

儘管對中國態度強硬,但這些西方盟友也坦承,世界面臨的巨大挑戰,包括氣候變化在內,沒有北京的合作是無法解決的,對中國的行動和目標也因此變得更加謹慎。

G7對華語氣強硬

一位美國官員稱,這一聯合聲明「在七國集團範圍內是前所未見」,承認了 「中國不透明、扭曲市場的產業政策所造成的傷害」。各國領導人還對中國的侵犯人權行為表示關切,敦促中國政府尊重基本自由。他們強調,西藏和存在「強迫勞動」的新疆情況是「主要關切的事」。

聲明還敦促中國履行其在《中英聯合聲明》中的承諾,其中北京同意香港可以在「一國兩制」模式下保持一些自由和自治權50年。聲明也同時向北京施加壓力,要求俄羅斯從烏克蘭撤軍。

另外,繼去年峰會首度提到台灣後,七國領袖今年再度在會後公報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鼓勵和平解決兩岸議題。公報中呼籲中國維護國際法義務,提醒中國遵守聯合國憲章用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的原則,戒絕威脅、脅迫、恐嚇或武力。

聯合公報稱:「我們強烈反對任何通過武力或脅迫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加劇緊張局勢的企圖」。

與會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峰會後記者會,重申台海和平重要性。岸田在峰會後舉行記者會表示,G7領袖再度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鼓勵和平解決兩岸議題。

北約指中國構成安全挑戰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周二則在馬德里聲明說,北約沒有把中國當作對手,七國領袖與北約秘書長都強調希望與中國在氣候等問題上合作。但對北京與莫斯科越來越密切的關係非常擔憂。

他說:“我們對中國不譴責俄羅斯侵烏很失望,而且,中國散播了許多涉及北約和西方國家的錯誤信息。”

北約峰會將公布新“戰略概念”,中國被列為“挑戰”。據報道,北約將批准12年來首次更新的使命宣言,這一使命宣言被稱為戰略概念,將為北約聯盟的國防規畫、支出和資源分配製定框架。

據報道,成員國對這一“戰略概念”經過了激烈的討論,法國和德國堅持將中國描述為對跨大西洋安全秩序構成“挑戰”,而不是像俄羅斯那樣,已明顯成為“威脅”。

與會的法國總統馬克龍稍早在慕尼黑對媒體表示,馬德里北約峰會應向成員國、以及渴望加入北約並獲得我們支持申請的國家,釋出團結與力量的訊息。

馬克龍同時表示,”俄羅斯不能也決不能獲勝,因此,只要有必要,我們對烏克蘭的支持和對俄羅斯的制裁將繼續下去,並在未來幾周和幾個月內提升必需的強度。

出席北約峰會的澳大利亞總理則警告,中國政府要從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略失敗”中汲取教訓。

北約峰會將持續到周四。

土耳其不再反對芬蘭瑞典加入北約

北約峰會召開前,土耳其跟芬蘭和瑞典達成協議,不再反對兩國加入北約,預料北約將於峰會向兩國正式提出邀請。

土耳其、芬蘭和瑞典在北約峰會臨召開前,舉行約四小時的緊急最高級別會談,土耳其最終改變主意,不再反對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

三國外長隨後在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芬蘭總統尼尼斯托、瑞典首相安德森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見證下,簽署聯合備忘錄。

根據備忘錄,芬蘭和瑞典回應了土耳其的安全關注,承諾在打擊庫爾德工人黨等組織方面跟土耳其全面合作,並會解除針對土耳其的武器禁運。

土耳其是北約中唯一對芬蘭和瑞典加入有保留的成員國,指責兩國包庇被安卡拉政府列為恐怖組織的庫爾德工人黨,三國今次簽署聯合備忘錄,顯然為芬蘭和瑞典爭取加入北約掃除最大的障礙。

斯托爾滕貝格就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京阻止北約擴張的意圖未能得逞。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現在普京有更多北約成員國在國家周邊,他所得到的正是他所要求的相反,想北約(為新成員)關上大門,我們現在證明北約的大門是打開的。」

