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法官發臨時限制令暫緩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政策,比利時公主躺槍

美國馬薩諸塞州聯邦地區法院法官,當地星期五對川普政府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政策發出臨時限制令,要求在舉行聽證會之前維持現狀。法院文件顯示,聽證會定於當地下星期四早上舉行。美國總統川普繼續向美國高等教育開戰的決定,也影響了比利時公主的學業。比利時未來的女王、現年23歲的伊莉莎白(Elisabeth)公主剛完成了她在哈佛大學第一年的學業。

川普阻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外國學生的權利後,哈佛數千名外籍生今天陷入行政困境,正在尋找替代方案,有人擔憂校方勝訴也不能保證外籍生可入學。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今天在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聯邦法院對川普政府提起訴訟後,法官裁定暫停川普政府對哈佛招收國際學生的禁令,後續發展仍有待觀察。

據哈佛大學統計,2024到2025學年招生總數中,約27%是國際學生,近6800人。

路透社報導,川普自1月上任以來多次抨擊所謂的常春藤盟校,指控他們助長反美、馬克思主義和「激進左派」意識形態。

儘管其他大學可能會把握機會招收更多哈佛程度的學生,但距離下一學年開始只剩3個月,大量接收這些學生恐怕不容易。

正在攻讀公共行政碩士學位的德國學生葛里茲巴赫(Michael Gritzbach)形容這一切是「美夢變成惡夢」,尤其對那些多年來辛苦存錢或獲得獎學金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他警告,即使勝訴也不能保證外籍生能繼續在哈佛念書,因為「我們不知道川普政府是否會接受,或這一切是否會拖太久,讓我們無法及時反應」。

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一名英國學生原定9月開始在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她原本以為川普政府不會真的禁止國際學生入學。

這名學生經常與其他被哈佛錄取的國際學生交流,她說大家普遍的看法是「老實說,我們現在真的什麼都做不了」。

她表示,如果她按計畫去哈佛,她擔心自己能否暢所欲言。

她說:「到處都令人憂心忡忡,但在校園裡尤其如此,校園本該是鼓勵思想交流的地方。如果我最後真的到哈佛、進入校園,我知道身為國際學生,我在某些方面會被盯著。」

在美國法官今天介入前,國際學生表示,自昨天以來,他們的美國簽證申請就已面臨延誤。

根據路透社所看到的外籍生私人訊息群組,有學生被簽證面試官告知,雖然他們的文件齊全,但由於最近事態發展,簽證申請被擱置,以待「額外行政處理」。他們說,他們被告知這個過程可能需要60天。

他們說:「現在一切都懸而未決,我們只能觀望。」

比利時公主躺槍!

美國總統川普繼續向美國高等教育開戰的決定,也影響了比利時公主的學業。比利時未來的女王、現年23歲的伊莉莎白(Elisabeth)公主剛完成了她在哈佛大學第一年的學業。

美國總統川普的這項繼續向美國高等教育開戰的決定,也影響了比利時公主的學業。

比利時未來的女王、現年23歲的伊麗莎白(Elisabeth)公主剛剛完成了她在哈佛大學第一年的學業,如果川普針對哈佛大學招收外國學生的禁令最終實施的話,這位歐洲國家王儲在美國哈佛繼續深造的計劃就要泡湯。

比利時王室發言人Lore Vandoorne表示:“伊麗莎白公主剛剛完成她的第一年學業。川普政府這一決定的影響將在未來幾天或幾週內變得更加明朗。我們目前正在研究這一情況。”

比利時王宮通訊主任Xavier Baert補充說:“我們目前正在分析這一情況,會讓事情塵埃落定。在接下來的幾天和幾週內,可能會發生很多事情。”

伊莉莎白公主是比利時王位的繼承人,是國王菲利普(Philippe)和王后瑪蒂爾德(Mathilde)四個孩子中的老大,目前正在哈佛大學攻讀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專業。這是一個為期兩年的碩士學位項目,根據哈佛大學網站的介紹,該專業的課程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技能,為他們今後「成功的公共服務職業生涯」做好準備。在就讀哈佛大學之前,她在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獲得了歷史和政治學位。

我們對事態發展了解如下:

