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屆戛納電影節在剛剛過去的週末結束,閉幕式前突發停電影響了現場的供電,為這場為期12天的電影展增添了一絲戲劇性。這場人為的縱火導致法國南部大規模斷電,戛納地區也被波及,但幸好影展會場啟用了備用電源,閉幕典禮得以順利舉行。據巴黎人報報導,兩夥匿名無政府主義者宣稱對這起大規模停電事件負責。他們在一封匿名信中表示,此次行動旨在“擾亂戛納電影節”並“切斷所有工業設施的電力供應”。
本屆戛納從一開始便吸引了大量的關注:紅毯新規正式上路、外界對美國潛在關稅的擔憂、湯姆·克魯斯的回歸……更何況戛納近年來在奧斯卡最佳影片爭奪中的地位愈發重要,今年的片單實力強勁,多部作品聚焦地緣政治危機、氣候變化等與現實緊密相連的災難議題,金棕櫚獎最終極具政治意味地頒給了排除萬難來到法國的伊朗導演賈法·帕納希的影片“簡單的意外”。“簡單的意外”是一個復仇題材的作品。導演帕納希表示,雖然有再次被丟進監獄的風險,但他仍計畫在電影節結束後返回伊朗。他還呼籲:“讓我們團結一致。沒有人有權告訴我們該穿什麼、不該做什麼。電影是社會的一部分,任何人都無權指手畫腳”。評審團大獎頒給了挪威導演約阿希姆·提爾的家庭劇情片“感情的價值”。這部影片是他繼“世界上最糟糕的人”之後的又一力作,該片主演陣容包括雷娜特·賴因斯夫、斯特蘭·斯卡斯加德和艾麗·範寧。雖然有不少人認為它可能摘得金棕櫚,但拿下評審團大獎,依然是重量級的肯定。而若摘得金棕櫚,將是首部贏得這一榮譽的挪威影片,可惜沒成。巴西導演克萊伯·門多薩·菲爾霍的政治驚悚片“密探”同樣表現搶眼。導演菲爾霍本人獲得了最佳導演獎,主演瓦格納·馬拉獲封最佳男演員。回顧本次戛納之旅的開幕:影展向演員羅伯特·德尼羅致敬。他曾憑“計程車司機”奪得1976年的金棕櫚獎。今年,德尼羅獲頒榮譽金棕櫚,並借機發表演說,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他還與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昆汀·塔倫蒂諾等電影人展現了精彩互動。為了紀念查理·卓別林的代表作“淘金記”上映百年,戛納展映了影片的4K修復版。卓別林的孫女琪拉·卓別林在放映現場表示:“我們的祖父看到這裏滿座的觀眾,一定會感到驕傲”。湯姆·克魯斯帶來新作“碟中諜:最終審判”。美聯社指出,相比以往戰機飛越或道具表演,今年的發佈顯得低調務實,符合近期戛納“回歸內容”的趨勢。“137號案件”首映前夕,法國演員特奧·納瓦羅-穆西被禁止出席。這被認為是#MeToo運動以來,戛納首次因性侵指控案對演員採取的禁入措施。值得注意的是,該案還在上訴階段。導演理查德·林克萊特的新片“新浪潮”獲得好評。詹妮弗·勞倫斯主演的“愛我至死”也受到熱捧,被國際媒體視為奧斯卡熱門之一。克裏斯汀·斯圖爾特則在“一種關注”單元帶來導演開山作“水的年表”。她表示,希望打破“導演是精英特權”的神話。她指出:“如果你真的有想說的話,一部電影就會自然而然誕生”。影片“我父親的影子”在“一種關注”單元首映,成為首部正式入圍戛納官方單元的尼日利亞影片。導演阿基諾拉·戴維斯表示:“這對尼日利亞民眾意義重大,說明我們的故事也可以被世界看到。這是對我們人才、文化與電影工業的肯定”。美國導演斯派克·李的新片帶來了兩大驚喜。丹澤爾·華盛頓獲頒榮譽金棕櫚獎,並親臨首映現場。他當天特意從百老匯“奧賽羅”的演出檔期中抽出唯一的休息日趕赴戛納。首映式之後,歌手蕾哈娜與男友一同走上紅毯,後者也出演了該片。斯嘉麗·詹森也帶來了導演開山作“了不起的埃莉諾”,在“一種關注”單元首映。這是一部設定在紐約、聚焦角色心理的幽默溫情影片,講述主角借用亡友的納粹集中營倖存者身份的故事,主演為朱恩·斯奎布。本屆戛納首次明文規定禁止裸裝造型與過於“蓬鬆”的禮服,尤其是拖地長裙。這一舉措是在紅毯頻現“裸裝潮”的背景下出臺的,比如比安卡·森索裏的格萊美造型和奧斯卡後的派對著裝,就是戛納針對的例子。戛納方面回應稱,這些規則本就存在,此次只是更加明確罷了。
來源:法廣
《中華時報》致力於提供多元客觀的新聞報導。 本報刊登的文章只供參考,內容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