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葉會心一笑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375)
艾 慧
迦葉會心一笑,慧能聞誦覺妙。
尼采我是太陽,陽明臥棺開竅。
聖賢人皆內有,玄機不經來報。
2023.12.03
刹那花開見本心——呂國英哲詩《覺悟》的靈光穿透
呂國英先生這首六言哲詩,如一枚精雕的智慧舍利,在寥寥數語間,竟鑿穿時空壁壘,將人類精神星空中最璀璨的幾道覺悟靈光,熔鑄於一爐。它非關風月,不涉浮華,直指那千古謎題:覺悟從何而來?大道何以證得?
開篇“迦葉會心一笑”,靈山法會上,世尊拈花,迦葉破顏。這超越言語的心印相傳,是禪宗血脈的源頭活水。無需繁複經文,不假邏輯推演,只在電光石火間,心與心的默契已臻化境。緊接著“慧能聞誦覺妙”,嶺南樵夫於市井中聞《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醍醐灌頂,頓見菩提。此二句,東方智慧的精髓已昭然若揭:覺悟非向外馳求的知識累積,而是內在心性刹那的豁然開朗。
筆鋒陡轉,西哲登場。“尼采我是太陽”,一聲石破天驚的宣告,是查拉圖斯特拉的超人意志在噴薄燃燒。這並非物理之光,而是精神主體性的極致爆發,是生命強力掙脫枷鎖、自我創造的熾熱宣言。“陽明臥棺開竅”,則引我們回望龍場絕境:王守仁於石棺之中,在生死邊緣的至暗時刻,反躬自省,“聖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驚雷炸響於心。尼采的“太陽”與陽明的“開竅”,一西一東,一熾烈一沉潛,卻異曲同工:覺悟是生命深處潛能的終極覺醒,是內在宇宙的爆發與重構。
前四句如四座巍峨的精神燈塔,照亮人類覺悟的不同路徑。而詩眼終在末兩句如晨鐘般敲響:“聖賢人皆內有,玄機不經來報。”此十字,力拔千鈞,道破天機。
“聖賢人皆內有”——這絕非虛言安慰,而是對生命本質最深刻的洞察。無論是迦葉所契的佛性、慧能所見的自性、尼采所倡的超人意志根基,抑或陽明所悟的良知本體,無不是潛藏於每個生命深處的無盡寶藏。聖賢非天外來客,其境界正是人人本具之潛能的圓滿彰顯。這“內有”,是宇宙賦予生命的原初密碼,是覺悟得以發生的唯一土壤。
“玄機不經來報”——則如冷水澆頂,警醒世人。那終極的真理、生命的奧義、開悟的玄機,從來不是外界的恩賜,無法通過他人的言語、書本的知識或神靈的啟示真正“獲得”。它拒絕“二手”的傳遞。如同迦葉的笑無法言詮,慧能的悟不假思量,尼采的太陽自體內噴薄,陽明的光明在絕境中自生。覺悟是靈魂深處的一場無聲革命,唯有親歷內在的覺醒風暴,方能照見那“玄機”的本真面目。
呂國英此詩,堪稱“微雕”的覺悟史詩。它跨越佛禪、心學、西哲的藩籬,以精金般的意象(拈花、聞經、太陽、石棺)為錨點,構築起人類追求終極智慧的精神座標圖。其語言之凝練,如禪宗公案般機鋒峻烈;其意境之深遠,似星空般浩瀚無垠。它最終昭示:真正的覺悟,是點亮每個人心中那盞本有的心燈。聖境不在天邊,玄機不假外求,唯在反躬內省、刹那靈明洞徹之時,那朵屬於你自己的覺悟之花,已在心田粲然綻放。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十餘部、藝術評論上百篇,撰著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