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 9月4日訊,2025年8月27日,中華時報副社長江坤搭乘南航飛至山西河東腹地。應故交政協聞喜縣十五屆常委、匠心建築名家李保俊君之邀,作五日盤桓,探千年文脈。餘幸得附驥尾,濡筆以記斯文盛會。行李箱裏除了換洗衣物,還特意裝了拍攝設備——這次山西“晉南之行”,既是一次老友重逢,更是一次深入的文化考察。
“九年未見的老友李保俊和嫂夫人時常電之當地文化名片,比如花饃、裴氏家訓、關帝文化等這些活態傳承的瑰寶,值得此行用文字和影像好好記錄。”
一、宰相村裏的現代啟示
8月28日上午,聞喜縣裴柏村。陽光透過千年古柏的枝葉,在青石板上灑下斑駁的光影。
運城聞喜縣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暉早已在村口的宰相牌坊下等候,見到我們的到來,快步上前迎接握手合影。
“歡迎來到’中華宰相村’!這裏最早可追溯到北周時期。”
在裴氏家訓展館內,江坤被一尊雕像所吸引。講解員告訴大家這位是地球之父:”裴秀是1700多年前的先哲,他以進取的勇氣、刻苦的鑽研、辛勤的勞動,創立了“製圖六體”的理論,這樣的發明創造實在非常了不起。
裴秀作《禹貢地域圖》,開創了中國古代地圖繪製學。李約瑟稱他為“中國科學製圖學之父”,與古希臘著名地圖學家托勒密齊名,是世界古代圖學史上東西輝映的兩顆燦爛明星。
“江坤注意到,展館內設有全息投影設備,將傳統的家訓文字轉化為三維動畫。”這種創新展示方式很好,”傳統文化需要與現代科技結合,才能更好地傳播。”
二、非遺工坊裏的傳承故事
當天下午,來到聞喜縣非遺保護中心。花饃製作的婚慶系列,祝壽系列等主題花饃。麵團在技藝人手中仿佛被施了魔法,不一會兒就變成栩栩如生的各類造型。
“每個花饃都要經過28道工序,”我們正在嘗試開發讓傳統文化更適合現代人的健康需求。”傳統文化需要這樣的親身體驗,才能理解其中的匠心精神。”
三、愛情聖地的新生
8月29日到永濟普救寺。這座因《西廂記》聞名的佛教寺院,如今成為許多年輕人嚮往的愛情聖地。在梨花深院,江坤體驗了一把新郎張生翻牆男,當年崔鶯鶯給張珙回信約他一見,張珙興高采烈地赴約,爬上高高的牆,只為來見她一面。
黃河開元鐵牛館內,黃河鐵牛的出土,是建國以來我國首次發現黃河古渡口遺址,為研究水文地質、黃河變遷及黃河治理等領域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而四尊鐵牛也是我國發現的重量最重(每尊重逾45噸)的鐵質文物,在國內外極為罕見。:”每尊鐵牛含鐵量達百分之八十,唐代竟能整體澆鑄,實屬冶金奇跡。
-
(左一聞縣龍威體育公司董事長賈張彥,江坤,李保俊,李東林)
四、武聖故里的忠義精神
解州關帝廟的香火歷來旺盛。“關公信仰遍及港澳,今訪祖庭,方知忠義文化源流。”忽見晉商後裔演關公磨刀禮,赤面長刀”關公文化中的’忠義誠信’,隨行當地朋友表示關公是我們晉商精神的精髓。”
廟內最新設立的關公文化數字博物館引起江坤的注意。這裏不僅用沉浸式技術重現了關羽的生平事蹟,還通過區塊鏈技術發行數字關公像,讓年輕一代以新方式接觸傳統文化。
五、文明長河中的對話
登鸛雀樓時恰逢暮雲合璧。大家氣吁吁登頂,忽見黃河如金帶鋪展,脫口吟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此時無人機掠過給大家拍照,大呼:“科技賦能古詩!
“唐宋時期此樓可望黃河漕運千帆競發,今雖河道變遷,然文化座標永存。”江坤憑欄拍攝全景:”當在香港的國際媒體展出此景,讓港人感受’更上一層樓’的時空縱深。”
在萬榮李家大院,磚雕”一帶一路”商路圖讓江坤駐足良久。”晉商早在數百年前就構建了國際貿易網路,”他感歎道,”這種開拓精神值得今天的企業家學習。李氏家族以“富而行仁”為家訓,歷代樂善好施,設立義倉、賑災濟貧,獲“李大善人”美譽”。如今吾兄李保俊白手起家,扶貧濟困,無私奉獻,還給員工買樓建設幼稚園等大愛之舉!
一池河東鹽、半部華夏史,因為鹽湖因地處河東地區,運城鹽湖又稱“河東鹽池”,它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孕育了古代中華文明。
江坤來到鹽湖,沿著總書記的足跡站在鹽湖最居中的位置放眼望去,在綿延逶迤的中條山掩映下的鹽湖,被若干堤墊分割成大小不一的鹽池,阡陌縱橫、各有千秋,體態輕盈的反嘴鷸在湖中游弋嬉戲交相輝映。
一幀一畫組成了古今相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壺口瀑布的壯觀景象成為此行壓軸亮點。暴雨初霽,彩虹橫跨秦晉峽谷,江水奔湧如雷。江坤站在觀景臺前用鏡頭記錄下這震撼一刻。”這就是中華文明的磅礴氣象,”我們要通過媒體報導,讓更多香港同胞感受到這種震撼。”
六、文化對話的新篇章
“這次行程讓我看到了傳統文化的活態傳承。從裴氏家訓到關公精神,從晉商智慧到非遺技藝,這些都是值得向世界推介的文化瑰寶。”通過媒體合作、青年交流、文創開發等形式,深化兩地的文化互動。
飛機起飛時,透過舷窗回望。黃土高原在夕陽下呈現出金色的光澤,猶如一部打開的文明史書。打開筆記本,寫下此行最後一則記錄:”文化根脈的追尋,永遠都是最深刻的回家之路。這次出行不僅是一次文化發現,更是一次尋根之旅。”
-
(左一聞喜縣政協常委李保俊與中華時報社副社長江坤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