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可通神醉亙古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338)
艾 慧
酒可通神醉亙古,美能潤靈妙千秋。
哲命窮疑醒心慧,欲終縱魔禍橫流。
2023.09.07
這是一首充滿哲理深度與警世意味的絕句。容筆者試作如下鑒賞解讀——
張力對比,哲思深邃
“酒可通神醉亙古”vs“欲終縱魔禍橫流”:開篇以“酒”的超越性(通神、醉千古)與結尾“欲”的毀滅性(縱魔、禍橫流)形成強烈對比,揭示了精神昇華與欲望沉淪的終極對立。
“美能潤靈妙千秋”vs“哲命窮疑醒心慧”:第二句“美”的永恆滋養力(潤靈、妙千秋)與第三句“哲”的艱難求索(窮疑、醒心慧)形成另一組對照,展現了追求真善美的永恆價值與其過程的艱辛。
靈欲之爭,醒醉之辨
全詩核心在於探討精神(靈/神/慧) 與欲望(欲/魔) 的永恆衝突。而提出的解決之道:通過“美”的滋養(潤靈)和“哲”的追問(窮疑、醒心慧)來超越短暫的物欲沉溺(酒醉之幻象),最終指向精神的覺醒與永恆(通神、妙千秋)。
“醉”在首句是超越時空的“通神”狀態,而末句的“禍橫流”則暗示了無節制欲望導致的另一種“沉醉”(迷失),點明真正的“醒”在於哲學智慧的覺悟(醒心慧)。
警世箴言,意象宏大
“欲終縱魔禍橫流”一句振聾發聵,直指無度欲望是災難(禍)的根源,如同放縱心魔(縱魔),終將導致秩序的崩塌與苦難的蔓延(橫流),具有強烈的現實警示意義。
此詩不僅用詞精煉有力:“通神”、“潤靈”、“窮疑”、“縱魔”、“禍橫流”等,高度濃縮了複雜哲思;且時空跨度宏大:“亙古”、“千秋”將思考置於歷史長河,凸顯命題的永恆性。
呂國英此哲詩,以酒神之醉喻精神超越,以美之永恆潤澤心靈,更以哲學窮疑喚醒智慧。全篇精警凝練,直指靈欲根本衝突:沉溺物欲終縱魔釀禍,唯借美育哲思方可達至通神妙境,醒心慧於千秋。是警世箴言,亦為精神昇華之導引。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十餘部、藝術評論上百篇,撰著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