西方國家歡迎三國逹成協議,美國總統拜登對三國簽署聯合備忘錄表示恭賀,他又在社交網站發帖文,指北約邀請芬蘭和瑞典加入,將加強北約的集體保安力量。

英國首相約翰遜亦形容是好消息,指瑞典與芬蘭的成員國身份將令北約更強大和安全。

拜登抵西班牙準備參與北約峰會

拜登抵西班牙準備參與北約峰會

北約即將召開峰會,東道主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與美國總統拜登,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改變全球戰略環境。

拜登在七國集團峰會結束後,由德國轉抵西班牙準備出席北約峰會,先與桑切斯舉行雙邊會談。兩人同意在國防、移民的領域加強合作,並同意鼓勵中國尊重國際秩序及規則。

兩人又討論了如何確保將武器運到烏克蘭,並強調採取聯合行動重要性,以提升歐洲能源安全,及減少依賴俄羅斯石化能源。

拜登又恭賀土耳其與芬蘭及瑞典就同意兩國加入北約簽署備忘,他稍後將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舉行雙邊會談。

中國:北約不要在搞亂歐洲之後,再搞亂亞洲和全世界

在北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作為冷戰產物和全球最大軍事聯盟,北約長期固守陳舊的安全觀念,早已淪為個別國家維持霸權的工具。所謂新戰略文件不過是「新瓶裝舊酒」,實質上沒有改變製造假想敵、搞陣營對抗的冷戰思維。

趙立堅強調,中國的發展是全世界的機遇,不是任何人的挑戰,嚴正要求北約停止散播不實之詞和挑釁言論,北約應該放棄冷戰思維、零和博弈、製造敵人的做法,不要在搞亂歐洲之後,企圖再搞亂亞洲和全世界。

張軍敦促北約不要以烏克蘭危機為藉口挑動集團對抗。(新華社資料圖片)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在安理會烏克蘭問題公開會議上發言,敦促北約不要以烏克蘭危機為藉口,挑動集團對抗,挑起「新冷戰」,不要在亞太地區尋找假想敵,人為製造矛盾與分裂。

他強調,冷戰早已結束,北約有必要重新考慮自身的定位和承擔的責任,徹底摒棄基於集團對抗的冷戰思維,按照安全不可分割原則,致力於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架構。

朝中社評論:美國企圖炮製「亞洲版北約」

北韓批評,美國與日本及南韓的軍事同盟活動加速,是炮製「亞洲版北約」的危險前奏。

日本及南韓將首次以觀察國身份參與北約年度峰會。

峰會召開之前,北韓《朝中社》發表評論,提到美國8月在夏威夷與日韓進行的「太平洋龍」聯合演習,批評美國無視亞太地區國家的起碼安全要求及憂慮,熱衷於同幫兇的軍事共助。

目的在於拼湊夢寐以求的美日韓三角軍事同盟,完成對北韓侵略準備的同時,壓制中國和俄羅斯等競爭對手,進而實現稱霸世界的野心,令「新冷戰」徘徊在亞太地區,批評美國冒險的軍事挑釁行為,所導致的亞太地區局勢緊張,必將首先為朝鮮半島局勢帶來反面影響。

分类
NFT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健康 国际 生活 科技 编辑精选 财经

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元宇宙時代監管成焦點

世界經濟論壇邀請專家探討元宇宙。(圖/翻攝自世界經濟論壇)

受到疫情影響而暫停兩年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於 23日至26日在瑞士達沃斯(Davos)舉行,目的是改善世界現狀,今(2022)年預計將有超過2000名領袖和專家共襄盛舉。最近正夯的「元宇宙」(metaverse)也成為探討的議題之一。世界經濟論壇這次邀請了這方面的專家,探討究竟何謂元宇宙、以及最重要的一點,如何監管元宇宙。

什麼是元宇宙?

