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4年,迄今,仍未見停歇跡象,中華新聞通訊社與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317天。
.webp)
2025年10月3日最新進展:
俄軍攻擊再波及無辜動物 烏克蘭農場大火1.3萬頭豬隻喪生
烏克蘭緊急救援部門今天表示,俄羅斯無人機夜間攻擊烏克蘭東北部,引發農場大火,導致約1萬3000頭豬隻死亡。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軍攻擊也曾波及馬廄與動物園。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緊急救援部門指出,俄羅斯無人飛行載具(UAV)攻擊烏克蘭哈爾科夫州(Kharkiv Oblast)諾沃多拉茲卡(Novovodolazka)社區一處農場,導致大約1萬3000頭豬隻死亡、一名農場員工受傷。
烏克蘭緊急救援部門發布的照片顯示,豬隻屍體被堆放在狹小豬舍裡。該部門表示,牠們被關在總面積1萬3000多平方公尺的8個豬舍內。
在今年9月,俄軍大規模攻擊烏克蘭基輔州(Kyiv Oblast)期間,曾擊中一個馬術俱樂部,導致7隻馬死亡。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各地動物園遭受破壞,俄軍今年6月攻擊曾造成烏克蘭敖德薩動物園(Odesa Zoo)一隻公羊喪命。

國際反應
普京批美施壓俄貿易夥伴 警告可能襲擊烏克蘭核電廠
俄羅斯總統普京今天表示,俄國若認為遭歐洲挑釁,將迅速回應。他並批評美國施壓中國及印度等俄方貿易夥伴切斷與俄國的能源關係,同時警告俄方可能襲擊烏克蘭控制的核電廠。
路透社報導,俄烏戰爭是二戰以來歐洲傷亡最慘重的戰爭,也引發了俄國與西方國家之間自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以來最大規模的對抗。
普京(Vladimir Putin)今天在黑海度假勝地索契(Sochi)的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Valdai Discussion Club)表示,俄軍正沿著烏克蘭境內整條戰線推進。
普京還說:「所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國家都在跟我們戰鬥。」
他表示,北約成員國向烏克蘭提供情報、武器及訓練,並稱如果歐洲挑釁俄羅斯,俄國將迅速回應。
普京說道:「如果有人還想在軍事領域跟我們競爭,正如我們所言,儘管來,讓他們去試,俄羅斯的反制很快就會到來。」
普京也駁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稱俄羅斯是「紙老虎」的說法,表示俄羅斯擁有世界上能力最強的軍隊。他並指出,如果俄國是紙老虎,那北約也是,西方國家如果認為自己面對的是紙老虎,就來對付看看。
普京宣稱,歐洲菁英持續煽動「歇斯底里」的情緒,結果幾乎就快跟俄國人發生戰爭。但他駁斥俄羅斯有朝一日會襲擊北約成員國的想法,稱其「難以置信」。
普京說:「我真的想說:冷靜下來,安穩睡覺,顧好你們自己的問題。」
普京今天也批評美國施壓印度及中國切斷與俄羅斯的能源關係,並警告此類舉動可能適得其反。
他說,若對俄羅斯的貿易夥伴徵收更高關稅,將推升全球物價,並迫使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維持高利率,這反過來又會拖累美國經濟。
普京今天也指控烏克蘭方面襲擊遭俄國占領的札波羅熱(Zaporizhzhia)核電廠周邊地區,並示警俄方可能報復。
法新社報導,普京在回答有關札波羅熱核電廠的問題時說道:「他們那邊有還在運作的核電廠。我們有什麼理由不以牙還牙呢?讓他們好好想想吧。」
札波羅熱核電廠已脫離電網一個多星期,俄烏就這次斷電事件相互歸咎。
