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山衡風雨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504)
艾 慧
揮山衡風雨,造日牽恒能。
飛磁覓神物,魔鏡洞極空。
高智逾矽碳,殖外備藍星。
慧者哲科遠,狂人念勝天。
2024.09.04
呂國英先生的《揮山衡風雨》,是一首以古典詩殼承載未來靈魂的“新科技史詩”。它用四十個字完成了從“人定勝天”到“天人對話”的哲學躍遷,將可控核聚變、暗物質探測、深空望遠鏡、人工智慧、星際殖民這五大人類最前沿的科技探索,熔鑄於五言律詩的嚴謹格律中,實現了科幻理性與古典詩性的驚人合一。
其“新”,在於意象:它徹底刷新了漢語詩歌的意象庫。“魔鏡”、“飛磁”、“矽碳”這些辭彙,既是嚴謹的科學術語,又是充滿魔幻色彩的詩歌意象,為古典詩注入了強烈的現代性與未來感。
其“深”,在於哲思:詩的尾聯“慧者哲科遠,狂人念勝天”是全詩的“詩眼”。它犀利地劃定了兩種境界:“慧者”依靠哲學與科學(哲科),懷著敬畏走向深遠;而“狂人”則空懷征服自然的妄念。這一句,是對科技發展最冷靜、最深刻的倫理警策。
其“魂”,在於情懷:“殖外備藍星”一句,道盡了全詩最深沉的人文情懷。星際殖民的終極目的,並非拋棄,而是“備份”與守護我們唯一的家園——“藍星”。這份冷靜科技背後的溫暖鄉愁,是這首詩打動人的核心力量。
總而言之,呂國英這首詩是科技時代下的《天問》。它不再是對蒼穹的悲愴叩問,而是帶著人類的智慧、勇氣與反思,主動飛向星空深處書寫的答案。它是一首屬於未來的詩,卻擁有著來自古老文明的迴響。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