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存九野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591)
莊鴻遠
江山存九野,乾坤契時空。
華載百年祭,詩酒古今同。
沉浮誰問宰?運變究常中。
2024.02.10
立於九野,問於常道
——呂國英《江山存九野》詩境淺悟
呂國英先生以“哲慧詩派”立言,主張“詩貴哲慧潤靈悟”,其短章往往以極簡筆墨承載宇宙與人生的深邃思考。這首作於2024年初春的詩作,便如一塊凝縮哲思的晶石,在時空流轉中閃射沉靜的光。
起筆兩句“江山存九野,乾坤契時空”,一縱一橫間鋪展天地格局。“九野”勾連九州疆域的廣袤,見江山亙古之存;“時空”點破乾坤運行的根本,顯天地相依之契。寥寥十字,沒有鋪陳卻有萬象,將具象的山河與抽象的時空融為一體,暗合其“氣墨靈象”理論中形質一體的哲思,開篇便立起宇宙視野的高度。
轉而“華載百年祭,詩酒古今同”,筆鋒從天地收向人間,於時間維度上完成古今對話。“百年”是具體的歷史刻度,藏著回望與追思;“詩酒”是永恆的人文符號,載著共情與傳承。古今的歲月相隔被一杯酒、一首詩悄然消融,恰如先生詩中常現的文明貫通之思,在有限的“華載”中照見無限的人文精神。
收尾“沉浮誰問宰?運變究常中”,以設問破題,以作答收束,將全詩的哲思推向深處。最終,詩人將目光從歷史的波瀾投向規律的深處。王朝的沉浮、個人的際遇,看似變幻莫測,但追問主宰之後,答案卻指向“常中”——那隱藏於一切流變背後的恒常之道。這“常”,是天地運行的法則,也是文明延綿的根基。
全詩六句,從天地到人文,從追問到悟理,循循遞進。沒有華麗辭藻,卻在質樸中見雋永,恰如先生“靈像是象的遠方”的藝術追求,於文字之外留下無盡哲思餘韻。讀罷抬眼,仿佛見江山依舊,時空無言,而古今的詩酒與真理,都在運變的常道中靜靜流淌。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九部,著述藝術評論、學術論文上百篇,創作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