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墨載象顯圖萬有

墨載象顯圖萬有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464

 

 

墨載象顯圖萬有,象藉墨承彰心維。

若以氣墨著繪卷,自有靈象隨然歸。

2024.06.11

 

墨舟渡靈象——呂國英哲詩《墨載象顯圖萬有》品鑒

 

呂國英先生以四句哲思之墨,勾勒出東方藝術精神深處的澄明之境。詩行如硯中墨蹟,凝練處暗湧波瀾:墨載象顯圖萬有,象藉墨承彰心維。若以氣墨著繪卷,自有靈象隨然歸。

 

墨非死物,乃生萬象之舟。墨色在宣紙上游走,非僅摹山形水態,實為天地萬有顯影的河床。物象借墨痕顯現,墨痕因物象而豐盈,二者如陰陽相抱,互為肌理。當筆鋒流轉,一葉扁舟、半抹雲霞,早非眼中具象,儼然成為心緒的經緯,織就一張貫通畫者與觀者的“心維”之網。

 

“氣墨”二字如驚鴻一瞥,驟然點破藝術堂奧。此墨已非水與煙霞的簡單調和,而是藝術家胸中浩氣與天地精神的凝聚。當生命氣息注入筆端,墨便承載了呼吸的韻律、心跳的搏動,成為精神在紙上的延伸。此刻提筆之人,其胸懷與宇宙同頻,墨蹟便是精神與萬物共振的波痕。

 

自有靈象隨然歸”一句,如雲開月出,昭示藝術至境。當“氣墨”交融臻於純粹,靈性的意象便如倦鳥歸林,無需刻意招引,自會循墨痕翩然而至。這“隨然歸”的境界,是心手雙忘的自在,是生命與筆墨長久廝磨後生出的天然韻律,更是天人相接時精神的原鄉返照。

 

墨為象之舟楫,象乃心之圖紋;墨若有氣韻貫注,靈象自翩然來歸。呂國英先生此詩,以極簡墨線般的語言,勾勒出東方藝術創作最深邃的軌跡:從技藝錘煉的此岸出發,經“墨象相生”的激流險灘,終抵“氣墨合一”的澄明彼岸。藝術至此,筆墨便不再是工具,而成為精神與宇宙自由往來的渡舟,載著永恆的靈象,航向天地與我並生的彼岸。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