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4年,迄今,仍未見停歇跡象,中華新聞通訊社與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285天。
.jpg)
2025年9月1日最新進展:
戰況
- 根據地區州長稱,俄羅斯週一襲擊烏克蘭造成至少五人死亡,其中包括赫爾松兩人、扎波羅熱一人和頓內茨克兩人。襲擊還造成數十人受傷。
- 札波羅熱州州長伊凡費多羅夫在Telegram上寫道,光是在札波羅熱地區,俄羅斯軍隊一天之內就對16個定居點發動了286次無人機攻擊、10次飛彈攻擊和5次空襲。
- 該地區州長表示,俄羅斯無人機週日凌晨對烏克蘭南部城市敖德薩附近的電力設施造成破壞,造成超過29,000名用戶斷電。受災最嚴重的城市是海港城市喬爾諾莫斯克。
- 路透社報道稱,一艘懸掛伯利茲國旗的民用散貨船在喬爾諾莫斯克附近撞上不明爆炸裝置後,遭受輕微損壞。
- 俄羅斯無人機週日稍早也襲擊了烏克蘭北部的切爾尼戈夫地區,破壞了能源基礎設施,導致包括尼任市部分地區在內的30,000戶家庭斷電,州長維亞切斯拉夫·喬斯表示。
- 烏克蘭軍方表示,俄羅斯一夜之間用142架無人機襲擊了烏克蘭,雖然其防空部隊設法擊落了大部分無人機,但這些無人機襲擊了10個地點。
-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承諾將對俄羅斯襲擊該國電力設施的行為進行報復,並對俄羅斯境內縱深目標進行打擊。
.jpg)
- 烏克蘭武裝部隊駁斥了俄羅斯關於夏季攻勢成功的說法,並表示俄羅斯軍隊未能完全控制任何烏克蘭主要城市,並「嚴重誇大」了有關佔領領土的數字。
- 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州州長亞歷山大·欣施泰因在Telegram 上發文稱,烏克蘭無人機襲擊庫爾斯克地區,造成四人受傷,其中包括兩名內政部工作人員。
- 據塔斯社報道,俄羅斯國防部稱,俄羅斯軍隊在24 小時內擊落了112 架烏克蘭無人機、兩枚航空炸彈和三枚火箭發射器。
- 塔斯社週日引述俄羅斯庫爾斯克核電廠的消息稱,在無人機襲擊後,該核電廠三號反應爐的發電能力減半,目前已完全恢復。
烏克蘭前議長遇襲身亡案 當局拘捕一名疑犯
烏克蘭前議長帕魯比遇襲身亡的案件,總統澤連斯基說當局拘捕一名疑犯,仍在調查案件。
54歲的帕魯比當地星期六,在西部城市利沃夫,被人連開數槍致死,槍手隨後逃走。澤連斯基表示,當局拘捕一人,懷疑涉及謀殺帕魯比。澤連斯基感謝執法部門迅速行動,他說當局仍在進行必要的調查程序,強調必須查清案件的所有經過。
.jpg)
烏克蘭頻襲俄國能源設施 澤倫斯基:擬再深入打擊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天表示,烏方計劃再次深入打擊俄羅斯。過去數週以來,烏克蘭加強襲擊俄國境內能源設施。
路透社報導,澤倫斯基會晤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後,他在社群媒體X平台發文:「我們將繼續以烏克蘭防衛所需方式積極行動,部隊和資源已準備就緒,新的深入打擊行動也已規劃。」
另一方面,國際傳真社(Interfax News Agency)今天引述俄羅斯國防部的說法報導,俄軍過去24小時擊落112架烏克蘭無人機,並攻擊烏國境內軍用港口設施。
普京為俄侵烏辯護 將烏克蘭危機歸咎西方
俄羅斯總統普京今天在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中,試圖為其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辯護,並將這場已持續3年半、造成數以萬計人喪生,並重創烏東大部分地區的衝突歸咎西方。
綜合法新社和路透社報導,普京(Vladimir Putin)在中國天津舉行的上合組織峰會說:「這場危機並非起因於俄羅斯進攻烏克蘭,而是源自於烏克蘭發生一場由西方支持和挑起的政變。」
他說:「釀成這場危機的第2個原因,是西方不斷嘗試將烏克蘭拉進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普京在上合組織峰會還說,他和美國總統川普在8月高峰會期間達成的共識,為解決烏克蘭危機開闢一條道路。
他說:「在這方面,我們高度讚賞中國和印度為推動解決烏克蘭危機所作出的努力和提議。」