2023 年12 月:對峙可以追溯到2023 年10 月7 日以色列南部遭遇襲擊以及隨後以色列對加沙發動進攻,自那以後至少有53,655 名巴勒斯坦人喪生。

時任哈佛大學校長克勞丁·蓋伊在國會就政府對親巴勒斯坦抗議活動的反應所作的證詞引發了眾怒,民選官員,尤其是共和黨人,呼籲加大鎮壓力度。

蓋伊隨後辭去職務,並於2024 年8 月由艾倫·加伯接任。

2025年1月:川普於2025年1月就職,此前他在競選期間誓言要打擊親巴勒斯坦抗議活動、多元化、公平和包容(DEI) 計劃以及大學校園裡的「覺醒意識形態」。

川普也簽署了一系列行政命令,呼籲政府機構對包括大學在內的私立機構的DEI 計畫採取行動,並加強政府打擊反猶太主義的行動力度,特別是在校園內。

2025年2月:美國司法部(DOJ)成立了一個特別工作小組,旨在「根除學校和大學校園內的反猶太騷擾」。

該工作小組隨後宣布將訪問10 所學校,並表示「意識到有指控稱這些學校可能未能保護猶太學生和教職員工免受非法歧視,可能違反聯邦法律」。

這些學校包括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紐約大學、西北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明尼蘇達大學和南加州大學。

2025年3月7日:川普政府首次對美國大學採取行動,削減了哥倫比亞大學4 億美元的聯邦資助,並指責該校「面對猶太學生持續受到騷擾而無所作為」。

教育部隨後致函警告哈佛大學和其他數十所大學「可能採取執法行動」。

2025年3月21日:哥倫比亞大學屈服於川普的要求,包括禁止戴口罩、賦予校園警察逮捕權以及任命一位新行政人員來監督中東、南亞和非洲研究係以及巴勒斯坦研究中心。

2025年3月31日:美國教育部(ED)、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 和美國總務管理局(GSA) 宣布正式審查哈佛大學的2.556 億美元合約和87 億美元的多年期撥款。

聲明稱,此次審查是「打擊反猶太主義聯合工作小組持續努力」的一部分。

2025年4月11日:哈佛大學收到一封信,稱該校“未能滿足聯邦政府投資所需的知識和公民權利條件”,並列出了川普政府的幾項要求。

這些要求包括進行治理改革,削弱學生和部分教職員工的權力,改革招聘和招生製度,拒絕招收被認為「敵視美國價值觀和製度」的學生,取消多元化項目,以及審計幾個學術項目和中心,其中包括幾個與中東有關的項目和中心。

2025年4月14日:哈佛大學校長加伯強烈拒絕了這些要求,他寫道:「大學不會放棄其獨立性或放棄其憲法權利」。

美國政府宣布立即凍結資金,包括22 億美元的多年期撥款和6,000 萬美元的多年合約。

2025年4月15日:川普在一篇「真相社交」貼文中暗示,哈佛大學可能會失去「免稅地位,並被當作政治實體徵稅」。他指責哈佛大學「傳播受政治、意識形態和恐怖主義啟發/支持的『病態』」。

2025年4月16日:美國國土安全部要求哈佛大學交出所有外國學生「非法和暴力活動」的記錄,並威脅要撤銷該校的學生和交流訪客計畫批准。該計畫是哈佛大學招收外國學生的必要條件。諾姆為此設定的截止日期為4月30日。

2025年4月21日:哈佛大學對川普政府提起訴訟,指控其「任意且反覆無常」地削減資金,違反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

2025年4月30日:哈佛大學表示,它分享了諾姆要求的有關外國學生的信息,但沒有透露所提供信息的性質。

2025年5月2日:川普再次表示,政府將取消哈佛大學的免稅資格。目前尚未採取任何行動。

2025年5月5日:川普政府表示將削減對哈佛大學的所有新的聯邦撥款。

2025年5月13日:美國打擊反猶太主義特別工作小組宣布從八個聯邦機構再撥款4.5 億美元。

2025年5月19日:美國司法部宣布將援引《虛假申報法案》(通常用於懲罰被控腐敗的聯邦資金接受者),嚴厲打擊哈佛大學等大學的DEI政策。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也表示將終止向哈佛大學提供的6,000萬美元聯邦撥款。

2025年5月22日:諾姆宣布撤銷哈佛大學的學生和交流訪客項目,禁止其招收新的外國學生,並表示現有學生需要轉學才能繼續學業。

哈佛大學回應道:“我們全力致力於保持哈佛大學接待國際學生和學者的能力,他們來自140多個國家,為哈佛大學乃至整個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貢獻。”

 

2025年5月23日:美國馬薩諸塞州聯邦地區法院法官,當地星期五對川普政府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政策發出臨時限制令,要求在舉行聽證會之前維持現狀。法院文件顯示,聽證會定於當地下星期四早上舉行。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