2021年10月,臉書宣布更名Meta,積極拓展元宇宙市場後,多家科技巨擘爭相投入元宇宙布局,進入2022年,元宇宙的討論熱度依然未減,而元宇宙到底是什麼?Meta全球產品總監考克斯(Chris Cox)表示,在他眼中,元宇宙是網路的下一場革命,讓網路變得不那麼「平面」。迄今為止,網路主要是網頁和我們透過螢幕看到的二度空間物體,元宇宙則成為讓網路過渡到三度空間的一種方式。

新創科技公司Magic Leap 的CEO強生(Peggy Johnson)則指出,大眾對元宇宙的許多看法,似乎都圍繞著虛擬實境打轉,但真正的元宇宙空間是讓「數位與物理世界無縫接合」。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官員歐拉馬(Omar Sultan Al Olama)則形容,元宇宙是一種新的表達形式,讓我們不再使用螢幕看文字或圖表,走入一個想像中的新世界。此外,「規模」也是元宇宙的一大重點, 饒舌歌手Travis Scott去(2021)年和線上遊戲《要塞英雄》(Fortnite)合作,舉辦元宇宙演唱會時,吸引5600萬人參加,但世界最大的演唱會場地,頂多只能容納十幾萬人。這也讓元宇宙可以跨越國界,提供大規模服務或商品給用戶,帶來新商機。
元宇宙的風險與監管

打造一個跨越國境的網路世界,勢必會面臨許多風險,歐拉馬指出,許多風險都需要注意,譬如說跨越現實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間的金融交易,可能需要政府監督管理。此外,元宇宙空間若出現暴力行為,用戶將親眼看到對方在攻擊自己,比透過簡訊的文字恐嚇帶來更大的震撼力。他呼籲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簡稱ITU)等非政府組織,為元宇宙擬定國際安全準則,無論用戶住在哪個國家,都必須嚴格遵守。舉例來說,就像網路針對「兒童色情」(child pornography)等有共同規範。

他也建議當元宇宙用戶前往不同的平台時,最好能有一種類似「護照」的機制。考克斯則指出,元宇宙需要國際標準規則,屆時可能會有類似電影的「分級系統」,讓年輕人或父母在進入某個環境時,能夠清楚了解相關規範。

元宇宙的營收模式

關於元宇宙要如何獲利,虛擬世界平台「第二人生」(Second Life)創辦人羅斯戴爾(Philip Rosedale)指出,元宇宙應該要採用交易或收費模式,而不是使用含有隱私問題的行為定向廣告(Behavior Targeting Advertising)等廣告模式。考克斯表示,如果用戶想要大規模免費服務,廣告勢必將成為自然商業模式,但可以讓用戶選擇是否要付費使用無廣告環境。強生則表示,有鑑於部分服務不適合出現廣告,現在正是探索及研發新營收模式的好機會。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健康 国际 生活 编辑精选

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關注糧食危機 各國陷泥沼難置身事外 撕「老白男」標籤與會者女性佔24%

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6日落幕,春寒料峭加上位於滑雪高山,讓當地氣溫一度陷入個位數,但還是比冬季的零下十多度暖和多,今年聚焦俄烏戰事,俄羅斯沒有受邀參與,但卻是話題焦點,會議上也被發現更多女性嬌點。尤其持續關注俄烏戰爭導致的糧食危機。

歐盟執委會主席抨擊俄羅斯,拿糧食當作戰爭武器。專家也警告,儘管許多國家想當不沾鍋,但糧食短缺導致的危機,各國很難置身事外。

過去曾被批評屬於「老白男」的會議,今年多了不少女性與會者,WEF向TVBS透露女性佔比24%。世界女性領導理事會秘書長利斯伍德接受特派團隊獨家專訪時也認可,這幾年達沃斯論壇確實在納入更多女性!

穀物裝滿一整個貨車,烏克蘭北部的切爾尼戈夫,再次扛起糧食生產的重責大任。只是今年因為戰火肆虐,收成比去年減少了30%,全球糧價可想而知還會漲漲漲。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2022下半年的經濟展望,顯示這會是很艱難的一年,我們在許多國家看到商品價格衝擊,但我想帶給大家關注的是食品價格衝擊。」

俄烏戰爭成為世界經濟論壇上的熱門話題,尤其戰火推升糧價,蘊釀出糧食危機的完美風暴。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署長畢斯利:「現在是完美風暴中的完美風暴,如果我們不開放奧德薩的港口,這會加劇我們的問題,因為我們必須讓農田恢復運作,我們必須再次裝滿糧食倉庫,但除非恢復船運,否則無法清空倉庫,現在是危急時刻,完完全全的危急時刻。」

