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 7月31日訊)以下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商經局)副局長陳百里博士今日(七月三十一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積極拓展香港新經濟增長點」議員議案的總結發言:
主席:
我再次感謝容海恩議員提出的動議,田北辰議員、陳曼琪議員和李浩然議員提出的修正案,以及其他共41位議員就積極拓展香港新經濟增長點的寶貴建議。以下我會作綜合回應。
加強內聯外通、招商引資
首先,我留意到很多議員都希望政府加強內聯外通方面的工作,以及進一步向海內外宣傳我們方方面面的優勢,說好香港故事。
事實上,政府一直透過不同措施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和吸引力。在《2025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整體排名晉身全球首三位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在「商業法規」和「稅務政策」排名更是全球第一。今次是自二○一九年後,香港首次重返全球三甲,顯示政府的施政方向整體正確,各項政策取得了成效。尤其在招商引資方面,在二○二三年至二○二五年上半年期間,投資推廣署已協助約1 300間企業在港開設或擴展業務,預計帶來直接投資額超過1,600億元,並在有關企業設立或擴展業務的首年,合共創造超過19 000個職位。以上數字已超越二○二二年《施政報告》所訂的績效指標。我們會繼續加強宣傳香港的獨特優勢及新經濟增長點帶來的機遇。
而在深化與內地的聯繫方面,因應內地市場對香港的專業服務需求日漸增加,政府會繼續把握《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下內地給予香港的優惠措施,助力香港企業和專業人才為內地市場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例如,在CEPA框架下簽訂的《修訂協議二》增加了「港資港法」和「港資港仲裁」作為便利香港投資者的措施,正好支持在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試點城市註冊的港資企業。此外,大灣區市場在多個範疇以先行先試的方式對香港作更大程度開放,讓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大灣區市場提供更多樣化的專業服務,為香港企業和專業人士,以及外來投資者帶來新商機。
在深化與國際市場的聯繫方面,儘管海外市場經濟放緩、地緣政治帶來衝擊、美國的不合理關稅措施等帶來不少挑戰和不明朗因素,政府正積極透過多元化措施開拓新興市場,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自二○二二年上任後,行政長官先後五次率領高級別商貿代表團兩度出訪中東和三度出訪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為香港開拓商機及加強與這些經濟體的關係。這些訪問成果非常理想,與東盟各國不同單位簽署接近90份合作備忘錄和協議,涉及範疇廣泛。政府會繼續加強相關工作,積極開拓新經濟增長點。另外,香港會繼續擔當好作為「一帶一路」功能平台的角色,為國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作出貢獻。香港將於今年迎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十周年,論壇訂於今年九月十日至十一日舉行。我們已主動聯繫相關機構和組織,鼓勵它們於論壇前後舉辦與「一帶一路」相關活動以加強協同效應,說好國家及香港故事。
升級轉型、推動創新
剛才,很多議員都提到政府要加大力度幫助業界升級轉型、推動創新。就這一方面,政府正推出多項措施推動高增值產業發展。為進一步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政府已推出一系列支援計劃,包括「新型工業加速計劃」、「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支持策略性產業的企業在香港設立新智能生產設施,利用創科升級轉型,轉向智能製造。政府除了將於今年內推出先導計劃為本地製造業提供配對資助,鼓勵業界引入智能生產升級轉型生產線外,亦將設立「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加強引導市場資金投資指定策略性新興及未來產業,系統性建設創科產業生態圈。我們期望透過以上措施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引領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產業創新體系。
