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4年,迄今,仍未見停歇跡象,中華新聞通訊社與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jpg)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169天。

2025年5月8日最新進展:
♦俄烏協議遲無進展,美國副總統范斯今天說,他不認為俄羅斯無意解決戰爭,但指俄方要求太多讓步;美國希望俄烏雙方能坐下來進行對話,若俄烏之間沒有一些直接談判,美國要完全調解這個問題,恐怕不可能。
♦JD 萬斯擔任美國副總統後的首次國際訪問:這位前俄亥俄州參議員正在歐洲訪問,在世界舞臺上代表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的第二屆政府。他行程的重點是2月14日在第61屆慕尼克安全會議上向美國最親密盟友的領導人發表演講。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週三抵達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舉行會談。 此次訪問將持續至下週六,期間他將出席紀念盟軍戰勝納粹德國八十周年的慶祝活動,該活動定於下週五舉行。兩國元首計劃於本週四會晤,重點討論俄烏戰爭最新進展及對美關係等議題。
范斯不認為俄羅斯無意解決戰爭 指俄方要求太多讓步
俄烏戰爭持續超過3年,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推動雙方停火之際,范斯(JD Vance)今天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在華府舉辦的慕尼黑領袖會議(Munich Leaders Meeting)被問及俄烏議題時表示,他不認為俄羅斯對解決問題不感興趣。
但他指出,目前俄羅斯提出一套讓步要求,作為結束戰爭的條件,不過美國認為,「他們要求太多了」。而烏克蘭的立場也同樣重要,必須考量烏克蘭的需求,「我們會持續(跟烏方)對此進行對話」。
范斯表示,美國希望推動的下一步是俄羅斯和烏克蘭針對一些基本準則達成共識,讓雙方可以坐下來進行對話。「讓俄烏雙方開始對話,至關重要」。
他坦言,要解決俄烏戰爭,俄烏各自立場有很大的鴻溝。美國認為,談判的下一步是試圖縮小鴻溝,「若俄烏雙方之間沒有一些直接的談判,我們要完全調解這個問題恐怕是不可能的,所以這是我們目前專注推動的事」。
至於美烏先前達成的30天暫時停火方案,范斯指出,俄羅斯認為那不符合俄國戰略利益。因此,美國目前轉而關注長期解決方案,並努力推動相關進展。
JD 萬斯重返慕尼克會議:“並非歐洲壞,美國好”
但萬斯並沒有慶祝這些歷史性聯繫,而是採取了更為激進的姿態。 在慕尼黑的演講臺上,他猛烈批評歐洲,警告那些可能「摧毀民主」的法律和限制,令在場的人們震驚不已。
距離萬斯發表那次演講已經過去了近三個月,週三,這位副總統再次回到慕尼黑論壇,這次是為了參加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領導人會議。
在與德國外交官沃爾夫岡·伊辛格(Wolfgang Ischinger)的問答環節中,萬斯重溫了他 2 月份發表的講話,該講話在歐洲和美國國內引發了強烈反響。 他還對美國就伊朗核計劃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談判進行了展望。
以下是他講話的三個關鍵要點。

修復與歐洲的關係
週三的公開露面是萬斯第三次在慕尼克安全會議主辦的活動上發表講話。 但他上一次的講話——指責民主倒退——給會議帶來了沉重的陰影。
萬斯試圖將他週三的言論重新表述為盟友之間的尊重批評,強調美國和歐洲傳統上一直保持的友好關係
“我認為——我是真心實意地,以朋友的身份——在維護民主言論和辯論的界限與失去人民的信任之間,存在著一種權衡。 我們每個人對界限的劃分都會略有不同,「萬斯說,」如果某個國家對界限的劃分與美國略有不同,我也可以接受。 ”
他補充說,言論自由和民主原則問題也是美國正在努力解決的問題。
美國副總統解釋說:「我認為我們所有人,特別是美國,都必須小心,不要以實際上破壞我們所有文明所依賴的民主合法性的方式劃定界限。 ”
我認為這才是根本問題所在。 並非歐洲壞,美國好。 ”
他說,歸根結底,歐洲和美國「屬於同一支文明隊伍」,他強調,即使雙方互相批評,也不會出現任何隔閡。

