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莫說天?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110)
艾 慧
坐井莫說天,未名忌論道?
識真問窮遠,相忘才逍遙。
呂國英先生這首四言哲詩,以極簡筆觸構築深邃思辨空間。
首聯“坐井莫說天,未名忌論道”借井蛙典故與道家“道可道非常道”之思,在否定性判斷中暗含雙重批判:既諷喻認知邊界的虛妄斷言,亦警惕符號化標籤對真理的遮蔽。頸聯“識真問窮遠”陡轉乾坤,以動態求索打破靜態桎梏,“窮遠”二字將認知維度推向時空盡頭,呼應《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永恆叩問。尾句“相忘才逍遙”以莊周“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為精神底本,卻在解構依存關係後重構自由真諦——真正的逍遙不在抗拒而在超越,不在固守而在消融。
呂國英此詩在二元張力中完成四次螺旋攀升:從認知局限到真理追尋,從符號枷鎖到本真體悟,最終抵達物我兩忘的澄明之境,堪稱當代哲理詩中的微型《逍遙遊》。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解放軍報社原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