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酒助藝興·藝載酒魂

酒助藝興·藝載酒魂

呂國英《中國酒文化千字文》酒於藝術創作中的體現

在呂國英先生《中國酒文化千字文》(簡釋版)中,酒文化與藝術創作深度交融,成為激發靈感、塑造風格、承載情感的核心載體,具體通過詩詞創作、書法藝術、繪畫創作三大維度展開,每一類藝術形式均以 “酒” 為紐帶,串聯起文人風骨與藝術審美,形成 “酒助藝興、藝載酒魂” 的共生關係。

詩詞創作——

酒為 “情感放大器”與“靈感催化劑”

詩中 “詩酒江山篇” 集中呈現酒文化對詩詞創作的滲透,從魏晉名士到明清文人,酒始終是詩詞情感表達與靈感迸發的關鍵媒介,具體體現為三類創作形態:

以酒抒懷:釋放個性與情志

酒成為文人傳遞自我性情的 “出口”—— 阮籍作為 “竹林七賢” 之首,以酒寄託 “旨遙深” 的隱逸情懷,其詩作中酒的意象暗含對世俗的超脫;李白以 “鬥酒豪” 冠絕 “飲中八仙”,酒催生 “飛流直下三千尺” 的豪放詩風,“鬥酒詩百篇” 的創作狀態成為酒與詩融合的經典符號;陸遊 “鑄文膽” 的背後,是酒激發的 “鐵馬冰河入夢來” 的主戰豪情,酒讓詩詞從個人情感昇華為家國情懷。

以酒解憂:承載愁緒與思考

酒成為文人消解人生困頓的 “慰藉”—— 杜甫 “藉消愁” 的創作中,酒是 “萬裏悲秋常作客” 的愁緒載體,“潦倒新停濁酒杯” 的詩句,將個人境遇與時代苦難通過酒的意象傳遞;蘇軾 “半醺慣” 的曠達裏,酒是 “明月幾時有” 的哲思催化劑,半醉半醒間的從容,讓詩詞兼具生活溫度與精神高度;白居易 “敢稱魔” 的自號,源於酒激發的 “醉吟先生” 創作狀態,酒讓其詩作更顯真性情與煙火氣。

以酒立格:塑造詩詞審美風格

酒影響詩詞的審美取向——王勃的《滕王閣序》,相傳創作過程中酒助文思,“落霞與孤鶩齊飛”的千古名句,暗含酒帶來的靈動意境;陳子昂“譽尊骨”(詩骨)的《登幽州臺歌》,酒催生的“前不見古人”的悲壯感,讓詩作更具雄渾風骨;韓愈“笑斷生”的豪飲姿態,使其詩作兼具“文以載道”的莊重與“酒後坦然”的灑脫,形成獨特的審美張力。

書法藝術——

酒為“氣韻激發者”與“風格塑造者”

“書狂酣興篇” 聚焦酒文化對書法創作的賦能,從魏晉 “書聖” 到明清草書家,酒成為打破常規、釋放筆墨氣韻的關鍵,具體體現為三類書法創作場景:

醉後成書:突破技法束縛,釋放天然氣韻

王羲之“戲流殤”的《蘭亭集序》,是酒與書法融合的巔峰——曲水流觴的飲酒雅集上,酒讓王羲之擺脫技法刻意,“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的筆墨間,盡顯 “天然去雕飾” 的氣韻,成就 “天下第一行書”;張旭 “墨發舞” 的狂草創作,需在醉酒後“癲狂呼號奔”,酒激發的激情讓筆墨突破章法限制,“奔蛇走虺”的線條間,傳遞出“萬象筆底牽”的藝術張力,開創狂草審美新境界。

以酒養性:沉澱心性,凝練筆墨風格

懷素“筆枕麹”的草書實踐,以酒 “醉中得真如”—— 其 “狂裏真如探” 的創作狀態,是酒幫助消解世俗干擾、回歸筆墨本真的結果,“鐵畫銀鉤” 的線條中,暗含酒養出的 “禪意” 與 “灑脫”;黃庭堅 “流離伴” 的貶謫生涯中,酒成為 “一波三折” 書法風格的催化劑,酒後對筆墨的獨特感悟,讓其書法在 “獨辟徑” 的波折中,傳遞出 “堅韌不屈” 的精神氣質;傅山 “真醇助” 的草書創作,以酒 “杯中萬慮冥”,酒後的 “婉轉連綿圈”,既是筆墨技巧的呈現,更是心性與酒魂融合的產物。