與伊朗保持微妙的平衡
萬斯對美國削減伊朗核計劃的努力也持樂觀態度,稱兩國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萬斯說,“我不會對談判結果做任何預先判斷,但我可以說: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很好。 我們對伊朗方面對我們提出的一些觀點的回應感到非常高興。 ”
萬斯的樂觀態度與人們對美國和伊朗之間持續的緊張關係可能導致談判脫軌的擔憂形成了鮮明對比。
上周,原定於羅馬舉行的第四輪談判因「後勤原因」被推遲,但專家指出,此次推遲恰逢美國對伊朗石油工業實施新一輪制裁。 談判定於本週末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恢復。
週三,萬斯強調了美國的立場,即華盛頓不會允許伊朗獲得核武器,儘管他對民用核能表示了矛盾態度。
萬斯說,「我們不在乎人們是否想要核能。 我們對此沒有意見。 但你不能進行那種讓你製造核武器的濃縮計劃。 這就是我們的底線。 ”
然而,核濃縮問題——即使是用於民用目的——在最近幾週一直是一個爭論的焦點。 一些美國官員表示,他們希望看到伊朗徹底放棄其鈾濃縮計劃。
萬斯則質疑伊朗是否可能將鈾濃縮僅用於核能,而不是用於武器製造。
“讓我問一個基本問題:世界上哪個政權擁有民用核能和濃縮鈾,卻沒有核武器?” 萬斯問道。 答案是,沒有一個。”
伊朗長期以來一直否認有任何發展核武器的野心,並已表示願意縮減其鈾濃縮計劃。 此前,伊朗已於 2015 年簽署了一項名為《聯合全面行動計劃》(JCPOA)的協定,該協定對其核計劃進行了限制,以換取解除制裁。
然而,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內宣布美國退出該協定,導致該協定破裂。 此後,這位美國總統一直尋求在第二任期內重啟與伊朗的核談判。
萬斯說道,「我們確實認為,如果伊朗的多米諾骨牌倒下,你將會看到整個中東地區出現核擴散。 ”

對烏克蘭和平並不“悲觀”
美國副總統還分享了他對另一個緊張的國際談判領域的看法: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戰爭。
自2022年2月以來,俄羅斯在2014年佔領了包括克里米亞在內的地區后,對烏克蘭發動了全面戰爭。
去年競選連任時,特朗普承諾要結束這場耗時耗力、已造成數千人喪生的戰爭。 他甚至聲稱自己上任第一天就會停止這場戰爭,但後來他又改變了主意,告訴《時代》雜誌,他當時只是“打個比方”。
儘管如此,特朗普仍試圖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俄羅斯總統普京之間充當調解人。 然而,他的政府卻因孤立地與俄羅斯談判以及似乎默許普京的要求而受到批評。
例如,特朗普附和了俄羅斯的觀點,將戰爭歸咎於烏克蘭,並表示,澤連斯基可以“忘掉”加入北約軍事聯盟的事。 他的官員還暗示,烏克蘭“不太可能”收復因俄羅斯入侵而失去的領土。
萬斯週三對俄羅斯採取了略微更強硬的立場,強調他和特朗普政府與普京的觀點並不一致。
“你不必認同俄羅斯對戰爭的辯解,當然總統和我都批評了全面入侵,”萬斯說,“但你必須努力理解對方的意圖,才能結束這場衝突。 ”
美國副總統試圖為特朗普的做法辯護,稱其是為了本著他所謂的「戰略現實主義」精神,讓雙方坐到談判桌前。
萬斯解釋道,「我們的觀點是:這場戰爭持續了這麼久,真是荒唐。 雙方甚至沒有就結束衝突所需的必要措施進行建設性對話。 ”
“坦率地說,我們對雙方感到失望的是,他們彼此如此仇恨——如果你與任何一方進行一個小時的談話,前 30 分鐘只是他們在抱怨四年前、五年前或十年前的一些歷史恩怨。”
萬斯闡述了他的立場,認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讓步“要求過高”。 但他也批評烏克蘭堅持最初在沙烏地阿拉伯與美國談判中提出的30天停火方案。
“俄羅斯所說的30天停火並不符合我們的戰略利益,”萬斯說,“所以我們試圖擺脫對30天停火的執念,更多地思考:長期解決方案會是什麼樣子? ”
他補充說,儘管白宮傳出特朗普可能完全退出談判,但他對通過談判實現和平的前景“還沒有那麼悲觀”。
中國國家主席赴莫斯科商討烏克蘭問題及對美關係

法新社指出,此訪凸顯了俄中在對抗西方方面的夥伴關係——當前烏克蘭戰爭的最新調解努力似乎已陷入僵局。 此次訪問也正值北京與華盛頓貿易摩擦加劇之際。
俄羅斯總統拒絕了基輔提出的30天停火提議,轉而宣佈於週四至週六期間實施單方面停火,但遭到烏克蘭反對。
軍事閱兵
習近平將成為下週五紅場大型閱兵式上約30位世界領導人之一,此次活動旨在紀念盟軍(包括前蘇聯)戰勝納粹德國八十周年。
儘管烏克蘭警告稱視任何外國參與為「對侵略國俄羅斯的支援」,預計中國軍人也將參加此次閱兵。
路透社指出,中國作為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最大進口國,為莫斯科提供了突破西方制裁的經濟命脈。
習近平曾呼籲通過和談結束烏克蘭戰爭,並指責美國通過向基輔輸送武器煽動戰爭。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則敦促習近平說服普京停戰,同時以“數百名中國公民在俄軍作戰”為由批評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