我亦聽到議員在太空經濟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除了在開場發言所提及的措施外,政府亦希望將科研投入成果化,其中InnoHK旗下香港太空機械人與能源中心的研究成果將直接應用於嫦娥八號探月任務,成為中國牽頭建立國際月球科研站先行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國家的航天發展作出貢獻。就低軌衞星的工作方面,政府希望經簡化的申請制度能吸引投資、人才和企業以香港作為發展低軌衞星業務的基地。
促進金融創新、締造領先地位
剛才亦有好幾位議員提到促進金融創新。在這方面,政府正就數字資產交易服務提供者和數字資產託管服務提供者發牌制度的立法建議諮詢公眾,諮詢期至八月底。參考公眾意見及市場發展,政府會訂定相關發牌制度的細節,秉持「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的原則,促進香港數字資產市場健康、負責任和可持續發展。
利用自身優勢、打造產業多元化
另外,多位議員都提及香港要利用自身優勢、打造產業多元化。事實上,香港絕對有條件利用自身在金融、貿易、專業服務、文化、旅遊、體育、教育等的優勢,配合外來機遇,專門發展有長遠潛力的範疇。
就發展伊斯蘭市場方面,現時本港的金融市場有各種伊斯蘭金融產品及服務,香港金融管理局與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出資支持創設一項目標規模達10億美元的新投資基金,促進與香港和大灣區有聯繫的企業在沙特當地發展。政府將繼續推展伊斯蘭市場有關金融、經貿及旅遊發展的工作,全方位把握伊斯蘭市場的各種機遇。
在專業認證服務方面,政府會持續提升相關部門的能力,並向業界提供優質的認可服務及推出新認可服務。政府部門亦會善用本港檢測認證業界的專業服務,從而確認市面上的產品及服務符合相關標準,例如議員提及的中藥或白酒等,以保障消費者的利益和安全。
在綠色產業方面,為達致經濟及環境雙贏發展,我們會透過善用已修復堆填區,以及相關科研及技術示範基金等,協助企業在香港推展綠色科技項目。政府正協助兩間本地綠色創科公司設立生產線,利用本地回收廢料,分別升級再造高價值的無電製冷及創冷產品的核心原料,以及高增值的聲學超材料產品。我們會繼續吸引和協助企業在香港發展綠色科技項目,打造香港成為綠色科技示範基地,助力國家輸出綠色科技及產品,爭取國際市場認可及強化競爭優勢。另一方面,政府亦會積極拓寬綠色金融科技生態圈,包括透過資助計劃推動有潛力的綠色金融科技方案於香港的商業環境中更廣泛應用。
在文化創意產業方面,政府會繼續積極落實《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完善文藝創意產業生態圈。政府已公布改革表演場地的預訂政策,當中包括香港體育館定位由體育優先改為演唱會優先,助力發展演唱會經濟。政府亦會繼續策略性地發掘和支持具產業化潛力的香港文創項目,讓香港的創作「走出去」,同時推進與內地文創品牌的合作,善用內地機遇。
在體育產業方面,政府會把握好啟德體育園的機遇。這兩個星期舉行的「香港足球盛會2025」正好見證世界級足球隊在啟德主場館作賽,不但在社會營造熾熱的體育氛圍,更吸引內地與世界各地遊客訪港觀賽,帶動消費。今年十一月至十二月,香港將與廣東和澳門首次共同承辦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及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預計將吸引超過10萬人次旅客來港觀賽,直接帶動旅遊、餐飲住宿和零售等消費。我們將充分善用這項國家盛事,配合不同的旅遊產品,吸引更多內地和海外遊客來港,進一步提升體育及旅遊的協同效應和相關經濟效益。
在教育產業方面,政府會繼續舉辦國際教育會議及展覽,突顯香港作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地位。我們會加強在全球推廣「留學香港」品牌,吸引更多優秀境外學生。政府亦已推出新一輪批地計劃及開辦課程貸款計劃,以象徵式地價批出土地及提供免息貸款,支持自資院校擴容提質。
至於就寵物經濟的建議,相關部門會在今年下旬進行住戶飼養寵物主題性統計調查,從而收集香港家庭飼養寵物的相關數據。調查結果將有助業界了解飼養寵物的最新趨勢,讓商界朋友按市場需求提供產品和服務。
結語
主席,推動經濟發展有賴官、商、民通力合作。今日我很感謝各位議員提出非常有建設性的建議,商經局和其他政策局定必仔細考慮。政府會繼續為香港企業創造有利條件,把握發展機遇,提升香港的競爭力及國際影響力,配合國家戰略發展方向。主席,我謹此陳辭。
來源:政府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