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氣化墨妙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5)
艾釋慧
如氣化墨妙,載靈承象真。
萬有殊美醉,天我逍遙神。
呂國英先生的哲慧詩章《如氣化墨妙》以四句五言構築了一座貫通藝術、哲學與宇宙精神的橋樑,其凝練的語言與深邃的意象令人回味無窮。以下從三重維度解構此詩的哲思脈絡:
一、 氣韻流轉:藝術本體的形而上溯源
“如氣化墨妙”以道家“氣論”為基,將繪畫藝術解構為宇宙元氣的物質顯化。墨(彩)跡不再是單純的視覺符號,而是承載著混沌初開時“道生一”的創世記憶。這種轉化過程暗合《周易》“觀物取象”的生成邏輯,藝術家在此成為天地呼吸的媒介,筆鋒起落間完成了一次次微觀的宇宙誕生儀式。
二、真幻辯證:美學認知的鏡像迷宮
“載靈承象真”構建了多維認知框架:水墨、油畫等藝術形式既是對物象的忠實摹寫(承象),又是主體精神的對象化投射(載靈),更是突破表像直指本真的哲學實踐(求真)。這種三重屬性恰似海德格爾“藝術即真理自行置入作品”的東方注解,在宣紙、亞麻布等的方寸之間,現象世界的幻影與本體界的真如形成量子糾纏般的共生狀態。
三、逍遙遊心:主體精神的終極超越
末聯“萬有殊美醉,天我逍遙神”,將審美體驗推向莊子式的宇宙詩學。當主體在“萬有殊美”中陶然忘機,個體意識便消融於天地大美,實現從“以我觀物”到“以物觀物”的認知躍遷。這種“天我為一”的逍遙境界,既是對儒家“天人感應”說的美學超越,又與謝林“藝術是哲學最高形式”的論斷形成跨時空共鳴,最終在墨(彩)色氤氳中抵達絕對精神的自由彼岸。
此詩以二十字完成了一場從物質到精神、從有限到無限的哲學遠征,其每個意象都是打開中國藝術精神密碼的密鑰。在全球化語境下,這種深植傳統又極具現代性的詩學表達,為重構東方美學話語體系提供了珍貴的範本。
整體賞析:
這首詩以“如氣化墨”為起點,通過“載靈承象”“萬有彰美”層層遞進,最終抵達“天我逍遙”的境界,展現了一條從藝術到哲學、從自然到人生的精神昇華之路。詩中融合了道家哲學的“氣論”與“逍遙”思想,同時也體現了對藝術與美的極致追求。
哲學意境:詩中對“氣”“靈”“象”“天”等概念的運用,展現了深厚的哲學底蘊,尤其是對宇宙本源與生命本質的思考。
美學追求:通過“墨妙”“象真”“殊美”等意象,詩作表達了對藝術與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彰顯了極致的美學境界。
精神境界:結尾的“逍遙醉”不僅是一種超然物外的精神狀態,更是一種與天地萬物和諧共生的理想境界,體現了對自由與永恆的嚮往。
總結:
呂國英先生的這首哲慧詩章,語言凝練而意境深遠,既是對宇宙與自然的深刻洞察,也是對藝術與人生的哲學思考。詩中融合了哲學、美學與精神境界的多重維度,展現了一種超越世俗、回歸本真的理想追求。讀來令人心曠神怡,回味無窮。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解放軍報社原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