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壇亂客戲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174)
艾 慧
古壇亂客戲,禦道爾曹橫。
時競乾坤易,迭代鬼神承。
——遊清皇家園林
呂國英先生的哲慧詩章《遊清皇家園林有感》以四句短章濃縮歷史興衰與時空哲思,其筆力凝練、意象深邃,展現了獨特的“哲慧”詩風與歷史觀照。筆者從意象建構、哲學內涵、歷史批判三個維度進行賞析——
意象建構:今昔對照中的時空張力
首聯“古壇亂客戲,禦道爾曹橫”以皇家園林的今昔對比為切入點。“古壇”與“禦道”承載著封建皇權的神聖性與秩序感,而“亂客戲”“爾曹橫”則以戲謔之筆解構了這種歷史權威——昔日的祭祀聖地淪為遊人紛擾之所,帝王專行的禦道被平民肆意穿行。這種空間意象的錯位,暗喻權力結構的崩塌與歷史記憶的消解,形成強烈的視覺與心理衝擊。
哲學內涵:迭代中的天道觀照
頷聯“時競乾坤易,迭代鬼神承”將視線從具象場景轉向抽象哲思。“乾坤易”呼應《周易》“變易”之道,揭示歷史更迭的必然性;“鬼神承”則暗含黃老思想中“天道迴圈”的隱秘規律。詩人以“競”字強化時間洪流的不可逆性,又以“承”字點破新舊交替中某種超越性力量的延續,既呈現道家“物極必反”的辯證思維,又滲透儒家“天命靡常”的歷史觀,構成對傳統“內聖外王”框架的突破與重構。
歷史批判:解構與重構的雙重視野
全詩通過“亂客”“爾曹”等帶有戲謔色彩的辭彙,暗諷當代人對歷史遺跡的輕慢態度,揭示物質文明膨脹下精神敬畏的缺失。而“迭代鬼神承”則隱含更深層的文化憂思:當舊秩序瓦解後,新秩序的建構是否仍依託於某種集體無意識的“鬼神”崇拜?這種批判既指向歷史虛無主義,亦叩問現代性進程中文明傳承的困境,與呂國英其他詩作中“星火若燎原,當借八面風”(《天下難掃及》)的實踐智慧形成張力,體現其哲慧詩派“批判與超驗並存”的特質。
詩學特質:氣墨靈象的美學投射
呂國英宣導的“氣墨靈象”理論在此詩中亦有映射:“古壇”“禦道”為“墨”之具象,而“乾坤易”“鬼神承”則為“氣”之流動,二者交融形成“靈象”之境。詩句打破傳統五言詩的格律束縛,以“迭代鬼神承”的非常規語法營造陌生化效果,呼應其“書象·靈草”主張中“狂草精神”的自由表達,使詩章既是語言藝術,亦是視覺與思想的雙重實驗。
呂國英此詩以月壇為微觀切口,完成對歷史、哲學與美學的宏觀觀照。呂國英以詩為刃,剖開時空褶皺中的文明肌理,既延續了阮籍《詠懷詩》“厥志淵放,歸趣難求”的隱微傳統,又注入當代知識份子對文化命運的冷峻思考,堪稱“氣墨靈象”美學在詩學領域的典範之作。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