他還說:「我也希望俄、美兩國最近在阿拉斯加峰會中達成的共識,能對實現這項目標有所助益。」
政治與外交
- 克里姆林宮指責歐洲大國阻礙美國總統川普的和平努力,並表示,俄羅斯將繼續在烏克蘭的行動,直到莫斯科看到基輔準備好和平的真正跡象。
-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在中國舉行的上合組織峰會間隙表示:“歐洲交戰方堅持其基本路線;它不會屈服。”
- 德國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表示,他已做好應對俄烏戰爭「將持續很長時間」的準備。他告訴德國公共廣播公司ZDF,結束衝突的外交努力不能「以烏克蘭的投降為代價」。
-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訪問白俄羅斯附近的波蘭邊境時宣布,將向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接壤的歐盟成員國提供額外資金。她稱普丁是“掠食者”,只有透過“強有力的威懾”才能製止他。
- 馮德萊恩也向《金融時報》表示,歐洲正在製定“相當精確的計劃”,向烏克蘭部署多國部隊,作為擬議的衝突後安全保障的一部分。
- 她說,川普已向歐洲保證,「作為保障措施的一部分,美國將會參與其中」。
- 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艾爾多安在中國官方報紙《人民日報》上發表文章稱,土耳其將「繼續以耐心」在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奉行」其「和平外交」。
- 教宗利奧呼籲在烏克蘭戰爭中實現停火和對話。他在聖彼得廣場與朝聖者舉行的周日祈禱中說:“現在是那些負責任的人放棄武器邏輯,並在國際社會的支持下走上談判與和平道路的時候了。”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在今天刊登的訪談中指出,歐洲正在為多國部隊部署烏克蘭而擘劃「相當精確計畫」,並說這是將獲美國支持的衝突後安全保障其中一環。
馮德萊恩談烏克蘭安全保障:歐洲部隊計畫部署 美允提供後盾
英國《金融時報》週日(8月31日)引述三名外交官員消息稱,法國、德國、英國、歐盟及北約領導人預計將於本週四在巴黎會面,繼續就烏克蘭問題進行高層討論。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歐洲正在製定“相當精確的計劃”,準備在衝突結束後向烏克蘭派遣多國部隊,作為烏克蘭未來安全保障的一部分,並將得到美國的軍事支援。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今天刊登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訪談中說:「川普總統再次向我們保證,會有美國的部署作為後盾的一環…那非常明確而且一再得到確認。」
路透社引述報導指出,在美國以管制和指揮體系,並且投入情報和偵察資源等援助的支持之下,上述部署可能涵蓋數以萬計歐洲為首部隊。同時,相關安排上個月已在川普、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和歐洲領導高層的會議中達成共識。
金融時報引述3位外交官報導,在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邀請下,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和馮德萊恩等歐洲領袖可望於9月4日在巴黎會面,繼續就烏克蘭議題展開高層會商。

烏克蘭在俄羅斯大規模空襲後搖搖欲墜【英文影片】
武器
- 據朝中社週一報道,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視察了一條新的飛彈生產線和飛彈製造自動化流程。北韓已向俄羅斯派遣飛彈、士兵和砲彈,以支援莫斯科對烏克蘭的戰爭。
- 與俄羅斯接壤的挪威表示,將從英國購買價值約100 億英鎊(135.1 億美元)的新護衛艦,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軍事投資。

川普會兌現威脅,退出俄烏調解嗎?
