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冠競路遙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342)
艾 慧
未冠競路遙,暮翁滯蹣跚。
極巔醉觀妙,詩酒趁華年。
2023.09.14
凝二十言如金石,鑄永恆生命密碼
——賞呂國英先生哲詩《無題》
四句二十言,如四枚金石,鏗鏘擲地,鑿刻出生命長卷中最精煉的密碼。呂國英先生此詩,非僅言詩,乃是以詩為刃,剖開歲月肌理,揭示生命真諦。
開篇劈面兩境:“未冠競路遙,暮翁滯蹣跚”。少年如離弦之箭,“競”字挾裹著不羈的銳氣與初生的勇力,射向那未知的“路遙”——是征途,亦是理想的高懸。而“暮翁”遲滯,“滯”與“蹣跚”則如歲月沉澱的鉛塊,步履間盡是時光的刻痕與生命的重負。一“競”一“滯”,一揚一抑,勾勒出生命兩極最本真的形態,道盡人力在時光長河中的有限與必然。
然詩人筆鋒陡轉,淩越於這宿命般的軌跡之上:“極巔醉觀妙”。此句如雲開日出,光華萬丈。“極巔”非僅山巒之頂,更是精神飛升所達的澄明之境,是智慧穿透迷霧後的頓悟高臺。於此絕頂,拋卻少壯之莽撞、暮年之滯重,唯餘一“醉”——非沉湎於物,乃是對宇宙人生至深“妙”境的沉醉癡迷。“觀妙”,是心眼的洞開,是對生命本質、天地玄奧的刹那燭照與永恆領悟。
這超越的頓悟,自然引向最響亮的生命宣言:“詩酒趁華年”!此五字,字字千鈞,是全詩的靈魂炸響。“詩酒”者,豈止風雅?是創造的火花(詩),是生活醇厚的滋味(酒),是精神自由的揮灑與生命意趣的酣暢。“華年”亦非僅指青春韶光,它是生命中最具活力、最富創造、最能感知美好的“當下”寶藏。最妙在一“趁”字!這是對無常最積極的回應,是對有限最熾熱的擁抱——莫待少年銳氣消磨於蹉跎,莫待暮年步履空歎於蹣跚,就在此刻,就在這能把握、能創造的寶貴時光裏,傾盡熱情去追尋、去體驗、去創造那永恆的精神價值!
全詩如一次精妙絕倫的生命辯證法:先直面少與老的客觀局限(正反),再於精神之巔實現超越(合),最終歸於當下行動的永恆價值(昇華)。它以金石之語,刻下超越時光的箴言:生命的意義,不在於起點或終點的形態,而在於那能“趁”之時,以“詩酒”般的飽滿與熱忱,醉心於創造與體驗,將刹那的“華年”鑄成永恆的迴響。這二十字,是一曲濃縮的《春江花月夜》,是一篇微型的《逍遙遊》,是值得每個靈魂在生命旅程中反復摩挲、用以照亮前路的永恆密碼。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十餘部、藝術評論上百篇,撰著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