札波羅熱核電廠共有6座反應爐,戰前供應烏克蘭約1/5電力,自俄羅斯接管後,這些反應爐全數關閉。不過核電廠仍需電力維持冷卻和安全系統,以防反應爐發生熔毀,引發核子事故。
分析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從未停止,但在過去幾週,飛彈、無人機和炸彈的大部分打擊集中在邊境州,特別是針對能源設施和鐵路幹線。
切爾尼戈夫、蘇梅、哈爾科夫、扎波羅熱和赫爾松等州,經歷了(並將繼續經歷)電力和供水完全或長時間中斷,以及客運和貨運列車到達和出發時間的頻繁延誤。
無人機甚至開始伏擊那些在連接這些州主要城市的道路上行駛的車輛,最近導致數十人傷亡。
烏克蘭能源部警告稱,由於扎波羅熱核電廠自9月23日以來一直斷電,其營運面臨巨大風險。
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稱那裡的局勢危急,強調斷電是俄羅斯砲擊造成的,俄羅斯人正在阻礙修復通往核電站的電網線路。
札波羅熱核電廠
為了闡明這一場景的危險,半島電視台採訪了烏克蘭能源部核安全專家奧爾加·科沙爾娜(Olga Kosharna),她表示,該電站依賴烏克蘭電網供電,以冷卻其內部的六個核反應器。俄羅斯管理層已轉而依賴柴油發電機,但這些發電機無法滿足所有需求,且只能維持不超過10天。
她補充說:“自從莫斯科控制該電站以來,這種類型的風險已是第十次發生,但今天的情況更為嚴峻,因為俄羅斯人不允許應急小組修復扎波羅熱的電網,因此必須盡快解決問題,或將電站完全置於冷停堆狀態。”
乍一看,對烏克蘭能源部門的攻擊似乎是俄羅斯在戰爭的前三年中多次重複的戰術,但官員和專家認為這是莫斯科正在採用的「新戰術」。
澤連斯基表示,俄羅斯正試圖透過針對能源部門並在其周圍製造風險來“摧毀烏克蘭”,這指的是隨著夏季炎熱或冬季嚴寒的加劇,該部門的作用日益增大和需求增加。
退休上校兼軍事專家奧列格·日丹諾夫(Oleg Zhdanov)在接受半島電視台採訪時說:“很明顯,俄羅斯正在摧毀烏克蘭境內縱深20至50公里內的所有邊境基礎設施,目的是讓這些地區不再適宜居住。”
他補充說:“他們瞄準能源站、電網、通訊、交通和道路,我們也在進行反擊,但我們的能力與他們相比有限,目標也不同。我們希望削弱他們的前線部隊,而他們則希望強行驅逐民眾並建立緩衝區,這將給烏克蘭,甚至可能給一些歐洲國家帶來新的負擔。”

“難以忍受的處境”
面對轟炸的危險,以及生活要素的中斷或受威脅,當局不得不自願或強制撤離數千人。許多居民在國內流離失所或尋求庇護中找到了避難所,但這正在悄悄發生。
例如,首都基輔的交通擁堵明顯增加,許多車輛的車牌顯示來自其他城市和州。
基輔市政府宣布,該市的流離失所者人數已達到近42.4萬人,而2023年底這個數字約為30萬人。
丹尼斯帶著包括三個孩子在內的家人從切爾尼戈夫市郊來到首都。他向半島電視台講述了他的故事,說:「即使在戰爭初期俄羅斯人入侵該州時,我們也選擇了留下,但現在情況變了。由於人口減少、購買力下降和貨物運輸成本上升,我的商店都關門了。學校大多轉為遠程教育,我們遭受著電力、水和供暖危機,那裡的生活已變得難以忍受的煉獄。」
流離失所危機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和聯合國難民署(UNHCR)的數據,今年年初烏克蘭的國內流離失所者人數約370萬人,而境外的烏克蘭難民人數已超過690萬人。
根據社會事務部的報告,來自哈爾科夫州的公民登記為流離失所者的數量最多,達到72.4萬人,其次是赫爾松43.9萬,札波羅熱40萬,蘇梅14.4萬。
然而,當地組織強調,這些數字僅限於那些正式登記為流離失所者或難民的人,不包括數百萬沒有正式登記就開始新生活的其他人。
「援助之翼」協會(Wings of Help)的活動家維多利亞·芬奇克(Viktoria Vinchuk)告訴半島電視台:「流離失所危機確實在悄然惡化。儘管一些在戰爭初期離開的人已經返回,但我認為國內流離失所者的實際人數不少於600萬,難民人數穩定在800萬左右,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