白宮發表聲明,對雙方缺乏彈性表示失望,隨後人們對美國威脅退出俄烏危機調解的嚴肅性提出質疑。
一位白宮官員透露,除非一方表現出更多靈活性,否則川普總統正在認真考慮撤回對俄烏戰爭的調解努力。
那麼,川普為何要放棄他在這場危機中的調解角色呢?國際事務專家保羅戴維斯博士指出,自今年1月就任總統以來,川普一直致力於確保雙方的平衡與進展。然而,他面臨一個重大挑戰:烏克蘭仍不願放棄其領土,而俄羅斯自軍事行動開始以來也沒有改變其要求。
鑑於當前局勢,川普陷入兩種僵局,希望歐洲國家能更有效地干預以恢復談判。
川普入主白宮後,承諾要解決前任拜登任期內爆發的重大戰爭,其中最突出的是俄烏戰爭,他認為拜登該為此負責。
川普先前曾指責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應對戰爭的持續負責,並要求其做出進一步讓步。此前,雙方關係一度高度緊張,但川普在華盛頓和基輔之間達成了利潤豐厚的經濟協議後,關係有所緩和。
儘管美國威脅退出調解,但戴維斯排除了這種可能性,他認為這屬於川普達成貿易協議的策略性政策範疇。因此,他將繼續向雙方施壓。
儘管川普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中表現出某種程度的偏向俄羅斯,但他多次對俄羅斯總統普丁施壓,要求他做出讓步,以結束與烏克蘭的戰爭。
退出將是災難
但如果川普兌現威脅並退出調解,歐洲又該如何應對?歐洲曾全力支持烏克蘭對抗普京,不遺餘力地向基輔提供軍事、物質和精神支持,並為此承擔了巨大的經濟負擔,這影響了其公民的生活水平。
國際關係學教授胡斯尼·阿比迪博士認為,美國退出調解對歐洲國家和烏克蘭來說將是災難性的,特別是歐洲在提供全面安全保障方面面臨困難,尤其是在空域方面。
政治和戰略研究員羅蘭·貝加莫夫同意美國威脅退出調解只是戰術的觀點,川普尋求保持美國的主導地位,而在這場衝突中的調解賦予了他很大的主導權。
據貝加莫夫稱,對於莫斯科來說,它希望華盛頓退出,因為它意識到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援,歐洲無法在烏克蘭抵抗俄羅斯。
歐洲國家先前擔心普京和川普之間的對立會損害歐洲的利益,因此透過介入談判成功改變了外交格局。然而,這種介入顯然令試圖壟斷最終解決方案的白宮領導人感到不滿。
川普也毫不掩飾他對歐洲人鼓勵烏克蘭總統拒絕做出重大讓步,同時要求華盛頓提供更多安全保障和軍事援助的不滿。
英國《每日電訊報》引述西方官員的話稱,川普正在與歐洲國家討論部署包括美國承包商在內的特種部隊,重建烏克蘭的防禦,保護其國家利益。
據該報稱,在烏克蘭部署美國承包商與一項正在討論的長期和平計畫有關,這將對普丁構成真正的威懾。
但莫斯科不會接受這一點,它曾多次強調拒絕外國軍隊出現在烏克蘭領土上。
這也將為歐洲國家帶來法律問題,它們需要仔細考慮這項提議,特別是因為,正如戴維斯所指出的那樣,軍事承包商將無法直接參與,而是專注於加強烏克蘭的軍事能力並訓練他們使用美國和歐洲的系統。
傷害能力
在戰場上,烏克蘭已經展示了成功打擊俄羅斯縱深的能力,特別是最近襲擊了俄羅斯的石油工廠和設施,破壞了飛彈系統和無人機工廠。
在許多人看來,烏克蘭對煉油廠的攻擊是合法的軍事目標,影響了俄羅斯的軍事能力,而俄羅斯的回應則針對平民目標。
戴維斯認為普京出席上海合作組織高峰會是俄羅斯經濟受到影響的明顯證據,也顯示俄羅斯需要增加對中國的石油出口並加強與印度的關係。
戴維斯在評估當前局勢時,將當前局勢比作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雙方都無法對對方採取決定性行動。
因此,在他看來,解決方案在於相互讓步,即烏克蘭接受失去克里米亞,俄羅斯接受烏克蘭的主權並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
然而,有些人認為,俄羅斯總統目前可能尚未準備好達成任何和平協議,而是傾向於進一步擴大影響力,以更強硬的姿態參與談判,這將使烏克蘭和歐洲付出沉重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