借酒創新:打破傳統,開拓書法新境

徐渭 “縱性怪” 的書法創作,需 “三百觥” 酒後方可 “運毫顛”—— 酒激發的 “狂放” 讓其書法突破傳統規整,“欹側跌宕纏” 的佈局中,盡顯 “醉書欹側險” 的創新風格,為明清書法注入 “個性解放” 的活力;於右任 “髯翁潤風骨” 的碑草創作,酒後 “興來即揮毫”,酒幫助平衡 “碑的雄渾” 與 “草的靈動”,最終形成 “形符草盡簡” 的極簡風格,為現代草書發展奠定基礎。

繪畫創作——

酒為“意境催生者”與“精神傳遞者”

“丹青醉美篇” 展現酒文化對繪畫創作的滋養,從唐代 “畫聖” 到近現代畫家,酒成為催生畫面意境、傳遞畫家精神的核心元素,具體體現為三類繪畫創作形態:

酒助意境:營造畫面獨特氛圍

吳道子 “繪借力” 的 “吳帶當風” 畫風,源於 “每欲揮毫酣” 的飲酒狀態 —— 酒讓其擺脫對細節的拘泥,專注於 “風動” 的整體意境,筆下人物 “衣帶飄舉” 的靈動,是酒激發的 “寫意” 審美體現;李成 “寄孤傲” 的山水畫,以酒寄託 “疏朗煙” 的意境,畫面中 “氣象萬千態” 的疏淡,暗含酒養出的 “孤傲” 情懷,開創 “寒林平遠” 的山水審美;黃公望 “隨身攜” 酒具創作《富春山居圖》,“遇景激靈感” 的過程中,酒幫助其捕捉山水 “煙雲變幻”的瞬間,畫面 “渾厚華滋”的意境,是酒與自然融合的產物。

酒傳精神:傳遞畫家內在品格

範寬“共傑作”的《溪山行旅圖》,創作時“浴雪不覺寒”—— 酒的暖意不僅支撐其在嚴寒中堅持,更激發 “雄奇險峻” 的山水風格,畫面中 “大山大水” 的雄渾,傳遞出酒賦予的 “堅韌不屈” 精神;朱耷(八大)“泄沉哀” 的花鳥畫,以酒 “宣洩心痛哀”,酒後“孤傲哭笑掩”的筆觸,將家國破亡的悲痛融入“白眼向人”的禽鳥形象,畫面“簡淡孤高”的風格,是酒與精神共鳴的結果;鄭板橋 “視之命” 的竹畫創作,“潑墨不離盞”—— 酒讓其突破 “形似” 束縛,筆下竹子 “瘦硬通神” 的姿態,傳遞出 “糊塗難得” 的人生智慧,酒成為 “畫品即人品” 的紐帶。

酒促融合:推動繪畫風格創新

傅抱石 “傅關巨合妙” 的山水畫,與關山月合作時 “美酒潤妙筆”—— 酒幫助兩人打破風格差異,在 “江山多嬌” 的創作中,融合 “抱石皴” 的靈動與 “關山月山水” 的雄渾,畫面 “雄渾詩意還”的境界,是酒促進藝術合作的典範;黃賓虹與張大千 “虹千隱俠別” 的繪畫交流中,酒是 “渾厚柔靡傳” 的風格共鳴媒介 —— 黃賓虹 “黑、密、厚、重” 的畫風與張大千 “潑彩” 的靈動,在酒後交流中相互借鑒,推動傳統山水畫向現代審美轉型。

2025.09.15·北京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集成凝煉酒文化。出版專著九部,著述藝術評論、學術論文上百篇,創作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書象”簡論》《人類賦》《中國牛文化千字文》《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酒文化賦》《中國酒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