糧農組織專家強調,許多收成其實已經完工,但大量穀類產品全都在出口卡關,送不出去。

聯合國糧農組織副總監施米德胡伯:「現在烏克蘭出現近乎怪誕的現象,有將近2500萬噸的穀物可以出口,卻沒辦法運送出境,因為基礎建設遭破壞港口又被封鎖。」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就痛批俄羅斯,把糧食出口當作戰爭籌碼。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俄羅斯囤積自家的出口糧食,當作勒索手段停止糧食供應,抬升小麥的全球交易價格,以換取政治上的支持,利用飢餓和糧食來施展權力。」

嚴重的糧食短缺,來自於政治操作,俄羅斯掌控黑海奧德塞港的航運,偏偏有碰上北美乾旱,導致小麥減產,印度出口禁令更是雪上加霜。農業分析公司GroIntelligence就警告,全球只剩下十個星期的小麥庫存,如果不解決問題,恐怕會爆發長達好幾年的糧食危機。現在歐盟也在想辦法,要盡快把烏克蘭小麥運送出去。

美國政治學家布蘭默:「我會說現在就是冷戰時期,首先先前的冷戰分裂歐洲,但新冷戰的鐵幕讓歐洲變得團結,不要輕忽這重要性。」

現在全球掀起新冷戰,歐美國家搖著反俄羅斯大旗,制裁喊得震天響。但專家發現,在亞洲卻是兩樣。情。 美國政治學家布蘭默:「這次的冷戰不是全球性的,這次新冷戰涉及俄羅斯美國,以及先進的工業國家盟友,如此而已其他人完全不想介入。」

雖然不想介入這場政治紛爭,但全球都深陷戰爭導致的經濟泥沼,始終不願在俄烏衝突中選邊站的印度、中國,可能也得協助打破僵局,否則經濟衰退浪潮來襲,恐怕很難有國家能夠全身而退。

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與會者女性佔24%

根據WEF提供數字,今年與會者中24%為女性,達沃斯論壇曾被詬病,是歐美老白男的聚會,已出席論壇23年的常客,世界女性領導理事會秘書長這樣觀察。

世界女性領導理事會秘書長利斯伍德:「這不是真的,我認為論壇真的試圖採用,多方利益者的方式,民間社會、政府、年輕的全球領袖,例如我相信那些年輕的全球領袖,50%是男性、50%為女性。」

世界女性領導理事會秘書長利斯伍德接受特派團隊獨家專訪時也認可,這幾年達沃斯論壇確實在納入更多女性!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歐洲議會議長梅特索拉:「一個可隨時切斷我們能源的國家。」

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我們觀察全球供應鏈。」

國際貨幣基金總裁喬治艾娃:「2022年會是困難的一年。」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健康 国际 生活 编辑精选

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 北約秘書長稱自由比自由貿易更為重要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5月24日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呼籲,西方國家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今後必須有所節制,捍衛價值觀應當比賺取商業利益更為重要。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警告稱,應當重新檢視與中國等專制國家的貿易關係。他說,烏克蘭的戰爭已經表明,與專制政權的經貿關係會造成怎樣的薄弱環節。

史托騰柏格指出,西方國家對中國等專制國家的依賴囊括了原材料、能源等方方面面,5G通信技術標準被中國等國控制、人工智慧技術的出口也同樣令人擔心。”今天在座的許多人,包括我在內,都曾經大力支持經濟全球化。但是現在必須要認識到,經濟決策也會影響安全局勢。自由比自由貿易更為重要,捍衛我們的價值觀也比商業利益更為重要。”

北約秘書長的講話主要圍繞著俄羅斯問題展開,但是也頻頻涉及中國。史托騰柏格強調,專制中國有著和北約國家迥異的價值觀,而且正在掏空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

他還說,他並不是一概反對和中國做生意,但是應當有所限制。”自由貿易給我們大家都帶來了繁榮和富足,但問題是,和專制國家的自由貿易、經濟合作,部分危及到了我們的安全。在這種情形下,就應該選擇安全而不是選擇易受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