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風清空尤淨

風清空尤淨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497

風清空尤淨,雲洗天愈藍。

窮高問極遠,福報藉善緣。

2024.08.26

二十字裏的宇宙——呂國英詩中的東方哲思與時空叩問

呂國英先生的五言詩,以寥寥二十字構建了一座貫通天地人的精神橋樑。這首創作於夏秋之交的小詩,既承襲了唐人絕句的凝練之美,又注入現代人對生命哲學的深層思考,堪稱古典形式與現代精神的完美合璧。

琉璃世界:淨化與昇華的視覺詩學

風清空尤淨,雲洗天愈藍”二句,以動態意象完成靜態空間的塑造。風本無形,卻因“清”字獲得質感;雲本無志,卻因“洗”字賦得使命。詩人巧用通感手法,令視覺(藍)、觸覺(清)、甚至聽覺(風過無聲似有聲)交融互滲,形成多維度的審美體驗。更妙在“尤”“愈”二字,將自然過程轉化為漸悟式的精神修行——天地在自我滌蕩中趨向極致純淨,恰似心靈在時間中不斷臻至澄明。

蒼穹之問:人類精神的永恆遠征

第三句窮高問極遠”如樂章突轉,將視角從地平線拉升到宇宙維度。“窮”“極”二字既是空間意義上的邊界探索,亦是生命意義上的終極關懷。此問承續了從屈原《天問》到蘇軾“不知天上宮闕”的哲學傳統,但在航太時代賦予新意:當物理上的九天攬月已成現實,精神上的“究天人之際”仍是人類永恆的命題。這句詩恰似一座向上的階梯,連接著塵世卑微與星空浩瀚。

善緣即福:東方智慧的當代迴響

終句福報藉善緣”將詩意從天際拉回人間,卻非簡單的道德訓誡,而是揭示了一種宇宙法則。詩人捨棄宗教術語,以“善緣”這一兼具佛家因果與儒家仁愛的概念,構建普世的倫理觀。值得注意的是,此句與前三句形成隱秘的邏輯鏈條:唯有經過“風清雲洗”的心靈淨化,方能真正理解“窮高極遠”的宇宙秩序,最終領悟“福報”不在祈求而在善行的生命真諦。

藝術成就:傳統詩的現代轉譯

呂國英此詩最值得稱道處,在於完成古典詩學的現代轉譯。五言形制嚴守古法,但“尤淨”“愈藍”的用法突破平仄常規,賦予傳統句式新鮮活力;四句詩起承轉合如山水畫幅,首二句營造意境,第三句打破平衡,末句收束昇華,形成戲劇性的張力結構。日期標注“2024.08.26”更暗示這是“當下的古典”,讓千年詩脈在此時此刻重新心跳。

呂公這首小詩像一枚棱鏡,在二十字中折射出東方美學的三重境界:自然之美的觀賞、天地之問的思辨、生命之道的體悟。它證明真正的詩意從不拘於字數多寡,而在於能否讓有限文字承載無限時空——正如風清雲洗後,那片永遠蔚藍的人心之天。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