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15日訊)2025年11月14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暨印尼歸僑抗日英雄李林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暨李林同志生前使用鐵皮箱移交保管儀式,在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僑聯隆重舉行。活動由薌城區僑聯、薌城區關工委聯合舉辦,漳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周亞冷,漳州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陳紅等各級領導,李林同志親屬代表及各界僑界人士齊聚現場,共同緬懷英烈、傳承紅色基因。

移交儀式上,薌城區僑聯主席介紹了李林同志生前使用的鐵皮箱的史料價值——這件伴隨李林同志的隨身物件,見證了她的革命歷程與家國情懷。李林親屬代表李松茂分享了文物背後的往事:“李林姑姑原名李秀若,幼年在漳州塔口庵被奶奶陳茶收養,其祖父李瑞奇年輕時下南洋打拼,4歲的李林便隨奶奶前往印尼團聚,而李瑞奇晚年返鄉後始終牽掛失聯的李林,臨終前囑託後人尋訪其下落,2019年在上級關心下,為李瑞奇立了碑並為李林烈士修建衣冠塚。更令人動容的是,李林最後一次離家時帶走1200塊大洋和一斤多金首飾,後來家人才知曉她是為國家民族奔赴抗日戰場,用熱血鑄就英雄豐碑。”分享結束後,在全體嘉賓共同見證下,薌城區僑聯主席李至淩與李林同志親屬代表李松茂簽定保管協議書,完成鐵皮箱正式移交。李林同志親屬代表還向薌城區僑聯贈送“情系僑英”錦旗,承載著李林同志親屬對薌城區僑聯長期以來傳承英雄精神、關愛僑界群眾的深切認可。

漳州市僑聯陳紅主席還向薌城區僑聯及李林同志親屬代表贈送《僑史留芳——閩籍僑傑風採錄·李林》書籍,讓英烈事蹟與精神得以更廣泛傳承。

座談會上,參會人員圍繞李林同志”僑心向黨、赤子報國”精神的時代價值、僑界紅色資源挖掘等議題交流探討。漳州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陳紅表示,李林同志作為印尼歸僑抗日英雄,其事蹟是僑界抗戰史的重要篇章,此次鐵皮箱的移交與保管,讓僑界英烈的”實物記憶”得以妥善守護,把學習和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與僑聯事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樹牢“大僑務”理念,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僑聯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實際成效。

活動尾聲,全體人員還參觀了龍溪僑史館。在珍貴史料與實物中重溫僑界愛國傳統,凝聚奮進力量。

此次活動不僅實現了紅色文物的保護性傳承,更進一步凝聚了僑心僑力,激勵新時代僑界人士為地方建設貢獻智慧與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